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翻云覆雨 / 第5章 变戏法?

第5章 变戏法?

    同时在那堵黑墙的另一侧,迟迟没有等来诛杀此贼命令的毛骧,不由得回头看向了朱标。结果他惊讶的发现,这位素来养**夫极好的太子殿下,此刻竟然十分失态的在那里喃喃自语。

    而他所絮叨的内容不是别的,正是方才胡轲所说过的“把爵位变成职位”。

    “把爵位变成职位,如此做法虽然大胆,却也并不完全是天方夜谭。”在顺着胡轲方才说的思路思索了一番之后,朱标在心里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胡轲关于藩王可能构成威胁的观点,朱标并非没有考虑过。实际上,在制定藩王政策之初,他与父亲朱元璋就此事进行了多次讨论。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分封藩王这样关系到国家百年大计的大事,不能有丝毫的疏忽。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早就讨论过藩王未来可能造成的危害。然而,在当时的复杂内外部环境下,他们并未能商讨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尽管大明表面上统一了华夏,风光无限,但实际上,这个刚刚统一的王朝所面临的困境并不比其他朝代轻松。作为当今天子和太子,朱元璋和朱标对大明目前所面临的内忧外患有着比其他人更深刻的认识。

    在内部,尽管大明名义上已经统一,但实际上,如巴蜀、南越、云南等最近才征服的地区,大明的统治力度非常薄弱。在一些偏远地区,大明官员甚至无法在没有军队陪同的情况下顺利任职。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的政令无法传达到百姓手中,更不用说百姓对新生的大明王朝有什么归属感了。

    如果说这些地区因为交通不便和发展程度低,原本也收不上来多少税,对整个国家来说并不十分重要。那么,东南沿海分布的那些世家大族,则是大明王朝目前最大的心腹之患。他们虽然名义上已经投靠了大明,但实际上,这些曾经与张士诚、陈友谅等人勾结的群体,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无害。

    此外,在长城以外,北元的残余势力仍在游荡,时不时挑衅长城边境,可以说边地的战火从未停歇。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目前唯一的选择就是分封藩王。只有将自己的骨肉至亲安置在税赋重地、军事重地,才能将被地方豪强控制的权力收回朝廷手中。

    藩王制度确实存在隐患,但与目前所面临的困境相比,这种尚未爆发的问题暂时不是皇帝能够顾及的。原本按照朱元璋和朱标的计划,藩王问题暂时搁置,等到朝局更加明朗时再想办法解决。如果在这期间发生了骨肉相残、父子不孝的悲剧,那只能说是天命如此,这是大明应该度过的劫数。

    然而,这个一直困扰着朱元璋和朱标父子的问题,竟然被胡轲三言两语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而且从目前的判断来看,这个方案具有很强的可执行性。这样突如其来的惊喜,怎能不让朱标在此刻对墙对面两人的交流变得重视起来。

    “速找人取来笔墨纸砚,接下来这二人在这里说的每一句话,都由本太子亲自记录。”

    朱标现在已经顾不上这两人说的话到底有多狂悖,他只知道如果今天错过了这些信息,将来一定会后悔莫及。就在纸笔送来的同时,黑墙那边,胡轲和朱棣又开始了他们的交流。

    “小先生的话让朱汜如醍醐灌顶,先前言语举止多有冒犯,还请小先生原谅,朱汜在这里赔罪了。”

    说完,朱汜毫不犹豫地再次向胡轲行了一礼。

    “行了,别摆出这样一副正经的模样,如果真想感谢我,就别只是动嘴皮子。我们都是成年人了,给我来点实际的好不好。”

    胡轲嫌弃地瞥了朱汜一眼,随后目光从这个年轻的狱卒身上划过,最终落在了摔得四分五裂的酒壶上。

    “是朱汜唐突了,我这就去准备。”说罢,朱棣转头朝通道尽头狂奔而去,不大的功夫,竟然真的带了回来。

    “先生请用。”他这次抱来的不是刚才的小酒壶,而是一个大酒坛子。

    “我说你小子真是有点意思,原本看着你这副年龄能在诏狱当值,我就觉得你身份不简单。现在你又像变戏法一样,在诏狱这么个鬼地方能这么快弄到一整坛酒,这就让本先生更看不透你的身份了。”

    “若不是你小子晒得跟块碳似的,一看就是在外面当过苦差,我都差点以为你是哪位皇子。”

    胡轲喝酒的同时,还不忘在短暂的间隙揶揄对方一句。但他没想到,自己这漫不经心的一句话,瞬间让对面的朱汜兄弟吓出了一身冷汗。

    “你说你一个明显家里没啥关系,被人派来看管犯人这种基本没前途的小人物,对国家大事怎么就这么上心。”

    听胡轲没有继续追问刚才那个问题,以为自己险些暴露身份的朱棣这才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胡兄你这样丞相家的内侄,可能体会不到这句话背后的悲壮。小弟我可是亲眼见证过元末乱世,当时我虽然尚且年幼,但那种遍地哀鸿的场景,我这一辈子都忘不掉。”

    说这些话的时候,朱棣的眼睛里充满了悲伤。作为一名自幼就跟着军队成长起来的皇子,战争造成的痛苦对他而言并不陌生。

    “胡先生,您刚才提到的‘将爵位转化为职位’的方法,虽然巧妙,但实际操作起来,恐怕并不容易。”

    作为整个事件的真正当事人,朱棣在说这番话时,完全是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

    他自问,如果真的就藩之后,想要放弃已经掌握在手中的利益,那是不可能的。

    “拱手让人,这自然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放弃藩地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谁又能不心动呢?”

    胡轲说完,对着朱汜小兄弟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然而,这个笑容在朱棣看来,却让他觉得眼前的这个小先生更加可靠。

    胡轲提出的方案听起来非常合理,但当朱棣稍微思考了一下之后,就发现事情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理是这么个理,给出了更大的利益,自然可以让人放弃手中的小利益。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成为藩王更有利益的事情呢?”朱棣皱着眉头问道。

    作为一个正统的皇子,亲眼见证了自己的父亲如何在乱世中拼杀出一条血路,朱棣对权力能带来什么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

    现在是洪武十三年,如果按照原先的预期判断,那么大明的第一批藩王就藩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要知道,无论是在西安府、太原府还是北平府,从洪武三年开始修建的城墙和各个藩王府,大部分都已经竣工。

    再加上现在胡惟庸案的突然爆发,朝野上下一片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