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擎天柱 / 第十一章 长枪有多长?

第十一章 长枪有多长?

    不知道被人惦记的忠犬八公此时正在挥汗如雨:用棍尖戳击烛火,要求是在蜡烛不断、不倒的前提下,争取一次戳灭蜡烛火苗;用棍稍砸击地上的杏核,争取一击必碎;用棍稍挑、拦、刺程师高抛的小沙包。

    忠犬八公还要抖动约5米长的训练用白蜡杆,体会全身协调用力,从脚、腿、腰、肩、臂、腕形成正确的用力次序。

    抖大杆的目的,是用杆子的抖动来带动身体做出由“根节”到“梢节”的整体贯通力。传统武术称为“力从地起”,现代搏击称为“动力链”,其实原理都一样。

    用力将大杆挥动,在发力停止时,由于大杆本身的弹性,会出现“折反”抖颤,而“折反”抖颤会带动身体不由自主地做“回弹式”发力。

    “抖枪圈”是在白蜡杆梢头略微向下点的位置,刻上凹槽,再绑上一尺左右长的麻绳,不停做圆周运动。本来自然下垂的麻绳因为离心力,会旋转起来,与白蜡杆呈垂直状态。

    这样是为了在战场上拦截弓箭,也可以在肉搏对拼时,迷惑对手,掩盖自己真实的进攻目标。

    麻绳之所以限定在一尺左右,也是为了方便初学者,抖枪圈时界定范围,确保自己的枪尖,始终笼罩住敌人,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这样既可以拒敌阻敌,也可以随时突刺。有现代枪术练习者,用小轮胎代替麻绳训练,也非常实用。

    不管是劈抖、拦抖、外扫抖等哪一种练法,抖大杆子一定要顺劲,决不能产生抗劲。一抗劲关节就会出毛病。顺劲就会慢慢产生枪身合一的劲路。其练习要领都要求精神集中,身体中正,身体与大杆子成一整体,做到身灵、步活、手合,劲整浑圆,力达杆尖,枪身合一。

    抖大杆子的练习,是传统武术中求取整体力和爆炸力的主要手段,也是获取深厚功力的常见功法。俗话说:“枪功愈深,拳功愈厚”。抖大杆子由于是双手使用的器械,可以调整身体里的散乱之力,聚合成身体的整体劲。

    但这种与身体各个部位高度协调,共同用力的“弹抖劲”,对士卒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巧要求极高。

    累到几乎崩溃的张鹿征第一次对西方马其顿方阵中动辄几万人,人均手持6米长的长枪,还能号令统一进退自如;还能持续长时间作战;还能机动变阵的长枪步兵方阵产生了怀疑。

    有资料介绍马其顿方阵的主要武器,是一种名为萨里沙的长矛,长度可以超过6米(18英尺)。它的矛杆用山茱萸木制作,质地坚硬,难以折断。矛尖由铜、青铜和铁等金属打造,尾端还有铜锤配重,总重量达6.6千克(一说8千克)。

    先说长枪的选材和制作成本。以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的记载举例:枪杆以椆木为上品,“合木轻而稍软次之”;原木最好选阴坡木料,才能做到沉实压手、硬度高、韧性好;原材料不能有虫眼、裂纹、弯曲等瑕疵;明末清初吴殳所著的《手臂录》中所载:“枪杆,徽州牛筋木第一。”

    原木从选材、砍伐、切削、刨削、打磨、烘烤、涂漆到安装枪头,都有一系列严格要求。有的枪杆加工制成后还要浸泡桐油,提高结构强度和韧性,还能预防干裂或者虫蛀。以后枪杆还要定期维护和保养,不是一劳永逸。

    此外枪杆越长,从选材到制作的成本、难度会直线上升。看上去只是长一点、重一点,但实际边际成本会大幅增加。

    想使用传统木匠工具,把一根笔直修长的树干,加工成六米长枪,其工作量和耗时非常惊人,还容易出差错导致废品。即使在现代,使用现代设备加工六米长枪,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再说训练时间成本。如果训练时间短,肯定有很多滥竽充数之辈。如果训练时间长,有这等财力、时间、功夫、技巧和身体素质,还不如练习弓箭和标枪。清朝雍正皇帝就曾经说过:“有膂力,何不学习弓马?”

    历史上应该有枪术高手,能使用4-6米的长枪,但个例不能当做普遍情况,就像高考状元不能代表所有应届生的学习成绩。想把所有士兵都训练成项羽、张飞、赵云和武状元苏乞儿,纯属痴心妄想。

    六米超级长枪的实战效果怎么样呢?平举时,枪头因为地心引力的作用,是略微弯曲下垂的,威慑力已经打了折扣。钉子只有垂直于木板,才能被榔头敲进去。同理,下垂弯曲的枪头,怎样才能扎透敌人?

    正常应该弹抖起来,借助惯性突刺才能扎中敌人。但六米长枪因为力臂太长,力量传导到枪尖时,是有延迟的。加上超级长枪挥舞起来,动作预兆大,容易被对手预判和防范。

    两军对峙和僵持状态时呢?因为地心引力的作用,举枪时间过长,胳膊就受不了。人家马其顿步兵还同时配有盾牌和短剑。短剑作为副武器可以理解,但6米长枪和盾牌是怎么协调配合作战呢?

    现代有很多兵击爱好者练习长枪,但好像没有用传统工艺、传统材料制作的,同等重量的马其顿超级长枪,参加模拟对抗比赛的。

    如果把马其顿长枪尾部抵住地面,枪头斜举向上充当拒马呢?它的尾部是铜球,不方便牢牢撑住地面,形成稳固的三角形抵抗冲击。况且敌人真会硬碰傻冲吗?原始人都知道捡石头猛砸,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既省钱又机动灵活。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后排士兵把长枪搭在前方士兵的肩膀上,但这样操作,速度就更慢了,而且对阵型和团队的依赖性非常高。几百上千人组团操作应该没有问题,但上万人同时配合,现代奥运会大型团体操都做不到。

    超级长枪方阵与骑兵协同作战?兔子和乌龟怎么配合?现代军队协同作战,都是高级训练科目。敌人不会想办法调动分离、分割包围、从侧面或者背后击破吗?原始人都会狩猎围猎,马其顿的敌人比原始人还笨吗?

    追击敌人?好像不太可能,平端6.6公斤的六米长枪,感觉上是头重脚轻,再加上盾牌和剑能跑多快?万一队形跑散了,超级长枪方阵还有什么用?如果握持枪杆中部,那怎么保证密集队形?

    戚继光将军说过,枪阵就是“丛枪戳来,丛枪戳去”。《练兵实纪》中说,明军步兵使用长枪时“手握于根”,这样便于结阵,聚拢长枪密集作战。而倭寇“持枪中截”,因此同样长度的长枪,明军的杀伤距离更远,刺击密度也更高。

    倭国历史上据说也用过4-6米的超长长枪,但实际对敌时,不是戳刺,而是搞笑的互相拍击。古代中国步战枪法的下劈、上掀,是为了第三步的刺击。

    另外在行军过程中,六米长枪在蜿蜒山路、茂密树林里的通过性相对较差,肯定会拖累行军速度。古今中外的强军,哪一个不是“兵贵神速”?万一在密林中发生战斗,马其顿长枪的作战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欧洲1386年的森帕赫之战,1600名瑞士人用2-3米长的长戟,大破4000多名奥地利下马骑士,用4-5米的长矛组成的战阵。战斗过程持续2个小时,瑞士人战死200多人,奥地利人战死1800多人,包括奥地利一位公爵。

    这场山地丛林战,也许与明末萨尔浒之战有些类似。

    中国历史上,明军和清朝汉人士卒为主的绿营兵确实有4-5米长的超级长枪,但没听说后金八旗部队使用3.6米以上的长枪。

    清代武备书籍《皇朝礼记图式》里记载,最长的长枪是“绿营钉枪”,长度是478.4厘米。这是水战用枪,理论上可以架在船帮上使用,预防敌人跳帮作战。

    后金部队最出名的是2.5米左右长的“虎枪”。这种枪是女真族在丛山密林中,长期杀虎猎熊的狩猎实践经验总结,是用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实战武器。

    合理推测:不是所有人,都能把五六米的长枪,挥舞的快如闪电,如臂指使,精准杀敌。而大部分严格训练的后金精锐部队巴牙喇,应该可以在后手握持虎枪根部的情况下,用中前端2米左右的枪杆和枪头,做出拦、拿、扎的技术动作,从而反杀训练不足的明军。

    枪杆只有长度适中,方便士卒训练,才能充分发挥人体杠杆的作用,才有可能做到“人枪合一”。不考虑普通士卒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一味盲目、过度的加长枪杆,只会让普通士兵厌恶和排斥。

    举个例子,让我等成绩一般的普通人,做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题,除了打击自信心,对提高成绩没有任何帮助。

    拳击散打和冷兵器的使用,依赖的是“生物力”;抛石机运用的是“机械力”;燧发枪凭借的是“化学力”。

    人力使用五六米的超级长枪,因为力臂长,力的传导速度肯定比后金两米五长的虎枪略慢,且长枪的主要攻击点不外乎人体中线要害部位。

    理论上只要武器和甲胄精良,平时再严格训练,想要预判和反击超级长枪应该不难。

    因为对手的超级长枪枪头下垂,不一定能一下刺穿扎透自己的甲胄。而长度较短的长枪,因为枪杆硬度高、枪头不弯曲,力量传导快,反而能做到一击必杀。这应该就是“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的辩证关系。

    鸳鸯阵中五米长的狼筅,主要作用是阻敌和扰敌,不是杀敌:“狼筅之为器也,形体重滞,转移艰难,非若他技之出入便捷,似非行器也。殊不知乃行伍之藩篱,一军之门户,如人之居室,未有门户扃键而贼能入者。”

    狼筅兵在一个鸳鸯阵小队中只有两名,从士兵中优中选优,重点培养还是可以做到的。近现代陆军班组,也是挑选身高力壮的士兵充当机枪手。因为他们需要携带较重的机枪和弹药,随时保持机动,配合班组成员冲锋或者撤退。

    张鹿征个人认为,普通步兵使用超过4米的长枪,就是“过犹不及”,因为不可能把所有士兵都训练成武状元苏乞儿。否则招兵难度大、超级长枪选材制作成本高、训练时间也更长,武器战损后短时间内,还难以弥补。

    明末清初著名武术家吴殳在《手臂录》中就说过,实战枪不能长于一丈二尺(3.84米)。

    除此之外,清朝一度流行“枪头不过两”的说法。如清代包世臣的《齐民四术》卷十·兵二记载:“凡枪刃宜利,有脊阔径寸而上下杀之,长不过二寸,重不过一两。”

    张鹿征也表示严重怀疑。明清时期一两约等于现代的37.3克。这种还不到最小瓶二锅头一半重量的枪头也能杀死敌人?

    普通农民使用的小号镰刀刀头一般都要4-6两重。就算不上战场杀敌,平日里风吹雨淋,锈蚀钝化,37克的小枪头多磨几次,不就变成绣花针了吗?

    张鹿征认为小枪头和超长长枪对付装备简陋的农民起义军、作战意志不强的盗贼马匪、抢了就跑的游牧骑兵,恐吓与威慑作用大于实际杀伤。

    如果遇上手持精良兵器、身穿厚重甲胄的后金建奴,杀伤力就要打折扣了。因为敌人不是打不还手的沙袋,也不是训练用的稻草人。传统武术硬气功“刺喉顶枪”,演练时用的就是这种不开刃的小枪头。

    好不容易熬到休息,张鹿征把自己对于超级长枪和小枪头的顾虑告知两位老师。程子颐和程子涵两位以前没有当过兵,只是民间武术习练者,对于军阵用枪也不了解。

    老爷子躲在旁边偷看很久了,这时候出来答疑解惑:“宋代枪分成两类,一类是守城用枪,如拐突枪、拐刃枪和守城抓枪。它们通长约两丈六尺左右(8.16米-8.5米),守城士兵站在城头上,从上往下扎,或是架在城头垛口戳刺,这是没有问题的。”

    “老夫在水师多年,也用过这些超长长枪,如一丈五长的‘过船钉枪’(4.784米)。目的是防范跳帮作战,或者从船上往水下,刺击想凿穿船底的水鬼,必须要加长枪杆。”

    “城头和船只也方便存放这些超长长枪。大明各种战船均装备长枪,如每艘福船必须装备过船钉枪二十根。”

    “大明水师还有一种一丈五尺(4.8米)的钩镰,俗称蝎子尾。主要用于舟中或割其缭,或勾其船,或勾其棚间绳索,必不可少。须竹长而轻,刃弯而利,乃得实用。”

    “此器用竹长甚,头重,陆地无用,无习法,惟有胆力人执而用之。”(注:明代兵书原文)

    这种武器就是在竹竿头部加个大号镰刀。明代水师还有竹蒿枪,太平天国部队也使用过八尺到一丈八尺长(2.56米-5.76米)的竹竿枪。

    4.8米长的钩镰,竹竿内部中空,整体重量应该不超过同等长度的实心木杆枪。明代人都认为只有少数大力士才能使用,还没有训练方法,全凭个人临场发挥。

    最重要的是竹竿加工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现代城市里的宅男,照葫芦画瓢也能捣鼓出来。竹竿武器利于快速成军,发给士卒甚至民夫百姓,勉强抵挡一阵子没问题。因为便宜就是优点、就是硬道理。现代任何国家给军队装备武器,也要考虑采购成本。

    “宋代另一类是野战和攻城用枪,如短刃枪、短锥枪、攻城抓枪、蒺藜枪、拐枪,它们通长在七尺到八尺不等(2.04米-2.6米)。这些枪长度适中,方便士卒训练、行军和不同地形地貌的肉搏拼杀。”

    “也就是说,一丈二尺以上的超长长枪一般用于城头防御、水战防止跳帮、骑兵、少量精锐士卒和仪仗兵。七尺到一丈左右的长枪,才是大规模普及列装的步战用枪。”

    “戚家军的步战用枪好像就是一丈二尺长(3.84米)?”程二拐弯抹角的提问。

    “确实如此,但戚将军在北方时,鸟铳兵几乎占了一半(一万多人),还有数量庞大的弓箭手、大棒手和火炮部队。剩下的长枪兵肯定是武艺高强,能玩转一丈二尺的步战长枪。”

    “这种大枪还可以架在战车或者粮草车上戳刺。但野战长枪最长也不过如此了。”

    “戚家军最著名的鸳鸯阵,沿用了中华兵家‘兵贵杂’的编伍理念,采用牌、筅、枪、刀、镋不同兵器组成的‘花队’,以长短互补、互救的方式配合作战。想依靠单一武器的‘纯队’作战取胜是不现实的。”

    老爷子让土拨鼠他爹拿来三支实战步兵用枪。一支是“可刺可钩,上当人胸,下当马足”的双钩镰枪。全枪通长224cm;直刃长25.6cm,曲刃径6.4cm;木柄长192cm、直径4cm,髹朱漆;木柄直径2.7cm,外裹桦树皮;鐏为铁制,长12.8cm。

    第二种是“虎牙枪”,通长291.2cm。刃长22.4cm,中起脊,旁有两尖刃,各长5.4cm。两旁倒刺一样的尖刃既可以防止敌人夺枪,也可以钩拽盾牌,枪身下缀红缨;木柄长256cm、直径2.8cm,髹朱漆。

    尾部尖锐的鐏为铁制,长12.8cm。作用是方便砸击倒地的敌人,也可以牢牢抵在地面,枪头斜上用作拒马。这比尾部装铜球的马其顿长枪,更符合结构力学。

    第三种其实是镗钯,老百姓俗称“三股叉”,清代又称为绿营马叉:“通长六尺六寸(211.2厘米),中刃长一尺二寸(38.4厘米),圭首。两旁刃歧出,各横四寸(12.8厘米),纵一尺。”

    (注:这三种武器和规制见于清朝《皇朝礼器图式》,清朝大部分的武器都沿袭明代。如原文有备注,绿营马叉取制于明代俞大猷)

    “为什么镗钯和双钩镰枪这么短?”程二有些不理解。

    “它们的头部,用铁多比较重,可刺可拍,杆太长灵活性和方向感就低了;拒马时,长杆容易折断;叉住马脖或者马上骑兵时,又不方便发力将其掀翻。”

    “其实用作拒马的长枪,最好是通体铁制,才能保证强度。这样就更不可能做太长了。汉代就有五到七尺的铁杆长枪。”

    (注:《手臂录》专门讲述过这个问题)

    “所谓枪头不过两,其实是‘枪头不过四两’的误传。主要是给维护治安,又不能大开杀戒的乡兵、土兵使用;还有一些文人墨客把演戏用的样子货花枪当成战阵用枪;朝廷的武库司为了偷工减料,贪污银两,也造这些银样蜡枪头;还有戚继光将军在大棒上加一个形如鸭嘴的三寸短刃,目的是棒击为主,刺击为辅。为了砸击时不损伤刃尖,才做成小短刃的;还有些懒惰士卒,忽悠巡视的文官老爷,说是枪头越轻越好。种种情况汇集在一起,导致一些外行人不懂装懂,跟着瞎嚷嚷。”

    “当然,不排除有高手确实能做到小枪头杀敌,但毕竟是个别人,不能适用于大兵团、高强度的持续作战。”老爷子慢条斯理的给大家解释一两小枪头的由来。

    “老百姓编了个京城十可笑: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神乐观祈禳,武库司刀枪,营缮司作场,养济院衣粮,教坊司婆娘,都察院宪纲,国子监学堂,翰林院文章。说的就是这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戚继光将军在兵书里记载的‘线枪’,说的明明白白:枪锋用钢三寸,左、右刃用钢各一尺,余者皆为铁制。这枪头肯定不止一两嘛。”

    戚继光兵书里的步战长枪枪头,重量是四两(148.8克);记录清朝武备的《皇朝礼器图式》,里面介绍的实战长枪,仅通过枪头形制和长度判断,重量至少都在100克以上;现代世界各国装备的军用刺刀,采用高科技和合金材质,重量也在220克及以上。

    八一式步枪刺刀重220克,刀鞘重72克;美军M1刺刀重660克;法军Famas突击步枪的专用刺刀总重量255克;德国索林根SG2000型刺刀重320克;五六式三棱军刺重量大约是300克左右;95式多用途刺刀重约600克。

    就算是现代军工生产的制式刺刀,面对古代的精良甲胄,能否连续、丝滑的破甲杀敌,都要打个问号,更遑论古代工艺、技术、原材料生产出的37.3克小枪头?如果37.3克的小枪头就能破甲杀敌,那古代东西方各国还费钱、费力、费时的制作铠甲干什么?

    张鹿征一边听老爷子讲话,一边把玩这三种兵器:长度适宜,铁制枪头加长加重加厚,分量十足,枪头锋利坚固。枪头与木柄连接处加固牢靠,尽量避免折断或者被砸断。枪柄粗细合适,抓握有力,这才是他心目中的合格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