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股民崇祯 / 第34章 查办廊下酒

第34章 查办廊下酒

    皇帝怒气冲冲地问:“他们都是谁?快说!”

    那人哆哆嗦嗦地说:“奴婢只知道一家。”

    皇帝气得摩拳擦掌地喊:“快说!是谁?他们在哪里酿造廊下酒?”

    那人偷瞄了皇帝一眼,低头说:“皇爷饶了奴婢的性命,奴婢才敢说。”

    这还谈条件了!皇帝转向其他人,问:“你们呢?你们说一说,是谁?”

    其他人赶紧跟风,说:“奴婢只知道一家廊下洒,皇爷饶了奴婢的性命,奴婢才敢说。”众人赶紧求饶。

    皇帝不耐烦了。这些人死不死的不要紧。得赶紧查清廊下酒,这可是很大的隐患。

    皇帝说:“饶了你们死罪!知道的都说出来!”

    第一人低头小声招供说:“奴婢糊涂,偷偷地在家里面酿造廊下酒。”

    其他几人都纷纷表示,自己在家酿造廊下酒。

    皇帝气呀!这帮吃里扒外的家伙,理该打死!自己刚才饶了他们死罪,那到底是应该打死呢?还是应该打不死呢?

    太子高声问:“宫里面,有没有你们私藏的廊下酒?”

    众人说:“有的,就在我的房里。”

    在宫里办完差事,出宫时他们顺便拿到宫外卖,很方便。顾客还以为廊下酒是刚从宫里偷来的。

    早有几个太监飞奔而出,从他们几个人的房里面,抄出了好多廊下酒。

    皇帝没敢喝,先闻了一下。

    这廊下酒的香味,比自己喝的宫廷御酒还要好。让那几个挨打的太监,每个人都拿一瓶先试着喝了一点。

    过了一刻钟,见他们没事,皇帝让人斟了酒饮下去。细品一下,果然,自己喝的御酒比起廊下酒,多有不如。

    这几个家伙可恨!该罚!

    皇帝说:“把他们四个,狠狠地打20板子,不要打死了。所有人的家产,全部抄了。御酒房提督,你有没有私酿廊下酒?”

    提督吓得磕头如捣蒜,说:“冤枉啊!奴婢上个月才来御酒房!他们几个私下酿酒,奴婢完全不知。”

    皇帝恼怒地说:“你个废物!抄家!看看他家里面有没有私酿酒。有私酿酒,打死!”

    太子在想,这几个监工太监也是人才。虽然有点歪,算是歪才。要怎样把他们控制好,利用好。两人商量后,做如下安排。

    这4个罪人,负责指导其他人酿造宫廷御酒,口味要和廊下酒一样。要是做不出来,打死他们。

    他们若发现有人私造廊下酒,就可以释放他们。这样给他们几个一点希望。别让他们挺而走险,搞出乱子。

    御酒房分成4个组承包造酒。在成本上加点价。他们造的好,宫中就多买,就能赚的越多。

    公开悬赏。找到私酿酒的,重重有赏!

    安排好这些,就等御酒房保质保量造出宫廷御酒,再安排酒税包税的事情。这次,不能再匆匆忙忙了。

    于是,太子建议道:“父皇,等大臣们同意了宫中和朝庭分享税收的方案,我们才推烟酒茶加税。”

    皇帝不解地问:“为什么一定要等分税方案通过呢?可以一起办。”

    太子心想,父皇做事总是那么粗糙,难怪很多事情办不成。他解释说:

    “朝庭官员们,知道宫里卖酒赚了很多钱,恐怕不同意我们拿5%。幸好内官们把卖酒的事情搞砸了。我们趁这个空档,赶紧敲定5%。等以后宫中卖酒赚了大钱,他们后悔也来不及了。”

    皇帝心里苦笑。赔了好几千两银子,还幸好?

    三月十一日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昨夜一场小雨悄然降临,金水河上的雨点荡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与周围的御道、石桥相映成趣。

    小雨绵绵,无声地落在宫城的红墙黄瓦之上,汇成微小的水滴,沿着高高的屋檐滴落。皇极殿,在蒙蒙细雨中更显得朦胧和庄严。

    早朝的官员们,披着油布雨衣,撑着雨伞,排着队走到皇极门外。除非雨太大,皇帝通知休会,要不然,所有人得在雨中开朝会。

    朝会开始后,议完了几件烦人的政事,皇帝开口说:“京中如今还有多少饥民?”

    顺天府尹郝晋出来禀报:“陛下,愿意回去春耕的,顺天府已经发给粮食路费。现在京中还有三十多万人,不愿意回去。”

    “为什么不愿意回去呢?在京师他们能吃得饱吗?”

    “京师粥厂人多食少,他们只能吃半饱吊着命。”

    “臣查问过。有些人家里没有地。有些人欠了钱还不起,家里的土地房屋被收走了。有些人被周边的土寇抢过,不敢回去。还有些人怕鞑子再入关杀人抢劫的,也不敢回去。”

    皇帝看向几个辅臣,问:“几位阁老,有何良策?”

    范复粹说:“皇上泽心仁厚。臣等以为,如今唯有多拨钱粮,尽量救济一途。”

    户部尚书李待问上奏:“陛下,如今青黄不接。朝廷钱粮各有用途,没有更多钱粮用于救济京师的饥民。陛下,能否拨内帑救济灾民?”

    皇帝有点恼怒地说:“朕内帑已空。几千名锦衣卫和大汉将军,几千名内官,还有近千名宫女,都指着内帑养活。你们想饿死他们吗?朝庭不能缺钱就找朕要内帑。

    “朕决定,朝庭与宫中开支要分开,不能混为一谈。以后,所有的税收,宫中得5%,朝廷得95%。”

    李待问继续上奏:“陛下,此事关系重大,臣请诸大臣廷议。”

    皇帝说:“廷议之事,由户部办理。”

    说到这里,皇帝看向孙传庭,问:“孙卿,你做过顺天府丞。你有没有办法妥当安置饥民。”

    孙传庭说:“臣以为,若有荒地让他们开垦种植,对于朝庭,对他们个人,都很有好处。”

    户部尚书李待问说:“各处土地,都是有主的。哪有荒地呢?”

    皇帝问:“各位阁老,有何良策?”

    次辅张四知说:“皇上,可以命顺天府属下各县,查问各地士绅,能否安排饥民,租种他们的土地。”

    皇帝说:“此事,由顺天府尽力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