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玄幻奇幻 / 天地庄周马 / 第十六章 大哥之死

第十六章 大哥之死

    夕阳西下,在某一个黄昏,当杨寒山习惯性地背着书包高高兴兴蹦蹦跳跳地刚刚放学回家的时刻,一路上,却沿路听到村子里的人们纷纷窃窃私语,口口相传,惶恐不安,连连叹息!

    他走路,他向来都不喜欢去凑热闹,做千里眼顺风耳和包打听。

    隐隐约约,杨寒山才大意得知了一条大为不幸的消息,说是桐睡村有几个青壮年劳力被崩塌的锚绳重重地弹到了身上,被打到的人全部掉进了那长年洪水滔滔不绝的舂水河!据说,其中就有他的一位大哥!

    杨寒山怕人向人寻问,他真不相信,大哥掉进舂水河那是事实!

    大哥是他三伯和三婶的大儿子,却也是他们十三姊妹共同的龙头老大。在乡亲们的眼里,大哥不但忠诚、善良、孝顺,而且还是一个典型的大公无私和顾全大局的热心肠的人!因此,在桐睡村,大哥的威望一直都很高!当过村官,干过会计,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一个品德高尚且能文能武的一个人。

    一直以来,大哥都是他们十几姊妹的榜样!他们同一个亲爷爷和亲奶奶的兄弟姊妹整整有十三位,他常戏称,他们是“侠女十三妹”,是“冷血十三鹰”。当然,这比喻可能有些不恰当,但“十三”这个数字却刚好能够对号入座,侠骨柔情!

    他的堂哥,他的侄辈,有好些人从小都是武侠小说迷,连女孩子也丝毫不例外。她们没有言情小说里的那些朝三暮四的儿女情长,他们的家风家教尊崇先祖也是一代名相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门风代代相传,一直都是十分严格的!男人忠诚厚道、善良孝顺、勤劳朴实,吃得苦,霸得蛮,特别是他的大哥!我们家的男人,从来都不搞涂脂抹粉,不抹口红,不搞娘炮文化,没有一个是娘娘腔。女人嫁出去也是规规矩矩,相夫教子,夫唱妇随。

    三婶取名姚舂水,娘家和母亲是邻村,同属一个乡,同样要过河渡水。这两个村田相间,地相连,历来都是礼仪之邦,虽不同村,却都是耕读传家,知书达理。唯独杨寒山的母亲幼时痴迷武术离家出走,没有读什么书。

    昌江,湘阴同饮一江水,同属一家人,三婶教子有方,也是舂水河给她的名字赋予了诗意般的灵气!

    湘阴县为南朝宋元徽二年,湘州刺史王僧虔为安置巴峡流民,上表割罗县、益阳、湘西三县部分地所置新县,因其地居湘水之南,故名湘阴。南北朝宋,置湘阴县。梁,析湘阴置岳阳县、玉山县、湘滨县。唐,析湘阴东部地置昌江县。清朝中兴时期,湘阴出了一个大人物,这个人就叫左宗棠。当时,就有人传言,“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后来,果然如人所料,左宗棠晚年以花甲之年抬棺出征,自筹军费,一举收复新疆,在近代,不愧为开天辟地的风云人物!

    杨寒山当初能够有机会读书深造,最早也是因为母亲卢秀英在他三婶苦口婆心的一再劝说下,还有他的一位堂哥的帮助下,才背上了累累债务去读书的!

    杨寒山常常悔恨自己没有给三婶争气,没有给父亲母亲争气,没有给他那位发表演说号召大家送他读书的另一位大哥争气!

    他的人生,充满了快乐,充满了感恩,充满了悔恨,错综复杂,百感交集!

    区区一根锚绳何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力量将几个大人弹出去,更何况大哥身强力壮?!再说吧,大哥水性极好,杨寒山不断地安慰自己,就算亲爱的大哥真的掉进了舂水河,他也一定会没事的!

    天色渐渐暗下来,人心惶惶,三三两两,路上行人欲断魂!

    三伯三婶不知道是不是跟着全村子的人已经去了河堤,那掉下去的人都是谁?这个事是不是事实?大哥到底有没有掉进水里?

    杨寒山背着书包,在快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就听到大妈“崽啊,儿啊,儿啊,崽啊”哭得悲天恸地!门前坪里站满了左邻右舍,很多人的眼睛里都噙着眼泪,有的更是失声痛哭!

    父亲杨石开和母亲卢秀英早已失魂落魄,上上下下,一个沉默不语,一个双泪直流!晚饭无人做,做也无人吃!母亲流着泪,无比悲伤地对他说:“寒山,你知不知道,你大哥掉进河里了,现在还没上来,已经有好几个钟头的!”天已漆黑,仿佛若有光!

    突然之间,只听得灶房“砰”得一声巨响,屋顶上一棵足有茶碗粗吊了不知多少年的树掉了下来,重重地摔在了灶台上!那一棵树是平时为了方便用来悬挂锅碗瓢盆等餐具的,树并没有断,而且,当时也没有人去悬挂加重,猫也从不跳到那上面去,为什么早不掉,失不掉,偏偏这个时候突然间掉下来呢!而且,无数年来,那树早已变得很轻便很轻便了,绳子更是每隔一节就要系一根,足足系了一排四五根绳子!

    东西掉了就掉了,砸了也就砸了,一家人谁还有心思去理会这个!

    杨寒山无法抑制内心的惴惴不安的心情,听了母亲卢秀英这一说,他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理由去抚慰自己了,他不能把希望再寄托在大哥是不是真的掉进了河里更没有去想大哥水性极好的事!

    大哥生死未卜,杨寒山全然不顾自己还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他走出家门,一个人孤宁宁地走在漆黑漆黑的路上,他只想去亲自看看他的大哥到底怎么了?他要去舂水河边看看他的大哥,他一定要把他找回来!

    他一边走,一边哭:“我亲爱的大哥,你昨天不还是好好的么!”

    是的,昨天,昨天,仿佛就在昨天,他明明里看到大哥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在扑赶洪水过后沉淀在稻穗上面的泥沙杂物……

    那一个无比熟悉的身影,远远地站在混沌不堪的泥水中袒胸露臂在和洪水对抗,只为小心翼翼竭尽全力挽救那一串又一串抽穗不久的青青禾苗!

    洪水退了又涨,涨了又退,那一大片肥沃的良田一次又一次变成了汪洋大海。层层稻浪,此彼起伏,眼见着丰收在望,却无法逃避天灾人祸的致命打击!刚走到干叔的屋角,迎面就拥簇着一群人急匆匆地向他冲了过来!只见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子汉,肩上扛着一床翻过来的竹床似有千斤重!竹床里,分明躺着一个赤膊的男人,全身浮肿,他正要继续朝河边走去,人群中,不知道哪一位好心的人冲着他大声喝斥道:“快回去读书,还要你去哪里干什么!你大哥已经回来了!”

    在我们桐睡村里,就是读书,读书,读书,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如今,这兵荒马乱的,听到“读书”两个,他就恼火!

    夜,黑了,天,塌了,听到那一句话,杨寒山似乎全都明白了,不用说,他清楚地知道,眼前的这一个躺在翻过来的竹床上的男人就是他那传言中落水的大哥!

    杨寒山掉转头来,跟着那一群当年帮忙的大人们跌跌撞撞地朝着大哥家径直走去!

    他顿时感觉到了一阵前所未有的心痛涌上了我那幼小的心头!空气变得窒息、凝固,不敢说话,不敢问,只是紧紧地跟着他们的后面一个劲地跑着!可以说,在那一刻之前,他还不知道究竟什么才叫做死亡,什么才叫做痛失亲人!即便是他的父亲后来晚年八十高龄过世,他都没有当初那一种痛失亲人的感觉!如果说,在杨寒山奶奶仙逝的那一年,他才刚满五岁当时有没有哭鼻子的话,他想,那也还仅仅是因为少不更事!

    但是,大哥的不幸英年早逝,真的让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命的无常和短暂!

    大哥全身湿漉漉地,双眼紧闭,被洪水浸泡后全身浮肿,显然是永远的离开了们!乡亲们和其他在场的堂哥将大哥刚一放下,一大家人就大声痛哭了起来,人群嘈杂,哭声遍地,划破了刚刚还是一片寂静的夜空!一个才四十左右身强力壮,浑身是劲的男汉子,怎么突然之间说没了就没了呢?真的是苍天无眼!

    杨寒山的这位大哥比他大了差不多整整三十多岁,他的大嫂是极好的一个人,他的那些侄子有好几位都比他大。在杨寒山的内心深处,大哥大嫂俨然就是长兄当父,长嫂当母!

    杨寒山敬佩他那位大哥的无比坚强的意志力,在他心里,大哥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钢铁战士!一位德才兼备十分优秀的好党员,好干部,更是一个好儿子,一个好父亲!

    有一次,大哥在上泉塘犁田的时候,一不小心,一只光着的脚就被犁头划了一条又长又深的口子!想不到的是,他竟全然不顾伤口的鲜血直流,也不包扎,仍然深一脚,浅一脚,仍然水一脚,泥一脚地继续犁自己的田!

    所以,每当杨寒山受伤流血的时候,他就总是以他这一位大哥为榜样!从小到大,他常常在他的这位大哥家里吃饭,每次去他家都倍感亲切!杨寒山跟那些比他还大的侄辈们一起玩耍,一起打游击战,一起偷花生,一起偷西瓜。

    记得有一次,在杨寒山进私塾的第三个年头,有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原本属于放假的日子而我却因为一篇课文没背好被班主任用竹篾片打了手心还被留了课堂,处罚的方式是必须背完课文才能回家吃午饭。

    那天,饥肠辘辘和那些被留下的同学一样一直熬到下午两三点才统一被老师“放生”。

    平日里,他们一大家子人合伙养的耕牛如果轮到他家饲喂的话,每到放学或放假我都是要按时回家去放牛的,挑水、扫地、放牛或扯猪草等都是他义不容辞也不可推辞的家务事。

    卢秀英见放学半天不回,又以为我贪玩去了,一路骂,一路往学校的方向找。

    半路上,当卢秀英遇见杨寒山时,不问他吃没吃饭,二话不说,便命令赶快去接管家里的耕牛,并严厉地教训他说大哥已经叫了侄儿去了。

    说是侄儿,其实比他还大几个月。他的这位侄子,从小就调皮,不轮自家做的事却压着他去做,他才死活不干呢……

    要知道,他们当时都不过都还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哪里懂得那么多啊!

    快到家的时候,杨寒山却正好撞上大哥追着一个小孩子赶着打,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边赶边骂,责怪侄子为什么不去放牛……

    俗话说,“少年叔侄如弟兄”,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玩耍,本该是池的错,却连累了侄儿无端地挨打挨骂,杨寒山真的是羞愧难当!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肆意妄为地非法淘金采矿,严重的电鱼、炸鱼等违法行为给舂水带来了严重的生态资源破坏,河道受阻,洪水泛滥,水质混浊不堪导致严重的渔业资源衰竭等等一系列恶果。

    每年汛期,便出现的文章开头的可怕情形,由于河道的水不能及时排出,下游的良田几乎每年都要遭受内陆水的侵害,甚至颗粒无收!

    而一到秋冬季节,地下水位又严重下降,两岸的一些居民先前饮用如常的井水根本难以抽取,怨气冲天!

    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如今,杨寒山的大哥已离开了他近三十年之久,三婶也仙逝了整整二十多年,可每每想起大哥和三婶的音容笑貌和待人处世的良好家风,总是让他历历在目!

    趁着巡河执勤的功夫,他爬上了一个硕大的废弃水泥墩,遥望着舂水河两岸的上上下下,长长的舂水河又渐渐恢复了昔日的诗情画意,静静地流淌在他的心田……

    顷刻间,他仿佛又高高兴兴轻快地踏上了去外公家的那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