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网游竞技 / 曼联王朝:弗格森制造 / 第46章 教父是怎样炼成的?

第46章 教父是怎样炼成的?

    弗格森后来被称为曼联的教父,在更衣室里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在球迷心里有着崇高的威望。这种结果并不是天生的,弗格森是如何做到的呢?

    ——题记

    弗格森身上最令人感觉到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他如何能够在曼联执教那么久。

    曼联是一个豪门,是一家规模巨大,人员众多,关系复杂的俱乐部,担任这样一家俱乐部的主帅当然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更何况是长期担任了26年多。最难以想象的是,弗格森的曼联生涯,几乎只有赞美。

    弗格森在曼联赢得崇高的地位,但挑战一直存在,压力一直都很大。对弗格森来说,这个工作的挑战性会越来越大,球迷的心理预期阀值也越来越高。在曼联这样的俱乐部,不仅仅需要处理好与管理层的关系,处理好与球员的关系,处理好与球迷的关系,处理好与英足总、与其他各个部门、与媒体记者等等的关系,还要处理一大堆商业事务......大小事情一把抓之余,还必须要保证各项指标都在持续提升,保证俱乐部一直在最顶层的行列。

    弗格森在曼联的威望和权力都远超了所有人,也超过了其他任何一家俱乐部的主帅,他本人甚至成为了曼联俱乐部长期以来的代表,并且被视为英格兰最优秀的主帅。

    弗格森通过卓越管理取得了成功,持续地突破极限,达到了所有人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他得到了巨大的影响力,成为这家俱乐部的教父。

    弗格森性格强硬,脾气火爆,在管理上非常严厉。弗格森的性格特点,反映在俱乐部日常管理上就是各项规定非常明晰,要求非常具体,奖惩标准非常清晰和统一。

    弗格森有一个特殊的能力,就是把不同球员的精神力激发出来。他能够把不同球员的目标迅速地统一起来,让球员在一个团队里发挥个人优势,达到整体性加成的效果。

    弗格森总是盯着成功,无论是在日常训练还是在临场比赛之中,他都有订立长远而且具体的计划,执行严格的标准。他要求每个成员必须努力完成所有的训练项目,这是他能够长期成功的最基础条件。弗格森重视选拨人才和培养人才,通过青训来让曼联的建队基础保持稳固。弗格森长期都坚持抓训练,抓细节,即使在功成名就的后期,他已经不需要亲自去负责具体的体能、技术和战术训练,他也依然会抽时间到训练场去监督指导。

    弗格森总是倡导努力苦练,他不会轻易认同球员的能力达到标准,总是说球员还能进步,还有无限的提升可能;他总是用更高的要求去刺激球员的斗志和进取心,让球员主动去加练,主动去争取达到更高的水平。

    努力再努力,每个人哪怕能再提高一点点,全队的战斗力就能够提升一大截;投入再投入,哪怕有一个环节能再改善一点点,每个人就能够做得更好。

    这就是弗格森的要求。

    坎通纳、贝克汉姆、C罗这样的巨星对弗格森的感情,已经远远超过了球员与教练的关系,甚至超过了明星与恩师的层面。他们如果没有弗格森,就没有如此成就,更不可能得到如此的财富与地位。他们今日的一切几乎都是拜弗格森所赐。对他们来说,弗格森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领路人和看护者。他们的巨星之路,在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是弗格森把关的,每一个艰难时刻都是弗格森帮助解决的。

    坎通纳对弗格森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他说:“我的性格非常自我,追求自由,希望得到尊重,也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解。我在曼联的生活值得纪念,但最关键的部分都来自于弗格森。我一辈子的足球生涯随处浪荡,只在曼联受到尊重,而这一切都来自于弗格森。在来曼联之前我就像个孤独的孩子,对一切都抱有排斥和抗拒的态度。弗格森给了我最大的包容和最足的信任;在我被禁赛时还飞到法国找我聊天。这一幕幕情形令我感到特别,弗格森让我的灵魂得到安放。我是因为弗格森而找到自己的足球,也是因为弗格森而加入曼联。我为什么爱上了这个红色俱乐部?一切都是因为弗格森。”

    弗格森不仅仅善于打造巨星,对青训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加里-内维尔回忆说:“我们一直都将Boss看成是父辈,最值得尊重的人物。我们从小就在曼联成长,从小就受到Boss的关心和提携。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喜欢和我们在一起,总是抽时间来观看和指导我们的比赛。他非常欢迎大家去找他交流,他的办公室总是会开着门。我曾经经常去找他聊天,甚至一些自己内心深处苦恼和纠结的事情,也会毫无保留地直接向他倾诉。”

    弗格森负责解决球员的一切难题。与和风细雨甚至小恩小惠相比,球员们更为难忘记的是一些真正的帮助。弗格森时代的曼联有着更好的转会策略,最关键是弗格森眼光精准,愿意给看中的球员开高薪,不在细节上唧唧歪歪扯皮;在自家球员离开时弗格森则会为他们做得更多。球员们真正感受到弗格森是为他们的利益而殚精竭虑,真正和他们站在了一起。

    弗格森不是对所有人都那么好,他几乎没有给任何记者好脸色。哪怕是跟队好几年的记者,只要他们有一丁点对球队不利的新闻报道,弗格森总会暴怒发飙。但记者之外,弗格森总是温和又和气地对待曼联球员和工作人员,以及各种各样的曼联球迷。即使是海因策“傻乎乎”地要转会死敌利物浦,弗格森也是好心地提醒他不要与曼联球迷为敌,并为他找到了更好的去处。

    曾经效力曼联的中国球员董方卓多年以后谈起弗格森,感情复杂。但对于弗格森给过他机会,但没有把他留在一线队的决定,董方卓也不得不认可老爷子的眼光。弗格森其实一度对董方卓寄予厚望,但最终还是失望了。弗格森说:“我觉得很可惜,董这个中国人太不够主动了,他的训练远远没有达到标准,我们有时候认为他这是懒惰。董方卓不缺乏天赋,身体条件不错,但他却没有抓住任何机会。”

    董方卓没有能够打动弗格森,哪怕他身后有着巨大无比的中国市场。弗格森需要在能力和市场之间取得平衡吗?不需要。

    弗格森要的是球员真正的能力,只要能力达到标准。弗格森强调高标准,对球员一以贯之要求艰苦训练,然后才是尽情发挥天赋。弗格森对宿茂臻非常欣赏,但可惜宿茂臻受挫于严重的受伤。董方卓最关键的并不是什么性格问题,也不是行为方式,根本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没有达到弗格森的要求。技术水平、综合能力、团队配合......综合各个方面,董方卓都没有能够打动弗格森。

    弗格森要求苛刻,“懒惰和挥霍天赋”这样的评语,也用在博斯尼奇这样的门将身上。事实准确地验证了判断,除了实在不适合曼联的弗兰、斯塔姆、贝隆这些球星之外,很多被批评甚至送走的球员最终都是没能够打出一片天。即使天赋强如莫里斯,或者曾经昙花一现的马切达等,还有备受赞誉的罗西......都没有能够取得新的成功,离开曼联之后也黯淡无光。很多时候,吉格斯、鲁尼、贝克汉姆这些被吓得心惊肉跳的,舒梅切尔、斯塔姆、海因策、巴特兹这些被管得无所适从的,加里、巴特、奥谢、弗莱彻这些被加练到胆汁都吐出来的……对弗格森的严厉自然别有一番感受。

    多年之后成为曼联主帅的索尔斯克亚说,“来到曼联之前我已经艰苦训练,想着做好了全部准备。加盟了这个俱乐部之后,我付出了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时间和汗水来训练,但是老板依然认为我可以干得更好一点。为此我不得不自觉地加练,用足够完成两场比赛的体力去投入那短短的替补上场时间。我每天都在地狱与天堂之间徘徊?不,从来没有天堂,我认为每时每刻都在走钢丝,容不得半点放松。”

    生性浪荡的约克离开曼联的时候满不在乎,“我们在球队里面被老板管得死死的,各种高标准严要求,那时候恨不得他早点走人。排得满满的训练和各种日程安排,甚至让我多找几个女孩子都完全没有时间。那个时侯我可是恨死他了!”

    等到离开曼联后遭遇各种不顺遂,约克才会说,“我能够一直踢球,离开曼联还能拿高薪,实话实说最应该感谢弗格森。他那几年的纪律和规则非常关键,保护了我的身体。”约克职业生涯晚期无球可踢,但他却希望为国家队出场,弗格森主动邀请他回到老特拉福德训练。约克说:“我无处可去,只能自己训练,心里没有一点底。我没有向曼联提出请求,那实在不好意思。但突然之间我接到了电话,卡灵顿基地的工作人员说老板邀请我回来训练。无需多言,那一刻我实在爱死了这个老头!”

    弗格森对很多人的关心是随时随地的,这种安排从来没有寻求什么回报,但总是会让人感到温暖。

    这些维护球员的事情,在更多的时候会被弗格森护犊子的形象掩盖。弗格森当然不拒绝这种护短的形象,自己的球员永远不允许其他人批评和质疑。弗格森那年代的主教练,大多数都会有这个特点,只不过他们没有弗格森这么明显。

    这是英超主教练特色——真正成为球队的管理者,对所有人都有责任。带队打比赛和重要,但成为大家长更值得。对于弗格森来说,成为更衣室真正的BOSS只是附带的结果。新生代的教练只管专业,弗格森更注重球队的一切。

    对内他是无话不说、无事不做的大家长,为每一个球员切身利益考虑;对外他是球队代表,不怕得罪任何人的老大。当年贝隆受到记者质疑,弗格森直接在新闻发布会上当场发飙,“你给我滚蛋,我他妈的不想跟你说话,贝隆他妈的是个伟大的球员,你他妈的是个白痴……”

    贝隆尽管短暂效力曼联,也算不上很成功,但他对曼联的感情一直都无比自豪,对弗格森的敬仰与爱戴,更是异乎寻常。

    弗格森一直坚持曼联的利益最大,没有任何人能够凌驾于这个俱乐部之上。拜利、怀特塞德这些前朝功臣不可以,因斯不可以,斯塔姆不可以,贝克汉姆不可以,范尼不可以,基恩也不可以......一旦要与这个集体作对,弗格森就会把曼联的大门彻底关上。

    把俱乐部带到英超第一,然后一直维护俱乐部的利益,一直让俱乐部屹立在英伦的王座之上,这就是弗格森成为曼联教父的关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