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擎天柱 / 第十二章 极品刀剑

第十二章 极品刀剑

    这个时候土拨鼠和座山雕带着几个铁匠,抱着十几款刀剑和类似日本剑道训练用的藤制面罩过来了。张鹿征心里对两位跟班的执行力疯狂点赞。

    第一件兵器是改良后的四棱凹面锏。中国古代短兵器锏保存到现代,名气最大的就是宋代的“李纲锏”。该锏通长96.5cm,总重约3.6kg。锏身为四棱柱状,长74.1cm,自护手至顶逐渐收窄,基部边长1.6cm,锏身四面内凹。李纲锏护手为四瓣花型,装有花梨木柄,木柄上有斜纹防止滑手,末端有一孔,应为穿绳所用,战时套在手腕上,避免脱手。

    凹面锏的优点是减轻重量,同时提高结构强度,争取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力度而不容易断裂,四个边棱可以增加打击力,还可以提供一定的切割能力。

    美国冷钢公司以现代材料制作的四棱凹面锏,被命名为“破剑者”,重1454克,破砖裂石打击力惊人,几乎能把所有刀剑类冷兵器砸弯失去作战能力。他们使用中国传统的“杀手锏”武技,投掷出去的四棱凹面锏能钉入猪头。

    鹿征少爷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为了减重,外观参考该公司“破剑者”型号的锏,完全照抄是不可能的,材料和制造工艺相差有些大。

    明朝中期以后最出名的芜湖和苏州地区的“苏钢”,已经无限接近于现代工具钢。这是20世纪50年代,科研工作者对重庆地区的传统小作坊,纯手工苏钢工艺调研后的结论。

    这把明朝工匠用苏钢手工打制的四棱凹面锏重约2.6公斤,在保证作战效能不变的前提下,减重一公斤左右已经很不错了。

    铁鞭铁锏类武器最早见于北宋时期的《武经总要》一书。当时宋、辽、金、西夏各国疯狂搞军备竞赛,士卒披甲率和质量非常高,寻常刀剑劈砍已经很难杀死对方,以筋断骨折和内出血为目标的钝器打击类武器,逐步显露头角。鞭锏就是短兵钝器类武器中的佼佼者。从杀伤力、减重和力学结构综合分析,锏要优于铁鞭。

    明朝抗倭援朝期间,日本武士刀就劈砍不动明军铁甲。反之,与辽东李成梁齐名,“东李西贵”的麻贵将军就曾经率领200铁骑,用鞭锏大破倭寇。

    清军的精锐部队锐健营,也装备有鞭锏。考虑到锏的价格比较高,张鹿征暂时决定把它配发给精锐士卒使用。为保证打击力和持久作战能力,要求士卒必须双手握持使用。

    第二种武器是多页锤。据说它是欧洲中世纪的常见冷兵器,优点是便宜量大好生产。在同等重量的前提下,锏更灵活。但因为重心靠前,锤更方便发力,杀伤力也要大一些。作为短兵器,排除人的因素,锤和锏各有所长。

    现代考古挖掘发现,明朝开国名将、追封蕲国公的康茂才墓中就有这种多页锤,只不过是一对,左右手各握持一只。

    康茂才将军的多页锤为八页形,每棱呈云纹翼状。鹿征少爷照搬抄袭,双手各持一锤,可以提高打击密度。页锤以后主要配发给普通士卒使用,同时与铁锏在制作成本上形成高低搭配。

    第三种武器是改良后的宋代制式武器诃藜棒:“取坚重木为之,长四五尺,异名有四:曰棒、曰轮、曰杵、曰杆。有以铁裹其上者,人谓诃藜棒。”

    棒身用沉重硬木做成,这样击打硬物、铠甲时不宜折断,棍身覆盖铁皮避免被利器斩裂。

    张鹿征做的改良,就是在薄铁皮上固定现代图钉一样的圆钝钉,以增强打击杀伤力,并防止击打后打滑卸力。外观有点类似倭国的“鬼金棒”,长度约1.4米。诃藜棒与多页锤一样,也是配发给普通士卒使用。

    中国古代使用棍棒的名将很多,如唐朝李嗣业:“嗣业每持大棒冲击,贼众披靡,所向无敌”,还有史书记载:“(李嗣业)常为先锋,以巨棓(大棒)笞斗,虏不虞军至,因大溃,投崖谷死者十八。”

    戚继光将军兵书里记录的大棒重三斤八两,换算成现代单位是2065克。他在北方驻防时,设立的“杀手队”里就有专门的大棒兵。这是对付重甲敌人和骑兵时,“刀不如棒”的实战运用典型:“西北原野之战,敌虏盔甲坚厚,射之不入,戳之不伤。若挥大棒奋力一击,任虏甲胄坚固,也立时萎靡。”

    第四种是宋辽金元时期,一度非常流行的短款铁链锤。它通体铁制,分为两部分。手里握持较长的一段,顶端通过铁链,连接一个纺锤形的铁疙瘩。现代发现的出土文物大多不太长,多为骑兵单手使用,可以有效击打盾牌后的敌人。张鹿征把它改造成步战双手握持使用,全长约1米左右。

    第五种是唐代壁画上的“啄锤”。外观类似牛角,一头呈三棱形,尖锐锋利为啄,另一头是瓜形锤体,通体为铁制,有护手。张鹿征也把它改成双手握持,约0.9米长。这种武器据说是板甲的克星。

    在现代甘肃省博物馆的展厅里,就有一件西周(前1046-前771)时期的管銎铜啄锤。唐代兵书《太白阴经》中也有记载:“马军及陌刀,并以啄锤斧钺代,各四分支。”

    第六种武器就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刀的巅峰之作——牛尾刀。清朝牛尾刀是吸取前朝雁翎刀、柳叶刀的优点,混合改进而成。弯曲的刀柄握持舒适,更容易发力,挥舞轻快。

    国外一档视频节目,测试弯把牛尾刀就比直把牛尾刀劈砍效果更好。刀身与刀把弯曲方向相反,是不对称的S形,牛尾刀刀身后段,细窄狭长刀背尖厚,确保刀体强度不易折断。

    刀身前端则宽薄舒展,使刀身整体重心均匀扩散,方便减轻重量。牛尾刀虽然是弯刀,但刀尖处与手柄其实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确保刺击精准度和刺击力度。

    牛尾刀独特的椭圆形碗状刀镡可以隔绝血液防止手滑,提高护手强度的同时,又能减轻护手重量。碗状刀镡还可以阻拦敌人顺着刀身,攻击自己手部。

    只可惜,牛尾刀诞生在冷兵器末世的清朝晚期,很多地方粗制滥造,加之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在国际上都没有话语权。直到美国人在一档电视节目中,用多种方式暴力测试,才让牛尾刀声名鹊起。

    现在这把牛尾刀约85厘米长,苏钢打造,约一点二公斤,恰巧比现代精工制作的牛尾刀,重了约三百克;比明代双手握持的单刀轻了三百克;又比戚继光将军给部队定制的单手腰刀,重了约250克。

    在现代高科技材料出现以前,刀太轻或者太重都不适合。太重,挥舞不灵活,容易被反杀;太轻,降低了质量加速度。手上这把牛尾刀的品质、重量和形制已经趋于完美。

    第七种是仿制美国冷钢公司制作的中国抗战大刀。它与牛尾刀有三大区别:一、护手是一根呈反S型的钢条;二是刀身弧度略微加大,应该是以劈砍为主,刺击为辅;三是刀头的三角部位加大加重,这样挥舞时惯性更大,杀伤力更强。

    在他们的宣传视频里,双手握持的抗战大刀丝滑横斩四头并列猪身,反握撩杀也能斩断卷起的凉席。

    第八种是中间起脊的欧式双手阔剑,造型有点像放大版的越王勾践剑。优点是专注于刺击,剑身相对粗壮一些,乍一看像是四棱柱,可以如同锏一样大力劈砸敌人,不用担心磕碰后损伤两侧的剑刃。国外有测试视频,德国双手阔剑的综合性能优于日本刀。

    第九种是刺击为主,劈挑为辅的欧式迅捷剑,它是现代奥运会比赛项目重剑的前身。其特点是剑身重心几乎就在护手上,方便控制出刺的方向和容易复位,挥舞时显得优雅轻快,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把剑做到100厘米长,以获取对比其他欧洲单手剑平均80厘米长的距离优势。

    迅捷剑看上去是一根超大号绣花针,其实它比同时期欧洲的单手剑重了100-300克,一般都在1.1公斤以上。同时它的最厚处约在8-10毫米左右,比抗战大刀和日寇军刀都要厚实,这保证了迅捷剑的基本强度,不至于被一刀斩断。

    双手阔剑和迅捷剑的技法都是以穿刺为主,虽然制止效果不好,但在那个时代,穿刺伤就是死亡的代名词。

    它们不是全身板甲的对手,但碰上其他甲胄,还是不含糊的。这两种欧式剑与以劈砍为主的牛尾刀、抗战大刀、日本刀在技术上各有所长,也是东西方冷兵器刀剑运用思路的分水岭。

    第十种是仿制美国冷钢公司的开障刀,中国俗称“开山刀”。原刀长约76厘米,重754克,刀身类似骑兵刀的造型,刀身狭长略带弧度,重心适中利于劈砍,与牛尾刀一样,也具有刺击功能。刀柄采用全封闭护手,就像大写的英文字母D,末端还有孔洞方便穿绳,以防止意外脱手。张鹿征手里这把大明苏钢打造的开山刀约一公斤左右,轻便锋利。

    第十一种是开山刀的巅峰之作——中国户撒刀。它有双槽刀身,几乎没有弧度。刀尖部位是最坚固的等边三角形,确保刺击时的力度和稳定性。刀身宽厚提高劈砍时的强度,全长约75厘米,单双手都可以使用。

    第十二种是人民军队的65式骑兵军刀。此刀全长96厘米,刃长78厘米,刃厚0.5厘米,刃宽3.2厘米,刀刃半开锋,双开加强筋减重槽,全包围护手,刀柄内置锁定出刀结构。

    闭锁完全改进,避免了诸如日寇32式骑兵刀在使用过程中,在刀条入鞘时,由于用力过强,容易造成闭锁断裂的弊端。原刀重1.85公斤,张鹿征手里的骑兵刀重量约在两公斤左右。

    第十三种是1927式恰克西刀,历史上也被称为“鹰之利爪”的哥萨克骑兵刀。主要特征:一是取消护手,方便反握撩杀和钩住鹰嘴状的刀首进行劈砍刺击。鹰嘴状的刀首也方便快捷拔刀;二是类似日本打刀,都是刀刃向上佩戴,便于出鞘后快人一步发起攻击;三是采用平齐的出鞘口,有利于下马时快速抽刀拔出。

    此刀在明代画作中出现过,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趋同进化。哥萨克刀术也有一些与中国传统武术非常接近的技术,如刀花和缠头裹脑。

    张鹿征打制两款骑兵刀是因为它们的使用技法有区别,这样方便顾客或者将士根据个人习惯和武艺功底挑选。

    第十四种是咏春拳的代表性兵器——八斩刀,也有人称为“蝴蝶双刀”,大约出现于清朝中期。双刀刀刃短而薄,可以放入一个刀鞘中,方便贴身隐藏。刀面较窄,刀尖锋锐,利于直刺,刀身下半段较为厚实,便于拦架格挡,刀柄旁有D型护手。

    第十五种是狗腿刀,也被称为廓尔喀弯刀,据说在1600年左右出现。它是最符合力学原理的反曲刀,刀肚较宽,刀身向下弯曲,在刀身与刀柄的连接处有一个V型凹槽,实战中用来导流鲜血,以免玷污刀柄。

    其实中国很多农村的传统砍柴刀也是反曲刀,只是应用目的不同,造成形态上的差异。

    这两种短刀全长都在40厘米左右,八斩刀砍刺功能比较均衡,狗腿刀则突出强化劈砍能力,两者各有所长。

    有些中国人最擅长双标,他们认为国外都是好东西,国产传统冷兵器就是“武器越怪死得越快”。实际上武器和科技的更新迭代,总是超越庸人的想象。

    第十六种是宋代“刀八色”中的眉尖刀。它是长柄刀,与威武霸气的偃月刀不同,刀身狭长苗条,有点像女人的眉毛。

    就像很多现代军队喜欢魔改原来的制式武器,中华古人也如此。刀八色在《武经总要》成书时,就有很多款式或者衍生品。

    张鹿征在保证眉尖刀刀身狭长的基础特征上,把原本上翘的刀头,改成中直。因为格斗过程中,发现挑不动敌人,就可以顺势戳击。或者干脆就在砍、刺两种技术中切换,缩短士卒的学习训练时间,提高爆兵速度。

    眉尖刀与日本薙刀外观相近,优点是刀身轻巧,适合快节奏攻防。偃月刀刀身略重,优点是势大力沉、一击必杀,但缺点就是动作预兆大,变招慢,容易被高手趁虚而入。

    考虑到16、17世纪,世界各国的精锐部队,都穿戴有质量上乘的铠甲,刀剑对上甲胄的杀伤效率并不高,还不如钝兵器威慑力大,这才有“锤棍之将不可力敌”的说法。

    另外刀剑作为锐利兵器,使用技巧比较多,劈砍刺击的角度也有讲究。不像锤棍擦碰一下,就有可能受伤。“月棍年刀一辈子枪”,说就是不同武器,学习训练的时间成本差异。

    锤棍锏的使用技巧有限,但凡有把子力气,系统化的集中训练和比试,百日成军还是有可能的。

    刀剑在17世纪的东西方各国都玩成艺术了,还是用傻大憨粗的锤棍锏,采用“一力破十会”的笨方法,比较适合短期内爆兵。

    至于精兵强将,只能靠个人天赋、运气和战斗来筛选了。听起来很残酷,但任何教育或者行业都是如此,没有道理可讲。

    “一辈子枪”需要辩证看待:如果两人单打独斗,其武艺技巧几乎没有上限,但放在密集军阵里面,下限就很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

    张鹿征想把四棱凹面锏、多页锤、诃藜棒、啄锤、铁链锤和长枪镗钯等作为副武器,让将士们挑选使用。其他的刀剑少量装备给大部队。

    夜不收和情报人员可以任意选择自己趁手的武器。狗腿刀和八斩刀短小便携,可以客串多功能刀具使用。现在是大明,就算张鹿征不卖,别人也会有类似的寸兵武器销售。

    所有的刀剑类武器,一律以销售赚钱为主要目的。比如牛尾刀自清末出现,就备受民间镖师、团练、看家护院和众多武术练习者的追捧;抗战大刀威武霸气,历经实战考验,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图腾;开山刀是山民、猎户的必备工具;两款骑兵刀不一定能成为明军制式武器,但一定是纨绔世家子弟泡妞装逼的大杀器;欧式剑满足文人士大夫的猎奇和收藏癖好。

    这些极品刀剑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倭刀。古代中国除了蒙元时期,几乎都不禁刀剑。民间百姓出于日常生活使用或者防身自卫,对刀剑的需求量很大。

    自宋代起,倭国销往中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就是倭刀。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中的记载,从1432年到1547年这百年时间里,明朝就从日本进口了累计超过20万把以上的倭刀。

    倭刀真能削铁如泥,犀利逼人吗?当然不是。宋明时期就有很多有识之士,认为倭刀质量平平,只能算作文玩观赏刀。明代《筹海图编》一书就曾经评论倭刀“名虽为刀,其实无用”。现代很多冷兵器爱好者经过对比测试,也认为倭刀的销售广告远比实物做得好。

    不同类型的刀剑各有所长,使用技巧也不一样,但都是世界各民族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即使排除使用人和制造差异,世界上也没有所谓的“刀剑之王”。

    现阶段的张鹿征没办法跨海远征倭国,但不影响打贸易战,还能赚“亿”点小钱钱,军火贸易从古至今都是暴利,况且刀剑制作还能拉动大明的钢铁工业,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