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汉宫风茂 / 【017】淮南王刘长

【017】淮南王刘长

    刘邦去世之后,太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周勃遂于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做了太尉。

    惠帝病逝后,其母吕后,曾两度临朝称制。

    吕后去世之后,周勃、陈平等大臣拥立代王刘恒即位。代王刘恒,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

    刘恒是高祖刘邦时年最为年长的儿子,也是封国距离汉京城长安最近的诸侯王,驻地之外时有匈奴来汉地劫掠。

    除了京师长安,相传便是代国最是兵强马壮,城池高大,武备精良。

    代王刘恒即位,是为汉文帝。汉文帝遂任命周勃为右丞相,赐给黄金五千斤,食邑一万户。

    任右丞相一个多月,有人劝说周勃道:“你已经拥立代王为皇帝,威震天下,而你得到了厚赏,居处尊位,已经很受宠信了。时间长了,灾祸要降临你的身上了。”

    周勃闻言恐惧,也自感危险,就向文帝谢罪辞职,请求归还相印。

    文帝同意他的请求。

    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丞相陈平去世,汉文帝重新任命周勃为丞相。

    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贾谊上书,建议文帝遣送列侯返回封地。

    此议激起了列侯们的强烈反对,他们不仅拒不离京,更是最终迫使汉文帝将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上书的贾谊离了京城长安,去了长沙郡:

    直到灌婴去世,周勃不问政事之后,贾谊才被重新起用。文献中也提到“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至孝景,不复忧异姓”。

    汉宫相传,时年为了让列侯们返回封地,汉文帝找到周勃,对其说道,“前日吾诏列侯就国,或未能行,丞相吾所重,其率先之”。

    绛侯周勃领命。

    这一次,周勃担任丞相十个月,就被免职,遂于朝堂之上作为百官表率带头回了封地。

    汉宫相传,那一日的京城长安,仍然是辞了丞相的绛侯周勃,为朝堂百官表率,先行一步。而来相送的朝官故旧,于秦王城外咸阳古道送行的有上百辆车。

    “临到要走,京城里来了一半的朝官相送。”馆陶长公主听其母窦太后说,“这倒也没什么。等到回头他被长安廷尉下狱,说是也有半个朝堂的官员为他求情。”

    听上去,文皇帝斟酌的是这个事情,遂迟迟不下结论:

    功高震主。

    这等说法自高祖朝的韩信说到了现在,“汉初三杰”之一,又说高祖的皇后吕后。

    说是,高祖刘邦平叛回来听说了,听吕后说韩信谋反,不得不“赐死”。

    高祖听了,就问吕后:“韩信死前说了什么话。”

    便有了“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说法。现在说起来,就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说是,天下已定,功臣遭戮。

    话说,周勃返回封地之后,便开始担心哪一天可能会被处死,因此在遇到河东郡守、郡尉巡视各县时,往往身披铠甲,并令家人手持兵器,简直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

    此后,有人上书告发周勃想谋反,文帝就把这件事交给廷尉。廷尉又把此事交给长安廷尉处理,于是,周勃又来了长安。

    时年,做过官的犯罪,是要来京城长安审理或者处刑。

    周勃恐惧,不知怎样答辩,遂拿千金送给狱吏。

    狱吏就在牍板背面写上字,示意他说:“请公主做证。”

    公主,是汉文帝的女儿,周勃的长子周胜之娶绛邑公主为妻。所以,狱吏教周勃引用公主做证。

    大概是有这样的缘故在,这原告谋反的案子就拖延了下来。

    后来,周勃通过轵侯薄昭向薄太后进言,周勃把增封受赐的财物都给了薄昭。轵侯薄昭是薄太后弟、汉文帝舅,官任车骑将军。

    也有的说,绛侯周勃离京之前,就将增封受赐的财物都留了下来。一如汉初的功勋大臣。他们大多信奉“黄老之学”,不贪恋王权富贵。

    就像是,汉文帝赐给周勃黄金五千斤。周勃离京返回封地绛地的时候,居然都留在了长安。

    也就是,传言里绛侯周勃将增封受赐的财物送给了薄昭,或者说,通过薄昭还给了汉宫里管着长安城还有宗亲财物的薄太后。

    薄太后因此对绛侯周勃印象甚好。“黄老之学”是古代道家中的一个学派,“黄”指的是黄帝,“老”指的是老子。

    因为老子继承了黄帝的基本思想,两人都主张不争、清静、无为等,所以后世把他们两人的学问并称为“黄老之学”。黄帝、伊尹、辛甲、吕尚、鬻子等人的治世思想是黄老道家的重要源头。

    “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开始兴起,兴盛于汉朝。主流说法都认为“黄老之学”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

    等到周勃案到了紧要关头,薄昭替他向薄太后进言,太后也认为周勃没有谋反的事。

    文帝临朝时,薄太后抓起头冠向文帝掷去,说:“绛侯身挂皇帝赐给的印玺,在北军率领军队,不在那时谋反。如今身居一个小县,反倒要谋反吗!”

    汉文帝已经看到绛侯在狱里的供辞,于是向薄太后谢罪说:“狱吏刚才查清楚了,马上放他出狱。”

    于是,派使臣手持符节释放绛侯,恢复他的爵位和封邑。

    周勃又回到封国绛县。于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去世,谥号为“武侯”。

    绛侯周勃逝后,娶了绛邑公主为妻的周勃长子周胜之,承袭其父绛侯的爵位。过了六年,他所娶的绛邑公主与他感情不和,又因他犯了杀人罪,封国被废除。

    爵位中断了一年,文帝刘恒才从周勃的儿子里选出贤能的河内郡守周亚夫,封他为条侯,接续绛侯的爵位。

    后来,文帝病重弥留之际,嘱咐太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景帝说:“以后关键时刻可以用周亚夫,他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将军。”文帝去世后,景帝让周亚夫做了车骑将军。

    至此,汉朝竟然有了三次“病榻问相”:

    时年领军,备受推崇的仍然是,其文治武功,“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宰相”,于闲暇时也能“风雅颂”地“楚歌楚舞”。

    是为“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一开始是吕后于高祖刘邦病榻,刘邦曾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周)勃也”,可见刘邦对其的信任。

    刘邦去世之后,周勃遂做了惠帝朝的太尉。

    高祖刘邦时,国相是萧何。

    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在萧何病危弥留之际,汉惠帝刘盈亲自前去探望。汉惠帝问萧何:“有谁可以接替萧丞相的位置?”

    萧何说:“知臣莫如主。”

    汉惠帝于是说:”曹参如何?”

    萧何便答曰:“陛下英明,老臣可以放心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