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新文创从1982开始 / 第30章 新闻价值

第30章 新闻价值

    严斌也吃不准陈家林在不在家。

    虽然他不是陈家林的班主任,可也知道这孩子比较野,平时根本没把上学念书当一回事儿。

    了解过陈家林的家境以后,更加明白这孩子就是缺少管教。

    像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孩子,老师一点办法没有。

    凭着记忆,把吕秋兰领到了陈家林住的那个院落,严斌一进门就开口说:“陈家林,你在吗?”

    “谁?”

    陈家林从屋内探出头来,看了一眼。

    他正忙着做午饭呢,给母亲炖了肉粥。

    他和傻二哥则整了点面条,还有就是鸡蛋西红柿,外加点咸菜豆腐。

    这几天母亲住院,陈家林自己掌勺,可是使劲儿的给自己加餐,几乎天天都有肉,直接实现奔小康的生活。

    当然,这么搞的花费也不少。

    等母亲住院回来,看了存折里花掉的钱,估计得心疼好一段时间。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陈家林现在只信奉一句话——活在裆下。

    看见严斌领着一个女的进了院门,陈家林讶异道:“严老师,你怎么来了?”

    严斌看见陈家林手里搅着鸡蛋的样子,眉头一皱:“你好几天不来上课了,正巧这位记者同志想要见你,我就领她过来了。”

    “记者?”

    陈家林看了吕秋兰一眼,想了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嘴里同时给自己解释一句:“严老师,我妈病了,正住院呢,我得在家里照顾她,没办法去上学。”

    “你妈妈病了?”

    本来还觉得孩子逃课,准备教训……哦不,苦口婆心的劝上两句,可听见这话,倒是让严斌有点不会了。

    就在这时,吕秋兰掌握主动,开口说话:“你好,陈家林同学,我是《江城日报》的记者吕秋兰,请问你就是《少年派的梦幻漂流》这篇小说的作者吗?”

    陈家林之前听说有记者来找他,就知道事情瞒不住了。

    所以听见吕秋兰的问话,他索性不装了,直接摊牌:“是的,我就是《少年派》的作者陈家林。”

    “你……”

    严斌怔了一怔,连忙问:“陈家林,你可不能乱说了,你怎么就是那个小说的作者了?你不是和你们刘老师说,那个不是你吗?”

    陈家林一点也不慌的说:“严老师,我其实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事的,否则我以后还怎么上学啊,同学们要是都知道了,大家还不把我当大熊猫参观啊?”

    “……”

    严斌觉得陈家林说得和有道理,不过又感觉有什么不对。

    仔细想了想,他才想到是哪里不对。

    能写出这么一篇好作品的事情,那是多了不起的事情啊。

    像陈家林这种年纪的孩子,不是应该巴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吗?

    怎么这孩子倒是反着来了?

    旁边吕秋兰一听陈家林的话,整张脸顿时都变得眉开眼笑起来:“陈家林同学,我想对你进行一次采访,可以吗?”

    “可以是可以……”

    陈家林点点头,却又迟疑的说:“不过现在我有点赶时间,我得把午饭做好,送到医院去给我妈吃。”

    吕秋兰闻言一怔,有点小失落。

    可她脑子很快一转,又觉得大部分《少年派》的读者,除了想了解作者写作的心理历程,也想知道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己可以采访陈家林,还可以看看陈家林的生活情况,这也是很好的新闻素材。

    于是,她很快应道:“没问题的,陈家林同学,你可以继续做你的事情,我只是抽空问你几个问题,不会耽误你的时间的……嗯,你要去医院的话,我可以陪着你一起去吗?”

    陈家林看了这位女记者一眼,心说这是懂采访的,很愉快的点点头:“可以。”

    于是,陈家林继续自顾自的忙碌起来。

    吕秋兰好奇的走进屋里,打量着屋内的一切。

    简单的看了一下,她对陈家林的家境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结合之前来的路上,从严斌嘴里打听到的情况,陈家林的父亲刚去世,母亲身体有病,还有一个傻子哥哥,家里唯一收入来源就是辍学入厂的姐姐……

    可想而知,这样的家境,生活是多么的艰苦。

    吕秋兰看到这一切,和普通人会感觉嫌弃的心理不一样,反倒是目光越来越亮,像是从这破屋子里看到了什么宝贝。

    刚才陈家林自己都说了,母亲住院,他不得不辍学,旁边还坐着个呆呆的哥哥,吕秋兰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严斌说的那些事情应该是真的。

    从这样的家庭环境走出来的大作家,显然更有新闻价值。

    看看陈家林笨手笨脚的做着饭,时不时添柴加火,还要照顾傻子哥哥吃饭,这可真是忙里忙外,一点都不带停的。

    相比起吕秋兰看到“新闻价值”后的兴奋,同样走进门的严斌,心里感受倒是没有那么美好。

    看着这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在家里这么一副辛苦操持的样子,他就忍不住心酸起来。

    这让他不由得有点后悔起来,绝得自己平时在学校是不是对这孩子太苛刻了?

    如果能更有耐心的去教,好言好语的和这孩子去说,是不是就能让这孩子更有心向学。

    他打定了主意,回头要和刘胜才说一说今天的事情,可不能再去逼孩子退学什么的了。

    “陈家林同学,平时这些家务都是你自己做的吗?”

    吕秋兰打量了屋里一圈,嘴里开始问起问题。

    “不是的,平时我要上学,都是我妈在做,这几天我妈病了,我姐又要上班,只能我来做了。”

    陈家林如实回答。

    这特么都已经够惨了,根本不用卖惨。

    吕秋兰又问:“哦,那你平时用什么时间来写作?”

    “课余时间。”

    陈家林咧嘴一笑。

    他这话有水分,课余时间他当然写,不过他也没说上课不写啊。

    这不算骗人,顶多是提供的信息有出入。

    吕秋兰接着问:“陈家林同学,是什么促使你开始写作的?”

    “嗯?”

    陈家林想了想,抬头看向吕秋兰:“吕记者,你当记者多久了?”

    “啊?”

    吕秋兰一怔。

    陈家林接着说:“你应该是刚当上记者没多久吧?”

    吕秋兰没有正面回答:“为什么这么说?”

    陈家林说:“像我们现在这种闲聊方式的采访,你问的问题应该具体一点,慢慢去得到你想知道的事情,不要太抽象。

    嗯,比如刚才这个问题,你可以先问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

    然后再根据我的答案,问我为什么会从那个时候开始写作。”

    “……”

    吕秋兰不知所措。

    看着眼前这个露出洁白牙齿爽朗笑着的孩子,她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彻底不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