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人生值得浅微 / 第七章 人生站台

第七章 人生站台

    一大早,震旦就到了医院,情况不太妙,医生又下了病危通知,这已经是第几张了?他忘了,每收到一张他就都万分紧张,他知道浅微的日子不多了,家里一地鸡毛,震旦心中万分痛苦。在这个家里,他与浅微一起的日子最长,这个十九岁就生下他,与他相依为命近半个世纪的人如果离开了,他会怎么样?

    浅微活着,震旦会觉得生命是非常长久而又意义的,前途是一片光明,即使成年后他们母子天天在一起的日子也不多,可幼时的经历让震旦对浅微有无限的依赖,从幼时生活上的依赖到后来长大后心理上的依赖。

    震旦人长得不高也不魁梧,标准南方人的体型,白净脸堂,大眼睛,高鼻梁,有着漂亮的唇形,一笑有两个酒窝,头发很多一直理着清爽的板寸头,鬓角很长带有络腮胡子,不过他不留胡子每次都刮得干干净净,他长得和浅微很像,连带笑容都一样,只有络腮胡子中带点他父亲的影子,据说他的老婆就曾直言不讳地说看中文文的漂亮。

    文文是震旦的小名,这个名字和他的人很般配,他很少说话,少的几乎上可以觉得他是隐形的,震旦出生在省城,他是在家人殷切的希望中出生的,父亲霍伯轩给他起名震旦一方面隐含了他任教的学校名,另一方面因为他出生在元旦,这个新年的第一天,充满希望的一天。

    震旦出众的容貌像极了浅微,而不苟言笑却完全是父亲霍伯轩的翻版,霍伯轩除了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平时很少能听到他的话语声的包括对他这个儿子。

    其实震旦不太清楚他的父母之间是否有爱情,因为对包办婚姻他不理解,也因为在三岁时他的父亲就离开了他,他对父亲的记忆是模糊的,连相貌都记不清。浅微说他有的地方很像父亲,他会在照镜子时仔细看看自己,可是还是想象不出父亲的模样。

    据说父亲上大学时是一个很上进的青年,非常聪明,时常搞一些小发明,动手能力很强,做的模型沙盘非常精准。但言辞木讷,不善交流,即使如此也不妨碍他获得不少荣誉,还成为学校的好几个活动团体的骨干,直至最后被留校做老师,但是事情就是祸福相依的,这一切的光环最后竟然成了他背负一生的污点。当他被定性为反革命罪,是伪政府的余孽的时候也许他更愿意从来没有披过这些光环。据说因为没有血案所以没有被判死刑。

    究竟是不是这样震旦不知道,可就这件事对震旦的影响却很深远,他的童年,他的大好青春时代都笼罩在这阴影之下,从没有抬起过头,没有夭折是他命大,也是因为有一个坚强的母亲,他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在社会的阴影中,在生命的夹缝中顽强的活着,这让他本来就不善说话的人话更少了,父亲是被关押着,是死了,还是活着,他从没有关心过,这个赋予了他生命可又让他一辈子抬不起头,背负了一辈子的罪孽的人对他来说只是一个痛字,没有印象也许就是最好的忘怀。

    震旦甚至还痛恨过和他一样被那样的父亲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妹妹思秋,思秋从来没有见过父亲,当时思秋还只是在浅微的肚子里一个很小的分裂细胞,但是震旦就是恨这个妹妹,他觉得他的痛苦,浅微的痛苦都是因为多了个思秋而增加了。

    幼时的震旦最大的记忆就是浅微带着他东跑西颠,到每一个可以想到的亲戚家去寻求帮助,恳求收留,而亲戚们不管远近都一概嫌弃,唯一不嫌弃的也都受到了伯轩的牵连正自顾不暇。不知为何震旦记忆中一直有浅微抱着自己哭的场景,父亲是在课堂上被抓走的,浅微那时候还在念书,她听学生们在传言霍老师被公安带走了,她跑到伯轩的办公室,办公室的人看见她,一扫以前的热情,纷纷借口走开,好不容易拉住一个平日交好的老师,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匆匆说到“霍夫人,你好自为之吧,霍先生的事情不一般,你最好尽快脱身。”等不及浅微继续问下去,逃也是的离开。茫然的浅微回到了家里。

    第二天她没去上课,直接去了校长室,校长态度有点暧昧,大意是让她也不要去上课了,伯轩近阶段是不可能回家的,至于是什么事情目前还不太清楚,但肯定不是小事。末了还很中肯的说,不作为校长的情况下,他会劝她早日想想自己的去处。

    听闻此话,浅微无奈只能就此中断了学业,又没有工作能力,生活就有了问题。偶尔她让公寓的管家帮忙卖掉一两件首饰,现在这些东西贱得很,买得起的都不是一般人,她对这方面不太了解,公寓管家是个玲珑人,认识的人很多,委托他也安心,婚后伯轩给她置办了好几件金首饰,管家说上面的宝石不值钱,人家不要的,让浅微用夹子撬下来,不能卖钱,浅微就送给管家了,红红绿绿也很好看的,让管家的婆姨去缝在衣服上漂亮一下吧。首饰卖完后,接下来是卖一些衣服,衣服快要卖完了,伯轩还没有回来,浅微不知道可以去哪里问,不过她也不敢多问。

    就在她六神无主的时候,有人来找她了,是学校党委的人带了几个公安到了她家里。

    来人态度和蔼,仔细问了浅微一些伯轩的生活细节,看了他的书房,还告诉她,万一想到啥事情要及时汇报公安局,有什么人来找过伯轩也要说,目前伯轩没事,只是要说清楚一些事情,希望浅微一起想想,有什么事情漏了,及时补上,这样伯轩就可以早点出来,家人团圆。浅微一一记下了这些话。来的人都走了,浅微陷入了疑虑中。直觉告诉她,这些话不可信,可是她能咋样呢?

    进入了迷茫状态的浅微,从一开始依靠变卖家中细软到后来家里的桌椅板凳之类的东西。就这样继续在那间曾经充满了快乐和希望的公寓里过了一阶段。虽然浅微尚且不知究竟出了啥事,伯轩去了哪里,但她不会天真地认为事情很快就会过去的,当家中可变卖的东西都差不多变卖完了后,她要考虑她的生活如何继续了。期间不断有人来找她,询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还让她要和敌特划清界限,要大胆举报。她看不明白,年轻有学识的伯轩哪一点像敌特?

    过不下去让她决定带着震旦去找伯轩的父母,到了才知道其实伯轩的父母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不在同一个城市,但是就伯轩这种敏感问题谁又能躲过?

    震旦发现即使是到了祖母家,也还是有一些做派讲究,胳膊上配有徽章的人来找浅微,和省城没有两样,原以为浅微和他来到这个小城市会不会安逸点。浅微还是会被他们带走问话,一问就是一天,回来的浅微总会头发微乱神情萎靡,往往会抱着他发抖抽涕。

    就这样浅微原本丰满的脸颊荡然无存,要知道那时的浅微还很年轻但是她的双眼终日泡在泪水中,已经充满了对生活的失望,她抱着震旦碎碎念,震旦感觉着浅微瘦弱的胳膊像绳子一样紧紧绑着他,整个人就像筛子一样不停地抖动着,“离开他,离开他,”

    原来居委会是去劝说他的父母离婚的,让浅微和那个反革命坏分子划清界限,于是一纸离婚书就宣判伯轩不再是浅微的丈夫了,伯轩给浅微带来了五年的安稳和一个孩子以及一个不好听得名声-离婚女人。不过离婚女人总比特务老婆要好听,至于生活是否会比特务老婆要好,这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浅微肚子里还有一个尚未成型的孩子,她谁都没告诉,因为没有人能帮她出主意,她也不知道如何安置这个未出生的孩子,从此以后震旦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的父亲。

    因为离婚,震旦母子俩不能在在伯轩父母家住下去了,再说霍家也已破败不堪,自顾不暇,为了彻底和霍家划清界限,浅微带着震旦离开了,何去何从?无奈之中浅微想到了吴小白。

    带着震旦,浅微回到了这个她离开好多年的地方,不同的是走的时候是一个人,回来却带了一个孩子。乡下一切依旧,山朗水清,农田里的人欢快的忙碌着。

    而吴小白还住在那个破旧的土地庙中。那座庙更破了,一半已经倒塌了,里面的泥菩萨变成了一个土墩,大殿的一角就是吴小白生活的地方,原来有的房子被拆了,木头的横梁不知去向,如果不是零落飘散着的红红绿绿的布条很难看出这里原先是一个香火鼎盛的庙宇。如今这里还多了一个走方郎中,吴小白和他搭伙过日子,反正大家都是一无所有的人,团在一起生活还能互相有个照应。但生活也还是有了上顿没下顿的,虽然破庙可以遮挡一下风雨。

    毕竟像她这样的一个人,大家都退避三舍,带有色眼镜看她的。田地都归生产队所有,大家都集体劳动,每天清晨广播一响,乡人们呼朋唤友的走向农田,她是没有资格去的。鸡鸭牛羊也都是生产队的没有人会让她去养,怕她会下毒。自然在收成时候也没有她啥事情,一个伪团长的遗孀就这样和另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一起生活着。

    浅微母子俩的到来让吴小白越发伤心,她搂着小文文不住地抹眼泪,对浅微说,“囡啊,你的命咋那么苦呢?原以为你飞远一点,去了一个好人家,咋又出了这种事。”

    “好娘,你别说了,我的命不好啊,别哭,别哭,我已经哭不动了”

    “回来吧,回来也好,总要想法子活下去啊”

    “嗯,我是无处可去了呀,好娘,好娘,当初让我自生自灭多好啊,何必把我养大呀,这些苦我实在受不了了”

    “傻丫头啊,你也是一条命啊,即使不是到我家,也会有别人给你当父母的。”

    “被人赶东赶西,被人嫌弃的日子真不好受啊”

    “别怕,别怕,日子是要过下去的,你现在还有孩子,即使不为别的也要为孩子着想啊,咬咬牙一切都会好的”

    震旦在吴小白干瘪的怀里抬头看这个陌生的老太,看着这个老太和浅微相对流泪。干瘦如柴的胳膊让他感到很不舒服,十分抗拒,可是多次的变故让他不敢吭气,他也只有乖乖的不敢动,为了避免给吴小白突出的骨头给咯疼劲量把自己团紧一点,再团紧一点。

    这个干瘦的老太婆其实也就五十多岁,年轻时的干练,结实,雪白的模样已经不复存在,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头发也白了一半,稀稀拉拉的,随便挽了个发髻,包头布洗的发白,原来的颜色已经看不见了,依稀有一朵花的模样,震旦伸手摸了一下那朵差点要粉身碎骨的花,软软的有点毛糙。吴小白身上的衣服补了又补已经看不出哪一块是原来的,各色的补丁感觉就像个花布袋,要不是洗的还算干净也许就是乞丐服了。

    吴小白现在的男人是一个有一点三脚猫的功夫的乡下的土方郎中,在他看来田间地头有不少良药,不过现在西医盛行,即使是在乡下找他看病的很少,更不要说是和吴小白一起生活后了,让乡下人也畏如蛇蝎,能不打交道就不打交道,实在没办法来找他看病的也是日子过得很差的那些人,或者是和吴小白一样有着不清白历史的人。

    多了两张嘴的生活在当时恩格尔系数极高的吴小白家是个灾难,每天吴小白做的最多的事是带着浅微母子俩去后面的山上,前面的河滩,挖野菜,摘野果子,也就是这一段时间震旦认识了好多随处可见的食物。

    “小文文啊,你记住啊凡是猪能吃的人都能吃,只要吃了肚子就不会叫了也不会疼了。”吴小白告诉震旦

    “嗯,知道了,外婆,猪能长得很胖,人吃了也能长胖的。”幼小的震旦尖瘦的脸上只有两只大眼睛了。

    那时候的震旦不会想到,就是这种当时仅仅用于喂猪的草料后来变成了大城市里贵的要命的养生食材,当然这是后话,这是人吃多了油水后解腻用的,而当时震旦肚子里是没有油水的,反正震旦觉得这东西吃下去后,肚子是不叫了,但是涨的厉害,吐的唾沫也会有绿色的。

    但是当时震旦有一个最大的理想就是每天能挖满满一大篮子的野菜,让浅微和他能吃饱。

    这母子俩在乡下生活了大概一两年的时间,这阶段震旦非但没有长高,人好像还比以前小了一圈,可是胃口却比以前大多了,难以下咽的野菜,他每次都能吃一大缸,只是每日拉屎让他有点痛苦,他很懂事得把每日拉屎的事放在去山上的时候,因为吴小白告诉他庄稼长得好全靠粪当家,人的屎是野菜的营养。

    即使是这样的生活,还是让震旦觉得非常高兴,至少他不用担心有人来把浅微带走。震旦对这些人有本能的恐惧,伯轩被带走时他不在现场,他也不谙世事,只知道爸爸不会回来了。浅微被多次带走时他都在现场,每次回来就是哭哭啼啼,还有就是抱着他发抖,偶尔也有破损的嘴角和淤青的脸颊。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震旦觉得自己长大了,他会给浅微檫眼泪,会搂着浅微,支撑着浅微看似摇摇欲坠的身体。他能感受浅微的无助与痛苦,也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难受。

    而在这里,即使没有吃的,可是浅微只哭过一次,没有人来把她带走,土地庙孤零零的,离村子很远,四周也没有相邻,也没有鄙视的目光,天地间仿佛就他们祖孙,还有就是白云和地上的野草小虫子,他可以撒欢奔跑,可以躺在地上听虫子们说话。

    天一断黑,就可以躺在被吴小白晒得暖暖的稻草堆里,躺在浅微的身旁听浅微给他讲故事,故事中有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好可怜啊,如果她能来到东津渡,震旦肯定会给她打野菜吃,也让吴小白用水煮一下切得细细的用盐拌匀,如果有香油的话还可以加点,对还有小米椒,美死了。震旦想想都觉得很美很美,他不明白外国连野菜都没有吗?

    不过震旦不知道烤鸭是啥。生产队有鸭子,那群只会嘎嘎嘎叫的,有几个拿着红缨枪的小孩每天都跟在后面赶它们下河,震旦只远远得见过,那几个孩子不允许震旦靠近,好像震旦身上有传染病似的。有时候震旦会站在岸边看着那些鸭子在水里自由自在,他多想和鸭子们一样啊,悠闲有伙伴。

    偶尔震旦还能在河边滩涂上捡到一个软壳蛋,一开始他不懂,但他敏锐地觉得这东西可以吃,立马偷偷撕开吃掉,好好吃啊,他飞快地把蛋吃完,这可不能让红缨枪们看见,吃完他还无师自通得把那层柔软若白纸的壳用树叶盖起来,因为怕被发现了挨打。原本可以带回家和浅微一起分享的,现在他独自吃了有点内疚,但这是他有记忆以来最好吃的东西了。至于烤鸭,震旦肯定没见过,不过想上去也未必比得上今天的蛋。

    震旦还听过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莲真可伶有这样的一个妈妈,而自己好幸运有浅微那么好的母亲,自己不知道要比目莲幸运多少。如果换做是他,他也会和目莲一样为了妈妈奋不顾身的。震旦沉浸在幸福之中。

    这期间妈妈还给他添了个小妹妹,起名叫思秋,好小的样子,感觉很可爱,但是震旦不喜欢她,妹妹出生时,妈妈痛苦的叫声让他害怕,虽然外婆让他到房子外面等,说过一会儿就会有一个小婴儿出来,可是为啥妈妈那么痛苦呢,凡是让妈妈痛苦的事他都不喜欢。而且自从有了妹妹,妈妈更加瘦了,没有奶水,妹妹总是嗷嗷的哭,声音细弱,仿佛一不小心就会没气息一样,外婆出去借米,想熬米汤喂给妹妹吃,可是没有人愿意借米给他们。

    “好姐,你回来了也不说一声”在集市上遇见吴小白的平四听说浅微回到乡下,匆匆赶过来正好看见了浅微抱着饿惨了大哭的思秋。

    “平四你来了,”浅微没有心思应付他,招呼了一声,继续拍着思秋,希望孩子能睡一会儿,可是婴儿还是继续哭,大概也是哭累了,哭声像猫叫一样。

    看着这光景,平四红了眼睛转身走了,不一会儿只见他匆匆又回来了。

    “好姐,这是一袋米和一条鱼,你快做点吃吃吧,大人能抗,孩子可是抗不了的”

    “平四啊,你也不富裕,好姐不能吃你的呀”回来之后浅微也陆陆续续从吴小白口中知道一点他的消息,爷爷奶奶去世了,家中就他一口人,前年收留了一个要饭的女子一起生活,知道他的日子也是紧巴巴的。

    “好姐,莫客气,你总不能让孩子饿死吧,我以前可没少吃你的饭啊,米,我是借的,鱼,我可以抓,你放心,总要让孩子活下去吧,我年轻有的是力气。”放下东西,平四对着浅微挥了挥他的胳膊,脸上露出了和孩时一样羞涩的笑容。

    “我这里你可不要多来,被人看见了不好。对你会有影响的,你也好不容易有个家。”浅微看着这个没有血缘的小时候的玩伴,还是和小时候一样愣头愣脑的。

    “没事,好姐,我是出名的三代贫困户,根正苗红,没人敢动我的。”平四无所谓的说。

    因为有了平四的帮助,思秋总算活了下来。浅微也是尽量不麻烦平四,免得给他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平四也知道浅微不愿意给他惹麻烦,一直悄悄地来,把从水里捞出来的鱼用稻草穿起来放在庙门口。有时候放下就匆匆走开,有时候会在那里站一会儿。平四不明白,他心目中犹如菩萨一般的浅微姐为啥会把日子过得这样。

    就这样在别人眼里的苦难生活,在震旦心里还是很美好的。

    可是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而这母子不知道是交了啥运道,不幸又尾随而来,据说又要批斗吴小白了,让她交代是如何保护土匪,欺压百姓的。如何和侵略者,坏分子勾搭不清。连夜浅微整理东西了东西,说是整理其实也没有啥就是几件换洗衣服,她要带着两孩子逃离这里。她留在这里只能增加吴小白的罪孽,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

    提醒:刷个屏,讨厌的可以拉黑,有耐心的可以继续

    题目:看书和看影视剧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墨香铜臭的三部作品到今天为止我都刷了一遍,一开始入门是因为就看了《陈情令》。好像也看不出个所以然,就感到了两个年轻人行侠仗义的成长过程和他们之间的纯洁友谊,王一博和肖战的表演让我感到那些干净的男孩非常养眼,也就勾起了我的兴趣。然后那过后就再去看文章,有的地方看电视剧不明白在文字中找到了答案。因为我已经先入为主了,然后看见那个蓝忘机,就想起了个王一博,看见了那个魏无羡,就想起了那个肖战,这两人的表演让我脸谱化了,也可以这样说看见王一博我就想到了蓝忘机,看见肖战我就想到了魏无羡。整体就一句话是挺让我感触的:孰黑孰白,我就一条道走到黑。这是一种怎么样的一种专注和一种一根筋的想法,我也觉得。这一个是正义的宣传,也挺好的。单这一部就只是偶像化的影视剧,不是演员的容颜我都不觉得有啥特别之处,至于那个断啥,现在也实属正常。不值得宣扬,也不值得探究。

    后来看了一一部是《人渣反叛自救系统》,也是穿越的那个,看了我有点看不下去,有可能我看不太懂啦,是我个人的问题。

    那最后一部看的就是那个《天官赐福》,这一本我看完了,别人看的也许是神仙打架,但在我的眼里,我觉得那墨香铜臭写的是一部职场斗争史和一个人内心的各种挣扎。

    换句话说,我觉得这里面所有的所写的只是一个人,这个人既是那个君吾,也是那个仙乐太子谢怜,也是那个最早的那个乌庸国的太子,这些人其实所有的都是指一个人。包括那个花城也同样是指这个人,这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很多面。那就是一个人错综复杂的各种情绪和内心的挣扎。其实他所要写的也是黑与白,正义也邪恶,这和那个陈情令的有相似的地方。所以我想作者有一颗行侠仗义的心,以为是一个男生,但又觉得有些地方实在太过细腻,后来才知道是一个女子。这里的神也好,鬼也好都是普化大众的一员,要说我觉得非常特别的一个人就是雨师簧,这是一个徘徊在职场四周俯视职场的人物,才是真正的身在无间心在桃源的人。

    而我所看到的还有那就是他写的场景,天庭和鬼界其实是同一个地方-----职场!其中的各路神仙,妖魔鬼怪明争暗斗,各显神通,不就像你我身边和气一团的同事暗地使坏?裙带关系严重,为了利益和权利就可以丢弃一切道德和情谊,从一个冰清玉洁的学生到被职场打磨之后有心性的变化。嗯,别的其实我没有看出来什么,他要写的那个神仙呀,鬼王呀,我觉得就是把人生拟神化了,别人所说的把物拟人化,这个是把人拟神化。

    其实每个人的少年时代,不也是曾经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仙,能想让谁活就想让谁活,想让谁过的好就让谁过的好,想让谁不如意就让谁不如意。比如说小时候和你比较关系好的朋友,你就会把他认同和你自己一样无所不能,但又比你弱一点。如果说是你的死敌,对头,你就会想我能战胜他。说阿Q精神也行。

    墨香铜臭的这三部作品我感觉到了她写作很明显的一步步提升高度,觉得时间顺序,应该是《人渣反叛自救系统》,《陈情令》,《天官赐福》,后来一查也确实如此。

    我好像就看懂了《天官赐福》,因为这一部是我实实在在看的文字,我现在觉得很荣幸的是,我没有先去看被拍成的影视作品,如果我先看了别人拍出来的,那么我就不是对墨香铜臭的文字的理解,我是被导演带入了他的理解当中。就像陈情令,我现在对墨香铜臭这部作品就没有自己的理解,因为我已经被导演所同化掉了。但是也要感谢拍摄那个陈情令的导演,他让我认识的墨香铜臭,也看到了他以神话的写的职场,在一个职场中,一个无所不能的人,可以翻手雨,覆手云,有坚强的后盾,在任何困难的时候都有一个不离不弃的依靠,能不被别人所欺负。既有雷霆手段又有菩萨心肠。这个坚不可摧的依靠其实也就是自己强大的内心。这大概就是我这样一个职场小人物所看待的这部作品吧。以上仅是个人的观点,因为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或者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段下所看见的,所认识的。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

    就像我至今已经看了五遍那个《飘》,然后每隔几年看一次,所得出的结论每一次都不一样,以前年轻的时候很容易定性好人,坏人,他有什么道德规范啊,或者他的行为,等到年龄到一定的阶段。这个里面已经没有好和坏了,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现在越来越觉得,现在这个快餐时代,看多了短文,小视频,让你所看到的东西,其实并不是你自己心里的东西,而是别人的心里的东西,展现给你,让你接受,让你认同。就像别人嚼碎了喂给你吃。

    有人会说时代发展了你却还留在以前,还是在回味,跟不上这个时代脚步,但我还是觉得看文字和看文字改编的影视剧,这个就像一盘盘各式菜式和一颗颗精炼的营养药丸的区别。一个是有实体化了,脸谱化了,精炼过了,定性了的,结果就是你很难有自己的思想,会被牵着走。而在文字中,你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无所不能的神也可能胡子邋遢得抠脚汉,或者是一个清秀可人的妙人,所以文字是能让人发挥想象的,而影视作品不能。

    2024于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