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血洒明末 / 第31章 想干票大的

第31章 想干票大的

    天启七年,十月。

    京师昭告,崇祯皇帝登基,大赦天下。

    作为反贼的林飞当然不在赦免之列。他对崇祯帝怨念颇深,可太知道这位皇帝陛下的揍性了。

    崇祯重征,征无可征。辽饷、练饷、缴饷,纷至沓来。口中念叨着再苦吾民一年,这一苦就是十七年,直到大厦崩塌。

    而且崇祯这个人,刻薄寡恩,猜忌心重。很多忠诚良将都饱受他的折腾。折腾到最后自己也自挂东南枝去了。

    林飞总觉得他很像一个人,都喊着攘外必先安内、都喜欢一线微操、财政都是一塌糊涂…

    ……

    十月的天气慢慢转冷,北风一日紧过一日。

    林飞从刚建好的简陋马厩钻了出来。缴获的马匹刚刚安置。这伙马匪倒是把马匹照料的不错,可惜都是阉割过后的公马。不能进行养殖。

    郑彦夫以前是个马术好手,此时正在教夜不收一些马术和马匹护理的注意事项。

    林飞晃悠悠的去到试验地,刘兆奎仍然在土地间忙碌。

    见到林飞前来,他兴奋的的告诉林飞,再过半个月,这批土豆就能长成。能吃到自己种的土豆了。再把一部分土豆切下块茎贮藏起来,来年又能增加产量。

    勉励农相一番后。林飞去到土炉,灰头土脸的王师傅仍在做炼铁的改进。林飞转了一圈,感觉不知何日才能自己出产武器。

    他喊来王师傅,让他先用铁皮在木盾边缘包裹,搞出一些简单的圆盾先。之前的历次战斗盾牌缴获都不多,确是队伍急需。王师傅领命又回去忙碌。

    而此时的种光道和杨发,正在大眼对小眼。

    前不久,杀手队的考核结束了,种光道的杀手队大获全胜。无论是士兵持枪刺球的准确性、向木耙扔飞斧的准确性、队列变换的实操。种光道那一队成绩都比杨发强。

    只有长跑拉练这一项,杨发这一队杀手队占了优势,是他之前打赖老财大院时受的启发,让队员背着木柱拉练,增加了体能。一起操练的种光道很快也剽窃了去。

    这次考核结果,充分证明了,藤条的爱抚就是比叨叨念好使。而两人现在,正在讨论要增加的骑术训练条例,还有那粮车拒骑的法子也要汇总。

    杨发确是提出了一个狠招,是他师傅教他的。便是训练骑术时,不给队员配马鞍马蹬,如此摔上三个月,便可在马上倒立自如。后面配上马鞍马蹬后可奔驰如飞。可是苦了这些要脸马术的杀手队员。

    讨论完条例,要开始分战利品了。

    种光道自觉自己操练的好,便想将那夜不收挑完的马匹都占为己有,让自己的杀手队中的上等兵先练马术。练出几个哨骑。他认为马匹集中起来才能办大事。

    杨发自然不同意,高喊着“按照条例,上等兵优先配备,不应该集中在哪一队。”

    种光道瓮瓮的回话“我那也是上等兵,这次马匹就这么多,我先用着,下轮给你。”

    两人激烈争吵着,不时就传出种光道“不服单挑”的喊声。

    林飞只好上前当和事老。

    又巡视一圈后,林飞去旁边的流民处查看。最近,又有不少流民来到虎家山。

    他们均来自白水、蒲城、宜君以外的地方。流民们四处谋活,拼尽全力才能活下去。无人在意他们的死活,听说白水有人收留流民后。饥寒交迫中的他们几人结伴,互相搀扶,挣扎着向虎家山涌来。

    幸好现在虎家山煤炭和粮食都不缺,林飞也觉得能多救一个是一个。他还找到那叶老财,又购买了一批粮食,这次拉回来再没人敢摸老虎屁股抢林飞的东西。

    狗子也在忙碌着安排流民的住宿、粮食分发。稍微缓过来的青壮安排上山伐木、给流民搭建板房、扩建营地。眼看着上山砍木头的人不断增多,虎家山四周都要被砍的光秃秃了。

    这些吃饱饭的汉子也不能让他们闲着。这年月,不劳动者不得食,再正常不过。

    林飞不断把彻底恢复过来的青壮,又派往给农相的试验地、王师傅的土炉处。其中体格尤为健壮的则由两个队长甄选一番作为杀手队预备役。选人的标准,林飞已经同两个队长定过了。

    最好的是那些乡野老实人。要那种皮肤晒黑、体型强壮、经过长期体力劳动的人。这些人服从性强,皮实耐造。

    不能选用那些圆滑白净的人,这类人体能不强。吃不得苦。

    不能选用奸诈的人,这类人巧言令色。到了军伍中,对上级不敬畏。会欺上瞒下,偷奸耍滑,而且难以驯服。

    不能选用那些当过流贼、盗匪的人,这些人过惯了打家劫舍的生活,手上沾满了无辜人的鲜血。林飞怎么可能收容这些仇人,让自己的队伍变质。

    以上之人有些是能在甄选时从外观看出来的,比如手上的老茧、皮肤的颜色、说话的语气等等。那些看不出来的,只能日后慢慢观察。

    甄选过后,还只是试用兵,只管饭没有饷银。由队长们先单独带着进行操练,下午也上文化课和思想课。待操练期满,考核后再补入杀手队中。

    ……

    林飞去信蒲城知县。直言向他索要近期的朝廷邸报。

    面对这种明目张胆的无理要求。可怜的蒲城知县很纠结,他最近心脏不太好。

    县里只剩一些衙役壮丁,他自觉打不过门口这伙悍匪;任君采摘的蒲城县城只是因为穷的掉渣,人家懒得动手;上官对他的求援爱搭不理;朝廷的征剿大军败过一次也再没了动静。

    蒲城知县犹豫一番还是照办了。他私底下委派了一个胥吏,把邸报一股脑的交给他送了过去。知县已经打算好了。到时万一事发被朝廷发觉,就一股脑的把这通匪黑锅丢给这个胥吏。

    林飞翻阅半天,没有找到他想看到的内容。脑海中,他隐约记得崇祯帝登基后,曾把各地的镇守内官召回。(即镇守太监)。

    他想干票大的。

    西安镇守太监有权监督百官,直达天听。陕西的官员自然怕他。少不了上供。欲壑难填的内官也少不了去敲诈勒索一番。

    为官多年的太监肯定搜刮了不少银货财物。而官员们的财货说到底其实还是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林飞正打算狠狠干他一票,把这些财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他翻阅了很久也没找到相关的信息。对蒲城知县的内线工作很不满意。

    只能继续等待后续的夜不收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