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非遗之恋 / 第十五章:“天下第一雕”

第十五章:“天下第一雕”

    从庄老师那里回来后,一连几天,我们经常谈论的主要话题就是她和她的茶了,她没有给我们出任何主意,也没有如何教导我们该怎样做事,但是我们通过那一个温暖的下午,明白了很多事。

    是的,要做好一件事,就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成功的路没有别的捷径,最好的办法就是精益求精,踏实做人,脱离浮华的尘世,与世无争,细心地体会这世间的一切,并珍惜它。这样,才能使自己简单、快乐并且充满激情。

    实际上,这才是走向成功的捷径。也是我们心里喜欢的状态,因为这样一点也不累。

    “工匠精神”这几个字总会浮现在我们的心中,也会不时的说出口。

    “咱们身边有没有手艺特别牛逼的人?”我问大家。

    大家摇摇头,一时想不起来。

    “有一个人,好像和你说哩像。”老刘眨巴着眼睛,左右扭了扭头,思考的样子。

    “谁?”

    “就那个在群里说咱们不公平的那个,李wen革。那人可牛逼。”

    “咋牛逼?”我问到。

    “那人谁都不尿,啥都能做,是宁夏第一个工艺美术大师。”

    老刘介绍了李wen革这个人。

    李wen革是西北轴承厂的工人,喜欢捣鼓琢磨各种机器,技术那是没的说,因在厂里小有名气,又长得人高马大,得到了“厂花”的青睐,最终抱得美人归。

    李wen革酷爱雕刻,整日里与各种石头打交道,极少与外面接触,家庭条件又一般,就自己制作各种机械和工具,每月的工资大都花在了这上面,整日在家里面敲敲打打,雕刻各种材料,搞的到处都是粉尘,乌烟瘴气。

    这世界,有些事情是注定的,你再努力也不一定行,虽然他雕刻的东西都不错,但身边都是些穷工人,除了在大家面前显摆显摆,也没什么用途,只当是个爱好。

    漂亮女人都喜欢干净整洁,结婚后,两口子经常为此吵个不停。

    工厂倒闭了,两口子没了工作,孩子又小,两人只好出去打工。

    工厂的职工,除了那些固定的工作,到社会上别的工作也干不好。

    李wen革因为擅长雕刻石头,又有一手好字,所以开始有人请他去在石头上刻字。媳妇因为人长得漂亮,就去酒店里做了服务员。

    酒店里住的都是有钱人,相比李wen革要有出息的多。

    后来,媳妇跟一个帅气的富二代走了。

    一天,李wen革从工地回来,看到那男人带着一伙儿在帮着女人搬东西,李wen革凑上前去,想看看咋回事,礼貌的给几人递烟,没想到那些人不但没有接,反而当着女人的面嘲讽起来。

    “哈哈哈哈,你老公就是这货?你看他这傻了吧唧的怂样,还别说,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众人看着衣衫褴褛、浑身泥土的李wen革,再看着光鲜亮丽的女人,哄堂大笑起来。

    “看你也是个爷们,你要为她好,就让她跟了我,赶紧去办离婚手续吧。”那男人一把搂过女人,对着李wen革毫不客气。

    从那以后,李wen革成了厂里的笑话。

    为了生活,李wen革背着2岁的儿子,风里来雨里去,只要给钱,他都会去给别人做雕塑、刻字,脑袋上总有一级又一级的包工头。

    就这样,这个堂堂七尺男儿,硬是靠自己的双手、卑微的价格和精湛的手艺,获得了无数大小包工头的认可。

    二十多年来,在银川的大小公园里,在各种公共建筑的大型雕塑上,包括闽宁镇广场的大型雕塑,博物馆、图书馆里的石碑等,无不留下李wen革的痕迹,只要有类似雕塑,石刻、铜雕之类的活儿,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李wen革。

    几十年来,艰苦的生存环境,磨练出李wen革精湛的手艺,对于砚雕、铜雕、木雕、玉雕、无一不精,尤其是他那出神入化的蛋雕,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听到李wen革这个情况,我让老刘试着看能不能把他请来,交个朋友。

    “我找他没问题,它一定会来。”老刘拍着胸脯。

    “为啥你能请来,别人请不来。”小鱼问老刘。

    “因为他在我糖画面前牛不起来。”老刘得意的笑着说。

    “一般的手艺人做哩东西,他都看不上,他就自己动手做给人家看,羞辱人家。有一天,他在我面前耍牛逼,说这糖画太简单了,我让他试一下,他最后咋也画不好,灰溜溜老实了。”老刘哈哈大笑起来。

    听老刘这么说,葫芦有些担心,怕这种人本事太大,不好打交道。可我不这么认为,我就是喜欢这种桀骜不驯靠本事吃饭的人,没点真本事,他也不敢瞎牛逼啊,就让老刘打电话请他来。

    电话打通了,明显人家不愿意来,老刘就骂了起来。

    下午,有个女孩儿进门来。

    “鱼儿,有客人来了。”老王冲小鱼喊到。

    小鱼从阁楼上下来,走到女孩面前,热情的接待:“您好,欢迎。您先随便看看。”然后就给女孩儿介绍起她的衣服来。

    “这些衣服都是定做的?”

    “是的。您喜欢什么款式?我这里有图册。”小鱼说着话,递过去一本衣服的样册。这个样册是小鱼自己画的,大人小孩的都有。

    “画的真好。”女孩儿拿着样册,细细地看了起来。

    这个女孩看起来很wen静,像个学生。她那弯弯的眼睛眯缝着,薄薄的嘴唇很精巧,嘴角向上扬起,满是笑意,清秀的身材亭亭玉立,手里一把小花伞,显得雅致与可爱。

    两个女孩儿拿着画册低着头,交流起来素描的心得,看得出这女孩儿也喜欢画画,应该是个艺术生。

    这时候,王辉从外面走来,拿来一些自己家里种的蔬菜。

    “大喜来了。”王辉看到那女孩儿,放下手里的蔬菜。

    “哥。”扭头看着王辉叫了一声。

    “你们认识?”小鱼惊异的看着葫芦和女孩。

    “他是我哥。”女孩儿笑着说。“我哥让我过来看看。”

    “噢,我还以为你是来买衣服的。”鱼儿咧着嘴笑着,拉起女孩儿的手,两人又去缝纫机那里摆弄起来。

    女孩儿话不多,一直笑眯眯的,让人觉得很亲切,安静的听小鱼介绍着。

    以前听王辉提起过,他有个徒弟,叫大喜,一直觉得这是个喜气洋洋的男孩子,根本没想到原来大喜是个这么漂亮的一个小女孩儿。

    小鱼看起来很开心,和大喜黏在了一起,两人一下子就成了好朋友,就像两个人是认识很久的闺蜜。“大喜,你以后没事也来玩吧,我不喜欢他们这些老男人。”小鱼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老刘又去买“鞋拔子”烧饼和大葱去了。老王凑到两个女孩旁,搭着讪,让小鱼翻了一眼。葫芦照常拿起他的葫芦坐在那儿画了起来。

    这时候,门口进来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东看看,西摸摸。小鱼迟疑着走过去:“欢迎您,请问您需要什么?”

    那男人上下打量着小鱼,傲慢的说:“我什么都不要。”

    我们看着这个位不速之客,觉得这人挺凶的,都直盯着他,心想,这么个糙汉子来这里干什么?

    正在这时,老刘回来了,手里提了一大包吃的,一进门和那男人撞个照面。

    “李wen革。”老刘放下手里的东西,“你不是不来嘛,咋偷偷哩跑过来,也不说一声。”

    我们愣住了,原来这糙汉竟然是李wen革这个大师!

    眼前的李wen革4-50岁模样,五大三粗的样子,身着一个跨栏背心,手里拿着一件蓝工装,一条破旧的牛仔裤,头发蓬松着,两只鳄鱼般的眼睛布满了红丝,隆起的大肚皮很是显眼,满脸横肉,皮笑肉不笑的,不用化妆,特别像电影《小兵张嘎》里面的胖翻译。

    我们赶紧请这位大神坐下,生怕哪里怠慢了他,一边解释着刚才的不礼貌,一边端水倒茶。

    “哎呀,李老师能来我们这里,真的万分荣幸啊。”我拿出练就的本事,卑微的低头掏出一支烟,“您请,李大师。”

    “我不抽烟。”李wen革一摇头,坐下身,目中无人,来回打量着我们这几个人。

    “老刘说这儿有几个手艺人,活儿不错,还说有个丁总很有本事,我路过来看看。您就是丁总吧。”李wen革伸出手:“幸会幸会。”

    “都是朋友,哪里来的什么丁总啊。”我悻悻的笑着说。

    “这位是小鱼,这是老王,那个是葫芦王辉,这个女孩儿。。。。。。。?”老刘介绍着。

    “她是大喜,葫芦的徒弟,我的好闺蜜。”小鱼看李wen革这样子,有些不舒服。葫芦这时也抬起头,看了一眼李wen革,又画自己的葫芦去了。

    气氛有些尴尬了。

    我和老刘陪着李wen革,老王在一边玩手机,小鱼和葫芦各自做着手里的活儿。大喜见状,微笑着走过来,坐了下来。

    “呀!你怎么看起来像个坏人。”大喜指着李wen革的鼻子,一只手捂着嘴,哈哈的大笑起来。

    “就是,看他就不像什么好人,和老刘一样。”小鱼低着头,一边哒哒哒的踩着缝纫机,一边嘟囔着。

    老刘一瞪眼,“你们才是坏人哩。”

    “我说你看起来像坏人,又没说你是坏人,咋了。”小鱼跑过来,照着老刘肩膀就是一捶。

    “哎呀,疼,你这哪像个女孩子,简直就个女土匪。”老刘站起来躲着小鱼。

    小鱼听老刘这么说,拿着木尺就追着老刘打,两人在桌子前绕着圈子,一个跑一个追。

    老王在一边幸灾乐祸,起哄到:“鱼儿,打,打,打死这个坏人。”

    大家看着他俩打闹着,开心的笑了起来。

    李wen革看到这,挠了挠头不好意思低下头:“以前也有人说我长得像胖翻译。”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大喜看着他,像看小动物一样,十分的开心。

    “听说你很厉害,能给我们说说你怎么厉害吗?也好让我们长长见识哦。”小鱼过来长腿一跨坐下,挑衅着。

    “哪里哪里,我哪有那么厉害啊,听老刘净瞎说。”李wen革谄笑着,连忙摆着双手,看着小鱼和大喜,一下子变得无比温柔起来。

    “李wen革,你把你做的东西让大家看看嘛。”老刘用肩撞一下李wen革,一旁怂恿着。

    “真的没有啥好看的啊,我那都是瞎胡闹,挣几个小钱儿,哪敢和你老刘比啊。”李wen革侧身对老刘说,“我可不敢在班门前弄斧。”

    “哎吆,一个大男人还这么扭扭捏捏的。不让看拉倒,有啥了不起。”小鱼撇撇嘴。

    “就是嘛,大帅哥,就给我们看一看嘛。”大喜一副迷人的笑容,拉着长腔,和小鱼一唱一和,弄得李wen革下不来台,三下两下就把李wen革整服了。

    我看着李wen革,觉得这个人挺好玩的。

    “你手机里不是有照片嘛。”老刘过来替李wen革解围。

    “好好好,看看看,我真是服了你们了。”李wen革又尴尬又无奈,拿出手机。

    手机里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作品,大多数是砚雕作品,因为像素不高,看的不是很清晰,但感觉都很不错。当我们看到一组蛋雕时,引起来我们的注意,大喜认真的看着李wen革的蛋雕作品,惊讶的说:“呀,这个蛋雕好好看。”

    “我看看。”小鱼拿过手机仔细端详起来,脸上的傲气渐渐的平静了。然后又拿给我们看。

    这么复杂的蛋雕作品说实话我没有见到过,和我们见过的完全不同。我们很惊讶,在这薄薄的蛋壳上怎么能雕刻出这么精巧、传神、华丽的图案,象牙雕我们都见过,但象牙结实,不像蛋壳那样脆薄。

    李wen革在一旁一边解释着每一件作品的情况,一边说:“实际的样子比照片上强得多。”

    “这些作品都在吗?”我问李wen革。

    “大多数都卖了,我一般都是给别人定做的。不过家里还有些正在做的。”李wen革说。

    “抽空请丁总指点指点,听说您在这方面很有眼光。”李wen革恭维着。

    “好的,谢谢。”说实话,我是非常想亲眼看到李wen革这些精美的作品和他的工作室,对他有更多的了解。

    李wen革有事走了,我们谈论着这个人和他的作品照片,大家都觉得这个人很好玩,他的作品看起来很不错。

    “这种人很好打交道,其实心里也特别简单。”大喜笑着说。

    。。。。。。

    第二天一早,我和老王打电话问李wen革在不在家,李wen革给了我们他家的地址,我和老王一起来到了位于轴承厂大院的李wen革家。

    李wen革睡眼朦眬的给我们开了门,看来又是干到很晚才睡觉。

    李wen革的儿子上大学去了,他一个人在家里,起居工作一体化。

    屋子里很凌乱,李wen革拿起一双干活儿用的白手套,掸了掸布满灰尘的旧沙发,让我们坐下来,老王犹豫着坐不坐,又四处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地方。

    “坐吧,坐吧。都是石粉,又不脏。”李wen革笑着说。

    我一屁股就坐了下去,入乡随俗嘛,老王也慢腾腾的用手再拨拉几下灰尘,勉强坐了下来。

    “你这房子,和垃圾场一样。”老王嘲笑着李wen革。

    李wen革“嘿嘿”的笑着,“没办法啊王老师,你看我这还是把机器按在阳台上,在阳台上干活。”然后手指着小阳台,向我们炫耀起他制作的各种工具来。

    说实话,他家的阳台也就巴掌点大,距离客厅的沙发也就一米远。

    这种老房子几十年了,50多㎡的样子,那时候分房子要按工龄,还要看级别,厅级干部的住房标准也才75㎡,处级干部63㎡,科级干部56㎡,都是有严格标准的,不像现在,只要你能买得起,想住多大就住多大。

    我们喝着茶,看着李wen革拿过来尚未完工的玉雕和砚雕作品,老王把玩着小玉件,我仔细的研究起他的作品。

    “你的蛋雕呢?”我问着李革。

    李wen革走进屋,拿出几个盒子,取出来大小不一的蛋雕。

    蛋雕,是采用各种雕刻方法、技法、形式和模式在飞禽的蛋壳上镂刻造型,加工而成的一种民间手工艺视觉艺术品。

    蛋雕艺术,是一门神奇而特殊的艺术,它融雕刻与绘画于一体,运用复杂多变的雕刻技法如阴刻、阳刻、线刻、浮雕、影刻、点刻、拼雕、套雕、衬雕、镂空、镶嵌等多种雕刻技法。

    蛋壳工艺雕刻技术依其工具细分为刀刻、钻刻和蚀刻三种雕刻方法,依其手段细分为线镂、浅平浮雕、镂空透雕、微雕、高深浮雕和色彩渐变浮雕六种雕刻技法,依其表现细分为阴刻和阳雕两种雕刻形式,依其样式细分为常雕、彩雕、内雕和套雕四种雕刻模式。

    相比于石头与木头来说,蛋壳较为脆弱,所以其雕刻难度也更高,被称为“世界上最脆弱的艺术”。

    看着李wen革的蛋雕作品,我不禁感慨万千,没想到这么一个五大三粗的糙汉子,还是个工人出身,居然能雕出如此仪态万方,精美绝伦的蛋雕作品来,这绝非一般人所能,它不仅需要手艺功夫扎实,还要有极高的绘画艺术修养以及深厚的历史wen化知识来做支撑。

    我国最早有关蛋雕的记载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成书的《管子·侈靡》中有记载“雕卵然后瀹之”,意为在生鸡蛋上雕刻后煮着吃。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有:“镂鸡子……古之豪家食,称画卵。今代犹染蓝茜杂色,仍相雕镂,递相餉遗,或置盘俎。”

    基督教传入欧洲之后,大约在中世纪时代,开始有人将蛋壳予以彩绘装饰,取其具有〝新生〞,〝重生〞之意义,而使它成为复活节的装饰品,此一习俗迄今仍流行于欧美各国深受基督教影响之地区。

    由于wen化背景的不同,蛋雕艺术家在欧洲被视为真正的艺术大师。

    李wen革除了在各种禽蛋上雕刻之外,尤其喜欢并擅长在鸸鹋蛋上进行雕刻,鸸鹋是鸵鸟的一种。

    李wen革一边介绍着他的蛋雕和各种禽蛋材质的区别与做法,一边与国内其它著名的蛋雕艺术家之间做着比较和说明,露出很不服气的表情。

    “他们也就是有身份,名气大而已,骗骗不懂行的还可以。有个世界手工理事会的女老板,叫什么凯瑟琳的,看到我的作品,就说了,放眼全世界都没见过我这么好的作品,还开玩笑送了我一个外号“天下第一雕”。”

    说完,李wen革张着大嘴得意的笑了。

    “哇,好牛逼的外号,天下第一雕!”老王看着李wen革,大声的喊到。

    “真的,我不哄你,骗你是小狗,当时一个大人物和她一起来宁夏,来到我的工作室参观,他还给我写了几个字。”

    怕我们不信,李wen革跑到屋子里拿出来一个小盒子,小心翼翼的打开,里面是张纸,赫然写着这位大人物的亲笔签名。

    按理说李wen革从此以后应该功成名就,飞黄腾达才对,但看到他现在情况完全两样嘛。

    看到他现在如此落魄,我怎么也想不明白。

    “你都这么牛逼了,咋还这么穷?”老王插话到。

    李wen革苦瓜着脸,挠了挠头,无奈的聊了起来。

    原来,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又获得了宁夏首批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后,街道上一看除了个大秀才,主动帮助他解决了一个大大的工作间,免费支持他安心进行艺术创作。这个工作室也是西夏区最早的工作室之一,经常有来参观,就来到了他这里。

    后来,李wen革这里热闹了起来,各路神仙都来夸他,请他给大人物们做东西,有些人以帮他宣传为名,为他的前途为名,把他的作品拿去后,就没影了。

    这些人有权有势,李wen革小老百姓一个,又不敢得罪,本身又是个穷光蛋,真的经不起这么折腾,更重要是有人还让他改名字,说他这个名字太土气,影响发展,李wen革说这是父母给的名字,死活不干,就悄悄的收拾东西回家了。

    从那以后,李wen革只要听到领导二字,跑的比兔子还快。

    领导三番五次的来到他家里,都找各种借口推脱了,所以在外面留下个“牛逼哄哄”的名声,这下好了,李wen革彻底臭了。

    自此后,李wen革在社会上也渐渐地消失了,又回到了生活原来的样子,每天辛辛苦苦的雕刻、赚钱,一直到把儿子送进了大学。

    后来有个朋友拿着他的作品申请了一个“非遗证”,就劝他也去申请一个“非遗证”,好在社会上发展,但他听说办一个“非遗证”需要两万块钱做视频时,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