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玄幻奇幻 / 凤鸣熊飞 / 第九章 晋文归朝

第九章 晋文归朝

    大军出函谷,此为秦国史上第一次远征中原。百里奚传令兵使,持旌节急速将秦军动向报往各国。并携天子檄简,传达四方诸侯整饬兵马,共讨狄敌,收复洛邑。

    行至半月,大军到达晋国国都绛城。一路上偶遇几拨向北运送财物的狄军,秦军无不半路截杀。天子姬郑将所得财物赏赐秦军,作为秦军行军之资。

    绛城城门紧闭,城楼上兵士严阵以待。

    重耳令狐偃到城楼下喊话,斥责太后骊姬祸乱中宫之罪。以“清君侧”之名,命晋国守城兵士开城投降。此时晋献公诡诸虽尚在人世,但受骊姬蛊惑,早已下达君命,令守城兵士拒战一切来犯之兵,自然也包括急于归朝夺位的重耳。晋国军士虽不愿死战,但也不敢违抗君命。

    狐偃劝降不得,回报重耳。重耳与秦军主帅百里奚、副帅华胥龙宗商议,强行攻城。

    秦军矢阵、箭弩闻名天下。攻城车在箭阵掩护下直捣城门,投石车抛出巨石火矢,如冰雹骤雨般砸向城内,城内顿时哭喊连天,火光蔽日。守城兵士本就军心涣散,不出半个时辰,秦军便攻入城中。众人在军士护拥下直逼宫门!

    宫门之外几百名晋国卫士手持盾牌列阵当前,一架凤辇赫然端落在阵列之后。

    凤辇上纱帷明透,随风而动,半遮半掩。遥遥看去,隐约见一个身着锦缎黄绸、头戴凤冠的中年妇人静坐其内。正是晋国太后骊姬。

    重耳喝住欲闯宫的秦兵,缓步来到阵前。狐偃、赵衰紧随其后,重耳施礼道:

    “儿臣重耳,拜见太后!”

    “逆子!你心中还有我这个太后?!”

    凤辇内,骊姬厉声呵斥。

    “太后息怒,儿臣乃晋国公子,国乱当头,理应护国!迫不得已攻城而入,却并无忤逆之心!”

    “国乱?说的可是你携异国军队践踏本国城宫?”

    “儿臣周游列国,与列国交好。今借秦国之兵,以平国乱。并非卖辱求荣之举。太后切莫......”

    “罢了!晋国国宫,不容侵扰!你欲何为,便直说了吧!”骊姬又一声厉喝,打断重耳。声音略带凄怨沙哑。

    “儿臣欲求见君父,向君父请罪。并愿日后常伴君父左右,尽子之孝,分君之忧。便知足矣。”

    骊姬听闻重耳所言,双肩似是微微颤了一颤。良久,才说到:

    “你不必诡言.....你父......已然亡故。”

    ......

    “啊!儿臣不孝,救驾来迟!啊......呜呜......”

    重耳听骊姬说到君父已亡故,扑通一声,向着王宫跪拜于地上,放声大哭。

    原来骊姬为了稳固大局,竟将晋献公诡诸崩殂的消息秘而不宣,依就假借君王之命统御朝政。晋国兵士所奉守城之命,也是骊姬所使。

    众人闻之,纷纷恻然。

    “时至今日,本宫知大势已去。你若还念骨肉同胞之情,便不要为难你两个幼弟。”

    骊姬所说的两个“幼弟”,便是自己的两个亲身儿子,系齐和卓子。

    “......若太后所言非虚?君父梓宫尚在何处焉?”重耳并不理会骊姬所言,带着哭腔问到。

    “宫内寝殿之中......”

    “尔等还不撤开!?”重耳身后的狐偃对着持盾列阵的晋国卫兵喝到。

    卫兵们此时早已惶恐不知所措,纷纷收盾,让出豁道。

    重耳跪爬于地,呜咽着向宫内而去。

    凤辇内,骊姬见重耳并未答复护子之事,心中甚为忧虑。忙起身拨开纱帷,下得辇来。骊姬身后冒然钻出两个未谙人事的幼童,自然是系齐、卓子。两个丫鬟随行,也一起向宫内而去。

    众人皆是一呆。

    适才骊姬身在纱帷之中,不见其貌。方现真身,只见凤冠之下,风髻雾鬓、柳眉连娟,粉妆玉琢、绛唇映日;黄绸冕服之上,刺绣日月霞飞、鸾腾鹤翔,华贵端庄、绝代之丽。

    两腮各挂着一行未干的清泪,凄楚动人之态,令众人无不赞叹。

    骊姬虽然有绝世之美,亦名列“春秋七大美人”之一。但终因德不配位,被后人唾弃。有诗为证:

    骊姬北原上,闭骨已千秋。

    浍水日东注,恶名终不流。

    重耳周游列国之时,贤德之名早已经传遍四方。此番服丧继位,顺理成章。举国欢腾,弹冠相庆。骊姬本是西戎所部的骊戎首领之女,晋献公攻打骊戎所获。未曾想晋献公贪念美色,造成国内几十年动乱,实非明君所为。重耳继位后,将骊姬发往故地骊国,两个幼子豢养宫内。不久后,骊姬郁郁而死,两个幼子也陆续病亡。令人唏嘘。

    重耳刚即位,且服国丧不能远行。命“五贤士”之贾佗、先轸、魏武子协同整理朝政,安抚国民。又令绛城守城兵士将功折罪,随天子南下收复洛邑。由狐偃、赵衰统领。

    大宴之后,众人再次出发南下,已是半月以后。

    绛城往南不到一百里便是黄河,过了黄河再行一百里就到了洛邑。从绛城到洛邑,算上渡河,不过两日路程。

    大军第一日行至黄河边,已是傍晚十分。秦、晋各命军队安营扎寨,准备次日清晨渡黄河,然后奔袭洛邑。

    时值深秋,两岸野草灌木都已枯黄。金风临岸,芦花飞零,一幅凋敝之景。黄河流水也远不如春、夏季时的奔腾之势,没有了往日的波涛浪花。倒是应了万物疲乏的时令,还未到天黑,河面上已升起袅袅浅雾,远远望去,轻纱薄幔,催人困殆。

    河中央似乎看到一个人影,幢幢而来。惊奇的是,人影立于河面逆流而上,仿佛鹅毛一般轻巧,又如泛萍一样飘荡。

    河边巡逻的兵士看见人影,不敢怠慢,大声问话:

    “来者何人?”

    人影并不答话,却唱起歌谣:

    日月交替兮搅黄昏

    天地改色兮乱光辉

    四方动荡兮撩人心

    五乐齐哀兮崩雅音

    我欲修身兮破茅庐

    王迁旧都兮毁城池

    我欲修身兮破茅庐

    王迁旧都兮毁城池

    ......

    歌声绵长悠远,沧桑悲壮,声声泣耳。

    歌声未绝,军营内各领军之人已来到河岸上。众人深感传音之妙,可见河面之人的神宇修为已至化境。却着实摸不清来者何人,又有何意图。

    众人聚光凝神紧盯来者。来者头戴纶巾,青衣草履。竟全凭一支芦梗立于水面之上,身法之精妙,绝伦无比!

    正待众人惊诧之际,薄雾深处河面上,隐约呈现出一团团黑影。黑影渐渐向河面之人背后驶来。不多时,仅相距十几丈。

    细看之下,是几艘沉甸甸的橹船。船上几个兵士模样的大汉见前方水面上有个人影挡住去路,一阵“唧哩哇啦”怪叫。

    狄人!

    又是在运送洛邑的劫掠之财。可恨至极!

    众人正想截杀,只见河面之人歌声顿止,脚尖轻轻在水面一点,飘飘然转过身去,面朝狄船。

    歌声又起!

    不同于之前,歌声隐没了词句,只是吟唱。歌声转为凄婉悲伤,还带着一股强劲钻心的穿透之力,令人意乱情迷,神魂颠倒。

    “妙音神吟!来者可是鸦岭伊先生?”众人之中一个声音苍劲的老者问到。问话之人正是狐偃。

    来者依旧不答话。歌声骤然由轻扬转为沉闷,如天边隐雷,绵绵蓄势,继而一声霹雳断喝!

    岸上几个巡逻兵士立刻昏厥过去。其他众人也略觉心口烦闷,神宇修为稍低者如郑萦儿之流,已有呕吐之感。

    橹船上倒好,鬼哭狼嚎之声此起彼伏,狄人兵士各个口鼻喷血,死命捂住双耳。顷刻,惨叫连连,纷纷倒地而亡!

    又见来者脚尖一点,飘飘然,已到众人跟前。

    “在下鸦岭伊川需,适才惊扰,还请各位见谅!”伊川需抬手失礼,声色郎朗,言辞和蔼谦恭。一席青衣纶巾,儒雅非凡。看样貌,五十有余。鸦岭,地名,洛邑郊外一处深山密林。

    “伊先生不必多礼!常闻伊先生神吟绝妙,今日一见。老夫叹为观止!”狐偃回礼道,接着又问:

    “伊先生先前所歌之词,大有忧天下之意。不知伊先生此来何为?”

    “回阁下言,在下几日前于郑国获悉秦晋合兵,勤王南下,故而冒昧前来拜迎,欲为小卒,尽绵力驱赶狄人。不曾想在此处幸会各位。恰逢狄兵至此......呵呵......适才见笑了......”伊川需又施一礼。

    “哦......难得伊先生大义!”

    “恕在下多问,阁下可是晋国狐神相?”伊川需见狐偃背负一镈钟,故有此问。

    “神相之名不敢当,正是老夫!”狐偃回到。

    狐偃一改往日严厉肃杀之风,言语之间也颇为客气。皆因叹服伊川需“妙音神吟”之玄妙。“妙音神吟”之法全靠神宇催动,此法与“子犯和钟”有异曲同工之妙,狐偃早有耳闻。若与伊川需一战,而不借“子犯和钟”灵力,狐偃胜算只达六层。

    “神相可知齐国已率鲁、宋、卫、曹、陈等国汇集于郑国?料想此时也已向洛邑进发!”

    狐偃尚未搭话,身旁另一个老者说到:

    “哦?看来我国兵使已将天子檄简传达至各国!”

    “这位想必就是秦国‘五羖大夫’百里大人了?”伊川需见老者蝼皮黑袍,抱手施礼。

    “伊先生好眼力!请问伊先生可知齐军领军者何人”百里奚回礼问到。

    “自然是神相管仲,次相鲍叔牙!”

    众人听闻管仲、鲍叔牙至此,无不心中一震。

    “老夫十年前随国君旅经齐国时,曾与老神相有过一面之缘。那时,老神相已然抱病。今时竟然亲往此地......”狐偃喃喃低语。

    “届时桓公也尚在人世哩。”赵衰附和到。

    众人默然。

    天子寝营设在秦军中军之内,众人带伊川需觐见天子姬郑,将各国合兵的消息报给姬郑。姬郑欣喜不已。

    伊川需在回天子问话时,从天命神授、君臣之礼到父子尊卑、兄弟之敬,无不侃侃而谈。深得姬郑赏识。

    姬郑感慨,洛邑境内居然有伊川需这类高义大儒,却不曾招纳聘用,颇感汗颜。随即赐伊川需为随驾大夫,听候王命。伊川需跪拜谢恩。不在话下。.

    众人再议,三更造饭,五更拔营。急速赶往洛邑,与各国一同攻城。黄河中拦截的几船财物卸在岸上,留下一队兵士保管,等收复洛邑之后,用于封赏各国。

    秦晋大军刚出绛城时,另有一支晋国卫队去往翟国。受晋文公重耳之命去翟国迎接齐季隗和两个幼子。却不料卫队到达翟国时,翟城早已在重耳、狐偃等人离开后,被红狄攻破。翟国兵溃民逃,据卫队打探,在狐偃之兄狐毛的陪同下,齐季隗带着两个幼子逃往楚国方向,红狄兵紧追不舍,季隗等人生死未卜。重耳获悉,心神凌乱,再派使臣去往楚国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