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拍片狂魔 / 第二十九章 看片

第二十九章 看片

    青年电影制片厂。

    一大早罗素来到赵厂长办公室。

    “进”,罗素敲门后门内传出赵厂长的声音。

    “赵厂长,早上好!”

    “小罗啊,今天叫你过来是因为我已经联系好了几家院线,还有龙汉电视台纪录频道,燕都电视台,他们上午回来厂里看片。我还联系了其他的几个跟青影厂有合作的电视台,不过它们不会过来,也不看片了,直接就要了。”赵厂长说道。

    “影院会要么?”罗素道。

    “你放心,你这部片子我看了,拍得很不错,水准很高,有几家艺术影院肯定会要的。其他影院多少会要几个拷贝,因为你这部纪录片相比于现在其他纪录片更具趣味性,完全可以当半个故事片来看。再者现在的影院也不好过,电影的产量少,一个影院来来回回就放那么几部片子,要么就是以前的老片重映,它们也是需要不断地有新片子补充,不然走进电影院的观众会越来越少,影院也就赚不了钱。”赵厂长分析道。

    “虽然你这部片子由于是纪录片,赚不了钱,但也不会让你亏本,纪录片不亏本就已经很难得了。绝大部分纪录片都是用数字摄影机拍的,根本进不了影院,所以基本上全都是亏本的,”赵厂长接着道。

    “赵厂长,我们是直接跟影院是什么样的合作模式?买断播放权还是拿票房分成?”罗素道。

    “我建议是买断,买断的话至少不会亏本,但拿票房的话你也知道,现在的影院瞒报票房瞒得厉害,尤其是纪录片这种很可能卖不出票房的片子很可能会让你拿不回本。不像其他电影,几百、几千万的票房,影院也不敢多贪,而纪录片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票房不高。”

    “那行吧,就买断吧,纪录片能保本已经很好了。再者拍这部纪录片的目的也不是赚钱。现在可以说燕都电影学院的特招名额已经到手了,不亏本最好,亏了也没什么。”罗素笑道,用几万块钱买一个燕影的入场券不亏。

    “你能这么想很不错。”赵厂长欣慰地笑道。

    “还有,我也需要两个拷贝。”罗素道。

    “你要拷贝干什么?”赵厂长道。

    “一个是我想用来收藏,再怎么说也是我拍出来的第一部影片。另一个是我需要给学院上交一个。据老师说,学校的领导和院系的老师要看,确认一下影片的质量,如果拍得乱七八糟,质量不合格的话就不给特招名额。”罗素道。

    “那你这个名额可就稳喽!”赵厂长笑呵呵地说道。

    最后,看片会结束后经过赵厂长的三寸不烂之舌,《舌尖上的的风味》纪录片一共卖了十二万,罗素作为投资人没赚也没赔本。从开始拍摄到影片卖出去,整个过程只有青影厂在赚钱。

    下午,罗素在“风味小吃”吃过午饭后带着影片拷贝往燕都电影学院缴纳“投名状”。

    燕都电影学院,导演系教研室。

    “老师,这是《舌尖上的风味》影片拷贝。”罗素将装有胶片的三个暗盒递给司徒照墩。

    “上午去老赵那边谈得怎么样了?”司徒照墩道。

    “赵厂长联系了龙汉电视台,燕都电视台,几家影院和一些外地的购片方,最后买了十二万,毕竟是一部纪录片,没赚也没亏。”罗素道。

    “没亏本你就偷着乐吧,现在的哪部纪录片不亏本?”司徒照墩笑道。

    司徒照墩接着又道:“你的片子我会交给系里,然后由导演系上报给学校,估计到时候学校会组织一场看片会,学校的审核通过后估计还要在学校内部组织全校公映。到时候你也得来参加看片会。”

    “老师,大概什么时候?”罗素问道。

    “大概率是下周一早上组织看片会,学校的审核通过后会下发公映通知,估计周三下午会组织校内放映,到时候感兴趣的老师和学生都会去看。”

    司徒照墩接着道:“看片会时间确定下来后我给你打电话通知。”

    周一,罗素特意换了身新衣服,弄了个发型。

    在“风味小吃”店匆匆吃了一碗馄饨后赶往燕影。

    走进导演系办公室后发现除了外出工作的老师外其他人基本都在。罗素和老师们打了个招呼。

    “司徒老师,你带他去放映室那边先准备好,到时候学校领导来了也好直接放映。”系主任郑栋天对司徒照墩说道。

    “好”,司徒照墩对罗素道:“走吧,我们先去提前准备。”

    司徒照墩从影片保存柜中取出影片,带着罗素到一间普通教室大小的放映室,两人和一名教学干事开始准备放映前的准备工作。

    临近十点钟,郑栋添带着一帮子领导和导演系的老师们走进放映室。在所有人入座后直接开始放映。

    这部片子并不长,只有六十分钟,罗素和司徒照墩两人坐在最后面的放映机旁边,期间他还偷偷观察了一下前面一帮子老师们的反应,看上去反应还不错,都看得挺认真,偶尔会有几个老师交头接耳小声讨论几句。

    播放过半时司徒照墩突然对罗素道:“放心吧,拍得挺好,即便是只看了一半也不难看出是部好片子,学校肯定会给通过的。”

    罗素道:“老师就这么肯定?”

    “不会错的,基本稳了。”

    一个小时一晃而过,放映结束后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很快就离开了。

    “老郑,怎么说?”司徒照墩问道。

    “没问题,你这徒弟拍的这部纪录片很不错,特招名额可以给,不过他的高考成绩必须得达到最低控制分数线。”郑栋添道。

    燕都电影学院导演系招生的文化课高考最低控制分数线是本省一本分数线的百分之七十,表演系则是百分之七十五,每个系的最低线的规定都不一样。罗素的高考成绩必须得达到燕都高考一本分数线的百分之七十才可以。

    郑栋添接着道:“还有艺考也必须参加,艺考成绩是要录入档案的。艺考成绩不能比95级导演本科班艺考成绩的最后一名低。”

    “你高考和艺考没问题吧?”司徒照墩转头问罗素道。

    “应该没问题吧。”罗素挠挠头道。

    “我知道你英语不行,回去后要多学,万一高考成绩达不到,我们就是再怎么给你开后门也进不了学校,知道吗?”

    “知道了老师。”

    “还有,离艺考还有不到三个月了,反正现在你片子也拍完了,我会给你多布置些作业,三天一检查。”

    “啊?”

    “艺考过不了你也甭想进来!”

    周三下午十二点半,罗素准时来到燕都电影学院标准放映厅。

    今天下午展映的影片有三部,前两部是学校老师的导演作品,而罗素的纪录片由于拍摄理念颇具创新精神,也临时加到这天的展映活动中放映。

    此时距首场影片播放还有半个小时,已经陆续有燕影的学生走进放映厅。

    罗素在放映厅门口还遇到了付大笼和辰怆。

    “你站在门口干嘛?咋不进去?”辰怆对罗素道。

    “待会儿司徒老师和马老师要来,我在这儿等一下。”罗素道。

    “那我俩先进去了!”

    “去吧。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不多时,靳俏俏、姜晴晴、孙利、于男、邢家栋几个参与了拍摄的也陆续走进放映厅。

    临开场了司徒照墩、马菁芜、李然染、黄三石以及一些导演和表演系的老师来到放映厅。

    “你可要提前准备好了。”黄三石对罗素神秘兮兮地说道。

    “准备什么?”

    “准备好接受学生们挑刺和责难吧。”

    “怎么回事?”

    “等你的电影放映完后你作为导演会被请上台讲述一下影片的创作历程或者创作原因以及创作理念之类的,主持人会问你几个关于影片的问题,然后是观众提问环节。在这里你要小心了,这些个学生们什么样的问题都有可能提出来,还可能有批评的,各种挑刺的。总之你要小心回答或者给他们怼回去,把他们给说服了,不然会被嘲笑的。”

    “这么狠?”

    “你以为呢,即便是大导演来了,该挑刺儿的还是会挑,不会因为是大导演就对你客客气气,睁着眼睛瞎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