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再提酒 / 第八章 白首想见江南(二)

第八章 白首想见江南(二)

    文人喜爱围炉煮茶,先生自然也不例外。

    看见邵安迈着细碎步子朝自己走来,黄砚并未说一句话,依旧淡淡煮茶。

    轻轻拂去多余的茶沫,盖上茶盖,先倒出初泡的水,再拎起小巧的紫砂茶壶,茶水自壶嘴中袅袅而出,不多不少,刚刚到茶杯一半多的位置,一杯迎客茶就泡好了。

    不过邵安却是知道,想喝茶,就得要过了先生的第一关,果不其然,邵安才刚刚站定,先生就率先“发难”。

    “踵其事而增华…………”

    邵安微微一笑,显然早有准备

    “变其本而加厉。”

    先生不动神色,继续问道

    “富贵苟难图…………”

    邵安安然答到“税架从所欲。”

    先生停杯不语,只是将泡好的茶推向邵安,这时少年才如释重负,赶忙跪坐在蒲团上,接过茶杯,一饮而尽。

    先生摇摇头,似是感觉少年嚼蜡般的品茶异常粗鲁,一时倒也未计较许多,眼前的少年天生慧根,颇具灵性,这也是让他在众多弟子中脱颖而出的原因,黄先生对其青睐有加,因此对于少年偶有乡间习性的行为不但不制止,反而品出了一丝返璞归真的意味。

    “腐儒鄙,不识真文章,与其拾人牙慧,倒不如自开门庭。”

    黄砚端着茶杯,一只脚耷拉在廊柱下,轻轻摇晃,眼神放空,似是有感而发。

    邵安看了看,果不其然,先生又是走神了,邵安老神在在,对于熟悉先生的人来说,看到先生神游天外是再正常不过了。因此少年倒也未曾打扰,静静等待先生醒来。

    乌黑廊顶下,小小茶炉淡淡的煮,空气间弥漫着茶香,闻之神清气爽。

    少年静静的观察起先生来,事实上,邵安曾不止一次观察过先生,只是每一次观察都带给他不同的感受。

    毫无疑问,先生是这世间一等一的美男子,虽已是不惑之年,但刀削般高耸的鼻梁,久经风霜却依然深邃的面孔,即使常年穿着洗的发白的玄衫,但只要先生走上街去,仍能够让大街小巷的年轻小娘面泛桃花,身体酥软。

    少年邵安心想,就算是三山五义侠客传里面的大侠锦面书生也不过如此吧。

    只是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先生那一头賽雪的白发,在先生浑然一体的读书人气质中显得格外扎眼。

    至于这一头白发怎么来的,邵安也稍有了解,偶尔听到母亲邵氏与巷尾刘婆唠叨婆娘长短的时候,听刘婆一脸神秘的和自家娘亲小声的诉说,只是少年只听了个不真切,

    大概是黄先生刚来那会还是一个俊秀的小伙子,头发乌黑发亮,衣服崭新,色彩亮丽,穿着读书人独有的长袍,那时候先生意气风发,许是想在这穷街小巷里教出几个得意门生,只是不知怎的,先生在一夜间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仅头发一夜变白,就连话也少了不少,平时放课后还有声有笑的同街坊打趣,那一夜过后却是很少出门。

    本是街里口耳相传的小道消息,只是刘婆话锋一转,说出四个让少年邵安不解的字,

    为情所困。

    看着母亲一脸恍然之色,邵安愈发不解,乡间十三四岁的少年,本就对所谓情爱无从知晓,邵家虽贫,家教却是极严,平时虽也偶然听到一些杠把子卖力气的汉子闲时说荤话,少年也只敢默念一声“非礼勿听”,便急匆匆的离去,若不是因此,以乡间纯朴的习性,总不至于让个卖豆腐的妇人调笑。

    少年邵安顾自猜想,许是什么人伤了先生的心吧,只是这人也忒没好心,让先生伤的这么重,少年天真的想。

    这时,黄砚的眼珠一转,却是从回忆中醒来,邵安急忙挺直腰板,以示自己并未偷懒,先生笑了笑,将茶杯提至唇边,淡淡问道“课业上可有什么不解之处?”

    邵安摇摇头,“先生,你让我熟读经史子集,从最简单的千家文到难懂的文选,我已了然于心,自然没有什么不解,只是……”

    先生停杯,等着下文。

    少年鼓起勇气,小脸蛋鼓的通红“只是……关于仁义道德,书中自有千家说法,但我翻来覆去,总旨似乎无一例外,任谁也没有跳出圣人的‘仁’,所谓阐释,难道不是赘述吗?”

    少年浑然不知自己这一番言论有多么的大逆不道,只是一心等着先生的回答。

    先生却是哈哈一笑,眼里尽是赞赏

    “我辈读书人当有此问!当今圣朝以儒立世,兴儒道,设科举,如今看似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却是走在了刀刃上,先帝号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先不说结果如何,却是把儒家推向了火坑,

    自古证道非一人之功,儒家能登顶百家之首,靠的是皇朝气运,而非自身之力,如今,天下读书人只知科举,不知真名士风流,奉先圣之言如金科玉律,确实落了下乘,先圣之意,自古而开今,自无而拓有,自前人之不能及而奋后人之先进,岂是如今应试守成之意?

    可笑肉食者不自知,身居高位又如何,心中无物,可笑可笑。”

    先生平淡的说着,偶尔抬起茶杯,小饮一口,只是眼中偶然飘向庭院中的阴影处。

    “所谓独尊,不过儿戏!盖天下无有永恒之物,有,便是仙人!儒教不是,释道更不是,国朝之举,弃百家而尊儒,让儒道在风口浪尖,显赫不过百年,遗祸却何止千年?”

    阴影顿时有些不自在。

    先生自顾自的说着,瞥见邵安挽着发髻的小脑袋一脸疑惑,心中不由一片平静,先生伸手摸了摸少年光滑的头顶,聪敏勤奋的孩子总是惹人疼爱,这点即使是谁也不会否认

    “圣人自有圣人的道理,先生也有先生的道理,你呢,小邵安自然也有小邵安的道理,总是追随前人的脚步,是读不出真文章来的。”

    邵安似懂非懂,总觉得今天的先生好像与往常不太一样。今天的道理太过深刻,好似不像与自己诉说。

    邵安心中有感,便想要向后望去,但还未等到他转头,却忽的浑身打颤,似是坠入冰窖。

    转眼间却又归于无。

    邵安疑惑的四下各瞅了一遭,只是庭院里各物如旧,平常的让少年怀疑自己出了幻觉。

    与先生说了一会话,邵安便向先生行了礼,准备回家。

    路过西屋,平时紧闭的大门却开了一小缝,显然,先生进去过。

    少年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偷偷的看了一眼。

    古旧的屏风显然不是凡品,仕女飞天,黄梨木供桌上整齐的摆放着两样物件,

    一件鹅黄杏衫,一把团扇。

    少年不敢多瞧,急急忙忙越过庭院的阴影,跨过门槛,轻轻合上乌黑大门。

    细碎的的脚步声逐渐远去,黄砚依旧品着香茗,虽然壶中的茶水依然不多不热,但很明显,他并没有续泡的意思。

    黄砚转身拿起一个茶杯,倒上茶水,依然不多不少,刚好半杯多。他静静的等着,不言不语,很有君子风范。

    他在等一个人“自己”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