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汉宫风茂 / 【015】赵王张敖

【015】赵王张敖

    高帝率军前往,到了平城,匈奴果然出奇兵把刘邦围困在白登山上,被围困了七天之后在陈平的奇计帮助下才得以解围。

    话说,刘邦率轻骑先到达平城(今山西大同),此时汉朝大军还未完全赶到。

    冒顿单于在白登山设下埋伏。刘邦带领兵马一进入包围圈,冒顿单于马上指挥40万匈奴大军,将刘邦的兵马围困在白登山,使汉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不能相救。

    刘邦发现被包围后,组织突围,经过几次激烈战斗,也没有突围出去。之后,冒顿率领骑兵从四面进行围攻:

    匈奴骑兵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马,东面是一色青马,北面是一色黑马,南面是一色红马,企图将汉军冲散。结果,双方损失很大,一直相持不下。

    此时正值隆冬季节,风雪交加,汉军士兵中被冻掉手指头的就有十之二、三。匈奴围困了七天七夜,也没有占领白登。

    汉军在被围了七天后,粮食也快吃完了,饥寒交迫,危在旦夕。陈平看到冒顿单于对新得的阏氏(单于的妻妾)十分宠爱,朝夕不离。

    这次在山下扎营,经常和阏氏一起骑马出出进进,浅笑低语,情深意笃。于是,陈平向刘邦献计,想从阏氏身上打主意。

    刘邦采用陈平之计,派遣使臣乘雾下山,向阏氏献上了许多的金银珠宝。

    相传,还有美人。阏氏一开始坚持打败刘邦,拿走所有的金银珠宝不好吗。

    但使臣则提醒阏氏,汉营里不只有金银珠宝还有美人,而阏氏能够从单于那里拿走的也只有金银珠宝。美人多了,于单于没什么,于阏氏就不好了。

    再说,这里更近汉的腹地,汉的援军不日即来。

    于是,阏氏就对冒顿单于说:“军中得到消息说,汉朝有几十万大军前来救援,只怕明天就会赶到了。”

    单于问:“有这样的事?”

    阏氏回答说:“汉、匈两主不应该互相逼迫得太厉害,现在汉朝皇帝被困在山上,汉人怎么肯就此罢休?自然会拼命相救的。就算你打败了他们,夺取了他们的城地,也可能会因水土不服,无法长住。万一灭不了汉帝,等救兵一到,内外夹攻,那样我们就不能共享安乐了。”

    冒顿单于问:“那怎么办呢?”

    阏氏说:“汉帝被围了七天,军中没有什么慌乱,想必是有神灵在相助,虽有危险但最终会平安无事的。你又何必违背天命,非得将他赶尽杀绝呢?不如放他一条生路,以免以后有什么灾难降临到咱们头上。”

    冒顿单于本来与韩王信的部下王黄和赵利约定了会师的日期,但他们的军队没有按时前来,冒顿单于怀疑他们同汉军有勾结,就采纳了阏氏的建议,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汉军撤出。

    当天正值天气出现大雾,汉军拉满弓安上箭,从已经解除包围的一角慢慢地走出,才得以脱险。

    事实上,汉朝的援军起到重要作用,由周勃率领的汉朝大军仅仅在刘邦突围当天就跟刘邦会和了。在这种情况下,匈奴人不得不撤军。

    刘邦回到广武县,便赦免了刘敬,对刘敬说:“我不听你的意见,因而在平城遭到围困。我已经把前面那十来批出使匈奴说匈奴可以攻打的人都治罪了。”

    于是,赏赐刘敬食邑二千户,封为关内侯,称作建信侯。

    刘邦撤出平城返回朝廷,韩王信逃入匈奴。冒顿是匈奴的一代雄主,军队强大,勇士有三十万,屡次侵扰北部边境。刘邦对这种情况很忧虑,就问刘敬对策。

    刘敬说:“汉朝天下刚刚平定,士兵们被兵火搞得疲惫不堪,对匈奴是不能用武力制服的。冒顿杀了他的父亲自己做了君主,又把他父亲的许多姬妾作自己的妻子,他凭武力树威势,是不能用仁义道德说服的。只能够从长计议让他的子孙后代臣服汉朝了,然而又怕陛下不能办到。”

    刘邦说:“果真可行的话,为什么不能办!只是该怎么办呢?”

    刘敬回答说:“陛下如果能把大公主嫁给冒顿作妻子,给他送上丰厚的礼物,他知道是汉帝皇后生的女儿又送来丰厚的礼物,粗野的外族人一定爱慕而把大公主作正妻,生下的儿子必定是太子,将来接替君位。为什么要这样办?因为匈奴贪图汉朝的丰厚财礼。陛下拿一年四季汉朝多余而匈奴少有的东西多次抚问赠送,顺便派能言善辩的的人用礼节来开导启发他。冒顿在位,当然是汉朝的女婿;他死了,他汉朝外孙就是君主。哪曾听说外孙子敢同外祖父分庭抗礼的呢?军队可以不出战便使匈奴逐渐臣服了。如果陛下不能派公主去,而让皇族女子或是嫔妃假冒公主,他也会知道,就不肯尊敬亲近她,那样就没什么好处了。”

    刘邦听后说:“好的。”便要送鲁元公主去匈奴。

    吕后得知后强烈反对。

    高祖刘邦和吕后只得一个女儿,鲁元公主。

    鲁元公主已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嫁给开国功臣赵王张耳的儿子张敖为妻,生下儿子张偃和女儿张嫣。

    她对刘邦说:“我只有太子和一个女儿,怎么忍心把她抛掉,远嫁匈奴去。”吕后始终不能答应。

    也没法答应。

    高祖刘邦终究不能派出鲁元公主,便另寻宗女以公主的名义,嫁给冒顿君主作妻子。同时,派遣刘敬前往与匈奴订立议和联姻盟约。

    刘敬从匈奴回来,便建议刘邦“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夫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景莫能兴。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之族,宗强,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後,及豪桀名家居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

    据其所说,匈奴位于今天黄河九曲和河套平原以南的楼烦、白羊等部,离长安太近,关中刚刚遭遇秦亡之乱,人口凋敝,不足以抵御匈奴。而关东六国王公贵族势力强大,如果把注意力都倾斜到西北,东南又会难以绥靖,汉王朝中央实力有限,无法同时在两个方向投入强大的力量,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六国强宗迁徙到关中,让他们充实京畿并抵御匈奴:

    平城之役后,刘敬以和亲政策稳定了汉匈关系,与匈奴订立议和联姻盟约回来又谏议迁徙齐、楚、燕、赵、魏、韩六国大族以及豪杰名家至关中,无事则备匈奴,诸侯有变则东伐。

    于汉初高祖时,被采纳,长陵北建立长陵邑,将关东六国贵族和关内豪门大族迁入其中,让其供奉陵园。

    而刘敬的和亲政策。本来是鲁元公主被派去与匈奴进行和亲,但是吕后不同意,高祖刘邦只有找了一个宗室之女,并封为公主,与匈奴和亲。

    以此,让民间休养生息。

    汉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是由早期出使匈奴的汉使者刘敬所提出的。汉高祖初次北征匈奴于平城脱身之后,意识到匈奴暂时是不能以武力来征服的,就问计于刘敬。

    刘敬的和亲建议包括三项内容:

    一是嫁公主,即将“长公主”嫁与匈奴单于;二是进行大量的物资交流,即“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三是进行文化交流,即“使辩士风谕以礼节”。

    此后,自惠帝,汉高后,文皇帝乃至当今的汉天子刘启,汉朝皆是采用刘敬“和亲”为主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