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是朱允熥 / 065 这就是孤家寡人

065 这就是孤家寡人

    皇太子朱标领着喝醉的弟弟们与儿子,和妻女,没进皇城。

    而是在东上北门外,让车队停下,一一嘱咐各亲王身边的大珰,让他们好生照顾各自的主人。

    若他哪个弟弟没有被照顾好,他这个皇太子定严惩不贷。

    敲打再三之后,朱标才让载着众皇子亲王的马车队伍沿着皇城护城河绕行,从北边的北上门回诸皇子们的住所。

    之后,朱标与妻子儿女坐着马车进入东上北门,走过长长的瓮城之间的道路后,他们在东华门下马车。

    进入东华门后,他们就正式进入皇城地界,非皇帝特旨,皆要步行。

    只是东宫内眷们,自然不在此例当中,吕氏带着三个女儿,一个个都坐上了早候于此地的软轿。

    男丁们,就只能步行回春和宫了。

    可朱标却挥手让三个儿子自行走回春和宫,他自己则往西边走去。

    朱允熥看着身父的背影,猜测他应该是去见爷爷朱元璋去了。

    同时,也在心中记下了身父的所作所为。

    无论是朱标对弟弟们的关切,还是朱标在回宫之后直接去见父亲朱元璋,这些都是朱允熥要学习的。

    威望就是在这样的一点一滴中形成,人与人的亲密关系也是由这样的小细节所稳固的。

    朱允炆亦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眼中露出思索之色。

    “三哥,五哥,我们不走吗?”

    朱允熞抬起头,看着两个哥哥,疑惑的问道。

    “走,怎么不走。

    天黑了,二十一弟怕不怕。”

    朱允熥率先回过神来,直接牵住朱允熞的手,低头问道。

    “不怕!”

    朱允熞看了看一旁三哥,又转过头看向五哥,以及宫道旁不怎么明亮的灯火,远处阴影中守卫皇宫的侍卫,大声回答道。

    “不怕啊,那五哥我给你讲个故事。

    从前,大山里有个村庄,村庄里面有一个习俗,说是人死后……。”

    朱允熥见了,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低头对弟弟说道。

    还未等朱允熥说完,朱允熞就急忙甩开他的手,躲到了朱允炆的身后,并且口中大喊,“五哥,别讲了,我现在不想听故事,咱们赶紧回去吧。”

    如此说着,朱允熞立刻推着朱允炆的背,往前走,“三哥,我们快走。回去晚了,母亲会担心的。”

    “二十一弟,我给你讲别的。

    这个故事一点都不恐怖。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

    朱允熥在他们的身后,一边慢悠悠的走着,一边说道。

    “五哥,我和三哥先回去了。”

    朱允熞听了,回程发步伐再次加快,甚至可以用小跑来形容。

    “好,那我们比一比,谁更快回去,输的人要给赢的人捶背。”

    朱允熥听了,也开始加速跑,在超过朱允熞的同时,留下了这么一句话。

    “五哥,你耍赖!”

    朱允熞见了,立刻松开推朱允炆后背的手,直接追了上去。

    “哈哈,二十一弟,你追不上我的。”

    “别跑!”

    落在后面的朱允炆,看着两个弟弟一前一后在前面奔跑的身姿,目光落在前面的朱允熥身上。

    他发现,从晋王府回来,或者说在今日更早的时候,这个五弟,就从未与他搭话过。

    ……

    与儿子们分道,前往武英殿的朱标,也听到了身后的打闹声。

    他没放在心上,也没有让内侍去制止。

    毕竟,往年,他那几个年长的弟弟比他几个儿子还要闹腾。

    到了武英殿,等内侍通传之后,朱标才入殿。

    一进去,他就看到自己的父亲坐在御案之后批奏劄。

    “你今天也忙了一天了,不回宫歇着,怎么跑来看我这个糟老头子了。”

    朱元璋低着头,看手里的奏劄,嘴上却说着带酸味的话。

    “儿子知晓爹肯定在批奏劄,所以特来劝父亲回宫就寝。”

    朱标装作没听到那酸话,笑着说道。

    “不回去,这还有一摞没批完呢。

    今天六部大臣们都去参加婚宴了,这政务总不可能放着不管。”

    朱元璋手指案上那一堆奏劄,继续冒酸水。

    朱标见了,走上前,将那摞奏劄抱走,放在自己往常于武英殿内常坐的案几上。

    随后,就坐在椅子上,就着不远处的灯光翻看起来。

    不得不说,朱标对待朱元璋还是有一手的。

    对于这种老小孩,不能惯着,惯着就会脾气越来越大。

    也不能无视,无视了,对方会越来越委屈。

    最好就是,装作不知道,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如此一来,明事理的老小孩也不好再闹脾气了。

    果然,朱元璋一看长子案几上没放灯,立刻吩咐内侍摆了一盏灯过去。

    朱标表面上是在看奏劄,但一看父亲的举动,就知道翻篇了。

    他知道父亲的性格,是疼爱子孙的。

    可是限于自己皇帝的身份,不能表现的过于明显,否则于国家、于子孙都是一场灾祸。

    皇帝是不能明显表露出自己喜好的,不然臣子们就会投其所好。

    就如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若皇帝宠爱皇储以外的子孙,那么国本就不稳。

    所以,即使朱元璋疼爱朱济熺,也不能从头至尾的待在晋王府。

    不然,外臣们就会认为,与东宫皇孙们相比,皇帝更钟爱晋世子。

    若东宫或者东宫皇孙是个心胸狭窄的,那将来东宫或东宫皇孙继位之后,晋世子能有好下场?

    若晋王是个没C数的,会不会想要借着儿子受宠去肖想一下大位?

    前两年的时候,朱元璋就在这上面犯过错。

    下令翰林院学士刘三吾教授晋世子经。

    还好,刘三吾是个头脑清醒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以怠慢晋世子提醒皇帝此举做错了。

    刘三吾也因此被弹劾而降职,同时,晋世子也被下令返回太原。

    但几个月后,刘三吾又官复原职。

    可见,朱元璋也是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纠正了错误。

    因此,在大孙子大婚,满城权贵都去祝贺的时候,朱元璋这个当爷爷的只露了一面,就独自回宫。

    这就是孤家寡人。

    朱标是清楚父亲所作所为,也清楚父亲为了大明,为了他这个长子所做出的妥协。

    所以,今天朱标回宫之后,会第一时间见父亲。

    安慰老父亲那委屈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