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开局与李二断绝父子关系! / 第四十二章:怎么收钱

第四十二章:怎么收钱

    家书抵万金,在这个信息落后闭塞的年代,也只有写信的这一个联系方式,在这个年代,一封家书的意义,不是金钱可以表达的。

    他的这话,一说出来,殿里面的大臣们都笑了。

    就连李世民也忍不住的笑了。

    民间的风俗人情就是这样,别人给你帮了个忙,哪怕是顺手稍微的小忙,都喜欢给别人一些什么东西的,这就是人情世故,为人处世,是一种你来我往,礼尚往来。

    李世民也是比较喜欢这样的,有来有往,一来二去的,大家不就熟了吗?

    李阙这样一说了,殿里面的这些大臣们也差不多都明白了过来了。

    军国大事,各地紧急公文,朝廷机密,还是用军马传递。

    但是驿站的那些闲散的马匹,骡子,牛驴,驿卒帮工打杂的都可以用起来了,可以给百姓运送信件货物,也能给国库增加收入。

    很多人暗地里都已经非常赞许这个主意了,要是真的可以这样的话,那么各地的那些来往信件货物的传递,就会方便了很多了。

    “刚刚房仆射也说了上下尊卑。以洛阳为例,洛阳驿站在洛阳城郊,占地五十亩,可以容纳上千人同时住下,要是除了给官员们居住的一些房间之外,还有不少空房,让驿卒们给过往的客商路人居住,也不算是乱上下尊卑了吧。”

    “能住进驿站也是百姓,我大唐的子民们,百姓们也只是想出门在外能够有个安全可靠的地方遮风挡雨,我大唐官府,对于这些义不容辞,也在告诉百姓们,我大唐官府在大唐境内,会尽其所有为他们提供保护。”李阙接着说道:“如此一来,彰显了朝廷和皇爷爷的仁德爱民之心,再说了,商人们来往肯定是带着货物的。”

    “这就是驿站的第二个用处了,驿站不但给过往的商人们提供吃饭住宿,还可以给商人们的货物提供仓储存放。”然后,李阙得意的一笑,说道:“如果这样的话,那这个和传递信封杂物,又不是一个价格了。”

    这大殿里的官员们一个比一个精明,而且李阙也都说得这么明显了,他们有怎么会不懂,而且,一说到钱,他们的眼睛都发光了。

    民部尚书唐俭开口说道,:“秦王说的这些,也有一些可取之处的,都说车船店牙脚,无罪也该杀,能给来往的客人和商人提供住宿吃饭,确实也是朝廷的仁德,但是殿下说开源节流,臣请问,如何开?”

    说到了这个就比较累人了,这不就是绕着湾子问我怎么收钱吗?

    李阙心里腹诽,脸上却笑着说道:“这个容易啊。”

    说着,就走到了李世民的御案旁边了,“皇爷爷,孙儿大胆,想请您写几个字。”

    李世民也挺的津津有味呢,心里也在想着这个事情,问道:“写什么啊?”

    李阙从袖子里面拿出了事先准备了的烟盒那么大的硬纸片子,就说道:“就请皇爷爷写一个邮字。”

    “好。”李世民立刻就笑着答应了,提笔就写了。

    在李阙的目光里看着李世民的这飞白,潇洒却带着苍劲有力,丝丝露白。

    “请皇爷爷再写一个,住字。”李阙又笑道。

    然后,李世民就像李阙说的那样,在几个小卡片上,都写了字,放下了笔,带着些期待看着李阙。

    “各位请看。”李阙拿起那个写着“邮”字的卡片,笑道:“这上面是皇爷爷御笔亲书的邮字,可以用来贴着在信封赏,用来作为信件传递的标识。”说罢,又看了一下李世民,说道:“皇爷爷,这个话既然是您亲手所写的邮字,不若就叫邮票,如何?”

    李世民一愣,然后就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道:“好,听你的,就邮票。”

    “恭喜陛下!”长孙无忌首先就站了出来,说道:“要是此物真的可以发行于世。那定是千古佳话,臣为陛下贺,为秦王贺,为大唐贺。”

    “臣等恭喜陛下!”群臣们也是一个劲的拍马屁。

    李世民平时就挺享受群臣们的吹捧的,现在更是笑的合不拢嘴。

    做皇帝的,那个不是想在史书上青史留名是一代明君,这个邮票的作用他已经不用说了,会贴着在信封上作为官府邮寄信件的平整。

    要是真的可以发行,不管过了多少年,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写信,就肯定有人会记得他李世民。

    记得他这个文治武功样样不差,励精图治,开疆拓土的一代明君,记得他开创的大唐盛世。

    马屁下去了以后,房玄龄开口问道:“秦王殿下,这邮票是否收钱?”

    “这个就当做是百姓给我们邮寄信件的邮费。”李阙拿着世界上的第一张邮票,举了起来,对群臣们说道:“朝廷把这个卖给有需要的百姓,只要百姓需要,在信件上买上这么一张邮票,驿站盖印了,就可以邮寄。”

    房玄龄问道:“那售价多少?”

    “不贵,五文开元通宝。”李阙笑道。

    “各位也别小看这五文的开元通宝,已我大唐全境内一天的寄信和物品的总量来说,这个数字可不能小觊的啊。积少成多,也让更多百姓都能寄信,都能运送物品。”

    “嘶!”民心的那些大员们一个个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他们是至关天下赋税和国家财政支出收入的,只要仔细的那么估摸一下,就知道大概能有多少钱了。

    一枚邮票5文钱,一万枚就是五万贯钱,十万就是五十万贯,五十万贯钱。

    一个县一年的赋税才多少?

    大唐一个人口繁荣上等的县,上缴的赋税也不过是五万贯,一州之地一年的赋税也不过是六十万贯。

    “可是,皇爷爷这样的御笔写的,五文钱可不行,起码得二十贯钱。”李阙笑道,“皇爷爷,天底下也从来不缺那些什么有钱人,他们恨不得都把您的御笔亲书,买回去供着。”

    “呵呵,朕的这个大孙子啊,赚钱的法子都想到了朕的头上了。”李世民哈哈大笑,笑道。

    “房仆射,是天下学子的榜样,就说您写的那个邮票,怎么也要五贯钱。”李阙对房玄龄笑道,“天下文人雅士都有一个爱好,天下读书人,谁不想收一张当朝宰相的墨宝啊。”

    尚书省左仆射的房玄龄有些洋洋得意,他这个尚书省左仆射相当于是大唐的第一丞相,首相,统领百官,辅助陛下,同时也有点期盼。

    要是他的手书也能成为范本,那他房玄龄一代名相,也是千古流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