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股民崇祯 / 第66章 敌我决死战

第66章 敌我决死战

    于是后队变前队。在最后面的一队人马,两人一组抬着挺大的羊皮筏子,最先跑出了营门,随后是王庭臣的标兵。

    王廷臣带了一队兵撤了出来,大家乱纷纷地找到马匹,骑上马,王廷臣下令:“列队!准备迎敌!”

    济尔哈朗在中军大帐中,听到明军撤离的锣声,给身边侍卫下令:“传令给达尔岱,让他带着他的甲喇,要死死地缠住南兵,不要让他们顺利地逃走。”说完,带着侍卫们走出了大帐。

    大帐外的空地上,整整300人全都站在马旁边列队等候,他们身上衣甲鲜亮,每个人都穿着缀有铁片的重绵甲,马上挂着马枪,身上背着弓箭和腰刀。

    “固三泰,你的人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啦!”

    济尔哈朗和他的护军与侍卫,都骑上战马。这些人全都身穿亮银色的明甲,在火光照耀下,发出暗红色的光亮。

    “勇士们,你们都吃饱了吗?”

    “吃饱了!”

    济尔哈朗抽出腰刀,指向南方,用力向下一砍,大喊:

    “杀光南蛮子!”

    下边的女真兵们,随着济尔哈朗的腰刀再次砍下,齐声欢呼:“杀光南蛮子!”,然后跳上了马,跟在固三泰后面,缓步向南。

    济尔哈朗带着一群身穿白甲的护军,打着王旗,跟着一群侍卫,走在最后。

    尤武德带着他的人从混战中退出,快步向自己的阵中跑去,清军有一部分人也脱离自己的大阵,持矛从后面紧紧追赶。

    车兵们还有一些火箭,他们纷纷乱乱的拿出自己背着的火箭竹筒,一只手握持装满了火箭的竹筒,里面的火箭引线已经连在一起,另一只手点燃火箭引线,随后把竹筒高高举起。火箭发出嗖嗖的怪叫声,一条条火蛇朝着清军的大阵和追兵们飞奔而去。随后发出一声炸响。

    更多的火箭,越过清军的大阵,朝后方远处乱飞,然后落地爆炸,有些在什么东西上引起小火,很快又烧完熄灭了。

    火箭这种武器在中国北宋的时候就被发明出来,它就是在一个箭杆的两边装有竹筒,筒内装有火药助推,竹筒里助推火药烧净时,会引燃竹筒里的爆炸火药,竹筒起小火,又慢慢的熄灭了。爆炸。

    火箭的威力,如果是能够射到人身上,还是有很大的杀伤力,但是它的主要问题就是不准。江翥希望释放火箭,如果能够运气好的话,火箭要是引燃了清军的营帐或者是草料,那就能引起敌人的混乱,自己好趁机逃脱。

    最终这一轮火箭打下去,没有点燃任何有价值的目标,不过也射死射伤了几个清兵,干扰了清兵追击行动。

    看到明军都回到了自己的大阵,清军的追击也在犹豫,虎蹲炮手装进小弹丸和大弹,发射散弹。

    追击的清军一看明军撤走大盾,有虎蹲炮对准自己,赶紧趴下。炮口闪亮,炮声轰鸣,散弹打过去,死伤一些人。明军趁机两人一组,合力提走虎蹲炮,隐入己方大阵。

    于是双方再次列阵厮杀,铳箭乱飞。只是这次,清军进攻,明军后退。

    明军边后退边整队,最终在大盾的后面排列成长长的一列,在队尾的部分已经开始走出营门了。

    清军开始换上轻箭。箭支斜斜向上绕过明军的大盾,最终落到了明军的大阵中。很多明军士兵的绵甲上没有铁片,只有棉花,这样的绵甲是很难挡住抛射的轻箭。

    幸好很多人都带有小盾,用小盾抵挡抛下来的轻箭。还是有不少的人受伤。营中昏暗,有一个明军不小心,手上的小盾没有挡住箭支,被轻箭一下子射入了自己的腿上,他只好带着箭支在身,一瘸一拐的在旁边同伴的帮助下,坚持撤退。

    有些明军伤到要害,没办法站起来,这样受伤的士兵,大家只好将他抛弃。

    营门外,王廷臣正焦急地双腿站在马背上,向敌营内张望。他看到尤武德出来了,赶紧下令:“你们快点上马先走,我来断后。”

    留在后头断后的明军士兵,看到自己的同伴已经有人骑马走了,开始变得焦急和担心,担心自己被抛弃。于是队伍开始有点混乱起来,有人离开大阵,翻墙从敌营里跳了出来。

    江翥和自己的亲兵大喊,“大家不要急!不要慌!有大帅亲自断后,大家列阵后退,乱跑会死得更快!”

    突然几百名衣甲鲜亮的骑兵,在步兵左右分列,后面打着鞑子的王旗。辽东的士兵们当然认识王旗,在鞑子的王旗带领下,有多少的兄弟同伴家人,被鞑子杀死。于是队伍更加混乱,有更多的人开始翻墙逃走。

    王廷臣在营外也看到了济尔哈朗的王旗,他看到队伍开始变得散乱,就吩咐身边的亲兵,“你们都喊起来,就说,大帅在此接应,大家不要慌乱!”

    随着王廷臣亲兵声声呼喊,敌营中剩下的士兵也看到了营门外接应的总兵大旗,和骑在马上的标兵大队人马。大家又开始整队,慢慢地一边射箭放铳,一边从营里面退了出来。

    济尔哈朗面色阴沉,这股明军比自己想的要更硬,看来后面有硬仗要打了。营中场地狭小,环境复杂,现在只有开到营外,看骑兵能不能击溃对方。

    明军的步兵们找到自己的马,纷纷的骑马撤走了。他们本来大半都是骑马步兵,骑乘的是普通驮马。只剩下王廷臣的标兵400多人,列阵营外,他们才是真正的骑兵,是这支辽东总兵麾下军队的精华。

    500来个鞑子骑兵,蜂拥而出,纷纷开始列队。一场骑兵大战马上就要爆发了。

    两边的鼓声几乎同时响起,明军三五十人一队,排成三行,大家开始向前冲。而鞑子的一个牛录300人,排成同样的队伍,三五十人一群,开始波浪一样,进行集群冲锋。

    努尔哈赤从小被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收养,他的战术几乎全部是从明军精锐骑兵那里学来的,双方非常熟悉,所以现在双方采用同样的战术,针锋相对,骑兵对冲开始了。

    只有一更。最近发现,找资料,写东西,还是快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