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新政 / 第十章:征讨吴三桂

第十章:征讨吴三桂

    自从李自成进北京后,他就再也没有出过紫禁城。一来是因为大军进城之后每日政务繁忙,除了吃饭睡觉他几乎都在不停的召见大臣。

    当前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准备他的登基大典,眼看着距离原定的登基大典日期越来越近了,可还没有找到崇祯皇帝的下落,这让他十分恼火。

    今天他又在武英殿东暖阁召见了宋献策和李岩两位军师,谈过应该怎样才能尽快找崇祯的下落之后,李自成感觉他二人的主意还是老生常谈,除了严密监视跟崇祯有关系的人员之外,宋献策还建议扩大搜查范围,对北京城所有居民挨家挨户的排查,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找到崇祯下落。

    为了能尽快找到崇祯下落,李自成同意依照军师府的计策京城各处城门已经允许百姓正常出入,而且看起来盘查并不十分严格。

    宋献策这样做只是故施障眼法,看起来盘查不严似乎有隙可乘,实则外松内紧,他们就是要让崇祯以为城门盘查真的不严,可以混出城去。

    殊不知在城门各处都安插了认识崇祯的投降宫人太监和锦衣卫,这些人躲在城门暗处,只要发现有跟崇祯样貌相似者,立刻告知把守城门的军士将其拘押。

    而且为了防止这些人心怀故主隐瞒不报,每处城门都分别安插了多处不同的暗探。

    守城的军士们每个人怀里揣着一张崇祯画像,并要求所有人把崇祯的容貌特征死死的记在脑子里。宋献策有把握只要崇祯敢混出城门,就一定会被抓到。可是这都十几天了,崇祯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两位军师深知崇祯的重要性,若是真的被他跑去南京去,那天下人心还是会以明朝为正统,即使闯王在北京登基天下人还是会把他目为流贼,崇祯的死活关系着人心向背,这不能不让两位大顺朝的军师忧虑。

    还有件更让他们忧虑的事情是,派去招降吴三桂的两位钦使唐通、张若麒二人于今日五更回到京城,因为吴三桂率领的三万多关宁铁骑盘踞在山海关,大顺朝上下都以吴三桂是肘腋之患,李自成也非常重视此次招降吴三桂的结果如何。

    因为事关重大,唐通张若麒二人连夜从通州进京后直接去军师府向两位军师禀报招降吴三桂的结果。

    据他二人的禀报,最初吴三桂在永宁听说大顺破了京城,皇上下落不明,皇后已经自缢殉国。关宁全军上下一片惊惧,吴三桂和手下将领都没想到京城这么快就被攻破,他们摸不清大顺军实力到底如何,不敢再贸然前进。吴三桂召集重要将领和心腹幕僚一番商议之后决定投降大顺,吴三桂还在永平府贴了:“本镇率所部朝见新主,所过秋毫无犯,尔民不必惊恐”这样的告示。以示他们投顺新朝的诚意。

    三月二十六日吴三桂率军继续向京城进发,走到玉田县的时候中途遇到了据说是从京城逃出去的一个吴家家仆,这个仆人告诉了吴三桂大顺军进城后开始大肆向京城官绅拷掠追赃,军纪败坏,大顺军将士公然抢劫,奸yin妇女的种种作为,虽然他们吴家并没有被骚扰,但是刘宗敏已经把老太爷吴襄叫去他的首总将军府两次了。因皇亲田宏遇的府邸豪华宽敞被刘宗敏征做了他的首总将军府。他听说田宏遇曾经从江南花重金买来了两位绝色美女,原本是想送给崇祯皇帝邀宠的,没想到国事蜩螗,崇祯皇帝根本没心思亲近女色,两位美女也就一直留在田皇亲府上。刘宗敏霸占了一个美女之后,听说还有个色艺更佳叫陈圆圆的绝色佳人被田宏遇送到了吴三桂府上。所以刘宗敏一直逼吴襄献出陈圆圆,任凭吴襄如何赌咒发誓说陈圆圆已经被吴三桂带去宁远军中了,可是刘宗敏始终不信,直到这个家仆逃出京城时刘宗敏还不时派人去吴府要人,吴家上下都怕得要死,生怕有一天刘宗敏一怒全家老小几十口的性命不保。

    吴三桂听了这个家仆的话,再结合这几日以来听到的关于大顺军进城后的种种传闻,心底愈发的惊疑不定,对于投顺新朝的前途也感觉十分的渺茫起来。

    因为吴三桂久在边关,以前从未与大顺军交过手,他决定投降的时候只看到大顺军现在兵强马壮,占领了半个中国,现在已经打进了北京城。放眼中国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抵抗得了大顺兵锋,曾经跟他在辽东共事过的总兵唐通、马科等人也都已投降了大顺,并都已经封侯,自己投顺新朝也只是顺势而为而已。

    他没想到大顺军进北京后的种种作为依旧不改其流贼本色,李自成分明没有得天下的仁德之像。可是他若是不降,他在北京的家人老小几十口顷刻会被屠戮殆尽,自己也再无立足之地,宁远已经放弃,此刻被清军占领他回不去了。山海关天险也只是对外而不对内,敌人若是以强大兵力从南面进攻山海关,那是万难守住的。想到天下之大,竟然没有一处可容他和几万关宁将士立足之处,吴三桂不禁痛心疾首,悔恨自己当初救援北京时不该游移不定,以致让流贼破了京城,皇帝生死不明,自己和几万将士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一般。

    吴三桂当即召集手下将领和幕僚们会议,大家这几日都不时听到传闻说大顺军如何军纪败坏的事,而且听说北京的大顺军只有六七万人,远少于当初传闻的五十万人之多,之前的泰山压顶之势霎时烟消云散,一些人不觉胆壮了起来。而且大家都认为皇帝还活着,只要不投降,等皇上重整江山自己依旧是大明的忠臣良将,可若是投降了,可真的就是背叛谋逆罪不可恕。

    此刻众将领都不想再投降大顺,可是谁都不肯先说口。大家心里清楚主帅一家老小几十口已经沦为李自成的人质,此刻公然宣布不投降大顺必然会导致吴三桂全家被杀。一时间会议陷入沉默,众将领都低着头一句话不说。

    吴三桂知道众人害怕若是此刻主张不降大顺,来日即会陷自己于不孝,但是他们不知道吴三桂心中更看重的是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至于北京一家老小的性命远不及他本人的荣华富贵来的重要。要知道崇祯皇帝当初诏他进京勤王,他人还在宁远就获封平西伯爵位,全凭着自己手里的这几万人马。

    见众人都不开口,吴三桂的中军副将杨骏打破沉默说道:“伯爷,当下局势十分不明朗,为今之计一动不如一静我们不如静观其变。”

    “哦?依你所言,眼下我们该如何静观其变?”

    “伯爷,顺军虽入了京城,但他们这是孤军深入,现在确切探明他们只有六七万人马,不足为惧。而且观其入城后种种所作所为,还是一副流贼做派,怎知他们不是沐猴而冠呢?再说皇上目前还下落不明,我们若是就这样投了李王,将来就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了,职将建议大军暂回山海卫,据城固守,局势未明之前,对李王只需虚与委蛇避免兵戎相见即可。”

    杨骏作为吴三桂的亲近心腹,不但能揣摩主帅的心思,而且每每遇到大事他的建议总能暗合吴三桂的想法,故而不单是吴三桂对其十分信重,全军上下也都非常重视他的建议。很多时候吴三桂自己不方便说的事都由杨骏之口说出来,久而久之众将领也都明白杨骏实为主帅的代言。

    经由杨骏挑头,众将领纷纷赞成折返山海卫静观形势的建议。吴三桂当下宣布全军开赴山海卫,投降之事再没人提起了。

    直到唐通张若麒二人带着李自成的犒赏和父子封侯的许诺赶到山海卫招降之时,关宁全军上下已经抱定抗拒不降的心理了。唐张二人不但无功而返,而且连吴三桂的一句回复都没有。只有吴三桂写给他父亲吴襄的一封信,他在信里严厉指责吴襄不该投降李自成,连妇女都不如,既然为父不忠,就不要指望他吴三桂做儿子的不孝,哪怕吴襄被李自成下油锅烹炸了,他都不会看一眼。

    宋献策李岩二人不敢直接把吴三桂抗拒不降的大逆不道之言直接禀报李自成,只好婉转表明吴三桂有抗拒不降之心,并给李自成看了吴三桂给吴襄的信。

    李自成听到吴三桂胆敢据守孤城不降,已经心中不快,当看到吴三桂信中指桑骂槐,看似指责其父不忠,实则是说他李自成无德无能不配继承明祚。震怒之下李自成拍案喝道:“吴三桂竟如此不识时务!不讨之待何?”,当即决定召集大军,东征山海卫剿灭吴三桂。

    宋李二人此刻正担心的就是李自成贸然出兵东征,年初他们率领二十万大军从西安一路势如破竹打进北京城,每破一地虽然都没有留下太多兵马镇压地方,可依然分出很多兵力,如今来到北京城的只有不到七万人马,若是再孤军东征,万一遇到一点挫败,前有强敌后无援兵,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岩在西安时就曾谏阻东征,他建议李自成先经营陕西河南山东等地,打造出一片稳固的根据地,再切断运河,断绝北京的粮食供应,到时候取北京如同瓜熟蒂落。现在仓促率军东征,放任地方糜烂,则会大失人心。百姓久乱思治,再不设官理民,大顺朝的江山如同无根之木一般,随时都有倾覆之患。

    可是李自成完全听不进去他的建议,而且还惹得他十分不快,本来打算让文武双全的李岩出任兵政府尚书的职位,就因为李岩的犯颜直谏作罢了。

    李岩不敢再谏阻东征吴三桂,宋献策只好硬着头皮尝试说服李自成罢讨吴之议。

    宋献策赶紧跪下说道:“启禀陛下,吴三桂区区几万人马,实不足为虑。臣所担忧不在吴三桂,而在满洲。”

    李自成一怔,他从没想到自己与明朝争天下,碍满洲人何事,但是他知道宋献策执掌军师府,是大顺朝军机要职,他的建议十分重要。故而沉声问道:“孤征讨吴三桂,与满洲何干?”

    “满洲老憨王皇太极去岁刚刚崩殂,现在的小皇帝名叫福临,只有六岁不足为虑,满洲真正的掌权者实为睿亲王多尔衮,臣听闻此人素怀大志,一心想恢复金朝女真盛世疆土。此人长期觊觎中原狼子野心。前日据探子回报说盛京近日兵马调动频繁,满蒙汉各族全部动员,满洲似乎有倾巢而出与我大顺逐鹿中原之势。而且满洲铁骑素称十分精锐,崇祯十三年洪承畴率领八总兵十三万人出征辽东,在松山一战被东虏击溃,当时的吴三桂不战而逃,可见满洲战斗力之强悍,我大顺不可不防啊。”

    听了宋献策的话李自成头脑一下子清醒了下来,他与洪承畴交手多年,崇祯十一年潼关南原之战他中了洪承畴和孙传庭的埋伏几乎全军覆没,最后他只带着十几个人逃了出来。他深知洪承畴绝非庸才,听了宋献策的话,李自成陡然发觉形势严峻。他沉默片刻吩咐道:“既然你们二人不同意即刻出兵讨伐吴三桂,朕再斟酌斟酌,你们也去找捷轩、补之他们商量一下对策,晚膳后再一同进宫向孤禀报吧。”

    此刻的刘宗敏依旧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志得意满,短短十几天的功夫,他就从明朝贪官污吏手中拷掠到了几千万两银子,其他金银珠宝,古玩字画更是不计其数。在田皇亲府中搜到一名江南名妓现在服侍在他身侧,刘宗敏身为大顺朝的汝侯,位列文武百官之首,多年来随着李自成南征北战,他不是没见识过美人。可是从没有哪个女子能像吴曼芸这样让他陶醉。曼芸不单美貌惊人,而且性格温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平日除了能在宗敏怀中婉转承欢,还能操琴唱曲博宗敏开心。自从得了这个女子,刘宗敏终于体会到什么叫春宵一刻值千金。

    此刻在他的首总将军府还羁押着两百多明朝的官绅,这些人要么是平日为官清廉实在没什么钱,一直没有交齐足额的脏银,还有一种是已经被严刑拷打的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为保家人富贵致死不肯交钱的。

    这里面就有明朝的大学士魏德藻,此人位居崇祯朝的首辅大学士,闯王进城时曾率领百官前去跪迎,本以为投顺新朝依旧可保他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可不曾想第二天就被捉来首总将军府,勒令他带头输金助饷,一开始没有动刑,他坚称自己为官清廉身无余财,只上交了三十几两银子想要蒙混过关。刘宗敏征战十几年,所到之处立即惩奸除恶早已见惯了这些满口仁义道德实则无恶不作的贪官。既然魏德藻敬酒不吃,那就只好大刑侍候。刘宗敏吩咐手下直接动刑。他先拿明朝旧臣中官职最高的魏德藻开刀就是想告诉那些明朝的勋贵们不输捐助饷只有死路一条。

    马上魏德藻就被酷刑折磨的体无完肤,负责向他追赃的大顺将士轮番对他刑讯逼供,魏德藻被打的口吐鲜血奄奄一息,十根手指生生被夹棍夹断了,他终于忍受不住让家人上交了两万多两银子以为可以饶他一命。可是刘宗敏根本不相信他一个堂堂首辅只有两万两银子的身家,所以又把他儿子也逮了进来和他一起受刑。

    当宋李二军师赶到刘宗敏处时,吴曼芸正在给他弹唱南曲,曼芸歌喉婉转眼波传情听得他骨头都要酥了一般。宗敏一手把盏笑吟吟的看着曼芸,一手轻抚着曼芸嫩若凝脂的一双美腿,内心无比快活。

    中军进来禀报说二位军师求见,宗敏开心的说道:“他们来的正好,听说唐通和张若麒回来了,他们一定是来跟我商量派谁去接管山海卫的,快请他们进来。”

    当宋献策李岩踏进大厅,刘宗敏立刻察觉二人神情凝重,心中咯噔一下,暗忖道“难道吴三桂那小子要变卦?”

    宗敏脸上不动声色,等宾主落座奴仆奉茶完毕,哈哈大笑说道:“你们不来我还正想差人去请呢,曼芸这里刚演练了一套南曲,颇有味道,你们知道我刘铁匠是个粗人,不识音律,所以想请两位军师来品评一番呢。”

    宋献策起身拱拱手道:“我们二人都是操心的劳碌命,进北京这么久了,还没能抽出空闲来拜谒汝侯,实在惶恐。然而此次前来还是奉了陛下旨意有要事找汝侯商量。”

    刘宗敏一听二人是奉了旨意来找他自然不敢怠慢,当下一挥手让曼芸和丫鬟们都下去。

    等二人把唐通张若麒带回来的消息告诉刘宗敏后,他猛的一拍桌子站起来大骂道:“他妈的吴三桂真是不知死活,竟然敢凭借山海卫区区弹丸之地,关宁两三万人马抗拒不降?!”

    但是他很快冷静下来问道:“你们两位从宫里来,皇上对这件事如何打算?”

    宋献策心想,捷轩不愧是大将风度,虽豪气干云,但是粗中有细,身为大顺提营首总将军听到吴三桂抗拒不降,竟然没有直接鲁莽的说要发兵剿灭吴三桂,而是先问他们两人皇上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宋献策说:“皇上甫一听到吴三桂拒降时想要即刻发兵剿灭吴三桂,可是听了我二人对眼下时局分析后决定从长计议,让我二人来找你和补之将军共同商议对策。”

    刘宗敏大喇喇的说道:“这还有什么好商议的,吴三桂胆敢螳臂当车,让补之率军剿了他便是。”

    宋献策呷一口茶说道:“吴三桂釜底游魂,实不足为惧。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大军入城以后,种种行事很不得民心,这几日以来我们的兵士公然抢劫,奸污妇女的事情时有发生,眼下京城人心未服,而众官绅因为拷掠追赃的事也都忌恨我大顺朝,崇祯到现在还没有找到,若是吴三桂此时起兵倡乱,只怕各地都会揭竿响应,后果不堪设想啊捷轩。”

    李岩接着说道:“最可虑者,满洲人一直雄踞关外对我虎视眈眈,近日关外暗探侦得满蒙大军倾巢出动,似冲我而来,满洲人兵强马壮狼子野心,我担心的是他们要入关与我大顺逐鹿中原。”

    刘宗敏听了两位军师的分析,仍不以为然。反倒觉得他们意在指责自己约束不严,追赃过头。可是这几日他每天都会接到有军士抢劫、强jian的奏报,他都一律把犯案者斩首示众以儆效尤了,可还是止不住部下们奸yin掳掠,对这种情况他也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了。

    刘宗敏有点不高兴的说道:“那依你二位的高见,我们就放任吴三桂反叛不管,山海卫关防重镇拱手让人了吗?”

    宋献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惹到刘宗敏不悦忙说:“捷轩勿要见怪,我们二人对大顺未有尺寸之功忝列军师重任,只望为陛下查漏补缺,倘有分毫有益于我大顺朝,不敢不尽忠直言,”

    李岩赶忙在一旁说道:“汝侯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这几日抓到干犯军令的弟兄,不管是跟着陛下十几年的老兄弟还是新入伍军士汝侯一律处斩了了,执法不可谓不严,奈何现在军民杂处,要约束队伍秋毫无犯也实在困难。”

    刘宗敏说:“既然皇上的意思是让咱们集体商议后入宫奏禀,那我这就差人去叫补之、牛丞相他们速来商议把。”

    因为是奉旨会议,李过、牛金星接到消息很快就到了,等宋献策把当前的形势分析以毕,李过神色凝重的说道:“听军师这么说,眼前形势确实严峻。强敌当前,我们内部统治不稳,若是稍不慎,就会给满洲人可乘之机。不过山海卫天险,历来兵家所必争之地,绝不可以放任吴三桂盘踞于此。”

    牛金星对于军事不甚了了,只是担心皇上的登基大典怕是又要延期,这位热衷权势的新朝宰相有些失望的问道:“依各位之见,眼下战合两难,可否再派员前去山海卫,对吴三桂动之以厉害,晓之以厚赏不怕他不真心降服我大顺。”

    李岩摇摇头说道:“依我之见,吴三桂明知道投降于我大顺即有封侯恩赏,拒降他全家老小一个难活。可他依然敢抗拒不降,我想他已经是铁心与我大顺为敌,再派人去招降也是枉然了。”

    刘宗敏抚着短须说道:“我看先发兵剿灭王八蛋吴三桂再说,自古用兵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们纵横天下十几年什么阵势没见过,现在都打到北京城了,难道会被一个小小的吴三桂吓破了胆不成?”

    李过随即赞成道:“我看汝侯这话是正论,我们先打败了吴三桂再说。要是满洲人敢来,我们就在山海卫以逸待劳与其决一死战。”

    李岩说:“现在我军只有六七万人马,还要派人防守北京,对付吴三桂虽然绰绰有余,可是不知道吴三桂有没有和满洲人勾结在一起,也不知道满洲大军现在哪里,若是我们正在与吴三桂鏖战,满洲人半道杀出抄我后路该如何是好?”

    刘宗敏不耐烦的说道:“林泉我们看你就是读书太多,说的全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书生之见,满洲人有没有扎翅膀,他哪有那么快能飞到山海卫去?事不宜迟我们这就进宫像皇上禀报吧”

    宋献策还想说话,刘宗敏却已经站起身来大踏步走出大厅,准备进宫向李自成禀报用兵方略了。宋献策李岩二人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他们知道李自成非常倚信刘宗敏,只要汝侯赞成出征,皇上一定会同意的。长期以来的军事胜利已经冲昏了大顺将领们的头脑,他们自认为天下无敌,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任何挫折。决定这个新兴政权命运的一次出征就这样草草决定,现在只等李自成点头,局势就会往不可收拾的地步发展。宋李二人内心无比忧虑,他们对于眼前的局势洞若观火,可还是无能为力的只能任其发展,他们什么也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