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非遗之恋 / 第二十章:转折

第二十章:转折

    能够结识李明昆主任,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他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回来后,我很快的就做了一个概念性方案给他发了过去。另外,我也很想去拜访他,了解更多的关于非遗保护方面的知识。

    他的有句话感动了我,“要让传承人挣到钱。”

    这句话很实在,也是非遗保护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我感觉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语言,所以就让王辉约了他,和王辉一起去拜访他。

    来到永宁县文化局的三楼上,我们找到了李主任的办公室。

    李主任的这个办公室很大,是一个非遗展馆,几个展柜上摆放着各种非遗作品,他的办公桌就放在展馆的正中央。

    一番寒暄后,我们坐了下来。

    “我正在收拾东西呢,有点乱。”

    一幅巨大的油画吸引了我,我走上前去看了起来。

    这幅油画描写了果农丰收的场景,整体构图和内容都很不错。戴着头巾的妇女们在一堆堆苹果前装箱,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孩子们嬉笑着跑来跑去,男人们摘着树上的苹果。

    “李主任是西安美术学院毕业的,是个著名的画家。”王辉告诉我说到:“他的摄影技术也是一流的,那些照片都主任自己拍的。”

    “不行不行,我差得远呢。”李主任谦虚的笑着说。

    李主任看我们欢他的作品,就一一的给我们做着介绍。然后又把他这里的非遗作品给我们做了介绍。

    “现在这些非遗作品有点少,我正在整理,准备弄个像样的非遗展馆,就是俺们永宁县的项目有点少。”

    通过上一次和李主任的交流,我感觉有些话没有说透,就详细询问着关于非遗保护的相关问题。李主任耐心的给我普及着非遗保护方面的情况,并介绍了目前永宁县的非遗保护方面的情况。

    我拿出做好的方案,给李主任汇报起来,李主任认真的听了,表示这个方案不错,他也看过了。

    “哎,永宁不像银川,经费很少,有些事情我也想做好,但是永宁的条件有限。”说话间,我感觉李主任好像有些失落。

    “丁总,你有啥好的办法没有,看看俺们这边的工作咋才能做好呢。”

    我谈了我的想法,就是想把手艺人组织起来,共同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发展,让大家能挣钱。同时,我也给李主任介绍了我们最近一段时间所做的工作和参加的一些活动的情况。

    李主任津津有味的听着,不时的赞叹着,认为我们的做法是对的。

    “你们那个小鱼不错,你上次说的他的什么染是咋回事?”李主任好奇的问着我,我就把小鱼的大致情况和她的药用植物染做了详细的介绍。

    “哎呀,人才啊,这么好的项目是哪个区的非遗?”

    “小鱼不是传承人。”我回答道。李主任惊异的眼光看着我。

    “我们有好几个伙伴,手艺都不错,可惜都不是传承人。”

    “那咋回事?”

    “他们说申请传承人资格挺难的,我们老刘都申请了十几年了都没有批准。还有李wen革,一个工艺美术大师,也都没有传承人的资格。”我给李主任介绍着这几个伙伴的情况。

    李主任看着我俩,半天没有说话。

    “主任,您是负责非遗的,申请办理传承人是不是像他们说的很难,还需要花很多钱?”我看着李主任,提出了我想知道的最主要的问题。

    “非遗现在国家要保护,保护,知道吗,又不是做生意,花啥钱呢嘛!”李主任听我这么说有些激动:“只要是确实符合条件的,就应该给予办理,给与保护,哪有那么多讲究,这都成了啥了嘛。”说完,气哼哼的站起来。

    “我是宁夏第一批,也是最早搞非遗保护工作的,我比谁都清楚,这些非遗项目哪有一个是能够赚钱的,怎么可能还要让他们花钱,那还保护个啥,要是能挣钱,就不用保护了。”李主任一边发着脾气,一边说到。

    王辉看李主任不高兴了,站起来给李主任倒水:“我就没有花钱,是李主任给我办的。”

    “就是嘛,你问问王辉,永宁县的传承人哪一个是花了钱的,一个县级的基层保护单位,最重要的是要挖掘这些非遗项目,我每年到处跑,只要听说哪个地方有项目,都会去了解,希望能把这些项目保护下来。”

    看着李主任一边说着,一边大口的抽着烟,走动着,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干部,他对他的工作和群众是有感情的,尤其是对这些手艺人十分的理解。我越来越觉得这个李主任或许就是我们要找的真正的贵人。

    “李主任,非遗传承人的申报具体需要哪些条件?我们这几个人怎么才能申报?”问李主任,迫切的希望听到的他说明。

    “你们那几个人家都是哪里的?”

    “基本都是西夏区的,老刘的身份证是河南的。”

    李主任听我回答后,脸上又有些失落。“哎,他们户口要是在永宁就好了。”

    “为什么?”

    “基层的非遗保护是属地化管理,这是政策规定的,申请办理传承人资格一定要四代传承,并且户口还要在当地。”

    当我听到李主任的解释后,心里的小九九黄了。

    “李主任,您和西夏区负责非遗的熟不熟?能不能帮我们这几个人说说话。”我又递上一支烟,给李主任点上。

    “不是很熟,大家只是彼此知道,这种事不好给别叽说。”李主任直接拒绝了。

    “哎,那有什么办法在您这里申请办理呢?您再琢磨琢磨?”我祈求着李主任,因为没有传承人的资格,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

    “他们愿不愿意来永宁发展嘛?”

    “愿意。”王辉赶紧插话道。

    “倒不是没有办法,但最重要的是要来永宁做事。”我和王辉互相看了看,心想在哪里发展不是发展。

    “能不能让他们把户口迁到永宁来,以后在永宁发展?”李主任笑着看着我。

    “迁户口这事有些麻烦,也没地方落户啊。”我说的是实话。

    “非遗保护规定的属地管理有两个,一个是户口,一个是你这个单位是永宁的,由这个单位来申报。”

    “那假如这个单位申报的项目,具体的传承人是外地户口怎么办?”我继续问道。

    “这个倒是没有明确的规定。因为单位为这个项目负责,我们对这个单位负责。”听李主任这么解释,我的眼前一亮,王辉这时也看着我。

    “那我们在永宁注册个公司,然后再以公司名义申报行不行?”我紧盯着李主任。

    “这样也行,但有个前提条件。”李主任肯定的说。

    “什么条件,您说。”

    “第一,申报的项目必须严格把关,尤其对传承人的管理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项目档案和保护措施,按非遗保护要求的内容做,因为这个单位实际上是个非遗保护单位。非遗保护单位也可以是企业。”李主任接着说:“第二,要接受永宁的管理,积极参加所有的非遗保护工作和各种非遗宣传普及的工作,尽到义务。第三,他们的代表作品必须拿到永宁我这里的非遗展馆里,作为宣传非遗的道具。”

    李主任讲完后,我和王辉都听懂了。

    “丁总,如果你愿意这么做,能带着大家来永宁发展,我一定支持。”李主任最后说。

    “你能组织多少个非遗项目?”李主任脸上露出他那可爱的笑容,眨着眼睛看着我。

    “我身边现在就有7个这样的人。”

    “有点少了。”李主任摇了一下头。

    “我们可以继续寻找愿意来永宁发展的手艺人。”

    “是啊主任,我认识很多做手艺的,他们都不知道传承人是咋回事,可以组织他们啊。”王辉两眼放光,笑着给李主任说。

    “那你们要是想好了,就把他们带来,当着我的面我要看看他们都咋样,可千万不要闹一下日八川的人”李主任要求道。

    “好。一言为定!”

    最后,我们和李主任达成一致,兴高采烈地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我和王辉讨论着,是啊,我们完全可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永宁作为起步,进行发展。想着能让这几个伙伴都成为传承人,我们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回去后,和小鱼老王他们汇报着情况,大家听我们这么说,都兴高采烈的,蹦蹦跳跳。

    “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哩。”老刘咧着嘴,高兴的说。

    “滚,你狗嘴里就吐不出象牙来。”老王瞪着老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