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新政 / 第十三章:劫后余生

第十三章:劫后余生

    自从姚宇的灵魂穿越到崇祯身上他已经在明朝的北京城生活了十几天了,眼前的北京城和他后世生活的那个北京城当真是两个世界,二者有着天壤之别。这里没有灯火通明的高楼大厦,也没有宽阔平坦道路上飞驰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只有肮脏的泥泞土路、破败低矮房舍还有无数饥寒交迫的流民。

    虽然他现在是皇帝之身,但当皇帝的特权他一点也没有享受到,反倒是远离现代文明的落后生活之苦他都尝了个遍。还要时刻提心吊胆的怕被李自成的人抓到给一刀剁了。

    一个现代人突然穿越到了三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生活习惯会有多大的差别可想而知。穿越之初姚宇随时都可能会面临生死存亡的险境无暇他顾,现在一旦安定下来,他才突然发觉现在生活诸多的不适应。

    首先是没有电,这对过惯了夜生活的姚宇来说直接颠覆了他的生活习惯,他开始像明朝百姓一样早起早睡,再没有一个人在深夜看电影时自在惬意的时光。

    他想尽快的了解当下这个社会的规则,就找来了《大明律》来看,但是竖版的繁体字看起来十分吃力,还好他做事一贯都比较有恒心,每天都会抽空看一点。

    没有现代化的沐浴工具,清洁洗浴变得十分不便,一向爱干净的姚宇每天都觉得身上刺挠的发痒。没有抽水马桶的旱厕像回到了儿时的农村,不过还好的是在前世他经常去各地拍戏,有时候在农村拍十天半个月他也还能适应。

    现在的他长发长须每天都要耗时间梳整着实麻烦,头发又不能剪短,他就索性把长须剃成了短须。但还是要经常洗头不然就要生虮子。宽大的长袍穿着干什么都不方便,不过还好的是每次陈氏都会主动帮他把衣服浆洗的干干净净。

    自打姚宇救回了小宝,又带着朱九他们一起制造青霉素开了济民堂。现在大家都过上了能够温饱的体面生活,朱九等人对姚宇自然是万般尊敬。陈氏心中更是奉若神明般崇拜姚宇。除了抢着帮姚宇浆洗衣服外,陈氏还会趁姚宇去制菌坊的时间帮他把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收拾的井井有条,姚宇现在住的这间小厢房比他后世的单身公寓还整洁,这也是诸多不便里让他稍感满意的地方。

    可是近几日姚宇发现陈氏经常会偷偷的看自己,那眼神里分明夹杂着很多情愫。有几次姚宇发现陈氏在偷觑自己,姚宇也只好假装从未发现。近几日他发现陈氏来给他收拾房间的时间越发长。本来每天都打扫的小厢房脏不到哪里去,可陈氏还是每天都去他房里收拾半天。有时候姚宇从制菌坊回来,却迎头撞见陈氏在自己屋里,搞得姚宇进屋不是,不进屋也不是.....

    更让他尴尬的是,每次大家一起围在桌子吃饭,陈氏总是会殷勤的给姚宇盛饭夹菜,惹得一旁的小猴子叶大狼等人冲着姚宇挤眉弄眼,搞得姚宇当众尴尬却也无可奈何。

    其实陈氏长相端庄,虽然已婚生子,可年纪才二十多岁,皮肤依然白皙紧致。再加上这几日银钱充裕,大家吃的营养跟得上,穿的得体大方,陈氏也越发显得标志出众了。可姚宇现在满腹心事根本无暇顾及儿女私情。

    每到夜晚来临姚宇独自躺在床上的时候,他还是不由得会怀念后世的生活。在这里他除了诸多的生活不便之外,更让他苦闷的是,身边没有一个人可以跟他平等的进行精神交流。在这里大家都把他奉若上宾,他说的话无论对错,大家都众口一词的赞同。他想做任何事情也总有人抢着帮他做。他发现自己现在俨然成了一尊活菩萨。众人的仰赖也让他有一种莫名的责任感,让他时刻觉得自己肩负着照顾好所有人的负担。只有每日晨起和叶大狼小猴子等人一起练拳时才会觉得轻松快活一些。

    这些天他除了制作青霉素外,还利用简单的现代医理成立了这个济民堂。因为青霉素对很多病症有着药到病除的奇效,再加上很多饥民的口口相传,现在他们济民堂前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队待诊。

    姚宇靠济民堂赚的钱又在左近建起了一座粥棚,每天都有施粥救济饥民。他现在看着因为自己的一点作为而让很多原本饥寒待毙之人有了活下去的一线生机,他也焕发起了重生为人的斗志。

    这几天来南城一带盘查的大顺军也不似前几日那么多了,姚宇心想或许是时候该去找吴千等人商议什么时候离开北京了。在他的记忆力南明弘光会在五月份登基,就算南京诸僚知道崇祯帝可能还活着,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况且本朝还有景泰代宗故事可循。若真是让那个荒淫无能的福王世子做了皇帝,那他就只能隐姓埋名了此残生,作为天选之子的穿越之人,怎么可以如此庸碌无为呢?

    他知道这会比他安心在这里做个药局幕后老板要困难百倍,可他心理明白他必须要这样做。在前世他读过很多明末的史录,很清楚明清鼎革之际汉族同胞百姓所遭受的苦难,有更多人的命运等他去改写。那么既然他穿越到明末乱世,又附身在崇祯皇帝身上,他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使命召唤着他去完成。

    这几日姚宇都让小猴子等人去吴千张大伦二人门前观望有什么人进出,回来的反馈都是二人新附了大顺权贵,每日往来应酬的多是新朝的大官,还有好些京城守备的军爷进出。

    这情况让姚宇有点犯嘀咕,虽说他当初吩咐吴张二人可先投顺大顺军,但他此刻又看不透这二人是真降还是假降。毕竟李自成那边给出的悬赏布告属实诱人。所以姚宇也只好静观其变,只是依然让小猴子等人扮成小花子在吴张二人门前观望。

    这天中午姚宇刚吃过午饭,正准备折返制菌坊帮众人一起生产。突然从临街的铺面传来了一阵叱咤怒骂声。

    姚宇本来把台前事一概委与朱九管着,平日里也有患者因为排队时间长而抱怨骂街,姚宇见朱九几次处理都很妥当,也就安心在幕后遥控。今日却不知怎地会被叫骂声吸引,信步走到帘子后面想要看看是什么人在这里叫骂。

    只见药堂当中一个刀疤脸的黑壮汉子正揪着朱九的衣襟吼道:“你这丧良心的奸商,竟敢谋财害命!我兄弟前几日还好好的一个人,只是风寒咳嗽,来你这药铺子扎了一针,回去就死了。快赔我兄弟命来,否则爷们必要你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说着便唰的一声抽出钢刀架在了朱九脖子上,为观众人一看这架势纷纷四散逃开了。

    朱九一开始被汉子揪住不放,还能保持镇静。他先是劝汉子有话好好说,让铺子上专长医理的先生来检查他兄弟的尸身,看看到底是死于何因在做道理不迟。

    现在突然被人拿刀架着脖子还是头一遭,惊恐慌乱之下心里顿时没了主意。再加上地上躺着的死人昨日也确实来铺子里打过一针,起初心想这汉子莫不是城里的恶霸眼红药局生意好,做了局来敲诈的吧?但他转念又想虽然这青霉素治好过无数人,但却是亘古未有之法,有甚副作用会致人死亡也未可知。若真是误诊害了人家性命可如何是好。

    “这位好汉,你兄弟昨日是在蔽店打过一针不假,可谁又知道他是不是因打针而死呢?

    小店每日接诊病患都有几百人,从来没有患者因为打了针回去身亡的。现在尊驾既然信不过小店的医生,那咱们不如就请顺天府衙门的仵作来验一验,若真是小店误诊致人死亡,我们也绝不逃避,听由衙门发落便是。”

    汉子的伴当们听说朱九要报官,即刻有个瘦高个的汉子闪身出来嚷道;“贼娘!老子们不怕实话告诉你,俺们正是大顺李制将军营里的,你要报官爷爷们就是官,地下躺的这位兄弟一路跟着我们李将爷打进北京城,刀山火海的都闯过来了,没想到惨死在你这谋财害命的奸商手里,你让我回去怎么跟他老娘孤儿寡母交代。小老儿!你要是有点良心就少饶舌,拿五千银子出来,给我这兄弟料理后事并赡养孤儿寡母。否则的话,爷爷们即刻砸了你这铺子,再办你个谋害天兵的死罪。”

    说着几个汉子纷纷撩起袖子就要砸店,店里患者见状纷纷四散而逃朱九也被已经吓的哆哆嗦嗦,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姚宇眼看要打砸起来,正要挺身而出,突然听到一句:“阿弥陀佛,阁下可是李哨官否?”

    众人循声望去不知何时铺子里站了一僧一道并一个长髯中年人,发声的正是为首的和尚。

    瘦高汉子被这和尚叫住,一开始心底还在疑惑心想这和尚看着好面熟,但一时却想不起他到底是谁?

    和尚见汉子皱眉思索眼神疑惑的看着自己,微微一笑说道:“哨官贵人多忘事,五台山一别不想今日在京城重逢,你家李将爷近来可好?”

    这时汉子猛然想起,原来这和尚是大军过山西时他随自家主将专门去拜访过的一位高僧,当时大顺军一路势如破竹,兵锋直指京师眼看北方的半壁江山已在大顺之手了,主将李岩邀和尚辅佐闯王一起夺取明朝江山却被他拒绝了。

    李岩同和尚彻夜长谈后盛赞和尚真是高人,惋惜其不能为大顺所用。

    事后还派他给和尚送去许多礼物,和尚却只留下了一方砚台。

    李哨官深知和尚是位方外高人,立刻讪笑着上前打躬道:“哎呀,原来是不空大师,我家李将爷一直念着您老人家,不想在这遇到您,若是我家将爷知道您老也在京城肯定要登门拜访您的。”

    和尚道:“我看哨官在此好生威武,一言不合就要喊打喊杀。几个月不见贵部就打到了京城,想必李哨官也水涨船高官运亨通了才会如此气盛,正要请教尊驾现在是何官阶,贫僧不好失了礼数。”

    这李哨官哪里听不出和尚语含讥讽,再加上他做贼心虚立刻诉起苦来:“大师有所不知,我们这些半道入伙的河南人哪里捞得到升官啊。我等虽是从闯王东征西讨立过些功劳,可我们将爷毕竟不是闯王同乡嫡系,所以好处是从来捞不着的。比不了人家秦兵个个升官发财。哦,对了。前几日闯王还从宫里分发出好些宫女婚配将士,各营里都有娶到老婆的,偏偏我们营一个都没有。”

    旁边的疤脸汉子也连忙说道:“可不是嘛,就连入城后分守防区都是让我们营驻守这没油水捞的南城里来,真他娘的不公平!”

    此时道士接道:“别人捞好处,各位好汉也没闲着嘛,敲诈勒索的营生无本万利也是好赚得很呀!”

    李哨官等人听道士一下子揭穿他们老底,一个个都涨红了脸面面相觑,亏这李哨官本是李岩的体己亲兵,久在主将身边眼界阅历日渐开阔遂做了哨官。

    听道士如此说忙笑着解释道:“这位道长真会说笑,我们这位兄弟实在是因为在这打了什么青霉素,回去就毒发身亡的。兄弟们气不过才来找店东讨个说法,并非敲诈,再说了人命关天的大事,兄弟们就算再穷也不敢拿这个开玩笑。”

    和尚道:“依贫僧看来,这店东主开店不收穷人诊费,设粥棚碗大米稠俨然宅心仁厚之辈,怎会为了赚点诊费害人性命呢?”

    朱九赶紧插话说:“大和尚明鉴,小店宗旨便是扶危济困,绝不敢谋财害命,况且这位军爷昨日来打针,蔽店并未收他诊费。不信诸位请看小店台账记录。”说着朱九翻开台账给众人看。

    李哨官等人没想到这店家如此缜密,就诊患者姓甚名谁,籍贯年龄,所患症状全都记录清楚,还有患者签名画押全都记录在册。再加上这一僧一道在旁帮腔,几人登时慌了手脚,更加不知所措。李哨官只得嘿嘿干笑道:“既如此,也可能是我这兄弟自己灌黄汤醉死的,我看今天暂且就这样算了。我们将爷军法森严我等不敢再营外久留先回营去,还望不空大师得便去我们营里,我家将爷见到您老人家一定会很高兴。”

    说着几人抬起尸体灰溜溜的走了。

    朱九眼见一场危机解除,瞬间长出一口气。接着便上前跟僧道打躬感谢。

    几人正寒暄时,只见这是小猴子跑出来打躬说道:“我家姚二爷差我来请诸位去后堂说说话。”

    说着不由分说的就把众人往后堂引去,众人虽感唐突但也只好客随主便,跟着小猴子来到了后堂。

    众人来到药铺后堂,只见左首交椅端坐一个白面无须的中年人。与僧道同行的长髯男子一眼望见姚宇,如遭雷击般浑身颤抖,急趋到姚宇面前跪下颤声问道:“主子!奴婢可算找着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