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狠宋 / 第524节 怎么准备都不为过

第524节 怎么准备都不为过

    在契丹、金人和鞑军南下的征战队伍中,总有数量比那些北虏更庞大的汉军,就象牛马一般,被北虏驱赶着,攻向南边的同族。

    这些人不是宋歼,而是汉歼!

    同族相残,同室操戈,实属汉族民族史上的一大悲哀!

    要是那些数量庞大的汉军敢于反抗,哪有什么北虏肆虐,当奴隶主来奴役他们的情况发生,早将北虏给赶跑了。

    唉,南宋朝廷不争气,将北方汉人视为归正人,不肯信任。

    而在青居军,无论是北方汉人,甚至是色目人、真鞑归正过来,全被信任,他们打起以前的族人,恰如北方汉军打南方汉人,可惜的是归正的色目人、真鞑太少了。

    这是孟之祥所想的,他敏锐地感觉到,日后他若造反,必须妥善解决北方归正人的问题,不要象南宋朝廷那样小家子气。

    此时,北城一座城楼顶上,数名甲士手执盾牌,保护着一个兼职画家,乃是顺庆府通判戴永泉,他画着城下的尸山血海,连作三幅画,分别送给朝廷和孟之祥还有自己。

    戴永泉的画画水平不错,且有勇气在军前效力,他的画作,后来成为了历史学家们研究宋蒙战争和孟之祥宦海之路的重要依据。

    ……

    “签军越来越少,士气很低迷,他们已经精疲力尽,靠他们是打不下青居城的!”北城外围,汪世显和刘黑马望着巨兽一般盘踞在大地的青居城,谈论着军务,两人脸色都很沉重。

    青居城宋军的顽强阻击,导致签军损失出乎意料地大。

    一般地,攻城前菜填沟壑,很少损失上万人的,青居城又创造了一个记录。

    签军不是无穷无尽的,经历了多次掳掠的四川以及陕甘,能够提供上阵作战的签军数量在急剧下降。

    没有了签军,这意味着汪世显和刘黑马的嫡系部队要出动,硬拼这座令人生畏的雄城。

    怎么可能攻下此城?

    无论是汪世显还是刘黑马,都对此信心严重不足。

    汪世显建议加强器械的使用,打造出更多的攻城器械,以降低自己人的伤亡。

    他说为了这次攻城,他几乎把巩昌地区的工匠都找来了,尽力打造攻城器械。

    刘黑马出主意道:“我们恐吓青居城的南蛮,告诉他们,如果不降,则会屠城!还有射招降信进城,招降南蛮,开门献城者有重赏,千两白银和千夫长的位置等着他们。”

    刘黑马是契丹后裔,实际上完全汉化了,没犯赏“千羊”的笑话。

    “一万两白银赏金,你我分摊!”汪世显沉声道。

    这笔钱不小,刘黑马稍一犹豫,即时同意。

    真要是一万两白银能够换取青居城,还是挺划算的。

    然而汪世显还是信心不足,他认为孟氏是挡在大朝(鞑靼人)前的劲敌,所以他很注意收集孟之祥的情报,事实上,青居城广开商路,就有汪世显派出的细作潜伏在青居城,收集了大量的情报。

    在他看来,孟之祥和他的青居军、治下的青居城,大异与其余宋将的部队和宋城,青居军士气旺盛,武力值高,待遇非常好,只怕很难分化和收买。

    他想得确实不错,无论是阵前的威胁还是射向城上的招降信,尽被青居城的军民嗤之以鼻。

    自家的将军能打,有很大的战胜鞑军的机会,守得住城池,干嘛要投降呢?

    城内的粮食物资极为充足,天天吃肉,投降鞑军后地位低下,连白米饭都不能保证,更不说吃肉了,还被打挨骂的,我们去投降鞑军,我们有病啊?

    站在二千年历史巨人肩膀上的孟之祥擅长鼓励军心,青居军官兵们都清楚自己在做着什么,会坚决抵抗到底。

    再有,军队有特务潜伏,监视着军队的动向,城防保卫也很用心,制度严密,想开城投降很难做得到!

    诸多原因下,鞑军的招降图谋没能得逞。

    那么就干吧,汪世显诸人深惧青居城城防的恐怖,遂拼命地打造着攻城器械,而阔端汗也知道很难搞定青居城,不仅没有喝斥他们要早点打城,还派人协助他们打造攻城器械。

    营中砍伐木头、锯木头、敲钉子的声音不绝于耳,日夜忙碌。

    他们把打造出来的攻城器械罗列阵前,以震慑青居城守军。

    包括了抛石机、云梯、冲车、井栏、攻城车等等,数量越来越多,而汪世显犹嫌不足,他认为青居城坚固无比,军民同心,所以怎么准备都不为过。

    鞑靼人攻占的地盘够大,集百族之长,不但擅长野战,而且在攻城方面也不断取得突破,在南侵宋朝时大量学会了抛石机、铁火炮等攻城利器的制作技术。

    现在鞑军攻城使用的炮,并不是指火炮,其实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投石机。

    这种武器是把一根长长的炮梢,也就是巨大的杠杆,炮梢中部装在可以旋转的横轴上,再把横轴架在用粗大木材构成的炮架上。在炮梢的一端用绳索连着一个用来装石弹的皮窝,另一端则系上几十根长长的拽索。

    发射的时候,一个战士负责将石头放在皮窝上,另外几十名战士猛然拉拽绳索。

    梢杆一下反转上来,就能把安置在另一端皮窝中的石块远远地抛射出去。

    巨大的石块不仅可以摧毁城墙上的防御设施,还可以杀伤守城将士。

    从12世纪开始,炮类型繁多,分为单梢炮、双梢炮、五梢炮、七梢炮、旋风炮、虎蹲炮、手炮……手炮炮石重半斤,只适合近距离使用。单梢炮炮石重2斤,旋风炮炮石重3斤,双梢炮炮石重25斤,五梢炮炮石重七八十斤,七梢炮炮石可重达100斤。

    其中单梢炮虽然最大射程可达270步(约420米),但它的炮石分量太轻,无法对守御方的城防工事造成足够大的威胁。金兵攻城使用的炮,应该是双梢炮、五梢炮、七梢炮这一类的重型炮。

    不仅仅投掷石头,还投出火油坛,这种就是铁火炮了,投出火油坛,可以引发城内火灾或者焚烧掉木制的城门楼。

    至于威力更大的配重式投石机,其威力强大,可以将一百斤重的蔡依琳丢出四百米远,目前还没有出现在宋蒙战场上,孟之祥才不会傻到把它们弄出来砸自己,只有待他转入战略进攻时,才会出现更多的威力巨大的攻城利器。

    鞑军制造了南下以来的大量投石车,目前达到了二百部,还在不断地增加数量,它们发射石头和火油坛,向着青居城猛轰!

    从早到晚,太阳渐渐下山,鞑军的投石器发射才陆续停止,那些高大沉重的器械树立在夕阳的余晖之中,形成一道道黑影,有的杠杆还在旋转……此时此景,孟之祥见识过油井上的那些磕头机,不禁联想到那夕阳西下油井上的景象。

    可惜的是,不是自家的磕头机,挨打的是自己,真是太遗憾了!

    什么时候才能够轮到自己万炮齐发,攻击敌人呢?

    孟之祥憧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