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非遗之恋 / 第十四章:庄老师的茶

第十四章:庄老师的茶

    我们如约来到了“草木人庄”,这里是庄老师的家,按下门铃,庄老师出来开了门。

    见到我们后,庄老师对我们微微的鞠个躬微笑着:“欢迎大家。”

    小鱼葫芦见状,也赶紧对庄老师鞠着躬:“庄老师好。”老王手扶着门框也点了点头。

    一进门,家里的那条大黄狗冲着我们叫起来,吓得他们三个很紧张。

    我走到大黄的旁边,抚摸起它的头,它摇起尾巴和我玩耍起来。

    庄老师笑了,“丁总看来也是爱狗之人,我家的大黄看到陌生人很厉害的。”

    “我从小就养狗,身上有狗气,狗见了我一般都不会咬我。”鱼儿看了很惊奇,也想去摸了摸它的头,它也没有叫,鱼儿高兴的说:“看,看,她也不咬我。”庄老师看了看鱼儿笑了。

    庄老师的家,在粮食局老家属院的二层独栋小楼里,家里有一个不大的小院子,院子里有颗树,一间老旧的煤房旁边,就是大黄的窝了。

    “我正在收拾屋子,看这乱的,你们随便坐。”庄老师说着话上楼去了。

    一楼是她的客厅和一间大书房,二楼我没上去过,应该是庄老师起居的地方。

    客厅里的东西很多,博古架上摆满了各种精致的茶叶罐和茶壶,一张花梨木板做了茶台,上面摆放着一把茶壶和茶夹、茶滤、茶和等。香薰里淡淡的香气,一丝丝的飘过来,闻着让人心旷神怡。

    一把精致的茶匙引起了鱼儿的注意,就拿在手里把玩起来。

    庄老师从楼上走了下来,手里拿了一些茶点,坐下身,看到鱼儿手里的茶匙,淡淡的说了一句:“这是我朋友的孩子做的。”

    这把茶匙是用黑檀木手工制作的,做工精致细腻,拿在手里感觉很圆润,造型虽然简单,但颇有灵气。

    “我朋友的孩子很喜欢做小木工,这把茶匙是用了一个月时间打磨出来的。”庄老师补充到。

    “一个月?”老王惊讶的长大嘴巴,赶紧拿过来仔细的看了起来。

    “做这么个简单的东西,要用一个月?”老王眼神直愣着,充满了不可思议。

    庄老师微笑着,没有说话。

    “你个老土,越简单越难,这才是工匠。”小鱼挪揄着老王。

    王辉把茶匙拿过去,翻来覆去,细细的端详着茶匙,若有所思。

    “丁总喜欢想喝什么茶?”

    “随便吧,您看都行。”我微微鞠躬,回着话。

    “好吧,那我们今天就先喝这道随便茶吧。”庄老师笑一笑,“这是我前几天刚从福建朋友那里带回来的一款青茶。”

    “他做茶几十年了,是个很好的老师傅。”庄老师拿起茶荷,给我们看这款茶。

    “你们看,这款茶叶的样子。”大家凑过去,仔细的看着茶荷里的茶叶。

    那茶叶看起来茶条郑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

    “庄老师,它的这头好像蜻蜓的头哎,下面看起来像个青蛙腿,螺旋跳舞的样子。”

    庄老师听小鱼这么说,点点头,笑了起来。

    “你们再看看它的颜色。”庄老师用茶夹夹起一片茶叶,递过来。

    “绿的,还有红边。”葫芦抬眼看着庄老师。

    “对的,王辉的观察很仔细。”。

    我们轮流仔细的看这茶叶,还真的是这样。以前从来没有这么仔细的观察过,真的是很神奇。

    一片茶叶,看起来是那样细小纤弱,那样的无足轻重,却又是那样的妙不可言。

    然后庄老师又端起茶荷,递到小鱼的面前:“你再闻一下它的味道”。

    “庄老师,我闻起来有像兰花的味道,还有水蜜桃的味道,真好闻。”小鱼合起手,满眼惊喜。

    “是的。这款茶闻起来就是这种味道。”庄老师说到:“这款茶是春茶制成的,做工很好。”

    看我们轮流闻着茶叶,庄老师微笑着娓娓道来,给我们介绍着茶的基本知识和制作工艺。她那柔和平淡的声音,让我们听的很入迷。

    青茶性平,是介于绿茶(不发酵)与红茶(全发酵)之间的半发酵茶类,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因为茶叶互相碰撞,使叶片边缘有些破损,也正是因为这道工序,才有了它独特的香气。

    有名的青茶有大红袍、铁观音、水仙、凤凰单丛、肉桂、漳平水仙等。青茶的加工工艺和流程主要有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包揉)及烘焙等六个工序(5个步骤),每个师傅制作出来的茶,味道也有区别。

    “你们经常喝茶吗?”庄老师微笑着问大家。

    “有时候也喝。”小鱼说到。老王和葫芦点着头。

    这时候,庄老师用温开水冲了一下茶具,然后用茶则量好茶叶放到一个紫砂壶中,将滚烫的开水倒了进去,马上又倒进茶池。

    然后又将开水倒入壶中,上下高低抽拉水柱三次,大约三四秒钟,就把沏好的茶汤通过茶漏倒入公道杯中。

    庄老师一边操作着,一边做着解释。“用这样的方式将开水倒进壶里,让茶叶翻滚,才能让茶叶中的芳香类物质充分的析出来,泡出的茶才好喝,也是对客人的尊重。”

    这个方法,叫做“凤凰三点头”。

    “第一泡时间可以短一些,后面泡的次数越多,需要泡的时间就越长。”

    “大家闻一闻这茶的香味。”庄老师将少量的茶汤分别倒入闻香杯。

    我们按照庄老师的样子,将装着茶汤的茶盏扣在闻香杯上,然后翻转过来,把闻香杯双手捧起来转动着,闭上眼睛闻了起来。

    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真是沁人肺腑,回味悠长,让人不禁心旷神怡。

    我特别喜欢闻这种香气,尤其是用鼻子把这香气深深的吸进肺里,憋一会儿,再呼出来,那种感觉真是舒服了,这是不是和我喜欢抽烟有什么关系呢?我也不知道。

    茶盏中的茶汤,汤色橙黄明亮,清澈而透明。

    端起茶盏吸吮了一口,茶汤在舌苔周围滚动着,通过舌根慢慢入喉。

    茶汤的滋味清爽润滑,细腻优雅,浓厚而甘润,让人感觉圆润爽口、回味无穷。

    我们细细的品尝着盏中的茶,听庄老师慢慢的给我们讲着茶圣陆羽的故事,她那诙谐幽默的叙事方式,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露出会意的微笑。

    小鱼在帮着沏茶倒茶,盯着壶身上的图案,研究起来。

    那紫砂壶的整体造型简练、⾊泽淳朴、⼤⽅而古雅,壶身的包浆显得非常的温润,透着肌肤般的光润,越看越有味道,显得沉稳、古朴和苍劲。

    壶身上一个老渔翁,一把酒葫芦,头戴斗笠在钓鱼。画面简单而传神,寥寥数笔,就把人带入美妙的意境,颇具禅韵,足见绘者极深的艺术功底。

    庄老师看到这里,接过那壶,将壶中残渣倒了出来。

    “这把壶是我偶然得来的。”接着就给我讲了这壶的故事。

    庄老师和朋友一起转街,在一个小摊上看到了这把紫砂壶,感觉这把壶不错,很有眼缘,就买了回来。

    平时里,庄老师经常也会经常使用这把壶。

    一次,庄老师用茶针清理壶嘴里剩余的茶叶时,对着阳光往里面看是否干净,突然发现茶壶的内壁上,居然也刻着一个图案,那图案如果不是阳光下,你是看不到的,她十分的惊喜。

    要知道,做紫砂壶的内壁画,需要极高的技巧,尤其是要与壶身上的画面融为一体,更是难上加难,价格一般都会很高。

    “我捡到宝了。”庄老师笑着给我们说。

    我们又重新品鉴了几款茶,体会着每种茶的不同,学习着不同茶的区别和口感,汲取着茶文化的营养,非常的惬意和满足。

    “来尝尝我做的茶点。”庄老师指着指茶点盘。

    庄老师的茶点是用南瓜加上玉米面,再把茶磨碎了加进去,做出来的手工茶点。庄老师的茶点吃起来略带苦味,然后玉米的香味和南瓜甜,口感丰富而有层次,下咽后喉咙有颗粒感,伴随着茶香,让人不得不流出唾液伴随着茶汤,与这香甜苦涩一起融合了。

    这就是生活的味道,充满了哲理,真的是苦尽甘来,回味悠长。

    庄老师的茹素如茶系列美食非常独特,均采用天然食材加工而成,每一种美食都有丰富的内涵和有益身心的内容在里面,真可谓是匠心独具,营养而健康。

    几年来,庄老师每日的吃食均与茶有关,有上千种做法,令人惊叹,所有的吃食都做法简单,从不使用各种香料或调味品,油也用的极少,真的是大道从简。

    有个著名的餐饮连锁品牌的老板,全国开有几百家茶餐,知道庄老师有许多独家美食,慕名而来专门开了一家私家茶餐厅,按照庄老师的做法亲自下厨实验,整整一年。他想把这些系统的整理出来,但最终做出来的美食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庄老师那样的味道。

    庄老师说,他是个生意人,心中没有茶,只有钱,所以最终以失败告终。他开出让人无法拒绝的条件请庄老师出山,都被庄老师拒绝了。

    每道美食的做法都写在庄老师的朋友圈里对外公开,她所有的朋友都能看到。

    她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或学习中国的茶文化与饮食文化,不想把这些当做赚钱的工具。

    他每日的生活很简单,衣服是自己做的,也从来不用化妆品,家里面除了收藏的各种茶壶及茶具及茶之外,其它的都很简单。

    她经常组织各种茶会,请茶友们一起习茶,并且不会以此赚钱,除了这些,最多的就是打理茶艺学会的公众号,孜孜不倦的写很多关于习茶的文字,看她写的文字,你会不由自主的让自己静下来,丝丝品味着里面的哲理。

    茶能涤性,苦中有甜,甜中是苦,先苦后甘,人生也是如此。

    看人在世间,那些功名利禄,浮浮沉沉,滚滚红尘与荣辱,炎凉苦乐皆由心生,唯有淡泊才能宁静,才能对人生做最深入、最细致、最独到、最有价值的品味。

    这一切与品茶是何其相似。

    如果你需要营养,需要力量,就喝一壶茶,看看庄老师的文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