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是万历的老师 / 第45章 海上贸易

第45章 海上贸易

    半个月后,范凌恒把盖伦船的图纸交给范清儒,族长当即派出范二出海送去吕宋船厂,把制造新式船只列为当下范家的第一要务。

    同时,范式所有的商业机密全部向范凌恒公开。

    可当范凌恒面对一屋子的账册、地契和点面租契无比怀念那个能Ctrl+F的年代,即便范清儒给他配足了人手,也花了整整三天才把范氏的商业价值盘点清楚。

    第四天,范凌孟在一旁满脸崇拜的问道:“恒哥儿,怎么样,有什么点子么?”

    范凌恒揉了揉发胀的脑袋,黑着眼眶训道:“你这家伙,每天来了也不帮忙!”

    “嘿嘿,你知道我的,这些东西我不感兴趣,看都看不下去……再说,这不有你嘛!”范凌孟有些尴尬的挠挠头。

    范凌恒上下打量着范凌孟,摸着自己光滑的下巴打趣道:“怎么招?你还真想做那个征服海洋的男人啊?回头我给你个草帽,红色背心和蓝色短裤,每次出海前你喊一句‘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怎么样?”

    “嗯…我觉得可以……只不过蓝色短裤是不是有点过分?好歹不换成个长裤…还有那海贼王,‘贼’字不好听,不如换成海大王……”

    范凌恒本想欣赏下范凌孟茫然不解的样子,满足一下自己的恶趣味。

    没成想这小子还当了真,一副认真思考的样子。

    “啊?不是……你还真准备弄这么做?”范凌恒满脸好笑,他虽然已经习惯了这厮的没脸没皮,但发现自己可能还是低估了他。

    “这有什么?我可是要征服两极四海的男人,以后你想在海外找什么不都得给我说!称我为海上大王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么!”

    范凌孟得意洋洋的吹嘘道。

    自从范凌恒给了他那张‘世界地图’后,他每日都趴到那张画着横竖线的图纸,看看什么南极、北极,澳大利亚、北美洲,心里念叨着什么时候能去这儿,能去那儿……

    听恒哥儿的说话,那横竖线叫经纬线,回头等他这段时间忙完了会教他地理知识,包括洋流、龙卷风什么的。

    啧,海洋可太神奇了,竟然里面的海水不经风吹就能流动。

    恒哥儿可说了,到时候乘着船,顺着那条什么‘北太平洋暖流’就能到达地图上北美洲的位置。

    不过他为什么老是交代,未来去了那边一定要找一种外皮暗黄,内色呈淡黄色,椭圆形,有芽眼,种在地里的植物呢?好像还有个名字,叫什么马铃薯还是土豆来着?

    “行行行,海大王,我给你的各种气候特征你背会了么?”

    既然范凌孟志在大海,范凌恒接手范家主事人这个角色后已经规划好了教他什么知识。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天气与气候,海水的性质和运动这些都是少不了的。

    再加上英语和拉丁语的学习,以及他能想到的一些西欧国家的现状。

    譬如伊丽莎白一世现在正统治英格兰,斐迪南一世统治着神圣罗马帝国,苏莱曼一世是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也确定了未来海外贸易的主要货品选择——主要是瓷器和茶叶、丝绸。

    16-18世纪,西欧主要国家都非常推崇中国文化。

    也就是大明地大物博,应有尽有,不注重海上贸易,否则哪儿轮得到西方人开启大航海时代。

    更重要的是,现在已经是1559年的夏季,范凌恒知道,八年以后,在史书留名的‘隆庆开关’就要发生了。

    这代表着,已经名存实亡的‘禁海’政策在八年后就要被正式取缔。

    经范凌恒的盘点,范氏如今田地三千余亩,店面二百多间,且大多是位于府、州、县,经营范围的最远处是南京。

    如果他没记错,范氏田地只有现任首辅徐阶致仕回家时田地的三分之一,徐阶致仕时在家乡有田两万亩。

    但比起田地,最重要的是人口!

    如今大明的作坊大多以家族为纽带,雇佣宗亲作工,可整个范氏加起来才户三百,丁一千人!

    少,太少了,这儿点人怎么够织机的操作!

    这是范凌恒查完宗谱后的第一反应。

    没错,经过多日盘点,范凌恒确定要对织布机进行改良,是时候拿出‘珍妮纺纱……’。

    啊,不,是凌恒纺纱机了。

    棉花这种舶来品,秦末汉初传进,宋元时期普及,到了现在,基本上每家每户多多少少都有棉布衣服。

    而且现在琼州府(海南)盛产木棉,之前范家的原材料就有不少是从琼州进来的。

    但织工是个问题,而且是个大问题。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专利保护一说,一旦新式纺纱机出现,但凡有人泄密,便很快会得到模仿。

    所以,织工只能选择宗族子弟,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泄密的风险。

    实际上范凌恒甚至想过……不行的话抓一批倭人回来,在南海找个鸟不拉屎的海岛搭上几个木棚,把织机和材料全搬到岛上,由专人进行看守,由船只固定时间送去补给。

    说不定未来史称“东亚黄奴贸易”。

    植入骨子里的仇恨不会因为时间的转移而转移,倭人在他看来并不算人。

    但现在还不怎么现实……范氏的海上力量太弱,别说去日本岛进宫本土了,就是连海上稍微大点的海盗都得绕道而行。

    范氏一千多人,除去五十以上的老人、十六岁以下的孩子和分散在各地店铺的主事人,实际可用人手也就五百人不到。

    还有地要种、房子要建,等等相加,人手明显不够用。

    他有个法子,但是还需要找人多确认可行不可。

    范凌恒想了想,拉着范凌孟道:“走,找你爹去,我有个正事得给他老人家商量。”

    **************************

    范清儒紧缩眉头,仔细想了想,缓缓道:“你说这个法子可行是可行,就是得知县同意,不过……”

    他话锋一转,心里有一丝丝忐忑:“你确定这么算下来,咱还能挣钱?”

    范凌恒自信满满的微笑道:“族长,你知道咱们现在的纺纱机有几个锭子(注2)么?”

    “我记得应该是两锭。”范清儒作为一族之主,这些东西他还是记得清的。

    “那如果我告诉你,我直到一个纺轮能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呢?”

    “什么?!你说的是真的?!”

    屋内先是沉默了片刻,随即一个穿云裂石般的质问声从正厅内传来。

    注1:

    洪武十七年,云南以金、银、贝、布、漆、丹砂、水银代秋租。

    永乐中,既得交趾,以绢、漆苏木、翠羽纸扇、沉、速、安息诸香代租賦。

    ——《明史·卷七十八·志第五十四·食货二》

    注2:

    锭子:纺纱机上的主要部件,用来把纤维捻成纱并把纱绕在筒管上成一定形状,西汉时期以铁杆制纺专,后来手工纺车所用的锭子就是现代锭子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