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赶海:我捕鱼能实时提现 / 第二十章 海螺珠

第二十章 海螺珠

    他们统一先把海获提到黄浩鑫家中,不到一根烟的时间,黄浩鑫和黄景轩卖鱼回来,看到那四大桶的收获,也是相当惊喜。

    卖大鳐鱼的钱,杨坚、黄浩鑫,以及黄武斌和黄景轩四人分了。

    只不过,杨坚和黄浩鑫拿大头。

    对此,黄武斌和黄景轩自然没意见,能带他们起飞就行,还要求什么平分?他们真要这么要求,下次人家不带他们玩了。

    杨坚把那只凤凰螺拿出来。

    黄浩鑫开口:“就这么一只,也卖不到太多钱,自己留着也好,吃了肉,壳留着玩。”

    当工艺品嘛!

    他们自小生活在海边的人看不上,但对坚哥来说,估计是有点吸引力。等以后见多了,或许就会失去兴趣。

    杨坚越发奇怪。

    貌似三金他们对这只凤凰螺都不重视,但金手指给出的价值为何那么高?

    肯定有原因的吧?

    “壳也不值钱吗?”他忍不住问。

    “遇到喜欢的人,应该能卖一百几十块。”黄浩鑫回答他。

    其实,凤凰螺也有许多种,但眼前的这种,黄浩鑫可以很负责告诉杨坚,真的不怎么值钱。

    他朝黄武斌等人喊道:“搬上车,拉去卖了吧!对了,挑出点,今晚烧烤。”

    将那四大桶货卖掉,杨坚他们每人进账一千多,皆大欢喜。到了傍晚,大家搭把手,开始处理海鲜,炒菜的炒菜,烧烤的烧烤。

    之前制作干贝,黄浩鑫还特意留下一点比较好的裙边。

    黄武斌带来两箱酒。

    正在清理海螺的阿莲忽然发出惊叫。

    她知道两只花点琴螺和那只凤凰螺的螺壳,坚哥是打算留着当工艺品,所以处理的时候特别小心,尽量不伤害到螺壳本身。

    谁知道,凤凰螺竟然挖出一样东西。

    “你们看,凤凰螺里面有一颗海螺珠。”她无比惊喜。

    此话一出,顿时吸引了所有目光。

    杨坚忽然明白怎么回事了。

    他说呢!海螺本身不太值钱,那两万多是怎么来的?答案就在那枚海螺珠。

    “我靠!海螺珠很值钱的。”黄武斌鬼叫道。

    大家围过去,接过那枚海螺珠,细细打量。

    “海螺也产珍珠的吗?”杨坚是头一回听说,难免有些意外。

    黄浩鑫笑道:“坚哥,海螺产珠的概率很低,比贝类低很多,所以海螺珠通常都要比其他珍珠贵。

    最有名的就是美乐珠,要是得到一枚,几十万,甚至几百万都不是梦,可谓一夜暴富。”

    美乐珠,又称“龙珠“或“火焰珠“,体型较圆,出自海螺体内,无法人工养殖。

    其成分和多数贝壳类相似,包含方解石及霰石微晶集合体,颜色有橘红、橘黄、黄、黄褐到近白色,具有陶瓷的晶亮外观,火焰纹路构造,形状从不规则形、椭圆到蛋形都有,圆形者价值通常较高。

    除了美乐珠,孔克珠也是海螺珠的佼佼者,一克拉从几千到上万元不等。

    孔克珠产于一种叫女王凤凰螺的海螺,这种海螺仅生活在加勒比海一带。

    据说,每一千到两千个女王凤凰螺中才会发现一颗孔克珠,其中只有百分之十可以达到宝石级的品质。因此,孔克珠是最珍贵的天然珍珠之一。

    “是呀!可惜,不是美乐珠。”阿远也遗憾地说道。

    只见眼前的海螺珠比手拇指还要大,重量应该超过10克拉。

    虽然比不上美乐珠,但想来也值几千块,甚至一两万的吧?

    当然,具体值多少钱,他们不敢说,毕竟不是行家,以前也没有捡到过海螺珠。前些年,村里有人得到过一颗,比这颗要小一点,卖了几千元。

    众人看了一遍后,将那枚海螺珠递给杨坚,可没有分利的想法,黄浩鑫都不例外。

    这属于杨坚的私人收获,他们可没有脸要求分钱。

    杨坚笑了笑,收起来。这宝贝,不出手的话,留着送人也行,自己老妈那么大岁数,一件像样的首饰都没有。

    有好东西,他的第一想法,就是留给老妈。

    “坚哥,浩子,明天有什么计划吗?”黄武斌显然是吃到了甜头不想吃苦了。

    跟着喝汤也行呀!

    “明天?你有什么建议?”黄浩鑫问他。

    “去放龟岛附近摸鲍鱼,怎么样?”黄武斌提议。

    “你能搞来装备?”

    摸鲍鱼需要潜海,面罩、脚蹼、橡皮衣、氧气筒这些都是必备的装备。一两套,黄浩鑫还能借来,但那么多人。

    “交给我。”黄武斌当即拍胸口。

    他明白,想要加入杨坚和黄浩鑫的队伍,就得拿出点作用来。

    “行呀!那明天去放龟岛。”黄浩鑫拍定主意。

    鲍鱼可是高级货,鲍鱼的价格,得看个头有多大,也就有了大家口中的几头鲍,头数越少,说明鲍鱼越大,越值钱。

    饭后,一直到快十点钟,黄武斌等人才陆续离场。

    杨坚冲了个凉,正打算刷一会手机就睡觉,要入乡随俗,作息时间尽量不要跟其他人相差太大。

    这时,二弟打来电话。

    听他聊这聊那的,杨坚直接问他:“不够钱用了?”

    倒也不是责怪的语气,老弟一个人养一大家子,尤其是两个孩子读幼儿园以来,工资经常捉襟见肘。

    那边传来苦笑:“嗯!哥,你宽裕吗?上次大妹去医院,跟老妈要了几百块,这次不敢问她了。”

    其实,只要开口,老妈虽然会嘀咕,但还是会想办法给他挤出钱来。

    他自己不好意思要。

    如今的工作,工资真的不能承担家庭开支,但又不敢辞职去找别的,万一辞了,短时间找不到别的活,会出大问题的。

    他们两口子商量,等最小的孩子稍微大一点,两人都去工作,让老妈帮忙带,减轻压力。

    “等一下转给你,一万够吗?”

    二弟顿时愣了愣,随即连忙说道:“不用那么多,哥你宽裕的话,给我转两千就好。”

    “行了,就这样吧!”杨坚不跟他废话,挂了电话就给他转一万过去。

    杨铭收到那一万元,五味杂陈,之前女儿做小手术,跟大哥借的八千还没还。他知道,其实大哥的压力也不小,每个月有房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