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九章 纰漏

    林睿从来不是这种导演,他才不会让自己那么劳累。

    街道上得戏份由B剧组的导演关三负责,关三现在跟着林睿赚到了不少钱,而且林睿还帮他拓展了港岛的人脉,再加上关嘉慧是关三的女儿,也是这部电影的女主角,所以关三这个副导演干起活来非常卖力。

    半小时左右,剧组准备妥当。

    场记一打板:“A!”

    镜头像是扩散一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演员,最大限度的还原清末的世界…

    “咔!”

    才开机没到三秒,林睿直接从监视器后方站了起来,走到一位群演身边:“把你脖子上的金项链藏好,不要露出来!”

    且不说清朝有没有人戴金项链,就算有,那也是女人在戴,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戴在这个男群演的脖子上。

    “再检查一下,一定不能出现任何纰漏!”

    这句话是说给在场的群演们听的。

    折腾了十几分钟,再次开拍。

    镜头扫过演员群像,群演的声音传来:“张翁,你现在可威风了,能跟洋鬼子做生意!”

    干叔公的大特写出现在镜头上,他手里拿着烟斗,表情略微有些得意:“没办法,在老家混不上饭吃,只好去英吉利当年做马,嘿嘿…”

    “老赵带了只贵妃雀来跟你照相,这只鸟最近可是出尽了风头!”

    林睿盯着监视器,一只活蹦乱跳的青色贵妃鸟在笼子里蹦来蹦去…

    “照相啊,小意思,待会,你也来几张!”

    “真是拖您关照了!”

    “咔!过!”

    林睿点了点头,两个群演表情挺丰富,挺生活化的。

    演员的表演,尤其是大荧幕演员,当然是越生活化越好。

    这样才能展示最自然的状态。

    很多老前辈面对细节的时候,给出了教科书般的反应。

    于是,这样一来,很多演员就会下意识的陷入模式化,也就是按照老前辈的表演而表演。

    最简单的例子,影视剧里面,总会有女丫鬟或者女主煎药的情节,手被烫了,然后你就会看到她一定会会拿手摸耳朵,好像这样处理一下,手就不烫了。

    简直扯淡!

    烫手应该吹气,揪什么耳朵…

    好在这部电影不怎么需要这样的镜头。

    第二场戏就是黄飞鸿出场,还有他跟十三姨初次见面的场景。

    “灯光就位!”

    “摄影OK!”

    “A!”

    话音方落,就看到李联杰穿着一身崭新的长衫从人群中走了过来。

    “黄师傅,早!”

    “黄师傅…”

    李联杰脸色淡定,拱手还礼:“各位乡亲,大家早!”

    彼时的黄飞鸿已经是黑旗军民团总教头,手底下有三千民团,再加上他本人又是两广狮王,武艺高强,医术也是一绝,所以在佛山创下了赫赫威名,名声贼好。

    “咔!”

    林睿突然叫了停。

    透过监视器,其实这一段,李联杰演的没什么问题,但林睿就是觉得李联杰表情有点不太对。

    “…联杰,你过来看一下。”

    这可是男主角开机的第一个镜头,直接咔了?

    “联杰,你看啊,黄飞鸿应该是很受人尊敬,但同时他本身也是跟这些乡亲关系很好,你脸上的表情是不是有点太过冷漠了?”

    “…黄飞鸿是一介武夫,没必要跟这些普通人打成一片吧。”

    李联杰却有不同的看法。

    在他看来,习武之人有属于自己的骄傲,没有必要对普通人太过热情。

    “可他是一代宗师,宗师气度…”

    林睿想了想又说道:“不是让你对这帮人嬉皮笑脸,但也不能这么冷漠,稍微热情点。”

    “行,那我再试一次!”

    李联杰想了想,努力朝着旭辉所谓的宗师气度方向演绎。

    第二遍很顺利。

    “干叔公,您从英吉利回来啦,许久没见,更精神了!”

    “托福,托福,你看看谁跟我一起回来了…”

    随着干叔公的台词,镜头慢慢偏移,出现在画面里的是一个把头埋在摄像机后面的女人的身影,旁边还有人介绍‘黄师傅也来啦,我们在看人照相呢!’

    这句话刚说完,关嘉慧掀开了了盖在头上的用来遮光的黑布,朝着镜头露出笑容…

    巧笑嫣然…

    天知道她为了这个镜头准备了多长时间!

    “咔!过!”

    林睿很满意。

    这个镜头,或者说整部电影,关嘉慧早就准备好了,一直等着正式开拍的这一天。

    她知道今天开拍的就是自己整部电影的第一个镜头,所以,几乎拿出了所有的演技…

    关嘉慧能看出林睿对这部电影的重视程度。

    她也能分辨《黄飞鸿》是一部不可多得好作品。

    对女演员来说,最宝贵的是好的作品,好作品对于女演员来说弥足珍贵!

    一个女演员的一生应该这么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她不会因为过度炒作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粉丝撕胯而羞愧,然后,在面对全国观众的时候,她才能有底气的说‘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

    演员想要塑造角色,开场镜头特别重要。

    比方说《新龙门客栈》里周淮安从大漠缓缓走出来的形象,一方面表现他的勇气还有智慧,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生为乱世江湖儿女的命运;

    《杀死比尔》刘玉玲的出场,霸气侧漏!

    对于十三姨拉说,整部《黄飞鸿》,她要承担的责任就一条,美!

    当然,某种意义上她还是黄飞鸿的引路人。

    所以,她要穿洋装,戴着那个时代英吉利最流行的遮阳帽。

    造型师完全按照19世纪末的形象打造的服装,关嘉慧穿的是洋群,当然经过一些改装,没有那么夸张的裙摆。

    “嘉慧,你过来一下。”

    关嘉慧一脸无辜的走到了监视器后面。

    “你刚才想跟黄飞鸿握手,可是仪态不像是那个时代的英吉利姑娘,你应该上身微微前倾,就像这样。”

    说着话,林睿做了个握手的动作。

    身体前倾,臀部翘起,形象的不得了。

    关嘉慧憋着笑,想要回到场内,再来一遍。

    按照马未都先生的讲述,审美大概分为四个层次,艳俗、含蓄、矫情、病态。

    农村的大花布被单,流行歌曲属于艳俗;

    含蓄一点的,比如唐诗宋词;

    毕加索的画属于侨情分类;

    病态一点的就是缠足、金鱼、太湖石、病梅,哈巴狗之类的。

    这一点放任四海皆准。

    不要以为老外都很欣赏毕加索,电影《触不可及》,哦,不是咱们宝钢导演的那部,是奥利维·那卡什执导的法国电影,里面有一黑人哥们压根欣赏不了所谓的艺术,在他看来,价值十几万欧的作品就是一滩鼻血…

    所以张一谋的《英雄》很得大众喜欢,因为它的审美简单明晰,具有最广大的群众基础,是审美的第一个层次。

    审美这种东西大抵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更改,比方说唐朝以胖为美。

    还有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吉利贵妇往往有点肉感,也就是微胖,也是基于此,凯特温斯莱特才被卡梅隆认定为最适合肉丝扮相的女演员。

    《黄飞鸿》的时代刚好处于维多利亚时代,嘉慧必须要有那个时代英吉利贵妇的某些特征。

    比方说不能瘦的跟麻杆似的!

    上次跟她见面,林睿已经各种暗示她要稍微再胖一点。

    可惜,这姑娘大概天然的吃不胖,或者她觉得太胖了影响美感,隔了两个月,林睿再见到她,还是那么瘦削…

    剧组第二天拍摄的是大场面,也就是片头的舞狮剧情。

    这段很重要,不仅要展示黄飞鸿的身份,黑旗军总教头,更要显露出黄飞鸿一代宗师的气度!

    很多人光看这个片头就觉得李联杰稳了,因为他就坐在那,就有一种宗师的气度!

    徐老怪真了不起,说了要拍出中国往事的格局,就真的往那个方向走,纵观他拍摄的几个片子,经典的台词、段落不胜枚举。

    始终把黄飞鸿融入在家国情怀的大背景之下,反观原时空甄子弹的《叶问》,展现的是个人在乱世中保全自我和家庭。

    “机灯就位!”

    “A!”

    镜头对准的是黑旗军的军旗,然后就是几只不停眨眼的狮头。

    伴随着的当然有擂鼓声。

    黄飞鸿狮艺武术馆的几个人配合着将狮头挥舞的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

    林睿对舞狮没啥研究,至于舞狮的传统,大抵还是粤州流传了下来…

    虽然看不太懂,但林睿相信这段肯定差不了,没看旁边站着的馆长都在点头称赞嘛!

    人家是专业人士。

    镜头给到端坐着的黄飞鸿、刘永福。

    要采青了,有人点鞭炮。

    旁边的几条船上洋人们很慌张,还以为中国的船上有人开枪。

    注意听的话这段洋文不是英语,而是法语…

    这是赤果果的讽刺,当初刘永福率大军击败了法国大军,结果大清却特么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新增不平等条约!

    无所谓了,反正大清早就签了一堆的不平等条约,多一个不多…

    回到船上剧情——这段拍摄,林睿真的让剧组搭建了一条木船。

    哥有钱,随便造!

    训练有素的法国士兵赶忙开枪,然后发现没有反应,这才意识到对面船上是在舞狮,然后他们无所谓的退回了船舱,丝毫不在意自己已经开枪打伤了中国人…

    那位舞狮的兄弟做出被打中的样子,直接把狮头抛到半空,自己也摔了下去…

    “咔!过了!”

    接下来要拍摄黄飞鸿接过即将掉在地上的狮头,继续舞狮的剧情。

    舞狮是一项传统,一旦狮头掉落在地也就意味着不顺利!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黄飞鸿有着两广狮王的美誉,坚决不能让狮头摔倒在地。

    看这段表演,黄飞鸿从主座飞下接住狮头,至少用了几十秒,然后顺利接住了狮头…

    任何有常识的人都觉得这段太扯淡。

    狮头的重量基本在十斤左右,从三米多高的半空掉在地上,需要多长时间?

    最多几秒钟而已。

    所以,为了拍摄出效果,肯定不能用真的狮头,找了一个纸糊的道具,那玩意的重量最多几百克,给足了李联杰时间。

    “威亚准备好!”

    “你们几个注意点,不要出现意外!”

    这是一段动作戏,林睿也就不再指手画脚,把主导权交给了林镇英。

    林睿站在监视器后面观看李联杰的表演。

    他拽着绳子各种凌空飞跃赶在狮头掉下之前接住了它。

    表演的没有问题,林睿却有些感叹。

    啧啧,这帮习惯吊威亚的可真了不起,凌空状态完全没法借力,还得完成那么些高难度的动作!

    腰肯定得好,一旦腰使不上力,很多动作就没法施展。

    “咔!过,准备下一条!”

    “联杰的动作真是潇洒!”

    思绪回归,林睿由衷的称赞了一句。

    武术指导这个词汇就是由港岛电影创造的。

    准确地说是由张撤大导演和他的张家班创造。

    原时空,港岛电影最辉煌的时候,涌现了许多牛逼哄哄的武术指导,袁八爷、程小東、成家班、洪家班等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或者说随着观众审美的变化,特效逐渐取代了那帮武术指导,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最近几年动作片不怎么吃香了,所以,这帮创造了一堆神一般动作的武术指导们大都退隐江湖。

    倒是南韩电影崛起了不少几位武术指导,他们的动作设计偏向打的漂亮且有力度,动作很简洁,讲究一击毙命。

    《孤胆特工》,《追击者》都是这个脉络风格。

    说实话,林睿一开始想找的武术指导是袁八爷,毕竟原时空就是这位大神担当的《黄飞鸿》系列的武术指导。

    八爷也的确创造性的带给当时的港岛电影一股新的武术指导风格。

    包括黄飞鸿用的武器,也就是那把伞,也是八爷刻意安排给了李联杰。

    经典就这么诞生了!

    现在很多人想到黄飞鸿的形象,都会想到他手上的那把黑色雨伞…

    林镇英当然是非常不错的武术指导,可是,他的风格未必适用于《黄飞鸿》,你让他设计火爆、逼真的动作,或许很合适,可是《黄飞鸿》的动作设计偏向于飘逸的动作,虽然不至于纯武侠那般飞来飞去,但也不能太过现实。

    对于一部动作片来说,武术指导可以说是最核心的部分。

    动作片讲究的就是动作,最质感的就是动作。

    如果打的不好看,减分很多!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叶问》的动作场面全部减去,那电影还能看吗?

    好在林镇英不是那种特别大牌的武术指导,很懂得跟导演沟通。

    林睿想要的风格,包括某些特定的动作设计,比方说黄飞鸿的招牌动作‘白鹤亮翅’,这玩意已经被他用简笔画写进了分镜头剧本里。

    效果还不错,至少刚才这一场的设计蛮符合林睿对于整部电影想要呈现的武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