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狠宋 / 第517节 坚贞不屈陈隆之

第517节 坚贞不屈陈隆之

    要说到将领们的作战风格各异,有的将军是猛将兄,身先士卒,一力降十会,能够一骑破千,轻松克敌,破敌似斩。

    也有的将军属于智勇双全,比如孟珙、孟之祥、塔察儿、张柔等,而汪世显也是一个智将。

    他早早地下了功夫,去年就派人进了成都城,遂行策反之事,当中宋将田世显就是一个攻略的重点。

    世间无奇不有,宋将田世显居然与鞑军汪世显同名!

    在汪世显写给田世显的信中,拉关系道:“……你我名字中同有‘世显’,乃是我们有缘,我实不忍让与我同名者惨遭不幸!今大朝(鞑靼人)强盛,所到之处,皆是归顺,诸汗打到离东方千万里外的地方,从无对手,城城皆下,投降者得生,顽抗者死,若挡大朝,必不可保……”

    汪世显劝说田世显顺时而为,来年他必到成都城下,若田世显肯降,不但家财人口得保,不失为“千户”一职也!

    力劝田世显投降,当时的田世显对汪世显是虚与委蛇,毕竟还没到火烧眉睫的时候。

    不想汪世显真的打到了成都城下,田世显就动摇了,这时混到他身边的汪世显的人员一做工作,恫吓之,利诱之,最终田世显决定献了成都城!

    他有个有利之处是他守北门,陈隆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没想到田世显真的要降了,早知如此,就应该把与敌将同名者给罢掉了。

    田世显乃是资阳人,带的部属多是其族人,在鞑军前几年入川时,他们逃得一劫。

    全是逃,逃不快的都死了,抵抗死,不抵抗也死,对于鞑军已经是恐惧入心,深有余悸,因此当田世显对族人说起他欲献城时,没有遇到阻力。

    是夜,到得子时中(零点),在北门城墙上亮起了三次红光,乃是灯笼蒙了红布所照,信号无误!

    汪世显亲自带队入城,在城门处见到田世显,亲切地对他道:“你立了大功,今后富贵与共!”

    见汪世显态度恳切,田世显卑躬屈膝地道:“愿为大朝效忠,为汪万户效劳是我的荣幸!”

    冲进成都城,沿大街一路推进,沿途见人就杀,到处放火,汪世显教队伍中会汉语的人大喊大叫着去制造谣言惑乱军心。

    “鞑军已经进城,大家快逃啊!”

    “城守不住了,大家快逃啊!”

    “我们被包围了!快逃啊!”

    汉语是通用语,汪世显的人马里有金人、契丹人、西夏人和北方汉人,南方汉人等,都会汉语,所以之间的语言沟通不成问题。

    城里到处都是喊声,还有惨叫声响起,成都,乱了!

    红色成了今晚成都的颜色,血是红色的,火也是红色的。

    汪世显知道自己的人少,就下令要尽一切力量去制造混乱,见人就杀,到处放火!

    如此城内守军猝不及防已经够惨的了,他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就算是抵抗了,也难以分出人手去救火。

    哪怕将来城之敌消灭掉,城池也毁了,哪能对抗接下来的鞑军大军?

    不时飞来的冷箭,仿佛城里都是鞑军,贪婪的火舌就横扫了整个城市,将一切都笼罩在它的利爪之下,成都的军民绝望了!

    汪世显从北门进城,部队在城内四处肆虐,杀人放火,却不堵东南西门,这是“围一阙三”,让城内军民逃跑,这是他的策略。

    很明显生效了,成都军民们开门逃跑,如此严重削弱了他们的抵抗之心。

    快逃啊!

    他们都逃了,我们为什么不逃呢?

    纷纷逃跑,抵抗的人员越来越少,成都城危矣!

    守军见大势已去,纷纷丢下武器,脱下军衣,换上百姓衣服,不战而逃,

    陈隆之在制置司署,听闻鞑军入城,他派传令兵到城内各处通知守军抵抗,并派兵到制置司署协防。

    然而,传令兵们一去不复返,只有寥寥无几的军人赶到制置司署。

    此时全城已乱,陈隆之回天乏力!

    有人劝他逃跑,陈隆之悲凉地道:“我深受国恩,守土有责,绝不能离开!”

    他很清楚兵败丢失成都城的后果是什么,定难逃朝廷严惩,他也不愿意投降,那就死战到底吧!

    他率亲兵三百余人死守制置司署,暂时遏制了鞑军的进攻,然而,到天亮时,汪世显率军到在制置司署,下令强攻!

    鞑军如虎似狼,宋军双拳难敌众手,纷纷被杀。

    听到惨叫声不断,陈隆之心如刀绞,他奋力抵抗,最终兵败被执。

    由于抵抗激烈,鞑军死伤不少,气愤之余,见人就杀,制置司署内陈隆之举家数百口皆死于此役中!

    陈隆之深受朝廷信任,为表示战斗的决心,他携家带口同在成都,没想到全家死难,惨不忍睹!

    汪世显创造了奇迹,以区区二万兵力,破掉了三万宋军正规军、五万民兵防守的坚城,第三次夺取成都!

    塔海、铁哥、刘黑马、田雄诸鞑听闻汪世显进占成都,心急火燎,急速赶向成都。

    去晚了,别说吃肉,连汤都没得喝了。

    之后鞑军较为轻松地进占汉州嘉定、泸州、叙州(宜宾市)等二十余城,尽得钱粮与人口,不能不说这是成都失守带来的后果!

    很多人投降了,但不包括陈隆之。

    两个世显田世显和汪世显先后劝降,皆被陈隆之骂了回去!

    他慨言道:“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要杀就杀,不必多言!”

    汪世显无奈,只能带领大军,用槛车送陈隆之至汉州城下,要他劝降汉州守臣王夔降,可饶其命。

    然而汪世显失望了,陈隆之呼夔语之曰:“大丈夫死尔,毋降也。”

    见状,汪世显决定成全陈隆之,送他归天,其子汪德臣认为奇货可居,还可以再利用一下下,将陈隆之送到青居城下杀害,以震恐青居城守将孟之祥。

    汪世显失笑道:“孟之祥乃世之枭雄,其心志广大,不会做出损坏其名声的事情,他不会降的,且其兵精将勇,若把陈隆之送至青居城下,保不准会被他救回去!”

    遂在汉州城下,送了陈隆之归天,并悬首高竿,而汉州守臣王夔不降,恃坚城据守,汪世显保存实力,没有强行攻城,直到诸军大集,攻城三日,守将王夔驱火牛突围走,城陷。

    他这一路打得挺顺手的,而东线及中线的鞑军怼上的是两孟,则是灰头土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