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十字书 / 正文开始:学徒陈十

正文开始:学徒陈十

    陈十是杂货铺的学徒。

    三年前,陈十走出了这潦倒的山村。到了这个不大不小的县城。

    兄弟姐妹连上陈十有十三个,陈十排第十。他还有三个弟弟。大哥去了军队,后来结婚去了上海,没回来过。陈十只记得他在家的时候,大哥就已经不在家了。父母隔三差五会去县城取一次钱。是大哥寄来的。二姐和三姐嫁到了城里,但是二姐夫和三姐夫只是城里普普通通的人,结婚、生子、洗衣、做饭是她们最后的宿命。四哥和五哥六哥都去学了手艺。四哥学了糖葫芦,自此走街串巷,走南闯北。五哥做木匠,就在村里,娶了媳妇。村里的所有家什几乎都是五哥的手里“画”出来的。六哥去了上海,听说当了海员,还能出国!当初,陈十可是羡慕的紧!他也很想去看那些金头发的洋鬼子。七姐离家出走很多年了。八姐在县城嫁了个读书人,八姐夫家有钱。陈十前些天还给八姐家送了蜜饯儿去。那四开的院子,在县城里简直是一等一的气派。九哥十七岁那年,和人打架,送进了牢。

    陈十还有三个弟弟。排十一的那个国中快毕业了,排十二的那个,让陈十的母亲送去和五哥做木匠。十三弟还是个在乡野肆意撒泼的六七岁的孩子。这就是陈老五和他老婆的十三个儿女。

    陈十今年二十一。

    他在这个杂货铺三年,早起早睡。每天早上五点就要起来。他住在店里,收摊以后,合上门板,就把货点清,再去拿两条长凳,放个大木板子,铺上一床棕垫子和洗的干干净净的白布,就能让劳累一天的身体得到放松。早上五点,后院的鸡一叫,他就一骨碌爬起来。收走“床板”和长凳,把门板一个一个卸下来,再整齐的的叠放在角落里。陈十是个很认真仔细的人,等开了门,大概天就开始泛白了。他向对门的李掌柜打个招呼,再摊出一摞摞的货物。

    做完这些日常工作,他就得上楼叫师傅、师娘起床了。自己就跑去后院,从后院井里打一桶凉丝丝的水上来,再去烧热水。倒在镜子似的黄铜盆里,放两条毛巾,上楼伺候师傅师娘去。

    孙扬,孙大掌柜就是这家孙记杂货的老板,也就是陈十的师傅。这个人十多岁开始闯生活,落个干干净净的名头。白手起家,做人坦荡、利落。只是他中年时,小有所成。却有一桩烦心事,钱倒是有了那么一点儿。他却悔恨年青没读过书,肚子里一点儿墨水都没有,这也是他最不愿听的字眼,于是他就琢磨读书人那一套,没别的,就是大大小小的规矩多,于是他就一板一眼的学了起来。就包括徒弟陈十,也是用他读书人的那一套“规矩”调教出来的。

    孙扬其实一看书,脑袋就不灵光。感觉脑袋里什么东西嗡嗡的叫,干脆手捧一本书,心里打着做生意的那些小算盘。没想到一个经商多年的人,年青不读书,都四十多马上五十的人了,成天还捧着书,像模像样的。但是关于读书人的规矩,孙扬倒是从书里看了些来。比如说高尚的人,一定要与众不同,既不伤他人,又显得自己有智慧。这不,孙大掌柜就学了这么一手,每早要徒弟伺候,手巾把子一定要开水烫出来的,别人打手巾把子温度适中即可,他开始不适应,烫的自己都抓不住手巾把子,也不敢喊烫,生怕在徒弟面前失了面子。孙扬心想:“这他娘的读书人还真不好当!”

    孙扬还搞出了让徒弟按时开关门、学算术、进货亲自进等等一系列规矩,为的就是让人认为,他曾经也读过书。

    其实孙大掌柜,除了关心书里写的关于如何做个读书人的内容。其他的,一概不关心。甚至到了后来,这本书里找不到任何孙大掌柜要看的东西了。此后的四五个月,书都翻在同一页上。

    陈十伺候完师傅,见师傅下楼。走到柜上,点点账。孙大掌柜一向如此,每早起床点前一天的账。陈十就跑出门,左拐两百米,拿十文钱,在刘二包子铺买一屉灌汤包,盛两碗青菜素粥,带回店里,孙大掌柜和他老婆早上只吃这个。每月三百文给陈十,专买早饭。

    等一切做完,孙大掌柜和陈十他师娘吃完饭。孙大掌柜开始点货,陈十师娘上楼去换衣服。陈十才去店边儿上卖油条的李七那里吃口饭,一根一文钱。陈十饿的时候也最多吃三根。

    吃完饭,这一天才算刚刚开始。陈十开始给客人称东西,收钱、补货,干这干那的。

    孙记杂货生意不错,每天来的人很多。其实大客户倒没几个,多数是张阿婆买二两干辣椒、李二爷买两瓶酱油什么的。但是卖的东西虽少,却架不住人多!半天来来回回,像那些耍杂技的耍上一整晚似的,冬天都汗流浃背的。

    正午就在店后堂吃饭,师娘做饭,师傅师娘先吃完,师娘就睡午觉,师傅就坐在柜边上的大藤椅上看着店。陈十才有空吃口热饭,吃完就得去看看哪个筐子里少货了没,少了就补一点,要是大一点的东西被客人挑选乱了,陈十再去摆一遍。不得不说,里里外外都认认真真检查一遍,井井有序的。

    和孙大掌柜熟的那几个掌柜的有几次来店里补点货应急,都和孙掌柜夸陈十,说孙大掌柜的:“找了个好徒弟。”这话陈十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此后更卖力的帮孙扬打理店了。

    就这么年复一年,就在这孙记杂货,陈十一呆就是三年。

    陈十没有抱怨过师傅的“规矩”,也没有认为师傅是乱搞一通,反倒让陈十认为“果然!师傅是个厉害的人,一般人哪来的这么多规矩。”

    孙大掌柜对他这个徒弟倒是爱的紧。虽然平时规矩多,但是陈十的那认真劲儿和守规矩是让孙大掌柜很喜欢的。

    孙大掌柜除了第一个月只给了陈十五百文工钱,后来可真没亏待过陈十,每月三两碎银,这让那些个别家一个月一两碎银的徒弟伙计,看在眼里。埋怨自己为什么就找不到这般好的师傅或老板。他们哪里知道,这孙大掌柜有多难伺候,你要像陈十那样侍奉好咯,还真不容易。单单是孙大掌柜那一条条规矩,换多少人也不敢说能全做到还不抱怨的。恰好陈十就是这样一个人。

    陈十认为,师傅这一套确实不错,孙大掌柜对他也好,陈十也就老老实实的干。虽然挺累,却也还算是过得充实,三年也倒攒了七八十两银子。这在当时的县城里,能买二十亩良田,或者一邸两开两进的宅子了,也倒算是笔“巨款”。

    不过陈十却不知道,他心目中文雅的读书人师傅,那本翻烂的《论语》,却是几乎没翻过页。因为陈十根本不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