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劝你善良 / 第二十五章 无定河计划

第二十五章 无定河计划

    “呼——呼——”王成弯着腰,双手扶膝,大口的喘着粗气,一滴滴汉水从额头划过。

    一只沧桑的手拍到了他的肩头,王成回头看去,是自己的组长吴从章。

    “怎么样,王成,还能坚持么。”吴从章看着这孩子,大户人家长大的,从小都没干过什么活,之前在碎金镇还好一些,现在跟着小组到处爬山,也是难为他了。

    吴从章是最早进入保安队的队员之一,在总务处成立之后就被调了过去工作,所以他的体能在总务处也是最好的那一批。

    “组长,没事,我歇一会儿就行了。”王成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吴从章摇摇头,回头喊对着后面的组员喊道:“你们快一点,今天赶不到就只能睡山上了。”

    这一行总共二十余人,是总务处派出的联合小组。

    由民政,工业,农业等科联合组成,对无定河以东七十多处村落的宣讲指导工作。

    主要目的是推广红薯种植、宣讲土地政策,并且调查米脂县的实际土地与人口情况,做一个大概的统计,以便后期派人进行管理。

    皇权不下乡的潜规则在朋朋商社这里是行不通的。

    “组长,前面就是下湾寨的。这里算是米脂比较好一点的地方。”其中一个队员给大家解释着,“下湾寨里面有好几口深井,这些年虽说水浑了不少,但还是能打出不少水。所以下峡湾的田倒是没荒废多少,但也好不了太多。”

    “张献忠没来过么?”王成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没有。”那人回答道:“下湾寨就是跟随张献忠十八寨之一,如今寨子里大部分人都跟着张献忠南下了。只剩下一些妇孺和老人。”

    米脂现在大部分地区都没有什么人,经过他们小组这半个多月的走访,大概统计了下米脂县无定河以东的总体人口,不包括城里和碎金镇,加起来也不过一千余人。估算了下,整个米脂恐怕也不会有超过一万的人口。

    他们走进寨子,这里果然还是有一些烟火气的。

    寨中之人刚开始看到他们,还以为是官府中人来缉拿他们这些反贼的家属。

    什么反应的都有,有带着孩子逃跑的,有抄起农具准备反抗的,还有一些直接冲出来跪倒在他们面前磕头求饶的。

    “各位老爷,小的这些人可是和那些反贼没有一点关系啊。”

    吴从章看着面前领头伏倒在地的老人,连忙把他拉起来解释说道:“伯伯,额们不是官府的。快让他们起来吧。”

    那老头虽然站了起来,但仍旧弯着腰,狐疑的抬起头看向他们一眼:“你们不是官府的?”

    吴从章正色道:“额们是朋朋商社的,八大王走了以后咱们就接管了米脂县。如今过来是看看乡亲们生活的怎么样。”

    老头听了这话,问道:“你们是八大王派来的?”他还以为是张献忠留下治理米脂县的人。

    吴从章摇头说道:“额们不是张献忠的手下。伯伯,你知道碎金镇嘛?”

    “知不道。”那老头这辈子都没出过下湾寨,他也就知道米脂、绥德和西安府在寨子西边。

    吴从章抬头环视了一下,整个寨子上百号人都看不见一个青壮,剩下的这些人的气色也不是很好。心中有了个想法。

    这还下什么乡啊,全拉到米脂县城附近开荒得了,如果让他们留在这里,别说种红薯的事了,安全都是一个大问题。

    “王成!”吴从章喊了一声。

    “到!”王成连忙跑了出来。

    王成字写的好,又比较聪明。吴从章很喜欢让他负责做一些记录的工作。

    “你给这些人登记一下,咱们都给拉到县城附近的几个村落垦荒。”

    王成有些楞,之前的村落拉人过去也就罢了,那些一大半都是青壮,这里上百人可都是妇孺和老人啊。

    农业科最近有个农业发展计划,就是在无定河两岸大量挖掘沟渠,用以灌溉良田。

    无定河之意,就是这条河的流量不定,流速不定,深浅不定,清浊不定,一切均无定数。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陕北大旱的时节,这条河也并未完全干涸。

    黄土高原的疏松土质,导致地下水沿着深沟慢慢渗出,一点一滴的聚在峡谷深处。

    积少成多之下,遂在蜿蜒前行中汇出了这条生命之河。

    虽然也有断流之时,但从大漠深处发源的她,在与干旱斗争了数万年后,早就总结出了死里逃生的秘笈。

    那就是无定的深意,到了秋末冬初的枯水期,她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下,只留下干枯的河床与薄薄的一层冰面。

    可到了第二年春天,她又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静静的在沙地上流淌着,若无其事的奔向黄河。

    这就是无定河与上天的斗争。

    商社要与天斗,那就只能借助地利,所以才有了无定河计划。

    如今已经是二月底,四月就要大规模春耕。商社便把这一计划放在了春耕之后,所以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联合小组所做的,将人统一管理,集中力量。

    凡是加入商社管理的,一切待遇与碎金镇居民相同。

    吴成章这边讲解了商社的一系列政策,那边王成面前就排满了长队。

    本来寨民们还有些将信将疑,可组员中有一人也是原来的寨民,听了他的话,不少人的疑虑就去了大半。

    关键是大家也实在没活路了,纷纷过去报名。

    王成其实本就心地善良,所以对于商社的一系列行为是没什么抗拒心理的,他最恨的还是流贼,所以只要不和流贼沾边,他都能好好做事。

    所以商社才会让他进入这个小组。

    “官爷,真的是让额去县城么?可是额们啥也不会干啊。”

    王成看着眼前的妇人抱着个孩子,耐心的解释道:“都说了额们不是官,额们是朋朋商社的。让你们过去是种地的,就算不会种地打打下手,干些别的也行。这么说吧,咱们商社有种叫做红薯的作物,不怕旱,产的还比麦子和糜子多,你们去了就种这个。”

    “那干啥非要我们去县城,在寨子里不一样种么?”

    “你见过红薯长什么样么?给你了你会种么?”

    王成一句话让她哑口无言。

    又跟着说道:“再说这也是为了你们的安全着想,如今世道乱。要是流贼过来怎么办,流贼不过来官军来了怎么办?你们就安心的来吧,咱们商社不让你们白干,也租田给你们,佃租两成。让你孩子长大了来商社的学校念书,都不要钱。”

    这样的话语在寨子里传的到处都是。

    李朋朋此时正在无定河的旁边。

    “社长,这米脂城只修了东南北三门,而没有修西门,就是因为雨季时无定河容易泛滥成灾。”李锦在一旁解释道。

    李朋朋点点头:“水利工程不是件简单的事,弄不好说不定就把事办坏了。咱们都没啥经验,公告贴出去这么久了也没人来应聘。”

    修渠说得容易,但是修在哪,怎么修都是一件为难的事。商社也为此贴出了一份招聘人才的公告。

    但是米脂县上下就这么点人,要有懂行的早就应聘去了。

    “人才难得啊。”李朋朋叹了口气,“锦哥儿,不然去外面请一个来吧。不拘是什么身份,只要懂治水或者治过水的都行,再不济就多请几个。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

    李锦早有准备,说道:“社长,我听闻万历年间有个叫潘季驯的经常为朝廷治水,不如去找找看他有没有徒弟之类的?”

    “潘季驯什么人?”

    “好像是个大官,就是修黄河的。”

    “那还是算了,当官的就算有徒弟,也都是在官场混的,咱们咱们能请到?”

    娘的,我就不信没了张屠夫还吃带毛猪。

    没人就不干事了?

    咱又不是治理黄河,就挖两条小渠罢了,这大旱的时节也不会淹了哪儿的。

    人就让李锦留意着,渠咱们自己挖。

    于是李朋朋带着学生们沿着无定河两岸考察了半个多月,探寻了不少支流,终于大致的规划了几个施工地点,画出了一些草图。

    说来也巧,第一条试验渠就在碎金镇西边。

    春耕前的最后一次总务处会议上。

    “这次春耕与后续施工,咱们米脂县人口不足,保安队必须轮流参与。”李朋朋对着下面一百多商社员工说道:“所以后勤工作就非常重要。前些日子下乡小组带回来不少老弱妇孺。必须安排妥当,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曹林和王成都坐在下面,面对这个场面也感到非常新奇。

    这次的会议就选择在县衙后宅的院子里。

    总务处所有人一排排都坐在长凳上,面对着最前方的主席台。

    刚开始是由总务处处长李锦说明了关于这些日子总务处的工作成果。然后又点名表扬了一些工作出色的员工,王成就在其中。

    下面才由社长对未来的工作重点进行了报告。

    重点自然是春耕和后续的无定河计划。

    “距离春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工程队必须尽快将学校和百姓的住处安排妥当。各处乡村愿意来县城的只有一千人左右。算起来米脂县城的人口还不如碎金镇的多。”

    经过粗略的统计,米脂县城内只剩下一千七百多人,算上新来的一千余人也不到三千人。

    而碎金镇都近六千人了。在陕北除了延安府城,恐怕没有县能比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