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浅评水浒传 / 浪淘沙—浅评三国演义26

浪淘沙—浅评三国演义26

    第二篇-三国演义话忠义

    英雄出世感天地-11

    于痊报国全忠义

    东吴英烈属张悌-孙吴丞相张悌、将军于诠

    1、救寿春于诠死节一节。罗贯中写出,后人有诗赞曰:

    司马当年围寿春,降兵无数拜车尘。

    东吴虽有英雄士,谁及于诠肯杀身!

    诸葛诞一面积草屯粮,准备进兵。一面派使者入吴求援,务要合兵诛讨司马昭。

    东吴大将军孙琳辅政,诞使拜见孙琳。使曰:“诸葛诞乃蜀汉诸葛武侯之族弟也,向事魏国。今见司马昭欺君罔上,废主弄权,欲兴师讨之,而力不及,故特来归降。伏望发兵相助。”

    琳从其请,便遣将军于诠等,起兵七万,往寿春进发。

    于诠曰:“今寿春南门不围,某愿领一军从南门入去,助诸葛诞守城。诸军与魏兵挑战,我却从城中杀出,两路夹攻,魏兵可破矣。”

    司马昭知城中人心已变,遂激三军,四面云集,一齐攻打。

    司马昭之心将王基,引兵杀到西门,正遇吴将于诠。

    基大喝曰:“何不早降!”

    诠大怒曰:“受命而出,为人救难,既不能救,又降他人,义所不为也!”

    乃掷盔于地,大呼曰:“人生在世,得死于战场者,幸耳!”急挥刀死战三十余合,人困马乏,为乱军所杀。

    罗贯中写出了,东吴将军于诠,誓死如归,为国效死沙场,忠义双全的形象。这就是儒家舍生取义,名垂青史。

    2、罗贯中写出,后人有诗赞张悌曰:

    杜预巴山见大旗,江东张悌死忠时。

    已拼王气南中尽,不忍偷生负所知。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一节。此时吴主皓每宴群臣,皆令沉醉。宴罢之后,各奏过失,有犯者或剥其面,或凿其眼。由是国人大惧。

    晋益州刺史王濬上疏请伐吴。晋主退入后宫,与密书丞张华围棋消遣。近臣奏边庭有表到,乃杜预伐吴表也。

    晋主览表才罢,张华突然而起,推却棋秤,敛手奏曰:“陛下圣武,国富民强,吴主淫虐,民忧国敝。今若讨之,可不劳而定。愿勿以为疑。”

    晋主曰:“卿言洞见利害,朕复何疑。”即出升殿,命镇南大将军杜预为大都督等引军伐吴。又令冠军将军杨济出屯襄阳,节制诸路人马。

    早有消息报入东吴。吴主皓大惊,急召丞相张悌,计议退兵之策。

    悌奏曰:”可令各路军马,迎各路之敌。臣敢为军师,引兵十万,出兵牛渚,接应诸路军马。”

    皓从之,遂令张悌引兵去了。

    却说东吴丞相张悌,令左将军沈莹、右将军诸葛靓,来迎晋兵。

    莹谓靓曰:“上流诸军不作提防,吾料晋军必至此,宜尽力以敌之。若幸得胜,江南自安。今渡江与战,不幸而败,则大事去矣。”

    言未毕,人报晋兵顺流而下,势不可当。

    二人大惊,慌来见张悌商议。

    靓谓悌曰:“东吴危矣,何不遁去?”

    悌垂泣曰:“吴之将亡,贤愚共知。今若君臣皆降,无一个死于国难,不亦辱乎!”诸葛靓亦垂泣而去。

    张悌与沈莹挥兵迎敌,晋兵一齐围之。张悌独奋力搏战,死于乱军中。沈莹也被晋军所杀。吴兵四散奔走。江东张悌死忠时,不忍偷生负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