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新文创从1982开始 / 第10章 新人长篇

第10章 新人长篇

    马景海作为编辑,虽然还是个新手,可他的人生阅历却并不少。

    69年的时候,他已经从北河出发,只身远赴内蒙插队,72年到78年之间又回到阆纺地区当工人,分别在两个厂子干过,非常艰苦。

    直到阿巴阿巴结束,高考重开,他才算苦尽甘来,回到家乡北河师范大学就读于中文系。

    还未毕业,他便进了百花文艺,成为实习编辑,直至转正。

    这小半年来,他已经适应了自己的编辑工作,平时过手的稿件也并不少。

    对于一个编辑来说,一篇文章想让他叫好不难,可是想让他看到叙事手法上的创新,却并不容易。

    偏偏这份《少年派》的稿子,却让他有种长了见识的感觉。

    谢大广看稿的速度比马景海快,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终于把《少年派》看完。

    他坐在位置上发了好一会儿呆,这才站起身,把稿子递还给马景海。

    “老谢,你觉得怎么样?”

    马景海一直等着,忍不住第一时间问了一句。

    “这稿子……”

    谢大广斟酌了一下,才说:“有点特别啊!”

    “没错,就是特别!”

    马景海憋了许久,话匣子一开,实在收不住:“明明是很残酷的故事,作者却能通过故事主人公的嘴巴,像是讲述一场童话似的把海上的漂流经历娓娓道来,到了最后特地设计船运公司的人追问出真相,这一环扣着一环,让人看完以后不自觉的感觉到不寒而栗。”

    微微一顿,他又继续说:“作者的设计简直太巧妙了,每一只动物的出现,他都事先做好了铺垫。

    斑马,代表着喝肉汁的佛教徒,他在落水时曾大喊:斑马,斑马,摔断了腿。暗示他和斑马的关系。

    猩猩,代表派的母亲,主人公曾问它,你的孩子呢?暗示猩猩是母亲。

    还有鬣狗……”

    听着马景海的一顿输出,谢大广点了点头,也开始分析起来:“这样的叙事手法,的确很新奇,至少我干编辑这么多年没见到过。

    其实我觉得作者在文章里还藏了许多别的东西,并没有通过主人公说明。

    就比如主人公的女朋友,和那只一开始就被吃掉的老鼠是不是可以联系在一起……”

    两个人的讨论吸引到了编辑部其他编辑的注意,有人忍不住问:“你们在说哪一篇稿子?”

    “就这个。”

    马景海也不藏着掖着,直接把《少年派》递给了那个编辑。

    难得发现一个这么新奇的稿子,他自然希望编辑部里的其他人也都看看。

    那位编辑接过稿子,戴上眼镜,轻念首页标题:“少年派的梦幻漂流……”

    其他几个编辑一听,顿时觉得特别,也忍不住围了过去。

    他们这时可不会像马景海早前那样,觉得这小说的名字缺乏厚重。

    毕竟谢大广和马景海都看过了的,刚才还一起讨论,那就说明这篇稿子的水平是有的。

    就这样,那几个编辑围在一处,一起看着稿子,都看得入神,没有吭声。

    而谢大广和马景海这两个先睹为快者,则继续讨论《少年派》的剧情,发掘其中更多的隐喻,每发现一个新的都为之兴奋不已。

    整个编辑部罕见的呈现出一副“无所事事”的景象。

    等到了快下班的时候,主编郑法青外出回来,看见办公室里众人的状态,顿时眉头一皱,想要骂人。

    可是马景海比他更快一步开口,面带红光的汇报:“主编,今天我发现了一篇好稿子,特别有意思!”

    “嗯?”

    郑法青脸色稍稍好看了些,问:“什么稿子?谁写的?”

    “是一个新人,我们都不认识。”

    马景海回答。

    “新人?”

    郑法青更好奇了:“短篇中篇?”

    “长篇。”

    “长篇?新人长篇?”

    “是。”

    马景海给了个肯定的答案,又补充:“写的真好。”

    “多少字?”

    “将近十万吧!”

    “快让我看看。”

    郑法青一下子来了兴趣。

    这年头,每一个潜力新人都是各大刊物争抢的对象。

    一上手就能写长篇的新人,自然也是他们这些编辑眼里的宝玉。

    必须郑重以对。

    马景海指了指那几位眼睛紧紧盯着稿子的编辑:“老李他们还没看完。”

    郑法青朝那边看了一眼,点点头:“那让他门先看吧,看完了稿子给我,我带回去看。”

    说完,他直接走入自己的办公室,继续处理别的事情。

    ……

    这天,过了下班时间以后,一如往常的,出版社内各个办公室的人都陆陆续续熄灯离开。

    只有《小说月报》编辑部的灯光仍然亮着。

    门卫张老头在外头打量了好几回,也没看到里面有人出来,他终于忍不住好奇,拖着老瘸腿爬上二楼查看。

    还没走近,就听见办公室里编辑们正你一言我一语的大声说话,仿佛在争论什么。

    张老头听不清他们的话,只依稀听到了什么“鬣狗”、“猩猩”、“斑马”、“老虎”之类的词语。

    等走到办公室的大门前,又听见有一个编辑大声说:“我们别在这里自己猜了,索性把作者请过来,让他自己说,把藏了东西的地方全都说明白,这不就好了?”

    办公室里顿时安静了一下。

    紧接着,不少人都大声叫好。

    “让他来,让他来,我现在真想知道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怎么能设计出这么精巧的故事。”

    “作者应该很年轻吧?看这用词和造句,都带着点新鲜感。”

    “我觉得是年纪不会小,故事主人公是南洋华人,当初祖父辈为了躲避战乱才跑到了那里,后来听说新华夏成立了,他的父亲才选择了回归,这里面很有可能是作者结合了自身经历写出来的。”

    “亲身经历?你这么一说,倒是让我更想见见他了……”

    ……

    正当他们说着的时候,另一人又说:“我看了一下,作者是在江城,距离我们这儿有点远,具体怎么安排,还得看主编看完稿子以后才能决定。”

    众人发出几声轻叹,接着又兴致勃勃的聊起了故事,很快变成“争论”。

    门外,张老头无奈的摇了摇头,沿着原路悄悄返回自己的门岗小屋。

    像这样的情况已经很久没见到过了。

    不过在出版社当门卫这么多年,他心里很清楚,能让这些编辑这样的,肯定是因为来了了不得的稿子。

    这和他没关系,他管不着。

    他只要编辑部不出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