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劝你善良 / 第十五章 南下与钢铁

第十五章 南下与钢铁

    崇祯二年,四月初一。

    高一功带着十个保安队员南下了,前往他们旅程的第一站,绥德州。

    “二瓜,你小心着点,把罐头颠坏了,咱们就只能啃馍馍了。”一个青年骑着马对赶车的保安队员二瓜说到。

    李朋朋在制造出玻璃后,很合理的做出了肉罐头这种衍生物。只要用木塞封起瓶子进行高温炖煮,再抹上蜡密封即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当然保质期也比不上后世的罐头。

    “嚯!李大头你刚吃了半年饱饭连这种话都说出来。还只能啃馍馍,半年以前你见过白面馍馍是什么样的不。”二瓜啐了一声。

    “可说是呢,要不是社长带着咱们到了碎金镇,估计额早就饿死在米脂城外了。”

    “要说咱们社长肯定是菩萨下凡,救了咱们不说,还派咱们去南边救那些灾民。”

    “啥救灾民,咱们是去买粮食,可别乱说。”高一功插了一句,“万一被别有用心的人听到了可不好。”

    “对对对,还是大队长说的对。”其他队员连连点头。

    碎金镇到绥德州只有不到一百里路,众人走的不快,半天就到了,但是绥德城外一个人都没有,安静的有些可怕。

    “止步,来者何人?”城墙上的军士看着下面的一行人问道。

    “军爷,小人是朋朋商社的,路过绥德想要进城休息一晚。”

    “什么朋朋商社,县太爷有令,任何人不得进出绥德城。你们还是走吧。”

    “额从米脂来的,请问军爷,绥德这是咋咧。”高一功想问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问那么多干什么,莫非是流贼的探子?赶快滚,不然弓箭伺候。”说着,那军士就命令身旁的几个士卒张弓搭箭,做出要攻击的模样。

    “军爷息怒,额不问咧,额走还不行吗。”高一功只得回头带着人走的远远的。

    由于跟在李朋朋身边久了,保安队也养成了遇到问题先开会的习惯。毕竟一人智短,众人智长。

    “你们说说,这是咋回事咧。”高一功先问道。

    “大队长,还能有啥事,肯定是流贼打过来,那知县被吓破胆了呗。”二瓜脑子快,一下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他猜的还真不错,大明朝廷廷推了一个来月,终于推出了一个叫杨鹤的大冤种接任三边总督。

    您猜怎么着,这杨鹤运气可真是好,刚刚接到任命,还未进入山西。

    义军的首义者王二就被流矢击中,当场一命呜呼,死了。

    王二所部群龙无首,片刻四分五裂,而王嘉胤一部在山西独木难支,就又逃回了陕西。

    等于说杨鹤刚刚到山西,立即就将山西的流贼扫除一空。

    崇祯得知,大喜过望,立即给杨鹤加兵部右侍郎衔。并下了圣旨让杨鹤再接再厉,争取一年之内剿灭流贼。

    杨鹤接到圣旨时,脸都是懵的,后来细细思索,莫非是祖宗有灵,自然放手施为起来。

    他下的第一个命令便是让山西各处严守城池,关隘,以防王嘉胤,高迎祥合流。

    可命令还是来迟了一步。三月间,绥德一佃户王左挂杀了自家地主,带着一大批佃农起兵造反,还来围困绥德县城。但事未遂,便南下寻机与高迎祥会和。

    王左挂刚刚走了没两天,高一功他们就到了。

    这也就是他们穿着和流贼实在不太相像,否则到不了城下就得挨揍。

    众人不清楚发生什么事,又进不去绥德,只能继续向南去往延安府城。

    路上每当遇到落单的灾民,虽然不多,都也都会说上一句米脂县向北有个镇子正招工,去了那或许就有活路。

    信的人更少,不过高一功也不在意,只要消息流传开,总有人会过去的。

    就这么向南又走了三天,延安府城的情况倒是比绥德好的太多。这里数千大军驻扎着,寻常流贼也不敢过来。

    众人进得城,寻间店住了一晚。打听消息的二瓜回来才告知他们原来绥德前几天也出了流贼,但他们这一路也没见到,不知去往了哪个方向。

    出了延安府城,沿着官道南下,行了半天又到达甘泉县。

    甘泉县,因城西南处有一处甘泉而得名。嘉靖年间此处尚有两千五百多户近三万人,此时已近乎空城一座。

    甘泉县毗邻洛水,大小河川也分布在县内,在陕北其他地区持续受灾的情况下,唯有甘泉县还有着大片绿色。

    高一功带着人询问了周边,才知晓是兵灾闹的。

    正所谓成也洛水,败也洛水。

    关中的义军想要北上,最优选择就是沿着洛水通过鄜州与甘泉两县。

    甘泉县这两年已经被三只义军光顾过了,而且每支义军都不那么的仁义。

    延安府城是不敢打的,想要补给便只能对着甘泉县下手。

    就这么三番两次的,如今甘泉县的人口已十不存一。

    高一功便在城外大张旗鼓的宣布碎金镇招工事宜,只要前往,那就有一条活路。

    几个保安队员也现身说法,顿时吸引了一大群人。

    “后生,你说的是真的?额听着咋不像咧。”

    “大伯,额还能骗你,咱们陕北现在人都跑了,额东家的作坊里缺人咧。”二瓜从怀里将空罐头瓶子拿了出来:“看到这个宝贝没有,额东家就是招人做这个。”

    “这,额不会做咧。”

    “么事,干点体力活总会吧。只管去。都是穷人,额不会骗人咧。”

    这时,从城内走出了两个衙役,手里拿着水火棍,凶神恶煞的就冲着人群来了。

    “作甚呢,这么多人在干啥咧。”

    高一功忙迎了上去:“差爷,差爷,小的是朋朋商社来招工的。”说着还从袖口里掏出了十几个铜板,悄悄的塞入了其中一个人怀里。

    那衙役掂了掂铜钱,“唔,招工的啊。哪里的商社,没听说咱们甘泉有什么朋朋商社啊。”

    “额们商社不是甘泉的,是要招人去米脂的。”

    那衙役眼睛一亮,说道:“哦?我听说米脂最近出了一种水晶玻璃,难道就是你们商社的?”

    “嗐,这是榆林卫那边的生意,咱们就是给大人们办差。”高一功说着还用手指了指上面。

    延绥总兵的名号不用白不用,料想这些衙役也不敢去问吴自勉。

    这几个衙役听了也不敢再多说,只说这些日子不太平,让他们尽快散了,莫要一直聚集在城外。

    高一功连连答应,反正消息都已经散出去,当下便收工进城休息。

    在高一功一行前往西安府的时候,碎金镇的居民们正忙碌着栽种红薯,李朋朋也在其间。

    他原本也想下田干活,但被李锦拦住了,倒不是怕他累着,或者身份高。而是他干的实在不怎么样,只会添乱。

    李朋朋只能在田埂间来回巡视,做出一幅努力的样子。

    为了尽量提高红薯产量,除了早就在做的积蓄农家肥之外,玻璃厂也制作了一大批草木灰储存起来充当钾肥。并且李锦还根据情况调整了红薯的种植间距。

    为了打赢这场红薯攻坚战,从保安队到玻璃厂,从幼童到老翁,全镇男女老幼集体出动,不到半个月时间,就在无定河两岸到远处山丘间大大小小的田地上,栽满了红薯秧。

    看着漫山遍野的点点绿色,商社大小头目无不欣喜,这可是从无到有踏出的第一步,只要到了秋天收获第一季的红薯,那朋朋商社就彻底在碎金镇站稳了脚跟。

    喜事一件接着一件,红薯攻坚战刚刚胜利两天,祁家的船队就到了。

    看着一船船的废料与铁矿被卸下,钢铁厂终于可以开工了。

    大明朝的最好的铁矿,一般是指铁含量在50%以上,价格差不多在每百斤一两银子不到,但这是走私,所以价格会贵上三四倍。而含铁量更低的价格自然也就更低。

    祁家这次给商社送来的多是各种废料,而铁矿石并不多,主要原因还是矿石价格较贱,运输也不方便。

    以目前碎金镇的生产力,这批原料已经足够用很久。

    直到最后一条卸货的船靠岸,李朋朋才看到自己最需要的硝、硫、铅。

    祁家做到位了,咱办事也不能不漂亮,当即将玻璃厂内所有存货都搬到了船上,各式玻璃器足足六千余件,只希望下次再多运些物资来,不差钱,多多益善。

    待到船队开始回返,镇子里又热闹了起来,因为商社宣布,钢铁厂开始招工。

    这一次几乎所有男性居民都到了学校门排队。

    “不是钢铁厂招工嘛,怎么要额去挖煤。”队伍中有人叫嚷着。

    一个总务处的工作人员在人群间宣传,说道:“现在额们镇子人口不足,没有足够的煤炭,钢铁厂也运行不起来。只能先去挖煤。不过额们大队长已经南下去招人了。到时候会有人来替换的,先挖煤的先进厂。”

    这下没人再有疑问了,挖呗,人家不是说了,先挖煤的先进厂么。

    所以这次招的其实都是挖煤工人,至于钢铁厂工人都是由原来的工程队转业而来的。毕竟高炉都是他们建的,相比其他人,他们更清楚高炉的结构。

    李朋朋也相当注意挖煤工人的安全。

    专门兑换了一本《煤矿安全》让乔胜学习,并且总结出几条注意事项,不背熟不准下矿。

    还让人专门做了一套下矿装备,制作了许多戴维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