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擎天柱 / 第二十七章 浪姐薛素素

第二十七章 浪姐薛素素

    薛素素(1564-1637年),明代十能才女。《列朝诗集小传》载其轶事:“素素吴人,能画兰竹,作小诗,善弹走马,以女侠自命,置弹于小婢额上,弹去而婢不知,广陵陆弼《观素素挟弹歌》云:酒酣请为挟弹戏,结束单衫聊一试,微缠红袖袒半韝,侧度云鬟掩双臂。侍儿拈丸著发端,回身中之丸并坠,言迟更疾却应手,欲发未停偏有致。自此江湖侠少年皆慕称薛五矣。少游燕中,与五陵年少挟弹出郊,连骑邀游,观者如堵。”

    《无声诗史》更云:“薛素素善驰马挟弹,能以两弹先后发,必使后弹击前弹,碎于空中。又置弹于地,以左手持弓向后,右手从背上反引其弓以击地下之弹,百不失一。绝技翩翩,亦青楼中少双者。”

    她所著诗集名为《南游草》,她的画作是现代博物馆里的珍品:美国火奴鲁鲁美术馆收藏《墨兰图》;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兰竹松梅图》、《兰石图》、《溪桥独行图》、《兰竹图》;南京博物院藏有《吹箫仕女图》。

    不同于现代Y字形弹弓,中国古代弹弓因为没有现代橡胶制作的皮筋,只能利用弓一样的器械发射弹丸,主要是打击小动物时,皮毛损失不大,能卖个好价钱。后来逐步成为游戏和体育运动。

    北周名将长孙晟,李世民的老丈人,史载“善弹工射”,成语“一箭双雕”说的就是他。突厥可汗和长孙晟一起游猎。“时有鸢群飞,上曰:公善弹,为我取之。十发俱中,并应丸而落。”长孙晟由此在突厥名声大振。

    古代弹弓,形制与弓箭大致相仿,弹弓甚至可能出现在弓箭之前,有“弩生于弓,弓生于弹”的说法。弓弦中间有弹兜,以装弹丸,现在叫武术弹弓。汉代《弹铭》记载:“昔之造弹,起意弦木,以丸为矢,合竹为朴,漆饰以沾,不用筋角”。

    民国武术大家万籁声先生《武术汇宗》一书中有我国传统弹弓样式的详细讲解:“弹弓为暗器之最厉害者,其用法与弓相仿,但擅弹弓,则习弓甚易,缘二者开弓站式均相同……凡初习弹弓者,身法要站稳,弓要双手拉圆,后手拉至距眼后耳前三厘七分,放时不要出气,出气必低,吸气恒高。要打三圆,即弓圆、窝圆、弹子圆也,不然不准。晚间可练打香头,白日打靶,完全在乎‘熟’字,日后即随心所欲矣,三年可成。”

    薛素素一生情史坎坷,由于是青楼出身,几段感情都是无疾而终。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中有记:“中年长斋礼佛,数嫁皆不终。晚归吴下富家,为房老以死。”所谓房老,指妾之年长色衰者。

    “为什么不找年轻的当红歌伎?”老太太动摇了。

    “薛素素十能才女,阅历丰富年龄大,对作品的认知与理解,远胜过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小姑娘。不光导演用她,所有女性演员,我们尽量只用她这样的大龄才女。”

    “我要排演的是流传千古的名剧,是艺术精品。我要求所有的演员必须是实打实的实力派,我们绝对不靠美色拉拢观众。”

    见两位老人家不再反对了,鹿征少爷又现场教给大白兔一些歌曲和诗词,让她后面配合老爷子邀请薛素素使用。因为万事开头难,现在就要着手前期策划、人员安排、舞台、歌舞、武术对打和服装设计等等。

    第二天早上,趁着刚下过小雨,天气凉爽,老爷子带着土拨鼠他爹和大白兔去找薛素素。她现在是独居,经历过李征蛮、沈德符、王穉登三段孽缘后,已经身心俱疲,天天吃斋礼佛。

    大白兔敲了几下门,里面就有婢女回应:“我家主人已经半年不会客了。”老爷子一阵头痛,这架子也太大了,都不问问客人是谁吗?

    大白兔依照鹿征少爷的安排,从门缝塞进去一个信封:“我家主人有几首词,请薛大娘斧正。”

    “请客人稍候”,鹿征少爷判断正确,薛素素一向喜欢诗词书画,现在的她对男人可能没有兴趣,但对诗词还是没有抵抗力的。

    薛素素念完一段经文后,才接过婢女的信封。里面有两首词。

    第一首《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第二首《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让他们走,永远不要再来”,不知道薛素素是被刺痛了伤疤,还是更年期综合症,她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门外的老爷子听到回复,气的就想破口大骂,心想这女人太狂妄自大了,竟然不给堂堂大明中将面子。还是大白兔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清清嗓子,清唱少爷教给她的《此生过半》:“此生已过半,昨日依附着青山,忘穿这世间的尘缘。如凝望深渊,良人如散落花瓣。天台山,看春雨,梨花寒……”

    三进小院里的薛素素听到歌曲在痛哭,既为往事不堪,也为余生不甘;小院外面,邻居行人纷纷驻足,总有人共情于此歌。

    老爷子三人终于被请进小院,只见树下的薛素素布衣素颜,以清茶待客,却不说一句话。华东虎一阵腻歪,心里暗想装什么清高?大白兔则是恭恭敬敬的把半部《长生殿》递到薛大娘跟前,请她慢慢看。

    几个人都默不作声,只听到翻书声,老爷子已经昏昏欲睡,只有土拨鼠他爹像怒目金刚一样站立不动。

    “这是谁写的?”

    “是我家少爷张鹿征。他也是《弟子规》和刚才诗词歌曲的作者。”

    “我家大孙想邀请你排演这部戏曲”,听到两人对话,老爷子也清醒过来了。他现在没有一点好气,心里想着,三条腿的蛤蟆找不到,两条腿的人还不遍地都是?于是噼里啪啦的就把大孙的想法和盘托出。

    大白兔适时的把《爱不释手》、《青丝》等戏曲里需要的歌曲通通清唱一遍。尤其是鹿征少爷的《特斯河之赞》,经薛素素亲手用乐器演奏出来,那气势更是让人血脉喷张。华东虎也仿佛帕瓦罗蒂附身,把《踏山河》哼唱出千军万马的感觉。

    薛素素做了一辈子才女,又以侠女自居,佛教徒只是近期的临时客串。现在,当她看到前所未有的,跌宕起伏的,历史战争题材的大剧本,不知不觉中与另两个脑袋越凑越近……

    四叔的交际能力真不是盖的,他把煤油灯安装上近乎透明的琉璃,连同煤油打火机、风箱气枪和高档卷烟送到南京镇守太监府上,很快就得到批复:让死囚张将军去卫所干苦役,但要确保安全和随叫随到。

    大太监活了一辈子,什么珠宝奇珍、美女骏马、华服美食没见过?但这种外面有美女浮雕头像的铜制打火机,拨弄几下就能冒出火苗还真没见过;煤油灯更是神气,晚上一左一右放在马车前面,不怕风吹雨淋,这还是头回见到,北京宫里面都没有;那杆风箱气枪正好送给皇长孙,他那年龄就适合玩这东西。

    自己在等一个月,张可久答应再做出几个精品,好让咱家给干爹王安送去。那个南军死囚正好关押在南京,不就是拉出去干活吗?翻不出大浪。

    下午,训练的满身臭汗的张鹿征,就看到了为大明尽忠效死的监狱风云男一号:张名世,个子不高,满脸皱纹,活像个小老头。七八年的牢狱生涯让他的身体备受摧残,人也变得唯唯诺诺。

    “小生拜见张将军,我已经安排好了食宿和医师,您先休息几天静养身体,等家眷过来团圆后,再做安排。”被磨平棱角的死囚将军呆愣住了。

    他给张将军在卫所旁,安排了一个三进小院——南京城地皮贵,帝都居大不易。还有一个老卒和香香姐送过来的一个婢女伺候。家眷来之前,每顿饭都由聚仙楼送过来。看到干净高档的被褥凉席,张名世痛哭流涕,直到医师进来给他看病。

    轻便、坚韧、强度、韧度、避震效果俱佳的竹子自行车做出来了,应该属于现代的26式。看着张鹿征熟练的骑行、拐弯和停车,整个千户所都轰动了。

    张鹿征邀请小鹌鹑和大白兔学习骑自行车,她们都不敢。原来是害怕裙子被风吹起走光。儿童版的三轮自行车,正好送给弟弟,把老妈解放出来。不能再让张风跟考拉熊一样,总是趴在母亲背上了。

    他认真测试实心轮胎的韧性、强度和耐磨性。通过询问工匠后得知,如果做大一号,应该可以承重200公斤左右。

    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上海首次从欧洲运来几辆自行车,一开始只是业余消遣的娱乐性代步工具。竹子成人版自行车,初期大概率也是明朝纨绔子弟的游戏玩物。加上高昂的成本,自行车暂时很难成为交通工具。

    同治十三年,法国人米拉从日本运来人力车输入上海,这种车称为“东洋车”,因其色黄又叫“黄包车”,率先成为市民们的代步工具。随后上海兴起人力车修、租、运的系列相关产业。

    明朝有苏钢,可以打制轴承;实心轮胎弹性好,满足达官贵妇对舒适性的要求;尽量少用钢铁,多用竹木皮革,既轻便好拉,又能延长实心轮胎的寿命;人力车产业还能大幅拉动贫困百姓就业;与行驶官道的高档马车、穿行于山间农田的人力轿子不同,人力车是最合适明朝城市中产阶层的“代步神器”。

    想到这里,张鹿征把人力车画出草图准备晚上交给老爷子。另外,他把以铁力木为主要材质的旱冰鞋也一并画出来。

    铁力木木材为散孔材,纹理致密,坚硬强韧,花纹美观,具有耐磨损,抗腐蚀,防虫蛀等特点。它是现代制造高档家具、高级建筑、特种雕刻、抗冲击器具、珍贵镶嵌和高级乐器的高价值特种工业用材。

    滑冰一方面是赚小钱钱,另一方面是培养人才,预备冬季在辽东与野猪皮的恶战。

    冰嬉也叫冰戏,起源很早,最迟在宋朝就已经有了此项运动,它就是我们今天的溜冰。冰戏在清朝被称为“国俗”,是八旗子弟的“必修课”。它原本是一种军事和打猎技能,据说努尔哈赤曾经带兵在冰面上日行七百余里。

    清朝建立后,又发展出掣旗滑冰、冰上射箭、花式滑冰、冰上蹴鞠、冰上倒立、冰上武术、冰上杂技等多种多样的娱乐健身项目。但这些运动与善扑营一样,只允许八旗子弟练习,与广大的汉族百姓没有关系。

    学会旱冰能尽快的适应,真正的冬季冰上运动。张鹿征希望以后的家丁训练“娱乐化”,提高他们的练习兴趣和自觉性。正如乾隆对冰嬉大典宗旨的点评:“冰嬉虽戏意诘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