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非遗之恋 / 第二十一章:赶考

第二十一章:赶考

    永宁的名字很吉祥,意思是“永远安宁”。

    永宁县地处宁夏平原中部,东临黄河,西倚贺兰山,是宁夏首府YC市的郊县,位于YC市区以南。全县国土面积10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万人,有汉、回、满等13个民族。

    永宁境内沃野千里、沟渠纵横、鲤鲫逐波、林丰粮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县市”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等称号。

    永宁有很多名胜和古迹,如华夏河图·银川艺术小镇、银川当代美术馆、鹤泉湖、李俊塔、四棵树等。

    记得上学的时候,我家买大米都喜欢跑到永宁的胜利乡去买,我二姐夫在那里小学当老师,那里种出来的大米特别好吃,可惜现在那么好吃的大米基本没有了,有人说那个品种产量太低了,被淘汰了。虽然现在宁夏的大米很有名,但我总是忘不了那时候我吃的大米的样子,一颗一颗的晶莹剔透,泛着青光,做好米饭香喷喷的不用吃菜,光吃大米饭都美的不行,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在宿舍里用我带来的大米熬粥喝,舍友们都是你争我夺的抢着喝。

    所以,我对永宁的印象是美好的,也期待着我们能从这里开始我们的征程,因为在这里,有个主管非遗的领导李明昆赏识我们,给了我们希望。这对于我们这些小百姓来说,简直就是攀了高枝儿,心里是又高兴又忐忑。

    回到我们的大本营青云艺,我们热烈的讨论起来。

    “那个李主任真哩是那么说哩?”老刘不太相信我和王辉的话,他一直梦寐以求的传承人资格原来没有那么神秘。

    小鱼笑的很开心,放下手里的活儿,双手合十闭上眼,虔诚的向上苍祈福:“这不会是做梦吧。但愿能梦想成真。”

    老王反而心事重重的样子,看着大家高兴,两眼盯着一个地方发呆,不知道在想什么。

    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充满了憧憬。

    “我要做一些好作品给李主任拿去。”说着话,小鱼就开始忙活起来。

    “我这里简单,我拉着家伙事儿在他面前表演,让他尝尝俺哩糖,是不是名不虚传。”老刘嘿嘿的嘲笑着:“咱们在李主任那儿露两手,让他看看咱都是干啥哩。”

    老王打电话给李wen,把我们去永宁的事说了,哄他说,能给他办非遗证,不要钱,今天下午是最后一天。

    李wen革放下电话,从家里“嗖”的一声跑过来了,一进门就看着王辉:“你们真的能免费给办非遗证?骗人的吧。”

    我和王辉就把李主任的原话给大家说了,以后要在永宁发展,绝对服从李主任的领导。

    “在哪儿干不是干,你问问李主任他那儿有没有住的地方,如果有我马上搬过去,反正我就一个人。”李wen革很急迫:“但是要有水,有电,随便有一间小房也行,我在他那里一边干活儿一边帮他张罗。明天咱们就去吧。”

    “别急啊,你要准备好你的代表作,拿给李主任看,还要当面表演你的功夫呢。”我和李wen打趣道。

    “我那儿作品多的是,随便拿一些我做的贺兰砚不就行了嘛。”

    “那可不行,我可是把你的蛋雕吹得神乎其神的,贺兰砚满大街都是,李主任要看你的绝活,蛋雕。”我笑着说。

    “哎呀,那可咋办,我以前做的都被人拿跑了,只剩下两单个,行不行。”李wen革愣着神,嘴巴张的挺大。

    “肯定不行,李主任说要弄一个大展厅,两三个摆在那里咋行?还不够丢人”王辉斜眼瞪了李wen革一眼接着说:“你没有2-30件作品,就别想了。”

    老刘听了这话,拍着李wen革的肩膀:“李wen革啊,看来你没戏了。你还牛逼不?俺半个小时就能做30个,你不行。”然后幸灾乐祸的哈哈大笑起来。

    “我觉得咱们要准备好了再去见李主任,就按葫芦说的,这些天好好做一些作品,别去了再把人丢了,可就臊毛了。”小鱼一脸认真的说道。

    “我哪里去找那么多鸵鸟蛋啊,再说了我现在穷的连饭都吃不起,鸵鸟蛋很贵的,就算有了鸵鸟蛋,我也一下子刻不出来啊,没有半年功夫不是瞎扯嘛。”李wen革很失望:“哎,算了算了,白高兴一场。”

    “wen革,你可以拿几个鸵鸟蛋的大作品,然后再做些鸡蛋啊鸭蛋、鹅蛋什么的,不就行了?”我看李wen革很失望,就帮他出主意。

    “噢。这还差不多,正好我家里有几个鸵鸟蛋的,我没舍得卖。”

    “我这儿现成的多的是,李wen革,你几天能做出来。”老王伸长脖子问李wen革:“等你做好了咱们再一起去永宁,不过你要请客。”

    “请客就请客。十天之内我准备好。”李wen革略微想了想,又说道:“不,五天吧,五天后咱们去永宁。”

    小白一直在楼上没有说话,听着大家说笑着,大声的叹了口气:“哎,我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这么多作品了,我现在一个像样的作品都没有。”

    “小白,你努力的做一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老王安慰着小白。

    “五天时间我可能一个都做不好。”小白一脸失望,要哭出来了:“刻版画可累人了。”

    “没事小白,到时候我们帮你说说好话,你做好了再给人家拿过去也行嘛。”老王安慰着小白,小白探出脑袋:“真的吗?那行吧。”又坐了回去。

    “哎呀,我要赶紧给大喜说一下,让她也赶紧准备准备。”小鱼兴奋的拿起电话,把这个好消息通知给大喜,两人电话里嘻嘻哈哈了半天。

    我的心里很忐忑,也很清楚,大家的技艺和作品能不能入李主任这个老专家的法眼,决定着我们发展的命运和前途,尤其是在八字还没一撇的情况下,只能尽力而为,看造化了。我们约定,这事儿谁也不能说出去,要是不成,那可就把人丢到姥姥家去了。

    我们最后商量好了,下周五上午去永宁,今天是星期六。

    一连几天,大家都各自忙着准备自己的作品,都意识到这件事对每一个人很重要,这个机会或许能改变大家的命运,大家都努力的准备自己的作品。

    小鱼用蜡染的方法做了很多画,并且都用木框裱起来,还做了很多围巾和两套时装、帽子等,没日没夜的工作着。

    小白整天抱着木板子,一声不吭,坑吃坑吃的坐在楼上刻。

    我帮着小鱼和小白设计着她们的作品,尽量要求他们做的好一些。

    老王总是不声不响的给大家拿来各种吃的,还不时的打电话给大喜和李wen革,问问他们的进度如何。

    这几天,青云艺里很安静,与平日里吵吵闹闹很不一样。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星期五的一大早,我们在青云艺集合,收拾好东西后,我和老刘开车把大家拉上,来到了李主任给我们说的地方。小白几天来,没有刻出来满意的作品,所以就没有跟我们一起来。

    来到杨和四期的小区内,一个很大的院子出现在眼前,朱红大漆的大门旁,挂着“文和书院”的牌子。这里以前是一个私人盖的庙,后来文化局接过来,把它改造成了文化馆的文化宣传阵地,同时也是李主任以后办公的地方。

    这是一个中式建筑的四合院,几个工人在里面干着活。

    院内两侧各有一排平房,长长的檐廊延伸过去,正对面的高台上,一座很大的殿堂矗立着,青砖、灰瓦、红柱、白墙,看上去庄严肃穆,落落大方,几棵高大的垂柳散漫开来,柳枝上的喜鹊叽叽喳喳,迎接着我们的到来,好一个轻松惬意的地方。

    李主任正忙着,看到我们进门,高兴地迎了上来。

    “小鱼来了。”李主任打着招呼,看着大家。

    我一一的介绍着另外几位伙伴和他们的项目,李主任和大家握着手,乐的合不拢嘴。

    “你就是那个“糖疯子”,早就听说过你,以前俺们永宁搞活动的时候还请你来过,是吧。”老刘嘿嘿的笑着:“主任好。”两只手紧紧地握着李主任的手。

    “李主任,这个是我们的大师李wen革。”小鱼微笑着把李wen介绍给李主任,李主任看着李wen革:“我知道你,你的名气大得很嘛,那个闽宁镇的雕塑就是你做的吧。”李wen革傻傻的笑着,用手摸着他那乱蓬蓬的头发:“李主任好。”两只手也紧紧的握着李主任的手。

    “你们来了太好了,来来来,赶紧把东西放下。”李主任看着大家大包小包的,招呼着大家把东西拿到他的办公室。

    “主任,这是我的东西,您看看,还请主人您指点指点。”小鱼打开箱子,拿出来她的东西,一件一件的拿给主人看。

    李主任的兴奋的看着小鱼的作品,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主任,这是我给你做的帽子,您戴上试试好看不好看。”小鱼把她做的帽子往李主任头上戴,李主任连忙推手道:“不用不用,这么好看的帽子,放到展厅里多好。”

    老刘着急要给李主任做糖画:“李主任,你这里哪里能插电,我要用一下电。”

    “用电干啥呢?闹个不是插头么。”李主任指了指:“你要点干啥呢?”

    “我给你做糖画啊。你不是说要现场表演给你看嘛。”老刘解释道。

    “哎呀,你不用现场做,我知道你,也看过你做糖画,多此一举嘛,麻烦滴。”李主任听老刘这么说,连忙摆摆手:“不用不用。”

    “那我拿些做好哩糖画给你搁到这里中不中?”

    “中,中。”李主任笑着说。老刘听李主任这么说,屁颠儿屁颠儿的跑回车里拿糖画去了。

    老王和大喜也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给李主任看,李主任一边看,一边说:“好好,一会都拿到大殿里面去摆起来。”

    李wen革看大家都在给李主任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小心翼翼的从盒子里拿出来准备的好的蛋雕作品:“李主任,我这些东西太脆弱,怕碎,时间太短了没有准备好,才拿来十几个,以后我再给你做好不好。”

    李主任小心的接过李wen革的作品:“这可是好东西啊,果然是名不虚传,不愧是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一边说着,一边仔细的观赏着李wen革的作品,两眼闪着光。李wen革在一旁不住的做着介绍。

    “走走走,咱们把这些作品都搬到大展厅,正好我刚打扫完卫生。”李主任指着那个大殿,大家纷纷开始往回走,把东西往那个大厅里面搬。

    大厅里面很宽敞,也很明亮,中间一条又宽又长的大展台,三面墙上展示柜,已经有一些其他的非遗产品摆好了。

    “你们看,看咋摆合适、好看。”李主任指着四周:“我先过去,你们先闹着,一会儿摆好了叫我,我再带你们好好参观一下。”李主任交代完,下石阶忙去了。

    大家看李主任走了,马上又露出了本来的面目,打闹着,你争我夺的抢着好位置,吵得不可开交。等大家把自己的作品摆好后,几个人看了又看,摆了又摆,直到最后满意了,才一起高兴的走下台阶,往李主任的办公室来了。

    “你们摆好了?”李主任问了问,放下手里的扫把,又和大家一起跑过去,仔细的看了看展厅里大家的作品。“这下我的这个陈列馆是越来越丰富了。”然后高兴的说:“走,我带你们参观一下。”

    我们跟着李主任一间一间的参观起他的这个“文和书院”来。

    院子两侧的房子,除了一进门的房间作为他的办公室和工作间之外,其余的房间都改造成了小展厅和工坊,有书画室、永宁发展展览馆,民俗展览馆、和非遗工坊等。

    李wen革着急的问李主任,哪间房子他可以用,李主任听他这么说,非常高兴,但这些房子都已经有了安排,只有等以后看了。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有几个地方。

    一个是书画室,里面布满了美术作品,有几张画画的很不错,署名是李明昆。还有那个展示永宁文化发展的照片,其中几张令我印象深刻。那些照片都是李主任亲自拍摄的,尤其是一组记录闽宁镇的一家农民,从固原老家破旧的窑洞中,搬迁到闽宁镇的全过程,通过这些照片的时间对比,你能清楚的看到这家人的生活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

    从照片里我们了解到,第一只解放军的队伍进入银川,是在黄河的仁存渡口登陆的。

    参观过李主任的展馆后,我被深深的折服了。

    我没有想到的是,这里面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出自他的手,凝结着李明昆主任几十年来的心血,也记录着李明昆主任这个基层干部,几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和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他不仅仅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画家,摄影师,通的工作人员,他的身上闪耀着朴实乐观、知足常乐的精神面貌,他和我们的交流就像朋友一样和蔼可亲无拘无束。

    回去的路上,大家很高兴,热烈的讨论着李主任对自己的的感觉。

    “头儿,你说李主任会不会给我们办非遗证?”大喜担心的问着。

    “我也不知道,毕竟后面还有很多审核,我们只要尽力就可以了,成不成的看运气了。”我实事求是的解释道。

    “应该能,你看李主任看着我们的作品,对每个人的作品都很赞赏,也都收下来让我们摆在展厅里了。”小鱼安慰着大喜。

    “可他问了我一句,“这些都是你手绣的?””。大喜担心的说:“有两个我怕来不及用了缝纫机,我也实话实说告诉他了呀。”

    “你太笨了,你这个傻丫头,你不会说都是你手绣的。”老王责怪着大喜。大喜脸上漏出忧郁的表情。

    “不要紧,我们尽力了,即使今年过不了,我们改进改进明年再争取。”我安慰着大家,我知道大家的心里都很忐忑,都在担心着这次的考核能不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