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请皇兄赴死 / 第16章 这样合适吗

第16章 这样合适吗

    杨善这句话,无异于一石激起千层浪。

    人家都是几千几百,他上来就是三万,完全就是卷死人不偿命。

    群臣噤声,陈循立刻站出来,阴阳怪气地说道:“杨侍郎家资颇丰,不知这些钱财从何而来?”

    眼见对方发难,杨善不急不慌,微笑着说道:“有劳陈侍郎费心,老夫除了身居庙堂,手里还有些产业,多年下来,倒是攒了些银钱。”

    陈循追问道:“杨侍郎家里有什么产业?”

    “一间绸缎庄,一间染坊,一家成衣铺。”

    “看来这绸缎成衣生意还不错?”

    “利润平稳,说不上有多好,至少收入稳定,比不得米粮店,遇到灾年价格倍增,老夫没记错的话,陈侍郎是不是有几家米粮店,最大的那家好像就在城东大柳树胡同。”

    陈循面色突然变得尴尬起来,连连摆手道:“哪有的事,杨侍郎莫要乱讲。”

    “哦,那是老夫记错了!”

    杨善会心一笑,看破不说破,还能做朋友。

    果然,陈循不再盯着杨善不放,而是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故作镇定。

    眼见陈循败下阵来,其他人更加不敢说什么,大殿上顿时安静下来。

    这时候,于谦缓缓站出来,说道:“臣手中没有多余的现银和粮食,不过,臣在钱塘老家有一座祖宅和八千亩良田,这便差人去寻买主,尽快变卖掉,所得银两全部捐纳。”

    江南八千亩良田的价值至少在五万两白银以上,就算贱卖,也不会低于四万,而且,这是祖产。

    在场官员不管有钱没钱,绝不会动自己祖产。

    于谦的行为无异于发起一场更为严重的内卷,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陈循依然低着头,假装没听见。

    你爱捐多少是你的事,反正我就五千两,再多没有了。

    大殿之上,石亨急得满头大汗。

    他很想站出来支持一下郕王,可是,没有钱了啊!

    昨天晚上把所有的家产都给你送了去,手中已经所剩无几,总不能全家喝西北风吧?

    朱祁钰注意到石亨,问道:“石卿家有话说?”

    石亨支支吾吾:“臣,臣……是想捐,捐纳……”

    朱祁钰问道:“卿家准备捐纳多少钱粮?”

    石亨一咬牙,道:“臣家里还有,还有……”

    朱祁钰突然打断道:“没想到石卿家还准备了清单,成伴伴!”

    “是!”

    成敬会意,走下大殿,来到石亨身前。

    石亨顿时愣在当场,不知所措,成敬缓缓伸出手,然后,凭空出现一份薄册。

    在众臣之中,石亨的站位比较靠前,仅次于六部尚书,而那几位大老爷都低着头,没人注意到这个细节。

    成敬笑了笑,双手捧着薄册,转身返回。

    “殿下,请过目。”

    石亨表情愕然,忍不住挠了挠头。

    朱祁钰打开清单,诧异道:“石卿家真是忠心爱国!”

    众人纷纷抬起头,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份清单。

    朱祁钰缓缓站起身,举着清单说道:“大同总兵石亨,捐纳纹银五万两,黄金三千两,珠宝玉器五百七十件,折合白银共计十二万两!”

    石亨整个人都呆住了,这不是昨晚给郕王送的礼单吗?

    当时看到郕王来者不拒,还以为都是一路货色,没想到,自己错了,大错特错……

    朱祁钰上前几步,亲手将清单交到陈循手中。

    “陈侍郎,抓紧入库吧!”

    陈循看着清单上的数额,额头不禁渗出汗渍。

    这都什么人啊?

    我们捐几千两已经不少了,你们倒好,一个三万起步,一个变卖祖产,现在又来一个倾家荡产,搞什么,不过了?

    你们不过,我还过呢!

    “石总兵大义,在下佩服!”

    石亨终于醒悟过来,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抱拳道:“某世受国恩,当义不容辞!”

    陈循本打算问一问,你这么多银子哪来的,转念一想,能站在这里的,谁家里没有祖产,算了,还是不要自取其辱了。

    在石亨等人的带动下,陆陆续续又站出一些人。

    成敬将百官募捐数额一一统计,最终结果为白银八十万两,粮二十万石。

    朱祁钰非常满意,站起身长鞠一躬,道:“这笔钱粮对于前线战事至关重要,诸位卿家深明大义,本王代皇兄谢过诸位!”

    群臣顿感受宠若惊,纷纷回礼,口呼万岁。

    朱祁钰又看向金英,说道:“皇兄身在敌营,孙太后救人心切,肯定是乱了阵脚,将内帑十窖白银送出去也是情有可原,只是不知瓦剌也先是否同意放人?”

    金英低着头:“没有……”

    “他们是嫌给的不够多吗?”

    “是……”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朱祁钰长长叹了口气,然后看向陈循,说道:“户部回去算一算账,从刚刚筹备的钱粮之中拿出一部分,派人送去瓦剌军中……”

    “殿下,不可!”

    于谦突然站出来,说道:“若瓦剌大举进攻,区区八十万两白银,二十万石粮食,根本不够用,更何况,此时将钱粮送去瓦剌军中,岂不是让瓦剌士兵吃饱喝足,然后有力气杀害我方将士?”

    石亨随后道:“臣附议!”

    杨善也站出来:“臣附议!”

    “臣附议……”

    大殿上,群臣神情激愤,纷纷站出来支持。

    王直和陈循对视一眼,各自面露难色。

    方才争论是否该由孙太后主持大局,于谦并未参与意见,自己这边仗着人多,略胜郕王一筹,没想到,人家压根就没打算妥协,而是在这等着呢!

    所谓的募捐,一方面是真的为打仗筹集钱粮,另一方面,谁出的钱粮多,谁就有话语权。

    人家一出手就是几万两,十几万两,你们这些尚书侍郎却抠抠搜搜,每人只拿个几千两,凭什么大声说话?

    就算仗着自己的身份,勉强把那些人压下去,可是,当群臣听说自己辛辛苦苦募捐的钱粮即将被送去瓦剌军中,仿佛引爆了火药库,立刻就炸了!

    好一手以退为进,釜底抽薪!

    陈循心中暗暗琢磨许久,仍是无法理解,你一个亲王,不好好享受荣华富贵,什么时候学起了兵法?

    “启禀殿下,臣赞同于侍郎所言,这笔钱粮应该用在战事。”

    朱祁钰却说道:“拿不出钱粮,皇兄怎么办?”

    陈循只得硬着头皮说道:“打赢了,才有资格谈判,否则,送出去多少钱粮都换不回皇上!”

    朱祁钰这才点点头,道:“既如此,就依卿家所言,下去准备吧!”

    “是!”

    陈循站回列班,心中暗道,郕王的心机太可怕了,远在皇帝之上,孙太后还真不一定压得住。

    朱祁钰转头看向王直:“候补官员名单就由王尚书亲自呈送孙太后御览,顺便告知百官募捐钱粮一事,让孙太后放心,我等必竭尽所能,迎回皇上。”

    王直脸色黢黑,气氛都烘托到这了,还给孙太后看什么啊?

    还要跟她说募捐的事,万一这老娘们脑袋一热,真的把这笔钱粮也送去瓦剌军中,百官还不得吃了我?

    “老臣以为,殿下身为监国,朝廷政事该当由殿下做主。”

    “本王没有治国理政的经验,还是请孙太后主持大局为妥。”

    “殿下,当初皇帝北狩,朝中无君,孙太后代掌国事只是权宜之计,如今殿下已经继监国位,依祖制,孙太后不宜再过问政事。”

    “这样……合适吗?”

    “回殿下,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