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实锤了!我王莽就是穿越者 / 第56章 何为天命?

第56章 何为天命?

    当个官想干点实事有多难,孔光是真的深有感触。

    本来以为自己也可以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一展胸中抱负。

    可真等他等到了丞相这个位子之上后,孔光和刘欣合计了这一套新政之后,孔光这才感受到什么叫做艰难。

    如果要用王莽的话来形容,那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而且这还建立在王莽没有给他扯后腿的情况下。

    一旦王莽要他扯后腿,那他这次的改革可能就会更加艰难了。

    不过王莽也不是那种权力欲望极强之人,王莽看重的是最终的决定之权,以及可以推倒重来的力挽狂澜之权。

    至于某些具体事务的权力,王莽还不会那么的喜欢集中和机遇。

    毕竟一人智短,众人智长。

    孔光和刘欣,一个作为大汉天子,一个作为大汉丞相,他们有一点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政治想法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只要他们不想着掀翻王莽的地位,借口其他事情搞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王莽也都能容忍他们的存在。

    因为他们的存在也会为王莽打开一些新的思路和参考。

    就比如现在刘欣和孔光搞的这场限制兼并,限制奴婢的新政,王莽就觉得很好。

    不管效果如此,至少这俩人的心不是坏的,他们是真想做点事情的。

    面对这样不愿意躺平,还能有所主张,还想着改变现状的官吏,王莽是真心喜欢的。

    所以王莽对孔光的态度也就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客气的状态,并未以自己大司马的独揽之权,强迫孔光如何如何。

    因此孔光也对王莽这个大司马客气有加,也未以前辈的姿态,想着如何分走王莽手中权力,颠覆王莽的地位。

    “大司马何故发笑?”

    听到王莽的笑声之后,孔光疑惑的问了出来。

    王莽依然笑着,然后岔开话题说道:“丞相快快请坐,看吾这记性,都忘了给丞相备茶。”

    说罢此话之后,王莽就引着孔光到了小室一旁的狭小休息间内,两人分坐在一张小几之前,王莽又让人备上了茶水。

    等到茶水备齐之后,王莽亲自为孔光沏了一杯新茶。

    “丞相尝一尝,这是广汉赵坡今年新来之茶。”

    孔光双手接过王莽递过来的茶水,轻轻啄了一口道:“好茶,若非是大司马慧眼如炬,此茶至今还在广汉山野之间,不得人闻。”

    王莽笑道:“丞相过奖,吾不过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罢了。广汉百姓只是穷困,而非无能也。吾身为广汉太守之时,自当为广汉百姓所想,使其摆脱穷困,发展自身之利,如此一来广汉百姓焉能不富焉?”.bμν

    孔光听到王莽这句话后,心中更是感慨莫名。

    孔光道:“大司马之政,光甚为钦佩。当今之时,吾与天子所推之新政,看似顺遂,但问题重重。若不是大司马鼎力相助,吾之政恐怕早就半途而废矣。”

    王莽又为孔光续了一杯茶,继续笑道:“丞相不必如此忧心。自古新政之事皆难也。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赵国公仲连变法、齐国邹忌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楚国屈原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皆都不是一帆风顺之变的。”

    “且其中主持新政者,不乏有身死,流放之难。然这些为富国强兵之变法新政者皆都是怀九死之志也。”

    “夫当今之大汉,自高祖立国至今二百年矣。二百年间,为大汉前行变法者依然不在少数也。孝景皇帝之晁错,孝武皇帝之董仲舒,主父偃等,不论今人评价如何,但都不能掩其为大汉复兴变法之志也!”

    “今丞相愿意效法先贤,为我大汉变法再图中兴之志,吾身为大司马自然也是钦佩之至。岂会为丞相掣肘?莽不屑为此小人也!”

    王莽的一番话让孔光感动至极,他也没想到王莽竟然把他看的这么高,居然把他的新政比作了先秦诸贤,以及大汉前期的肱骨变法之良臣。

    虽然这些人的下场大多都好不到哪里去,但是这些人的理想光辉,哪怕是过了千年万年,也不会有丝毫之褪色。

    若是自己有一天真的可以达到这些人的高度,此生也就真的无悔也!

    孔光自谦道:“大司马此言,光愧不敢当。光只求此生不负大汉便足矣。”

    王莽笑道:“丞相老谋为国,岂会辜负大汉?只要丞相能够一心一意坚持初心,为大汉尽忠,千百年后,浩浩青史之上,必然亦会有丞相璀璨之名!”

    王莽夸起人也是嘎嘎的顺口,这也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要是没有这样的口才再加上自己的钞能力,王莽也不可能成为长安世家贵族们争相交往的道德仁义之士,也不能成为天下名士仰慕的儒道楷模。

    孔光被王莽夸的差点都忘了自己此行要来的目的。

    孔光来找王莽可不是为了跟王莽喝茶聊天,听王莽对他的认可夸赞的。

    孔光是来探王莽的口风,想要了解一下扬雄那篇论尧舜之世的雄文背后是不是有王莽的授意。

    如果真有,那么王莽的真实意图又是什么?

    要知道尧舜可是儒家之中不可被议论的上古圣君。在面对这样的圣君之时,除了夸赞之外,别的任何言论都是严重的思想不正确,立场不坚定的错误。

    因此在尧舜之后的时代,所有的读书人和士人也都默许的认为凡是尧舜时代的政策都是好政策,凡是尧舜时代的决定也都是好决定。

    谁也不敢去质疑和怀疑尧舜圣君的作为和榜样力量。

    可是扬雄还是发出了这篇论尧舜之世的雄文,这不就是在打破禁忌,要让人去议论早已经被奉为圭臬的尧舜圣君吗?

    这样的思想冲击,说实话不管是对孔光,还是对天下读书人而言,都是无比巨大的。

    因此孔光这才找到了王莽的门上,想要探一探风,看看王莽到底是什么意思。

    孔光喝完了这杯茶后,对着王莽小声的说道:“大司马可知扬子云《论尧舜之世》这篇惊世骇俗之文?”

    王莽听到孔光这话,又看到孔光眼中的谨慎之光,不管是在心里还是表现上也都没有露出太多的情绪。

    王莽一边为茶炉添着无烟碳,一边轻轻的擦拭着小几茶案上滴出来的茶水,在做完这些动作之后。

    王莽感慨说道:“吾当然知道,子云兄这篇雄文标新立异,真可谓是震耳发聩,吾自愧不如。”

    听到王莽这么一说后,孔光连忙追问:“大司马以为这篇文到底如何?”

    王莽呵呵一笑道:“吾刚刚不是说了吗?标新立异,震耳发聩,吾自愧不如。”

    但是孔光想听可不是王莽这样的客套话,这样的客套话,谁都会说。

    孔光想知道的是王莽对这篇文章立场的看法,也就是王莽对这篇《论尧舜之世》的文章到底是怎么看的。

    孔光急道:“大司马,吾不是这个意思。吾是想问大司马对文之看法。尧舜之君乃上古之圣君也,扬子云这篇《论尧舜之世》几乎定论尧舜之世为恶世。”

    “此等作为,吾恐对扬子云不利,进而又会影响天下读书人之人,一旦如此,朝廷亦必会受其风波。”

    孔光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现在儒家所有推崇的一切也都是基于对所谓上古三代之治的幻想。

    如果尧舜之世,真的被扬子云论证为恶世,那对儒家而言将是一场灭顶之灾。

    而作为儒家创始人孔夫子的直系后人,孔光说对此事不紧张,那才是活见鬼。

    天下人都可弃孔夫子之学而去,独他不能!

    所以,孔光必须要知道王莽的真实意图,看清楚这场大论之后,到底隐藏了什么不可知的事情。

    王莽看着孔光如此急切紧张的样子,又为孔光倒了杯茶,“丞相先饮一杯茶,压一压心中之躁。”

    “扬雄这篇《论尧舜之世》,吾也看过了。说实话此文当真雄辩也,吾观此文之后,亦不禁感慨于子云兄之雄辩大才!”

    “尧舜当上古之圣君,这是不争之事实。这一点吾从始至终都不会有任何怀疑。至于尧舜之世,到底为盛世,还为恶世。此点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若论尧舜之功绩,尧舜二帝选贤任能,爱护百姓。尧舜之世,则必为盛世。若论尧舜之时灾异,十日并出,妖兽横行,洪水泛滥,此必为恶世也。”

    “所以,吾认为此事应该分开来看,切不可只管一面,只论一词。若只看一面,只论一词。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认识问题,反而还会使人陷入迷茫之中。”

    “故吾以为要论尧舜之世,当分开两面。一面为尧舜二帝之德行,一面为尧舜之世之现状。如此一来,吾等才能分辨是非,明悟道理。”

    说完这些话后,王莽又给自己添了一杯茶,接着微微品了一口后,王莽又说道:“吾在地方为官之时,曾听过乡野大贤说过如此一言:‘一切过去史皆为现代史"。”

    “吾依然此言甚有道理。过去之历史,吾等现在再去翻看,所看的一切,其实也并不是只有过去之事,其中大多之事,时至今日依然还有发生。”

    “故吾以为在论尧舜之世时,吾等亦要带入现代之世去看问题。”

    王莽最后一句话说完之后,又将手中杯盏轻轻放下。

    孔光在听完了王莽的话后,也是久久不语。

    他也万没想到王莽竟然会说出如此发人深省之言,“一切过去史皆为现代史”。

    此言听着平常,但意义深刻!

    回想过往自己读过的史书,了解到的情况。

    很多事情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确实有很多高的相似度。

    唯一不同就是时代变了,人物变了。

    所以在这种变化之中,自己也不由自主的沉浸其中,未能发现这其中的道理缘由。

    现在听到王莽这一番话后,孔光也有了一个恍惚的认识,但还不够清晰。

    不过这已经非常不错了,毕竟有些事情对王莽而言可能是平常,但对孔光而言他就不是平常。

    所以,王莽也不能可能苛求孔光在听过一遍之后,就能理解他的想法和意图。

    这些事情还是要循循渐进,慢慢引导才行。

    操之过急,不仅不能成事,甚至可能还会坏事。

    因此王莽除了在具体的事情上会下工夫设计新规矩之外,在思想变化这件事情王莽采取的方式还是渐进的,而不是激进的。

    毕竟就算是华盛顿,他在他的时代也没有激进到直接把所有的权利都给到各个种族,他照样还遵循着他那个时代的发展,该使唤黑奴的时候,还是会使唤。

    直到时代发展到了林肯之时,在整个社会阶层都有了一个更高的理想认知之后,有些事情才会水到渠成的做成。

    而且,即便是如此代价也是巨大的。

    所以,指望王莽一个人就想着立刻改变大汉的思想现状,跑步进入到王莽理想的世界,简直就是在痴人说梦,痴心妄想!

    所以,在准备这些改变之前,王莽首先要打破的就是人们对固有事物的看法和观念,让一部分有辩证的观点去看问题,而不是看着书本,听着他人的所谓教诲人云亦云。

    可以说在这一点王莽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孔光消化了许久之后,他也终于有了一点明悟之心,孔光立刻起身对着王莽恭敬大拜,“今天闻听君之一言,使光茅塞顿开。先祖曾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今日听君之言,犹如闻道。光谢大司马教诲之恩。”

    王莽也连忙起身回礼,“丞相言重,此不过是吾之戏言尔。丞相不必如此。”

    但是孔光却坚持道:“大司马之言如暮鼓晨钟,岂可用戏言而论?当今之世,能有如此通透之目光看待问题者,也未有大司马。光虽不才,但亦愿为大司马前驱,以效犬马之劳,为助大司马中兴大汉而努力。”

    王莽万万没想到,孔光最后竟然也路转粉了,这让王莽有点出乎意料了。

    看来像这种带有思想深度的课程,没事的时候还得多上上,说不定以后自己的身边就会积极一群这些思想蜕变而得到进步的人。

    有了这些人的助力,王莽接下来的改革自然不就不发愁没有人手可用了。

    毕竟,一个人的战斗虽然很有英雄主义色彩,但是英雄的下场往往都是悲剧的。

    若是能有一群志同道合之人一起努力,那未来也一定会是灿烂的!

    所以,王莽接下来也对孔光发出了灵魂一问:“丞相,何为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