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请皇兄赴死 / 第17章 圣太后

第17章 圣太后

    朝会过后,朱祁钰移步文华殿,开始批阅奏疏。

    有了成敬在一旁伺候,金英便悄悄离去,转头来到坤宁宫。

    孙太后早已等待多时,问道:“早朝所议何事?”

    金英小心翼翼禀报:“今日朝会主要有两件大事,一是吏部提交了候补官员名单,二是募捐。”

    “募捐?”

    “郕王殿下得知国库空虚,便发动百官募捐,并以身作则,带头捐出白银二十万两,粮五万石,用以前线战事。”

    孙太后很是意外,称赞道:“郕王心存大义,做的很好,百官反应如何?”

    金英回道:“百官各自捐纳银钱不等,少则数十两,多则数万两,大同总兵石亨更是捐出全部家资,折合纹银约十二万两,仅次于郕王殿下,最终统计结果,共计白银八十万两,粮二十万石。”

    孙太后不住点头,问道:“哀家倒是没看出来,石亨一介武夫,对皇上倒是忠心的很呢!”

    金英脸上陪着笑:“国难当头,百官表现的尤为团结。”

    “唉!”

    孙太后叹了口气,说道:“可惜内帑的银子都送给了瓦剌也先,否则,哀家也该代表皇上捐纳一些才是。”

    金英说道:“郕王殿下还说,要从这笔钱粮中拿出一些,用来迎回皇上。”

    孙太后脸上露出喜悦之色,说道:“哀家和皇后,还有几位嫔妃将各自的金银首饰整理到一起,凑了两口箱子,折算成白银大致有五万两,正准备让郭敬送出宫去,如果能从百官募捐的银钱中再拿出一部分,凑个十万两,迎回皇上就有希望了。”

    金英闻言,顿时心中一沉,噗通跪下。

    孙太后疑惑道:“你这是何意?”

    金英叩首道:“太后娘娘息怒,今日早朝堂之上,百官反对用募捐钱粮迎回皇上……”

    孙太后沉下脸,问道:“你说清楚些,是谁反对?郕王吗?”

    “不,不……郕王殿下提议,拿出一部分钱粮,用来迎回皇上,可是,兵部左侍郎于谦带头反对,其他人……也反对……”

    “于谦?”

    孙太后柳眉紧蹙,问道:“哀家素来与他无冤无仇,为何突然发难?”

    金英脸色苍白,低着头说道:“这……奴婢不知……”

    孙太后又问道:“其他人呢,吏部尚书王直,户部左侍郎陈循,他们怎么说?”

    “王大人和陈大人没有说什么……”

    孙太后想了想,继续问道:“吏部不是拟定了候补官员名单吗,为何不见王尚书来寻哀家?”

    “启禀太后,这份名单已经,已经……”

    “已经如何?”

    “吏部交内阁票拟,然后司礼监加印,郕王以皇上的名义下诏……”

    “你说什么?”

    孙太后腾地站起身,问道:“数十名官员变动,这么大的事,哀家还没有看,谁让他下的诏?”

    “太后娘娘息怒,是礼部左侍郎杨善,他说……”

    金英只感觉全身上下冒冷汗,说话的时候身体都在哆嗦。

    “说了什么?”

    “杨大人说,皇明祖训,宦官和后宫不得干政……”

    “好啊,竟然将祖训搬出来!”

    孙太后怒不可遏,说道:“即刻召吏部尚书王直觐见,告诉他,没有哀家的允许,所有官员变动均不作数!”

    “娘娘,王尚书恐怕不能来后宫觐见……”

    “为何?”

    “还是杨大人,说……说什么凡宫闱当谨内外,后妃不许群臣谒见,否则便是有违祖制,罪……当诛!”

    啪!

    孙太后面若寒霜,手中的玉盏被摔的粉碎。

    “杨善,哀家记住你了!”

    金英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只好一个劲地磕头。

    侍女万贞儿匆匆赶过来,说道:“太后娘娘,礼部尚书胡濙求见。”

    孙太后冷冷道:“宣!”

    万贞儿转身离去,不多时,胡濙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坤宁宫,倒头就拜。

    “老臣拜别太后娘娘!”

    “胡尚书,你这又是什么意思?”

    “郕王殿下已经恩准老臣请辞,离京之前,特来拜别太后娘娘,望娘娘保重凤体,早日迎回皇上!”

    孙太后说道:“皇帝北狩,朝中已经乱作一团,大明还要仰仗胡尚书,怎可轻言身退?”

    胡濙说道:“太后娘娘,臣老了,干不动了,朝中有郕王监国,百官上下一心,必能迎回皇上。”

    孙太后柳眉一挑,问道:“你觉得郕王此人如何?”

    胡濙想了想,说道:“有谋略,有格局,老臣就明说了吧,郕王绝非等闲之人,断不会满足区区一个监国之位。”

    闻听此言,孙太后脸色更加阴沉,说道:“你是说,郕王有野心?”

    胡濙叹了口气:“而且,野心还不小!”

    孙太后心中骇然,说道:“如果郕王的心思不在迎回皇上,必然会造成朝廷党派林立,内斗不止,到那时候,国将不国,胡尚书,你不能走!”

    胡濙苦笑道:“老臣已经七十五岁,还请太后娘娘开恩,准许老臣回乡颐养天年。”

    “胡尚书,你以为你走了,郕王就能放过你?”

    “老臣已经决心远离庙堂,不问世事,想必郕王殿下不会为难一个不中用的老头子。”

    “哀家没记错的话,你的两个儿子,一个是锦衣卫南司镇抚使,一个是东城千户所的副千户,如果你走了,你觉得他二人的官职还保得住吗?”

    胡濙脸色变得十分难看,说道:“太后娘娘,老臣有些话……可能会有冒犯,还请见谅。”

    “胡尚书但说无妨。”

    “郕王殿下之所以对老臣有成见,就是因为这一次襄阳之行,殿下认为老臣支持襄王,因而受到排挤,也算是情理之中。”

    “你既然知道其中的缘由,难道就没想过,郕王真的会放过你吗?你走之后,用不了多久,你的两个儿子就会回乡去给你养老了。如今这世道不太平,兵荒马乱的,路上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也未可知。”

    胡濙神色变了变,思索许久,最终说道:“太后娘娘究竟有何指示?”

    孙太后冷冷道:“寻个理由,废去郕王的监国位,请襄王出山,主持大局。”

    “瓦剌大军随时可能会进攻京师,如果这时候换监国……”

    “若能办成,哀家保证你位列三公,成为百官之首。”

    胡濙眼中的欲望之火再次燃起,叩首道:“老臣唯圣太后马首是瞻,便是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辞!”

    孙太后满意地笑了笑,吩咐金英送客。

    送走胡濙,金英再次折返回来。

    孙太后面色不善,道:“你还有什么事?”

    金英小心翼翼地笑了笑,说道:“奴婢还有一个好消息告知太后娘娘。”

    “什么好消息?”

    “王振家里抄出大量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