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劝你善良 / 第二十四章 不反之反

第二十四章 不反之反

    李朋朋他们是不用担心朝廷短期内会派官来的。

    上一个被流贼宰了的知县还是前年的澄城知县,自从王二杀了他,澄城到现在也没有人愿意过来当知县。

    也许朝廷是派过人的,但是始终都没有到任就很奇怪。

    又是一年二月二,朋朋商社正式入驻米脂县城。

    第一营的保安队员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城墙外绕城半圈才从南门入城。

    早在几天前,商社的告示就贴到了城墙上。

    “这就是那保安队滴?他们还要在城里招人咧。”

    “听说一天吃三顿,还发银子,那天招人的地方队都排到城门外了。”

    “这算啥,你没看见那天一车车的粮食运到城里,前前后后好几天,足足运了几百大车咧。”

    “今天该卖粮了吧,那个叫啥红薯的一石才卖200文咧。”

    “这你就不懂了吧。那东西在碎金镇才140文一石,不过只有住在那的人才能买,多的都不愿意吃,喂猪了。肯定不好吃。”

    “你可报社咧。咱们县多少人吃不起饭呢。”

    “别听丁老三的,那东西额吃过,烤出来的可甜咧。”

    “你吃过?吹吧你。你住县城都没地方买去,你吃个屁。”

    “谁说额在县城买的,额是去榆林卫走亲戚时候吃到的。”

    “真滴?”

    “额骗你干啥,这玩意儿在榆林卫早就有了。”

    “额是说红薯真的是甜的?”

    “当然咧。”

    “哎?丁老三呢。”

    “粮店开门了,他早就跑过去了。”

    顿时,熙攘的人群一哄而散,全部到朋朋粮行门口排队去了。

    李朋朋那是相当感谢八大王张献忠的,米脂县地界内但凡有点产业的不是被他砍了就是逃亡他乡了,所以对于他不派人来拉红薯一事还觉得有点对不住他。

    “咱们得趁这个时间把商社的力量分布到米脂县各个乡里,对于无主之地咱们要尽快掌握起来。”

    李朋朋在商社会议上如是说。

    “如果人家主人又找回来了怎么办?”李自成问道,“朝廷可是有人丁土地黄册的。”

    “咱们不是在告示上说明白了嘛,四月底之前无人根据黄册认领的,一概会被商社收入名下。”李朋朋笑了笑,“至于黄册,那玩意儿有用么?里面的数据有一项是准的么?就艾家庄那一册,艾举人家里登记的土地一共才四百亩,到时候给他四百亩又如何?”

    (实际上明清时期的土地所有权是很复杂的东西,在一条鞭法后,田地权有所有权,永佃权,田面权等等。相当于现在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之类。此处简略。)

    高一功哼了一声道:“就是,这些隐户、隐田还敢过来找咱们要?保安队手里的家伙可不是烧火棍,咱们虽然不是流贼那样会将他们砍杀了,但是北边的挖煤的人手可还差的多呢。”

    极少发言的乔胜怯怯问道:“社长,那咱们是要造反么?万一朝廷派官过来或者直接派官军来怎么办?”

    李朋朋反问道:“你们说怎么办?”

    众人皆沉思了一会儿。

    李锦首先说:“社长,咱们商社力量目前还是比较弱,保安大队人数也不足,还有一大半只训练了几个月。上次那只是面对战场都没上过的流贼,要是精锐的边军就难说了,我听李大头说有的新队员换弹的时候忘记了抹油,导致子弹都卡在枪膛内根本没打出去。”

    没理会高一功的眼神,他继续说道。

    “所以暂时还是不要明着和朝廷对着干的好。朝廷如今第一大敌是东北的建奴,如今建奴还在京畿附近游荡,连陕西的流贼都顾不上剿灭,就更管不到咱们了。”

    “至于朝廷派官过来,咱们就花银子养着他,花银子不行就关起来。”

    李朋朋点点头,说道:“花银子养着成,但是关起来最好不要。”

    他不怕别的,就怕万一那官想不开自寻短见,系统把账算到他头上就完犊子了。

    “你们也说说。”又看向李自成等人。

    李自成表示:“干脆直接反了算了,咱们实力再弱还能比流贼弱?”高一功在一旁听的连连点头。

    “趁着朝廷没工夫管陕西这一摊子事,咱们联络其他流贼,给他们提供一部分粮草,让他们去山西、河南或者湖北这些地方,把天下弄乱。而咱们直接将保安大队扩充到数千人,出兵山西,将咱们的铁、硫等产地占据。有新式火器在手,哪都可去得。”

    管理方向的不同也导致这些人对于局势看法也有所不同。

    乔胜就给出了跟李自成相反的答案:“李大经理,你这说的容易。数千队员,咱们工业科就算所有人都来生产火器子弹,也最只能维持不到两千人的弹药消耗。哪怕咱们能生产足够消耗的物资,可是目前也没那么多原料。”

    “粮食方面我不太清楚,但是就说军械这方面,如果只是米脂这种小城还好说,但是像延安府城那样的大城,只靠几千人恐怕围不下来吧。社长前些日子下达了关于火炮的命令,工业科今年的重点任务就是造炮,目前已经在寻找相关人员。不若再等一会儿?”

    李自成听了也觉得有些道理,众人又商议了一会儿。

    最终李朋朋综合了一下大家的意见。

    明面上的造反是万万不行的,但是自己要发展肯定绕不过朝廷这一关,所以要给他添点堵。

    暗中派人联系各路义军,卖他们点粮食兵器,直接拿流民俘虏来换。

    李朋朋也不吝啬,自己粮食不够吃了就用积分换,既资助了义军,又增长了人口,还能给自己加分。何乐而不为。

    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切为了提高生产力。

    碎金镇的政策还要落实到全米脂地区,有主的地不去管他,他就不信自己开出两成的地租,那些人还会继续耕种士绅那六七成地租的土地?

    至于士绅敢暗地里下绊子,直接拉去采矿。

    所以在朝廷派遣的官员上任前,民政科务必将米脂附近尽可能的纳入掌控。并在五月全县推行栽种红薯。

    而碎金镇工业区的规模也要继续扩大,工业科的重点任务就是造炮。这个炮就没有超出时代太多了,最多就是火药改进了一些。

    李朋朋也想试过做后世的榴弹炮,但是系统一直没有解锁相应的书籍,想来是目前的技术水平根本达不到要求。

    而目前的榴弹炮说实话还不如实验一型杀伤力步枪大,主要问题是引信和射程。

    宁远大战时的红夷大炮有效射程只有500米,最大射程也不过1500米。用上开花弹的话,距离远了打不着,距离近了杀伤力反而比不上实心弹。更别提操作繁琐,引信不可靠,安全性无法保证等缺点了。

    综合起来就是炮是一定要造的,但是只能造红夷大炮来攻城,想造榴弹炮,等安全可靠的引信发明了再说吧。

    这也是工业科重点项目,谁能提供引信的解决办法,直接提副科长。

    李朋朋带着众人远远的看着粮店前指挥秩序的保安队员。

    “这不是艾贵么?我早就说他是个能人,真是把人活咧。”排队的乡亲们有认识他的,早早的就打招呼:“艾贵,你这是当官爷咧。”

    艾贵听见这话,连连摇手:“可不敢,可不敢,额就是普通的保安队员。”

    他当了一年多的保安队员,学到了很多。

    他一开始还觉得艾举人是好人,后来社长上课讲到士绅们是如何获取各种特权,如何利用各种手段逼迫小民交出手中的土地后。

    他明白自己这一切都是艾举人造成的,从小吏收税到借据都是艾举人主导的,所以他现在觉得艾举人该死,可是给艾举人各种特权的朝廷更该死。

    可社长还说,一切人都是应该有改造的机会,哪怕是罪大恶极之人,只要有一点可能,也尽量要让他为咱们的发展做出贡献。

    艾贵觉得很有道理,赎罪是不可以一死了之的。消灭士绅和留着这个人并不冲突。

    以后让他看到艾举人,一定抓他去挖煤。

    艾贵没看见社长已经带着人逛起了米脂县,上次进城买粮都没好好逛过。

    但说实话,小小的米脂县城真的没有什么好逛的。

    “这就是县衙?”李朋朋看着眼前歪歪斜斜的大门,这么破也就比高桂英那两条狗的狗窝强一点点。

    门上的砖瓦都脱落了不少,这要外面下起中雨,里面那不得是暴雨?

    “张献忠把人砍了就行了,不至于把县衙也拆了吧。”李朋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社长想错了,这不是张献忠干的。”李锦在一旁解释:“自古以来就有官不修衙,客不修店的规矩,除非衙门倒塌,否则官府是不会去修缮的。这也是因为修缮衙门要花费大量银子,会浪费民脂民膏。”

    “呸,什么浪费民脂民膏。”李朋朋听明白了,这就是古代的面子工程啊,“难道说不修衙门,这银子就会花到小民身上了么?”

    “咱们商社可千万不能学这种事情。”李朋朋郑重说道:“衙门为何地?就是官员办事之地,且不说朝廷官员办事是为了什么,咱们商社从上到下就是为了商社,自然服务于商社众人。”

    “就比如说民政科,要经常处理居民各种琐事,总务处不说修建的如何华丽吧,至少也要能够遮风挡雨,并且干净明亮。让前来办事的居民感到安心,也让民政处的办事人员感到舒心,这样才能提高效率。花点修缮的银子算什么,事情办好了才是重要的。”

    李锦赞同道:“社长说的是,朝廷把是否修缮衙门当成了官员考核标准之一,而且这县老爷都是极少上堂的,自然无需修理衙门。咱们的办事人员却要天天处理镇里公务,自然不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