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网游竞技 / 曼联王朝:弗格森制造 / 第47章 第二把火

第47章 第二把火

    “弗格森开始推进在曼联的战术革新,他彻底摈弃了阿特金森的打法,增强球队的整体性,加快球队的攻防节奏,让球队变得硬起来,快起来。”

    ——题记

    弗格森执教曼联后烧的第二把火,是在战术打法上的改革。

    阿特金森的曼联风格并不突出,尽管拥有罗布森、斯特拉坎这样的球星,曼联依然是传统的442站位的传统英式打法,以长传冲吊加上前场球员单人攻击为主,没有任何的新意。不仅如此,阿特金森最大的问题是过于依赖中前场核心,简单的传中战术之外,几乎就是依赖罗布森和斯特拉坎两个球员自己的能力。在曼联伤病严重的情况下,特别是两个核心主力都受伤缺阵的情况下,整支球队一下子好像就完全垮了。

    弗格森面对曼联如此困境,自然一看可知球队的致命问题所在。他要在战术打法上进行改变,直接摆脱对某个球员的严重依赖,打造出一整套以整体为主的打法来。这种改革当然算不上什么特殊的创新,在很长一段时间也都不被重视。只有到了弗格森带领曼联在英超夺冠,到了曼联92班崛起球队整体成型,到了一个赛季豪夺三冠王之时,弗格森在战术上长期的探索才开始引起重视。

    弗格森改革的第一步,就是重新回到了巴斯比的传统,要求球队必须要进攻为主。这也是弗格森在东斯特林、圣米伦和阿伯丁几个俱乐部执教以来坚持的特色。

    弗格森个人的性格中就蕴藏着攻击元素,在他执教的球队上自然也有所表现。阿特金森原来的执教其实也想过打出精彩的进攻足球,但他在战术设计上严重依赖核心,自然变成削足适履,并不能够形成整体风格。等到球队严重伤病时阿特金森就只会自暴自弃,自然导致了球队的大败亏输。

    弗格森在更衣室里强调一点,就是必须保持足够的士气,保持奋勇争胜的精神。他最早的战术革新方法,是通过训练项目来实施,通过队内小组赛,队内分组赛来实现。弗格森痛感球员体能不佳,更不满球队缺乏拼争精神,因此非常着重在日常训练强调斗志,强调体能,强调韧劲。弗格森自然知道有罗布森、斯特拉坎和怀特塞德等强手,曼联完全可以踢很强势,但他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没有这几个核心球员的曼联,如何踢球。他特别需要解决的是曼联队缺少主力大将的困境之下如何踢出顽强拼搏的意志。

    弗格森用了头脑风暴一招,把在阿伯丁和圣米伦时期更衣室自我激励的方法用在了曼联球员身上。他内部召集会议,让每个球员针对球队问题进行发言,包括问题的揭露、批评、转变的建议,提升的希望等部分。他的开场白很简单,但也很有效。球员们在敞开心扉之下,迅速扭转自我认知。到了弗格森总结时,他用了一套具备很强刺激性的言辞。他的这番讲话,最终把很多球员刺激得嗷嗷叫,重新焕发了激情。

    弗格森花费大量的精力,他专门针对性地和每一个球员谈心,详细地和球员分析在日常训练和比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要求,并且不断地给球员们鼓励。

    这套方法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但弗格森还是扭转了绝大多数的球员。他最终给曼联的团队灌输了一种强大的自我认知,对球队实力的自信,对球员自己的激励,都非常到位。

    弗格森通过小组训练的形式,把比赛的要求仔细地灌输给球员们。通过积极的、向上的训练,还有极富竞争性的队内比赛,让球员们迅速地转变了之前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

    弗格森的战术改革就这样起步。

    在日常训练之中,弗格森用一个字来作为先导:跑。

    弗格森一来到曼联就发现,他接手的这支球队实在是太软弱无力,太缺乏体能了。他因此和助手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训练项目,围绕的都是一个字:跑。长跑、短跑、加速跑、变速跑、冲刺跑,变向跑、接力跑......弗格森给球员们制订了严格的跑动距离标准,让这帮大老爷们眉头变色,苦不堪言。弗格森的强化训练引发了轰动,也备受质疑,特别是来自媒体的批评和讽刺日夜不息。这种压力并没有改变弗格森,反倒是他的训练迅速改变了球队。

    在此基础上,弗格森开始有针对性地改变曼联的打法。弗格森最善于看米下锅,看菜吃饭,擅长用手上的牌面打出别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弗格森在刚刚执教曼联的前4场比赛没有打开局面,但他对球队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深入,球员们的体能也有了显著进步。到了12月弗格森等到了罗布森和怀特塞德等伤员归队,他也对球队的首发和排兵布阵有了自己的考虑。

    就在这个赛季后半段,弗格森就开始强化边路进攻,有意识地在曼联开始对两个边路进攻的持续优化。他开始专门设计了一些新的战法,从中路推到边路,由边路的中场位置开始突破到对手的底线附近,下底传中之后中路包抄等等。为了强化边路进攻,弗格森还引入例如麦奥拉纳这种有速度和过人技术的球员。

    那时英格兰足坛没有前场高位逼抢的战术,也没有全攻全守的打法,几乎全部球队都是踢传统的442。弗格森抓住了强化边路进攻这个突破口,作为曼联战术上的一个亮点。弗格森强力要求曼联球员具备优异的体能,主要也是为了高频实施这种持续进攻,增加攻防转换次数的打法。弗格森大量强化传中球的进攻组合训练,强化无球跑位的训练,强化加速跑和二过一的配合训练。他通过对传中球弧线、落点、力量等等的要求,通过禁区中球员冲抢的训练、门前抢点射门的训练,有力地提升前场攻击力。

    弗格森发现英格兰足坛更强调身体对抗,对攻守转换和节奏倒是没有太强求,这里面有他思考和获益的巨大空间。弗格森坚持认为,曼联无论怎么样重建,无论引入什么样的球员,最终总是要依靠集体的发挥,依靠整体的加成,依靠球员之间的默契,最终才能够真正变强。他当然欢迎超级巨星,也欢迎有速度或者有技术的天才,但他更加强调的还是整体。弗格森之前呆的苏格兰联赛和英格兰足球同出一脉,这两个地区都是442的忠实信徒,这对于弗格森来说毫无障碍。师从斯坦的弗格森在圣米伦和阿伯丁队踢的都是442,早就将一应的442阵型战术变化烂熟于心。对于在曼联如何踢442,弗格森自然有自己的想法。

    弗格森在战术的改变,细致而且具体。曼联球员要更多的时间适应,包括位置、线路、时机以及团队的配合,要更多的训练和磨合,才有可能达到弗格森的要求。对于弗格森来说,他需要不断地让球队变强,有一些位置需要换人,有些人则需要换位置,还有一些人则需要进行部分或者彻底的改变。这对于曼联更衣室来说,是一个长期的、巨大的挑战,也是所有人的机会。

    相对于边路进攻,弗格森在曼联还有一招好棋,那就是强化边后卫的作用。他要求两个边路都要体现出速度优势,边前卫具有冲击力之外,边后卫也要积极插上参与进攻。弗格森希望曼联可以快速建立在边路的优势,一个中场球员或者一个前锋,加上边后卫和边前卫,就成为一个区域里的小团队。这个团队要积极尝试突破,积极尝试下底传中,甚至要积极尝试直接通过边路长传找到禁区里的队友,直接创造进攻机会。

    弗格森要求曼联在进攻中尽量减少45°的斜长传,尽量减少盲目的起高球,他十分反感没有准头的长传,认为这种低效率的进攻实际上是纯粹帮助对手解围。他一直主导着球员们的小队训练,从配合默契度,到传球速率,到小组传切跑动,再到快速有效的推进,然后最终落实到快速传中和门前包抄射门。弗格森日以继夜地反复操练这个近路进攻的套路,反复地磨砺和挖掘球员来加强攻击性,一心一意地打磨这个战术打法。

    这种战术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到了1987年的2月之后,即使是最挑剔的媒体们也都发现,曼联在进攻中焕然一新。曼晚的记者说:“曼联没有了阿特金森的丝毫痕迹。这已经完全不是原来的那个球队了。弗格森的442踢得虎虎生风,这支球队开始不断尝试过人和二过一撞墙,但都发生在边路的区域。他们高大的球员都安静地站在后场,前场的进攻却踢得更加火爆,攻势更加猛烈,更加危险。”

    弗格森在防守端也花了大力气,他要求前锋一定要回防,要对对手中后卫进行逼抢;两个中前卫则负责中场到禁区的扫荡和拦截,中后卫要盯住前锋,其他人员随时补位。弗格森强调4个中场球员必须非常能跑,退守时要回到禁区,进攻时要深入对手禁区。特别是类似罗布森这样的中场核心,更要发挥出攻防两端的作用。弗格森的防守体系里由攻转守时必须全队回防,同样依靠紧密的整体来得到防守的更优效果。

    弗格森对手下的球员研究越多,使用起来就越自如,球队运转就越出色。弗格森很重视罗布森和斯特拉坎。斯特拉坎身材不高,但脚下技术出色,一直是曼联中场进攻中的开瓶器角色吗,弗格森来了之后更是重点发挥他突破犀利的特点,通过他的突破和推进来创造机会。对于罗布森,弗格森也知道曼联的麻烦在于太过于依赖队长,有没有罗布森曼联完全是两个球队。弗格森妥善地让罗布森恢复伤病,更加合理地使用队长上场时间,让他的优势得到发挥,迅速地改变了被动的局面。

    时间证明了一切,弗格森在曼联执教的最初那一段时间里掀起的战术改革,最终不仅让球队改变得面目立竿见影,轻松完成了保级任务,而且还让弗格森在英格兰新的环境里站稳了脚跟,更有力地推进他的建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