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第四十八章 反差

    锦衣卫的飞鱼服和绣春刀是精致而华贵的,但他们所做的工作却非常冷酷,像是杀人机器一般,恰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锦衣卫的身份象征飞鱼服,根据千户、百户、总旗、小旗和尉官的等级划分做了不同的设计。

    亦可看出布衣到甲衣,黑色到白色的差异,制作精细程度远远高于第一部。

    单是兵器这块,整体设计方案和数量,比上一部翻了一倍。

    绣春刀,除了沿用明朝真实的刀形外,主要人物的每把刀都配有不同装饰,沈炼的刀上雕花,凌云铠的刀上雕鹰。

    一个内敛喜静,爱猫爱画;一个激进阴险,争名夺利。刀如其人,道具其实揭示着人物性格特征。

    三场动作戏风格犀利,在凌厉剪辑的调配下,大场面与小细节快速袭来,透着一股干净的实战酷感。

    第一场,丁白缨面对沈炼的竹林断刀,如武士片中的高手过招,一招制敌。

    第二场,火烧案牍库一役,流星锤单挑绣春刀,更是花样翻新,堪称惊艳。

    郑掌班想留活口顺藤摸瓜,出手多为揭开蒙面和压制,而沈炼则不愿耽搁时间火拼只求速逃,怕暴露身份引来更多人。

    动作里,藏着心理;心理中,又呼应着攻守。

    流星锤、匕首、弩箭、绣春刀,打得险象环生。

    第三场,张广北骑马载着杨幂,面对追兵的疯狂袭击,上演了夜奔马戏。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小人物。或者,替换成影片中常说的那个词儿:棋子。

    第一部里,沈炼三兄弟,都是权力的棋子,身陷新权力的围剿和旧权力的挣扎。续作《绣春刀2》中,棋子挣扎,是为了改变棋局。

    “上一部是欲念的抗争,这一部是信念的坚持”。他们每个人都有相信的、并为之战斗的东西。

    和《绣春刀1》一样,《绣春刀2》仍然设立了三颗锦衣卫棋子:沈炼、陆文昭、以及裴纶。

    第一部的三颗棋子皆有欲念的弱点,而这次的三人,却在食物链中划分出了信念的差异。

    先说裴纶。一个敌对奸人角色的反转。

    他隶属南镇抚司,南司负责缉查锦衣卫内部法纪。

    别看他官拜百户,从各种信息来看,这个人活得真不好。他就像上一部里被选中的沈炼,貌似精明,却没有大局观,一脚踏进了权谋的局。对友情的信念,让他有了立场。

    为了好友殷澄的死,他跟沈炼为敌,调查他跟东林逆党的联系;又为后来救他的沈炼,甘愿逃亡,与之并肩作战。

    裴纶,在乱世中无可信之物,唯一能信的,只有义气。

    他不问对错,为朋友肝胆相照两肋插刀。裴纶的牺牲,也让沈炼明白了“朋友”二字的重量,促成他在《绣春刀1》对兄弟的珍视。

    裴纶对“朋友”的态度,也反衬出陆文昭的“无情”。

    陆文昭,一个同盟战友的反转。他是北镇抚司千户,沈炼的顶头上司。

    八年前的萨尔浒之战,沈炼救过他,所以官场上他一直对沈颇多照顾。裴纶找沈炼麻烦,他为沈开脱。

    在案牍纵火案中,深受重伤的郑掌班,半死不活地指证沈炼,他说没听清,继续为沈开脱。但他对“朋友”的定义是狭隘的,利益一致则称兄道弟,利益相悖时恩断义绝。

    果然,当陆文昭以为快成功了,命运露出真正的爪牙。围剿别人的他也被围剿,背叛别人的他也被背叛。

    陆文昭,是《绣春刀2》最彻底的失败者。

    相比之下,同样是明知活不过的修罗场,张广北饰演的主角沈炼,却认清自己。

    这次的沈炼更年轻、更冲动、更热血。

    他活在这个时代,有时又似乎跳出了这个时代外。

    比起《绣春刀1》刻意模糊道德判断,《绣春刀2》的前传故事中,他多了主动的选择:营救杨幂饰演的北斋。

    案子原本是同僚凌云铠的,他跟去是为好奇,不是救人。所以,发现北斋就是雨中送伞的姑娘,恻隐之心开始上脑。

    终于,他忍无可忍,前去阻止,然后又失手杀了同僚,越陷越深。

    陆文昭对沈炼说,“你本没有必要卷进来,那些什么北斋、裴纶,你救他干什么”。

    这句话道出了沈炼的本质,他的选择,并非全是身不由己地被裹挟。

    沈炼身上有“莫名的正义感”。他是个内心矛盾的人,活在这污浊的世道,却也忍不住希望它能变好。

    他本想苟且,却发现自己不是苟活之人。

    世界如树,人如蚍蜉,蚍蜉又如何撼树。

    当真如此,即使注定徒劳,像个蚍蜉一样浑浑噩噩地活着,随波逐流,就是正确的嘛?

    最后那场不自量力的大决战,反而有了一种迷死人的浪漫。

    不管在时代、环境面前,个人的努力是多么无力、多么徒劳。

    但是,再小的自我,也不能将就。

    作为绣春刀系列电影,《绣春刀2:修罗战场》,同样取得了成功。

    但林睿暂时没有继续拍绣春刀系列电影的意思了,他准备开拍黄飞鸿系列电影。

    《黄飞鸿》是武侠动作类的电影,逃不脱属于江湖恩仇这个大命题。

    什么是江湖呢?多数人提起来,想必是鲜衣怒马,快意恩仇。

    或者像是任我行说的‘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黄飞鸿的江湖显然不是以上两种,他生活的时代是新旧交替,大清即将完结的时代,他身上有着旧时代明显的痕迹。

    无论是穿着亦或跟人交流时候无意间透露出来的思想,但同时,他也是进步的,相较于那个时候大部分的愚昧国人,黄飞鸿绝对是思想进步的代表人物。

    中国人在佛像雕塑中寄托了人生哲学,人生的境界当是从横眉怒目,即金刚的境界而始,到宝相庄严,即佛的境界而终。

    至于飞扬跋扈的状态,则干脆就是小鬼。

    黄飞鸿这个人物纵然达不到宝相庄严的地步,至少也是中国武侠电影中最接近这一境界的一个。

    最真实的历史上,黄飞鸿本身就是传奇,其人一生尚武崇德,侠骨热肠,死后在粤省民间一直声名不堕,被看作是真正侠义道的代表人物。

    这也正是以粤省文化为根基的港岛,将黄飞鸿真正推到了侠之大者的地位之上的重要原因。

    林睿要拍黄飞鸿,消息传到港岛,当地很多媒体包括某些前辈级别的导演、电影人表示不看好。

    毕竟黄飞鸿是港岛电影的骄傲。

    即使这个时候徐老怪的黄飞鸿电影还没问世,但是关得兴版本的黄飞鸿就是很多观众包括导演心目中不可多得的武侠人物!

    挑战这么一个宗师级别的角色,或者说,林睿这么一个内地导演拍摄他们最引以为傲的人物,这是不能接受的!

    好在没几个人真正跳出来唧唧歪歪,毕竟有着《绣春刀》珠玉在前,都知道林睿对武侠片有着独特的爱好。

    关于选角方面首先定下了李联杰,毕竟原本的时空,就是李联杰饰演的黄飞鸿最深入人心。

    十三姨要美,要媚,林睿同样选择了原本的演员关嘉慧。

    梁宽找了许亚均,许亚均形象气质好,而且演技很细腻,也愿意在动作片领域下功夫,林睿当然得好好培养他。

    武术指导,直接找了林镇英,通过在绣春刀的合作,林睿觉得林镇英非常好用。

    其实徐老怪的《黄飞鸿》系列是失败的,否则为什么不一直拍下去呢?

    港岛电影最大的毛病就是跟风!

    徐老怪开创了《黄飞鸿》,然后就有很多人跟风拍摄,从91年到97年《黄飞鸿之》系列出现了二十几部。

    粗制滥造的不在少数。

    按照评价还有票房来看,毫无疑问前三部是最佳的。

    当初上映的时候,李联杰本人当然大受欢迎,直接奠定了其功夫皇帝的地位。

    徐老怪本人也放弃了这个项目,他在96年拍摄了《黄飞鸿之西域雄狮》之后,就再也没有拍摄过有关黄飞鸿题材的电影了。

    而且当初《黄飞鸿》上映的时候,港岛的主流媒体并不待见这部作品,认为它过于说教…

    这么好的题材活生生被港岛电影人给整垮了。

    一直到2013年,内地市场开始爆炸式增长,才有人重启了这一系列,也就是《黄飞鸿之英雄有梦》

    可惜,编剧太让人无语,分明是《卧底黑虎帮》,台词各种犀利,“我们的梦”、“为了我们的梦”,为了点题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跟徐老怪的《黄飞鸿》相比,简直是狗尾续貂!

    林睿之所以挑了《黄飞鸿》系列,最主要的原因,他需要一部系列片奠定宁阳电影制片厂现在的地位。

    虽然拍了《绣春刀》《僵尸先生》等电影,票房也都非常不错,可离港岛和海外认可宁阳电影制片厂,还差点东西。

    《黄飞鸿》系列,尤其是徐老怪拍摄的几部被认为永恒的经典,最直接的数据,每一部的北美DVD销量都在一百万张以上,91年的时候,《黄飞鸿之壮志凌云》直接在曼哈顿放映了一个月…

    南方一直有舞狮的传统,《黄飞鸿》本人更是有着两广狮王的美誉。

    这一点电影里也有提及,第三部直接叫《狮王争霸》,可见舞狮对于黄飞鸿这个角色塑造有多重要。

    《黄飞鸿》剧组直接请了黄飞鸿狮艺武术馆作为舞狮方面的指导,林睿来到剧组的时候,剧组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李联杰正在片场学习舞狮的相关技巧。

    虽然这玩意可以用替身,但最好还是由演员本人亲自完成,出来的效果更真实。

    《黄飞鸿》算是林睿迄今为止掌控的最大剧组了。

    按照拍摄日程还有计划表来看,整个剧组最巅峰的时候能有七百多号人!

    即使最日常的戏份也有至少三百号人。

    好在现在的人都比较讲规矩,而且在宁阳电影制片厂这一块,还没有人敢跟林睿炸刺。

    按照分组拍摄的原则,林睿一共给剧组分成了三组,他负责跟踪主角的所有镜头。

    《黄飞鸿》正式开拍了!

    话说《黄飞鸿》这部电影的造型其实蛮简单的,毕竟属于年代戏,按照清末的造型设计就行了。

    清末的造型,辫子、长衫加布鞋。

    要说国内的武打演员,能演出黄飞鸿那种一代宗师气度的除了李联杰真的没有谁了。

    李联杰顶着一张娃娃脸出道,出道就是男一号!

    武术功底方面,李联杰擅长的是北派武学,北派武学讲究大开大合,镜头展示效果来看,较南派武学而言,北派会好看很多。

    至于梁宽这个人物,原本徐老怪是准备将他打造成不弱于黄飞鸿的荧幕形象,所以才找了元飚扮演。

    九十年代初的元飚在地位上并不弱于李联杰,那个时候,大哥成在小日子的人气都比不上元飚!

    徐老怪曾在一次访谈中透露,最初觉得狄龍可以演黄飞鸿,代表“中国传统的固执”;周闰发可以演梁宽,代表“市井心态”,“两者的对比及冲突会很好看”。

    周闰发演梁宽,可见他把梁宽的地位太高到了什么程度!

    关得兴版本的几部《黄飞鸿》,梁宽的打戏是最多的,甚至比主角黄飞鸿还要多,估计元飚当初接下这个角色也是奔着可以大放异彩的想法去的。

    剧本方面,包括剧集方面,还是给了梁宽很多浓墨重彩的,第一部里和十三姨的纠葛很多,包括和严振东的,引出反派一系列人物,是很重要的一条线,不是之一,第一部剧情基本就是靠他推的!

    可惜,黄飞鸿是李联杰演的,从电影呈现出的效果来看,李联杰的主角光环太过强势,深深把属于梁宽的光芒压了下去。

    于是第二部找了莫邵聪来扮演,梁宽也彻底沦为配角。

    许亚均接到剧本的时候,林睿在剧本上写的很清楚:男配角:梁宽;

    下午时候开拍第一场戏,林睿想着第一场嘛,来个好兆头,于是挑了茶楼的一段戏,也就是电影正式开始的黄飞鸿、十三姨亮相的戏份。

    嗯,导演想试一下女一号的演技…

    这段戏细分成三拨,有远景,也就是海上火轮的鸣笛,这玩意可以后期加入;

    楼下有一波戏份,显示清末佛山街道的繁忙与杂乱:街道上人来人往前往,有官兵押解的赶赴刑场的囚犯,也有传道的西方宗教,大声唱着教会的歌曲‘哈利路亚’,来回来去就这一句…

    按照正常的思路,如果时间充裕或者林睿不太愿意放权的话,可以先把楼上的戏份拍完,然后再拍楼下的戏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