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新政 / 第十二章:有志报君王

第十二章:有志报君王

    正当王承恩为如何进城寻找崇祯而发愁的时候,吴千张大伦找到了他。

    吴千和张大伦二人自从和王承恩分开后,他们就遵照姚宇的吩咐投降了大顺,这两兄弟在锦衣卫人微言轻本没有什么人在意他们是否真心降顺。反正多的是比他们位高权重的明朝官员排着队想向李闯王效忠还不一定能被人家录用呢。

    他们俩在锦衣卫干的都是侦查打探的活计,京城地面极熟。尤其是京城达官贵人们的家底他们更是门清,这正是大顺新朝首总将军刘宗敏眼下最需要的人才,刘宗敏搜刮钱财还要靠这些明朝小吏们给他指明道路呢。再加上吴千人情世故上的事情做的纯熟,先是第一时间掏空家底给大顺朝的京城守备将军张应春送了份大礼,接着又带这帮从西北打到京城来的泥腿子去京城最有名的闲月楼痛痛快快的喝了一顿花酒。

    吴千做东张大伦作陪,酒席上吴千先是把大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功吹嘘了一遍,接着又历数大顺所到之处解民倒悬,救百姓于水生火热之中的仁义之举。感叹自己能为大顺效力真是三生有幸,以后一定为新朝鞠躬尽瘁,并坦诚相告京城防务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一顿马屁加上表忠心,旁边又有红袖添香美人侑酒,张应春酒不醉人人自醉,飘飘然间已经把吴千张大伦二人看作自己的心腹之人了。

    酒过三巡张应春已经喝的满脸通红了,他本是个糙军汉,快语直肠头脑简单。因为跟着闯王舍生忘死的造反十多年冲锋陷阵从未退缩,又是闯王的陕西同乡深得闯王信任,所以才将守备京城的重任交付张应春。跟着他一起来的几个将官们个个兴致高涨,和歌妓们猜枚行令不亦乐乎,吴千只陪着张应春一人一边饮酒一边高谈阔论,唯有张大伦在一侧喝闷酒冷眼旁观。

    酒席喝到后半夜宾主尽欢,张将军自然留宿在了花魁丁娘子房里,吴千临告辞的时候张应春搂着吴千一口一个吴兄弟的嚷嚷着改天得空还要跟他一醉方休。

    吴千深知巴结要趁早的重要性,自打大顺军进城后的第三天起,大顺朝的大小官员个个门庭若市,托关系求门路想要在新朝求官谋差的明朝旧吏们把大顺新贵官员的门槛都要踩破了,丞相牛金星大门外排队求官的人更是排了三里地那么长。

    吴千巴结的早办事又得力,因此深得张应春的器重,马上被委任为大顺京城守备校尉,原锦衣卫手下的兄弟们仍旧听其调遣,除负责保卫京城治安外,主要职责是协助首总将军府向明朝勋贵们追赃要钱。

    吴千和张大伦向王承恩说刘宗敏在京城短短十几天就追缴了几千万两银子的时候,王承恩再也按耐不住,破口大骂了起来。

    “这帮没心肝的混账王八蛋,崇祯十三年,锦州被围,洪承畴率八总兵救援锦州,当时国库空虚,前线催饷的公文急如星火,皇爷为筹饷不惜屈尊向他们借钱,他们一个个哭天抹泪的向皇上哭穷。只是问他们一家借几万两,都说没钱,有的勋贵为了哭穷甚至把家里的桌椅板凳都搬到街上上沿街叫卖,口口声声说是为朝廷筹饷为皇上分忧,他们哪里是想为皇上分忧?他们分明就是给皇上脸上抹灰。现在被刘宗敏板子打一打就都有钱了,十几天就能交出来几千万两,天啊!天啊!别说是几千万,当初哪怕只有一百万国事也不会坏到这般田地!”

    此时一向沉稳干练的王承恩在两个锦衣卫小旗官面前也顾不得他司礼监秉笔大太监的体面,说到激愤时竟然泪如雨下。

    当年皇上为了给前线筹饷焦急的茶饭不思,就差亲自出宫去求那些勋贵们助饷了。劝捐的诏书下遍京城文武百官及勋爵之家,可到头只筹集到十三万两银子。皇上又气又急,生了一场大病,依然得拖着病躯辛劳国事。想到这里王承恩不由激愤难耐,这些勋贵人家的荣华富贵都是靠着皇家的恩典,可事到急处竟没有一家勋贵助饷,这让王承恩既恨勋贵又心疼皇上。

    朝廷当年向勋贵借钱的事情闹得满城风雨,吴张二人都清楚,还有今年初皇上又下诏向百官借钱充作军饷,可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响应,只有一个平民老汉毁家纾难向朝廷助捐400两。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吴张二人这些天替刘宗敏查抄达官贵人家产,从他们家中搜出的金银财宝古玩字画堆积如山,田产铺面更是数不胜数。再想想大顺军围城时,守城的士兵个个饿的骨瘦如柴形同乞丐,吴张二人对满朝勋贵也何尝不是恨的咬牙切齿。

    可是今天他们来找王承恩却有更重要的事情。

    原来自从大顺军入城这十几天已经惹得京城上下都对其怨声载道了,人们纷纷开始怀念大明皇帝在时的安稳太平。吴千和张大伦二人也一直在暗中联络各路英雄豪杰,想要护送皇上去南京重整大明江山,还百姓一个清平世界。

    可他们这么多天来任是寻遍了京城各个角落,依旧寻不到皇上的半点踪迹,今日又传闻李自成要亲帅大军出兵山海关去讨伐吴三桂,他们觉得大顺军仓促间大兵出动,届时京城一定会乱糟糟的有隙可乘,正是护送皇上出城的好机会。他们想起王承恩是皇上最信任的亲近宦官,或许皇上这些天会跟王承恩有联络,所以二人今日一大早就来找到王承恩问消息,可没想到结果还是让人大失所望。

    王承恩这几天也一直后悔没有跟着皇上一起走,现在没有皇上半点音讯,让他时时揪心,担心皇上被人害了。

    可是他一直没有机会进城寻找,只能干着急,现在听到吴张二人已经取得大顺京城守备将军的信任,那带他入城自然轻而易举了。

    可当他向二人提出这个要求时,吴千却有点面露难色,沉吟不语。王承恩看他这样已经面露不悦,耿直的张大伦见状,赶紧说道:

    “不是我们不愿意带您老进城,只是公公昔日在宫里常陪伴在皇上身边,我们担心就这样贸然带公公进城万一被人发现可就太危险了。”

    吴千赶紧把各城门口都有宫中旧人秘密监视的情况说与王承恩。

    王承恩听后不禁吓了一跳,他没想到大顺军对城防把守这么严密,还好自己此前没有贸然入城,不然此刻早已被人拿去了,虽说宫中十万宫女太监未必全都认识他,可既然被挑出来指认的奴婢,必然是见过皇上的,他整日陪在皇上身边,肯定也能被认出来。

    “这该如何是好?我现在时刻担心皇上的安危,再不让我进城去寻找,我怕是要被活活急死在这方寸之地了。”王承恩不愿轻易放弃进城寻找皇帝的机会,有点略带焦急的向二人问道。

    吴千赶紧回道:“您老不必焦心,其实带您进城也不难,只是要给您易容装扮一番以便掩人耳目才好。”

    “那还说什么,赶紧给咋家扮起来吧。”

    “属下斗胆,需借您老头发少许,给您老扮个美髯公。”

    王承恩也明白,自己下巴上没胡子有多引人注目。所以也顾不得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教导了,当初为了吃口饱饭,命根子都可以剁了的人,现在为了救皇上这点头发有何舍不得。所以欣然同意了吴千的建议。

    半个时辰后,京城德胜门外,三骑从西北方向疾驰而来,为首的一人着大顺部总官服身长七尺,剑眉星目,虎背蜂腰,身形俊逸,看得出是有一身的好功夫在身上的。

    左后侧一人身高六尺有余,与为首的青年一样身材,只是略显黑壮一些。身着哨总官服同样威风凌凌。

    右后侧是一个白净面皮,略显消瘦的中年男子,圆脸络腮胡子和他白净的面皮略有反差之感,只不过他青衣小帽相貌平平并不惹人注意。

    守城的小哨官,一眼认出为首的青年正是京城守备威武将军张应春手下的部总吴千,此人不单是张将军手下红人,而且连首总将军刘爷那里他都说得上话。

    小哨官赶紧满脸堆笑上前寒暄

    “哎呀,部总爷这是去城外公干啦?您老辛苦辛苦。”

    “不敢,在下跟徐老弟一样都是为大顺做事,兄弟们也辛苦,来!这点碎银子兄弟们拿着喝酒,兄弟还有公务在身不敢耽误,改天再来找你老弟喝酒。”

    吴千不愧是人情烂熟,连个守城门的小哨官的名字他都知道,这也让守城哨官感觉面上有光,赶紧点头哈腰的送吴千一行入城。

    三人进了城,直奔钱粮胡同张大伦家而去,现在张家已经是各路豪杰聚会商议要事的据点,同时吴千张大伦也会经常在张家宴请大顺新贵,平时各色人等进进出出,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

    张家在钱粮胡同东首一座三进的院子,几人刚到张府门外下马,张大伦就立刻让仆人去通报老爷说是有贵客到了。

    待张大伦引着王承恩进入张宅第二进的客厅,家主张守正已经在阶下迎候了。

    张守正看上去不到五十岁的年纪,两鬓和胡须都还乌黑,身材不高但却壮实,双眼炯炯有神,他们锦衣卫的小武官都是靠自己拳脚搏杀和风里来雨里去辛苦当差挣来的官职,所以锦衣卫低级军官也大多像张家父子这般黑壮结实的身材。

    几人相见,张守正刚要见礼,突然发现儿子张大伦暗暗向他递个眼色。他立刻明白这位贵客身份特殊,这里不是客套见礼的地方。

    张守正二话不说,伸手做个了里面请的手势说道:“贵客鞍马劳累,先进屋喝口茶吧。”

    王承恩也不跟他客气,拱拱手随张守正进了张家客厅。

    待宾主寒暄坐定后,吴千起身走到张守正身边,低声说道:“义父,这位贵客就是我们向您提过的,一直侍候在皇上身边的司礼监王公公。”

    张守正闻言心头一震,刚端起茶杯的手不由得略颤了一下,他没想到眼前这位白面长须,眉目和善的人就是皇帝最宠信位高权重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

    略一迟疑后,张守正马上起身单膝拜倒在王承恩面前,双手抱拳道:“草民张守正,拜见王公公”

    搁在往日,像张守正这样赋闲的锦衣卫小官想要拜见王承恩是连大门都进不去的,没想到今天可以在自家厅堂里见到他,虽然他早已不在官场,张守正依旧难掩内心的激动。

    一直以来王承恩都很清楚自己的权利和地位都是靠皇帝的宠信得来的,一旦有一天皇帝不再信任自己,亦或者像今天这个局面,皇帝自己都自身难保的时候,那自己的权势也都烟消云散了。

    今日在张家他更不愿意摆架子,所以他赶紧起身一把扶起张守正。

    “张兄弟快请免礼,承恩今日以落难之身承蒙尊驾仗义相助,感激不尽,岂敢在你们这些忠义之士面前称尊。”

    张守正在锦衣卫当差十几年从未见过王承恩这么大的官,今天竟然被王承恩称兄道弟的扶起来,竟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此时吴千也过来扶起张守正说道:“义父,您老人家也不必太拘礼了,王公公平日是最体恤我们这些下属的,只要是实心为朝廷办事的人,他老人家都宽厚相待从不讲究虚礼。”

    王承恩说:“正是!我与你虽素未谋面,但却是知道你的。天启年间你与吴思源在辽东九死一生的为朝廷刺探军情。如今你早已不吃朝廷俸禄,但在江山社稷最危难的时候又能挺身而出,冲这份忠心咋家佩服你,所以快别拘礼了。”

    张守正闻言也不再拘礼,二人重新落座。

    王承恩后道:“方才吴千和大伦说,他们这十几天一直在多方访查主子的下落,可一无所获,我也是忧心如焚,这颗心呐时时像是被火烹油煎般难熬,所幸今日得进城来。事不宜迟,我这就想出门寻主子去。你们先告诉我,这城里哪些地方是你们还没有去找过的?”

    张守正握紧了拳头轻轻摇头道:“实不相瞒,这城里但凡是皇上可能容身的地方我们都去找过了,没有一点踪迹。”

    吴千这时接话说道:“这内城虽说不大,但也有几十万人,一时找不到皇上也是正常的,公公也不要太忧心了,我们苦苦寻找都没有皇上的消息,可见他隐蔽的很好,我们也不用太为他的安危担忧。我想只要我们用心去找,总会有消息的。”

    几人人正说话间,张府管家进来通报称,不空和尚和玄元道人前来拜访,张府门子知道二人是张家熟客,已经引着二人往花厅这边来了。

    王承恩见张家有访客,起身说道:“既然贵府有客到,那咋家先出门去寻找皇上,待到酉牌时分我再来落脚。”

    吴千赶紧起身说道:“王公公您老不妨见一见这不空和玄元,他二人虽说都是方外之人,却都是满腔热血的豪侠之辈,这些日子,他们四处奔走,号召各路豪杰想要把皇上和几个皇子营救去南京。他们这个时候来估计是有事要找我义父商量,您老在这里也身份最尊,比我们更容易号召群雄。”

    吴千话音未落,只见管家引着一僧一道已经到门外了,几人纷纷起身相迎。

    为首的一僧身长七尺有余,面容清癯却目光如炬,显然是个内功修为不俗之人,想必就是不空和尚,而他身旁矮矮胖胖憨态可掬的正是玄元道人了。

    二人和张守正等人显然已经极熟了,彼此相见也不拘礼,互相拱手作礼后各自落座。玄元显然是个急性子,刚一落座,也顾不得有外人在,就兴冲冲的说道:“今日城里出了件大事,不知道吴部总知道了么?”

    吴千心想这玄元也真是风趣不羁,什么时候都不忘拿他的大顺官职打趣,但此刻有王承恩和义父二位尊长在座,他也不便同他计较,便正色道:“在下今日一早出城,还不清楚城里出了何等大事。”

    玄元呷一口茶,抿抿嘴说道:“今日上午哄传大顺虎将潼关伯罗虎昨夜被人杀了。”

    吴千闻言心头一凛,大顺潼关伯罗虎这个人王承恩他们未必知道,可他却很有耳闻。

    吴千道:“我听闻此人还是娃娃时就跟着李自成当孩儿兵,后来逐渐展露头角做了闯营孩儿兵的头领。此人身经百战,绝非等闲之辈,年纪轻轻的就被大顺封为潼关伯,还刚刚被大顺皇帝赐婚,据说新娘是李自成亲自从宫女中挑选貌美贤德的佳配。昨天正是他成亲的日子如此虎将怎么突然被杀了?难道是咱们潜伏在京城效忠大明的豪杰所为?”

    可是昨天正是罗虎新婚大喜的日子,身为大顺新贵他的宅子里必然很多人去恭贺,谁会在别人洞房之夜去行刺新郎呢?在座几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事到底原委如何。

    玄元此时却卖起了关子,又紧抿一口香茶道:“唉呀,张老爷,你家今日这茶分外的香醇,待我走时可否送些给贫道呀?”

    张守正知道他又要拿自己打趣了,也急着想听他说下文,赶忙应承下来。

    玄元这才叹口气道:“说来惭愧啊,我等奔走呼号这些天一事无成,徒有报国之志却于事无补。竟还不如一女子有作为。”

    张守正见他突发感慨,含笑问道:“仙长何出此言?”

    “张老爷不知,那刺杀罗虎之人正是李贼指配给罗虎的新婚妻子,据说原是宫中陪在公主身边的一个小宫女,名叫费珍娥的。你说我们这些人不就是连个弱女子都不如吗?”

    王承恩接过话茬道:“这女子果然不错,看来皇上当初没有看错人。”

    玄元道人心直口快道:“哦?难道尊驾认识这位奇女子?”

    张守正起身拱手说道:“仙长不知,这位就是皇上身边的司礼监秉笔王公公。”

    不空和尚和玄元道人曾听吴千说过,当初他和张大伦二人进宫救驾,宫中十万宫女太监各自奔命,只有王承恩陪在皇上身边,而他的顶头上司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却已投降了李自成。可见这个王承恩对皇上也是十分忠心的。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他二人虽然是方外之人,却对危难时依然对皇帝忠心耿耿的王承恩十分敬佩。

    不空和玄元闻言,赶紧起身向王承恩各施一礼。王承恩起身还礼,接着说道:“这费珍娥原是乾清宫里侍候皇上的宫女,皇上见他聪明伶俐又识文断字,才派她到公主身边,陪公主读书的。没想到这孩子这么有志气,在此贼氛肆虐之时斩杀贼将,搓贼凶焰。只是不知道她现在如何了?”

    一直没说话的不空和尚叹了口气说道:“这孩子属实有志气,她在刺杀罗虎后就上吊自尽了,死前还留下两句七律。”

    王承恩赶忙问:“哦,是那两句七律?”

    “本欲屠龙翻刺虎,女儿有志报君王!”

    王承恩一拍桌子道:“有志气!”

    不空接着道:“我二人此番前来,不单是为着贼将被刺一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告知张老爷和吴百户知道。据可靠消息,吴平西已经在山海关誓师讨贼了,李自成已经定下四月八日出师讨伐吴三桂,届时兵荒马乱,我们正好出城,当务之急要赶快找到皇上才是。”

    王承恩道:“不再等了,记得皇上和我分别时曾说过,他会去南城的花子窝里藏身,我现在就分头去南城花子窝去找。”

    不空和玄元齐声说:“我与王公公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