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股民崇祯 / 第52章 学孔子作饭

第52章 学孔子作饭

    皇帝总算是彻底明白了,为什么要找老兵来问打仗的事情。他真的明白了以后,就马上急了。朝殿外大叫:“王承恩,进来,昨天朕让东厂和锦衣卫找些老兵来,他们找到了吗?”

    王承恩赶紧说:“回皇爷,锦衣卫找了一个老兵,是参加过萨尔浒之战的,正在宫外候着呢。现在要传召吗?”

    “快点传召。朕在武英殿召见。”皇帝也不管,快到下午四点了,到了快下值的时间了。现在京中官员上值时间是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

    待皇帝在武英殿坐定,锦衣卫引进一个汉子,50来岁,中等身材。这人一进来,跪倒在地,胡乱磕头,口称:“草民张大荣拜见皇上!”

    “张大荣,你是不是参加过萨尔浒之战?”皇帝开口问。

    “草民参加萨尔浒之战的时候,是在松总戎神机营中当一名伍长。”

    “战斗经过是怎样的?”

    “杜总戎带了一大半的兵力出发,去攻打前方鞑子防守的城市,我们神机营留在后方,防守大营。

    突然鞑子就突袭过来,炮手放炮后,鞑子骑着马就向我们冲过来,我们拿着手上的火铳就开始对着鞑子放铳。鞑子身上的铠甲都很厚,可能是双层的铠甲,离得远,我们的火铳没办法打破鞑子铠甲,离得近,鞑子的弓箭把我们这些火铳兵都射倒在地。

    鞑子一进营,所有人都乱跑,鞑子不停地开弓放箭,拿大砍刀见人就砍,草民那时受伤逃走,幸运地拣回一条命。”

    张大荣又紧张又啰嗦,大概意思吧。皇帝耐着性子问:“你用什么火铳?”

    “草民用的是三眼铳。”

    “鞑子多远你们放铳?”

    “三十步远。”

    “放了几铳。”

    “一次放了三铳。还没装好药子,鞑子跑进营里砍人了。”

    “你是怎么逃出来的?”

    “草民是和一些人跑进了山里,离开战场。后来又遇到其他人,互相扶助,才逃回抚顺的。”

    皇帝问完了,朱经理问:

    “你们队里,有几个人回到京里?”

    “我们队里从京里开拔的时候有四十几个人,后来只有草民和另外一个兄弟能回到京里。”

    “都战没在战场上吗?”

    “也不是。咱们去辽东的路上一路很苦,每天不停赶路,有的时候能吃饱饭,有的时候不能吃饱饭,吃的东西也不干净,有些兄弟在路上就拉肚子,还有几个兄弟穷,没从家里带厚棉衣上路,营里发的棉衣太差了,棉衣里面的棉花好多都是霉烂的,辽东比京里可冷多了,在路上受了冻,冻病了好几个,这几个生病的都放在半道上了,后来不知怎么了,也没回京,不知是死是活。”

    “有几个人在路上掉队?”

    “差不多有五六个人。”

    “战没的人有抚恤金吗?”

    “草民同伍战没的四个人家里都拿到了抚恤金。”

    “有多少?”

    “他们四个家里穷,都还没成亲。抚恤金三十六石米,加上兄弟补到京营当兵。”

    “就这些?”

    “就这些。”

    “其他伍里的兵呢?”

    “不好说。有些没人证明战没的,按投降俘虏算,没抚恤金。有人证明看到战没的,就拿了抚恤。”

    还特么的有道理。

    “你伤在哪里?”

    “草民伤在前胸。鞑子一刀砍过来,被草民的三眼铳挡了一下,划到胸前了。”

    “你有抚恤金吗?”

    “治好了伤,能回京师,就是祖宗保佑啦。草民只是个小伍长,算不上什么,大军又大败一场,没有谁要抚恤的。”

    “那你们路上吃什么呢?”

    “扎营之后军中会开火做饭,有米饭,也有炊饼(馒头)。看沿途当地的官府送什么来,我们就吃什么。”

    “你们沿途都是靠地方官府提供粮草?没有民伕从京里带粮随行吗?”

    “没有从京里带粮。有的地方官府很好,送了米粮来,还有送蔬菜鸡鸭肉蛋来,我们就能好好的吃一顿。有的地方官府把我们当贼一样的防备,连城都不愿让我们进去,只送了一些米来,就什么都不管了,连柴火都不送来。”

    对呀,一个县衙往往要送钱粮到十几个地方,这就是了。根本没人能统一指挥,全靠各级官员良心,难怪大明朝庭天天讲月月讲,每个奏章都要讲几句四书五经的道德文章,原来这大明还真是靠道德文章撑着呀?

    “那地方官府不送柴火不送肉菜来,你们吃饭的时候拿什么配饭呢?”

    “营里都有经验了,随军带了豆豉,每人发了一包盐,还有醋布。”

    “醋布是什么?”

    “嗯,醋布就是,在京里出发的时候,买一些酱油还有醋,一起跟布放在锅里面煮,把那些酱油和醋烧干了水,吸在布里面,晒干带在身边,要做饭的时候,就切一块醋布,放在水里煮,加点盐,就变成酱油汤了,没菜的时候,我们吃饭就配豆豉醋布,要是连柴火都没有,咱们吃干粮就着醋布,也能对付一顿。”

    这玩意也不知道啥滋味,听着就不卫生,吃干粮舔醋布,难怪有人生病。

    “干粮是什么?”

    “就是把熟米饭晒干,带在身边。”

    这玩意听起来,似乎也不卫生。看看军械怎样。

    “三眼铳多远能打伤人?”

    “三十步远。”

    “不穿铠甲的还是穿铠甲?。”

    “象草民穿的绵甲,三十步可以打穿。”

    “你穿的绵甲,是怎样的?”

    “用七斤棉花做的绵甲。”

    “不是铁甲吗?”

    “没有铁片的。鞑子三十步内重箭可以射穿。”

    “你三十步用三眼铳打靶,十铳能打中几次?”

    “不知道。”

    “没打过靶吗?”

    “打过几次,总共打过不到十铳。”

    “都没打到靶上?”

    “正是。”

    “为什么?”

    “三眼铳没有准星,不能瞄准的。要靠经验和感觉发铳。”

    “平常为何不多练射靶。”

    “上官说火药弹子也要废钱,多打铳可能会炸膛,也容易把火铳打坏。”

    “会炸膛吗?”

    “本队里有人打靶时炸膛,把脸都炸烂了。”

    “那你们平常操练什么?”

    “操练装药装弹,操练列队布阵。”

    “你是哪里人?”

    “草民是京师人,当时被选入京师神机营,调到辽东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