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造反开局,老朱崩溃了 / 第五十五章 可以成圣,那我为何不能斩圣人?

第五十五章 可以成圣,那我为何不能斩圣人?

    朱标抬眼望去,说话之人是礼部尚书李原名。

    “太子,恕微臣冒犯。”

    李原名起身拱手,恭谨的行了一礼,接着说道。

    “开民智,此举想法是好的。”

    “如果大明的百姓都能够读书识字,明白事理,对于治理大明,那也是有极大的好处。史书上肯定也会浓重记录这一笔。”

    “刚才詹徽詹大人的提议更是两全其美,能够最好的实施这个政策。”

    李原名先是夸赞了一番,久经官场的他,自然懂说话的艺术。

    紧接着,只见他话锋一转。

    “太子,臣以为,有童生教学,在乡镇建立社学已然足够,不适宜再出现更多的学校。”

    “这是为何?”朱标放下手中的茶杯,好奇的问道。

    李原名深深的看了朱标一眼,不知道他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

    如今话到嘴边,却不得不说出来了。

    “太子,开民智,想法固然是好,不过,事情都有双面性。自古至今,百姓所需仅有四字,吃饱,穿暖!”

    “衣食住行才是最基本的,识文断字,向来都是少数人才能拥有的特权,这也是读书人珍贵的原因。”

    诸位大臣点头,读书人自古至今就高人一等,这就是原因。

    “太子,如今此举,短时间来看,是可以让所有人读书,但是必定会引起那些真正的读书人心中不满。”

    “毕竟其中好多的读书人,可都是寒窗苦读数十载,而无用武之地。”

    “如果只有社学,影响则不大。如果真按照太子所说,那这些读书人的心则将乱矣。”

    李原名说到此处,停了下来,望着朱标,接下来的话,他没有再往下说。

    “大明初创,一切都是从头开始,百废待兴,如今虽已有二十多年,但是一切都还在摸索阶段,相信这些读书人会理解的。”

    “我今日此法,说到底,还是这些读书人不够用,不得已而为之。”

    读书人,是一股很重要的力量,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不能不在意。

    因此朱标也是解释着说道。

    其余几位尚书,此刻都在沉思。

    彼此悄悄对望一眼,心中都已经明白,刚才自己等人都把这件事情想简单了。

    此刻经过李原名的提醒,众人心中都浮现两个字,儒门!

    是的,这才是关键所在。

    不过看太子样子,恐怕还没有想到此处。

    看李原名的情况,却是已经不准备多说下去。

    如果这个政策真的这么贸然实施下去,说不得会背负天下读书的骂名。

    詹徽硬着头皮走了出来,对着朱标低声说道。

    “太子,如今天下读书人皆师从儒门!”

    朱标瞬间就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怪不得李原名说话好似意犹未尽,源头竟是在这里。

    朱标习惯性的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思考,一直忽略了当下社会的形式。

    如今天下,佛道儒,三教昌盛。

    佛道两教基本上是信仰,主掌人们的精神世界。

    而儒门,那就是彻彻底底的贯彻到了每个人的亲身行动之中。

    不说别的,就连朱标自己都是从小师从大儒,当世首屈一指的名儒宋濂,更是他的老师。

    自己平常行事都要注重礼节,圣人之言。

    更何况是平常的读书人,这些恐怕都已经是深入骨髓了。

    如今最盛行的就是程朱理学,所提倡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无数的读书人,奉之为典范,那些大儒更是以此来引经据典。

    想到此处,朱标思绪万千。

    本以为只是简单的建个学校,看样子是惹了马蜂窝了。

    李原名见朱标明白了其中干系,这才接着说道;

    “民间向来是有私塾存在,都是收费教学,如今社学时义务教育,就是断了这些人的生计。这些人基本上也都是儒生。”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大明建立至今,这些读书人都是通过考试,参加科举,才一步步进入仕途。”

    “如果现今按照太子所说的学校等级,那以后科举将属于何种地位?”

    “那百官的选拔,又是何种的标准?”

    李原名不得不说这些,毕竟这些事,总归还是要礼部来负责的。

    毕竟不管是科举也好,国子监也好,都是礼部的管辖之内。

    如果贸贸然的实施新政,礼部就会成为首当其冲之地。

    恐怕第一个被骂的就是他李原名。

    年近花甲的李原名,自然不想在自己行将入土之际,平白的添此骂名。

    读书人,最爱惜的永远是自己的名声。

    有些人好色,有些人爱财,有些人好名!

    朱标看着眼前的几人,显然心中都是如此想法。

    看样子,此举恐怕无法顺利的实施。

    朱标心中明白,这是自己思虑不周了。

    看样子,想要好好的治理大明,还得从思想上转变过来才行。

    想到此处,朱标只好将此事暂且放置。

    诸位尚书也都是暗舒了口气,如果太子坚持实施,他们也只能照办。

    不过接下来要面对的恐怕就是天下读书人的口诛笔伐,将会天怒人怨,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局面。

    朱标此刻有些意兴阑珊,本来一些想要说的话,此时都不知道该如何说起。

    诸位尚书见状,纷纷起身告辞。

    哪怕是詹徽,面对天下的读书人,也没有好的计策。

    他虽然想更进一步,但是也不想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之上。

    因为他也怕,风浪太大,会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

    “儒门?难道真的是无法撼动?”

    朱标喃喃自语。

    此刻的他面对这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庞然大物,也是无从下手。

    倘若是有形之物,他还能令千军万马,冲锋之。

    但是此刻,即使拥有整个大明,却无用武之地。

    毕竟儒门已经传承了几千年,连那些目不识丁的老百姓都听说过孔孟二圣。

    “圣人?”

    朱标想到此处,心中忽然有了一个大胆都主意。

    这个主意要是被别人知道,恐怕会大骂,太子疯了。

    不过朱标却是明白,这是唯一的一个办法。

    既然别人可以成圣,那我为何不能斩圣人?

    越想,朱标越是觉得,这是改变现状的最好的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