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金末:从小兵开始崛起 / 第103章 创意与灵感

第103章 创意与灵感

    东海郡王府这处小型演武场,老大郭解、老二郭仲先后演练完刀法、锏法。

    院中的枯枝落叶都被扫到了一旁,地面石板都变得干净了许多。

    这时老三郭叔拿着一根类似双截棍的兵器上场了。

    他的衣衫虽然粗布,却干净整洁。

    一双破旧的草鞋,似乎也掩盖不了他的气质。

    他的眉眼,透露着坚毅与远见,即使置身逆境,也依旧保持着气宇轩昂的风范。

    李天秀的注意到郭叔手上的兵器,通过询问得知这叫小盘龙棍。

    这时他打开了一些尘封的记忆,记得他穿越前,看过类似短视频,是关于盘龙棍的演示和介绍。

    后来他专门去查资料,发现这是宋太祖赵匡胤首创,并用于实战。

    赵匡胤在青霞山玄空寺学武时,行衍和尚赠送给一根齐眉棍,棍身是用上等花梨木制成,质地坚硬,棍体沉重。

    南征北战数年,赵匡胤曾用它战胜过许多骁勇悍将,但在一次与邻国御前大将军刘定国作战时,棍身折断。

    然后赵匡胤在午后巡视时,遇见一壮汉与三名士卒争斗,因守城需要檑木,士卒硬要把壮汉家几根准备修建房屋的檩子拿走。

    赵匡胤看见汉子手中拿着农用连枷,向一个手持长枪的士卒头上抡去。

    士卒来不及躲闪,急忙用双手托起枪杆向上一迎,架住了连枷的主体棍。

    但用铁环连接的木板却由于惯性,继续打了下去。

    只听“啪”的一声,正打在士兵的后脑勺上。

    这个士卒晃了几步,便昏倒在地。

    壮汉再次抡起手中的连枷,正欲打向另外两个士卒,但被赵匡胤制止住了。

    之后赵匡胤便根据连枷独特的战斗方式,让铁匠将断成一长一短两截的木棍,用几个铁环和两个铁箍连在一起,棍梢甩动起来呼呼生风。

    此棍似断非断,似折非折,有头有尾,首尾一体,因此得名盘龙棍。

    后来细分为大盘龙棍,小盘龙棍,还演化出双截棍,三节棍。

    李天秀想到,这大盘龙棍不管是巷战,还是守城,都有大用处。

    主棍打在大盾上,短棍还能依靠惯性打到盾兵头颅。

    拳打一线,棍扫一片,此棍野战还能扫击敌军马脚,破甲兵或硬兵器类。

    常见的刀剑等兵器面对盘龙棍也比较吃亏,总之这算是一款多功能兵器,集攻防一体,在野战,巷战都有用武之地。

    李天秀一边看着郭叔演练小盘龙棍法,一边在现在思考应该建立多少数量的棍军。

    相信苏椿、宋九嘉两位师父也会心动。

    果然创意源于生活,灵感要靠积累。

    若赵大不是武将出生,贴近生活,如何能发明这样刁钻的武器。

    若自己不多接触底层,又如何能想起还有这号兵器。

    李天秀等到郭叔演练完毕,便抓紧时间拉拢几人:

    “郭解,郭仲,郭叔,你们都是一等一的好身手,可愿到吾帐下做事,我必保你们兄弟三人荣华富贵。”

    拉拢的结果很顺利,三人都是直接接受李天秀伸出的橄榄枝,之后直接在郡王府用了晚宴。

    李天秀在三人用饭之前,交待了三人暂时在郡王府住下,等之后有合适的位置再进行安置。

    当然只能按惯例从中下层做起,最快也只能是都头,不可能一步就成为营级指挥官。

    李天秀心想老大郭解惯用的槕刀适合马战,未来可以尽快培养成营指使挥,看样子需要量身打造一个陷阵营,作为破袭之用。

    至于老二郭仲使双锏,挺适合在自己身边当个门神,也可以进斥候都当个头领。

    老三郭叔则用来培养自己新设的棍军,以后作为奇兵,也就是特种部队使用。

    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三人需要考察一段时间,确保没有异心才能放心使用。

    所以三人在府邸内住下的同时,李天秀交待了属下两件事。

    一是私下交待亲兵正副都头刘世用,周小乙做好考察监督,张老伯与彩珠则让其他下人暗中监视。

    二是不会轻易让几人靠近主院方向。

    李天秀等到饭后议事时,便立即将今天新想到的主意说了出来:

    “两位师父,今天我想到两件事,一是因为之前怕钱粮不济,不敢招兵扩营,将昌武军由三营补齐五个营,但现在没有这个顾虑了。二是我已经想到新兵种用什么兵器了,那就是大盘龙棍,这一武器可攻可守,可巷战可野战,适应性较广,士兵练成,形成战斗力的时间并不长。”

    苏椿问了一下,得到李天秀的回答后,他确认了二人理解的是同一种兵器,他也是知道大盘龙棍的来历的。

    于是苏椿说道:

    “颖宝,第一件事可以招兵扩营,将昌武军补充为五个营,命令我们今晚写好,明早就发布,这样至少会有一个月时间练兵,勉强足够了。

    至于第二件事,这大盘龙棍确实是好东西,不过铸造工艺稍微复杂点。毕竟连接两棍之间的是一段铁链,前端短棍棍梢也没有统一模式,有的是光秃秃一坨铁,有的会考虑加装尖刺。

    这比一体成型的矛头,枪头,刀剑等更麻烦。所以制约该兵种发展的不是士兵素质或者训练难度,单纯是军械制作较难。”

    李天秀知道原因后,便问道:

    “那苏师父,我是看好这一兵种,想要坚持设立。我们要筹备一个大队四十五人,加上五个小军官,一共五十人的棍军,会不会很麻烦?”

    苏椿思索一阵,便说道:

    “天秀还记得你营中造作局有不少铁匠?你花钱养着这一大帮人可不便宜,反正他们闲着也是闲着,这一个月在汴京期间,便可以制作一批大盘龙棍。”

    李天秀解释道:

    “苏师父,我之前是怕钱不够,材料不够,时间不够。毕竟最开始我想的是面圣完毕,把战船和少量文人弄到手就尽快走,不敢乱折腾。所以最初只让造作局工匠们修补现有兵器盔甲,同时慢慢补充箭矢,特别是破甲箭等耗材,求质量不求数量。”

    苏椿表示:

    “这我都知道,也不觉得颖宝有事情没做好,我们进京总共才不过六七天,进京当天下午还不能算,因为那一天做不了事情。但这六七天我们做的事情,比以往两个月所做的事情还多,不得不说我们运气也挺好的,基本上顺风顺水。”

    宋九嘉听了,也在旁边掺了一句:

    “确实是挺顺利的,这六天所做的事都是很重要的,进度也都不错,不管是升官提名望,拉拢文人武将,还是颖宝成亲,这些大事关键点被打通以后,剩下的反倒是水磨功夫。我们现在才有时间来调整其他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