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年代:南来北往,从救王素芳开始 / 第五十章 信念与坚持

第五十章 信念与坚持

    很多大牌的武术指导都有属于自己的信念与坚持,比方说刘家靓,他就一直坚持硬桥硬马的风格,讲究实打实的真打。

    但呈现在电影画面里,这些动作就不会太刺激,毕竟真打很需要克制力度,万一打出事了呢!

    所以他设计的动作在观众看来不够好看,惊险刺激不够。

    可这是他的坚持!

    原时空徐老怪一开始为《黄飞鸿》系列找的武术指导就是刘家靓先生,两人交流的很不愉快,徐老怪的想法天马行空,刘家靓则认为他完全不懂武术,直接带着自己的班底离开《黄飞鸿》剧组,然后才有了袁八爷的入场。

    就因为和导演理念不合,就直接退出剧组!

    这在我们现在的很多后辈们看来略显不可思议,但在当时的港岛武术指导们看来是很正常的——我是武术执导,动作设计这一块交给我,你丫好好拍你的文戏去吧。

    武行出身的武术指导大都有这个毛病,他们觉得一部电影的动作戏就应该由武术指导完成,我管你是不是导演,边呆着去!

    当初周星弛拍摄《功夫》,一开始找的武术指导是洪进宝和他的洪家班,然后,两人爆发了激烈的矛盾,洪进宝一怒之下离开了《功夫》剧组。

    所谓的激烈矛盾,我们从洪进宝对媒体的说法‘周星弛完全不把别人当人,一点也不尊重人!’

    一句话就可以看出,洪进宝之所以退场,肯定是因为周先生干涉到了武行的活。

    这玩意对于大牌的武术指导来说,是大忌!

    很多武术指导在拍摄动作场面的时候,为了藏私是要求清场的,尤其是世纪之初那几年!

    当然,《黄飞鸿》剧组大抵是不需要这些的。

    毕竟林睿是剧组的绝对领导者,而且对林镇英有着诊疗治病的恩惠。

    林镇英看了林睿绘制的分镜头草图,很多的动作场面在他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想要把这些场面变为现实,很困难,但是一旦这部电影成功,那他林镇英势必要成为动作设计的另一座山头!

    所以,设计动作的时候,林镇英不止局限在他在洪家班学到的那一套杂耍性质的动作,也不止那种现代击打的美感。

    他有参考前辈动作导演的习惯,很多的打斗场面在他的设计下,显得自然且流畅,同时也不缺乏暴力美感。

    于是,增添了很多黄飞鸿一击必杀的动作,比方说现在拍摄的黄飞鸿独闯沙河帮的戏份。

    原版的袁八爷大概是想表现黄飞鸿仁义无双的一面,所以,在他的设计下,黄飞鸿的动作倒是很好看,可惜杀伤力太低,很多小喽啰中立他一脚,居然还能站起来接着打!

    这尼玛就有点扯淡了。

    黄飞鸿哎,拳脚无双,国术宗师,一脚下去没把人踢死就算是脚下留情了,怎么着也应该重伤倒地。

    所以,林睿跟林镇英合计了一下,这场一对众人的戏份,不仅要体现黄飞鸿仁义,更要有他稍微狠辣的地方。

    不至于踢死人,但不死也重伤!

    沙河帮帮主就倒霉了,他有很多挨打的戏份,而且为了画面更好看,这一段必修是真打。

    还得有近景特写!

    七十年代之前,老牌的武术指导当家的时候,打斗场面是没有近景特写的。

    毕竟是真人打斗,很危险的!

    尤其是玩刺激的动作设计,比方说刀片距离喉咙只有几毫米的距离,或者干脆割到了皮肤,这种近景特写很刺激人的观感,应该是由洪进宝首创。

    他在《我的特工爷爷》里面的动作设计简直让人害怕,感觉每一帧都充满了危险!

    林镇英也很擅长玩这一套。

    所以,他给李联杰的动作也设计了一些刺激的画面。

    当然,仅仅只有一点点,毕竟沙河帮帮主武艺稀疏,跟严振东没的比!

    嗯,也就是增加了一段沙河帮帮主开枪的镜头。林睿没有傻逼到安排黄飞鸿像尼奥一样帅气的躲避子弹,只是增加了他在沙河帮帮主开枪的一瞬间,直接扭头避开的环节…

    虽然有点假,但是有近景大特写,当静止画面出现这一段的时候,也能凸显咱们黄飞鸿超高的武术嘛!

    ……

    林镇英给李联杰讲解接下来的动作设计,也就是套招。

    至于把帮沙河帮众,不需要讲解,他们就是林镇英拉过来的兄弟。

    武术指导干活的时候,林睿也没有闲着,他坐在监视器后面翻看、倒腾之前拍摄画面。

    毕竟是第一次掌控这么大的剧组,关键这还是一部年代戏,林睿对细节的要求近乎病态,你想想,连金项链的形状不符合那个时代,都能让他一眼瞅见,还能有什么能过滤林睿这双眼睛?

    “嘉慧,你来一下!”

    还真让他发现了问题!

    关嘉慧的上围明显不太正常,这可不行,女士内衣这种东西应该是二十世纪初由漂亮国的一位叫菲玛莉发明的,19世纪末的女人哪来的罩罩?

    不仅如此,林睿敏锐的发现了嘉慧肩膀上隐约出现的吊带!

    如果不更改,任由这段上映,然后那帮挑剔的影评人或者一直想着找茬的观众肯定会大加讽刺‘你丫穿越了吗?’

    把这个问题小声说给了嘉慧,后者有点脸红。

    造型师早就告诉她要穿女士亵衣。

    “还有,你这指甲油洗的不够白!”

    林睿点了暂停,指着画面上的露出一小截淡红色指甲的画面。

    “…知道了,导演,我马上去洗洗。”

    这没话说了,明显就是演员自己不够专业。

    很多影视剧都能在细节方面找到问题,包括一些大导演,徐老怪就是其中的典型,这货特别喜欢借古讽今,比方说,他在《倩女幽魂》里面安排宁采臣收账,《梁祝》里面老夫子给祝英台安排座位,问她是带了多少仆人丫鬟,由此决定她的座次…

    真正的大导演,必须要克制自己的表达欲望,这一点,算是桎梏了老怪成为大导演的最大问题!

    影视剧的细节问题比比皆是,当然,也有做的很好的,比方说山影,不对,应该说东阳下午,《琅铘榜》里的拱手礼仪严格按照春秋时期的最传统礼仪表达出来,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

    这玩意,都是有书可考证的。

    林睿这段时间一直拍摄的都是文戏部分,也就是考教演技的剧情。

    其中那段影子戏,也就是十三姨看着倒映在墙上的她跟黄飞鸿的影子,少女怀春了一把。

    说句实话,《黄飞鸿》这个角色真心需要一点演技,尤其是他跟十三姨之间的互动,既要暧昧,又要包克制,这玩意有点困难,尤其是对于现在的李联杰来说。

    好在李联杰有一点很好,只要是林睿说的,他就愿意改正,而且还会跟林睿探讨。

    不是说不愿意跟导演交流的演员就是烂演员,但演员本身如果愿意跟导演交流,那围绕角色所能呈现的效果肯定会更好。

    导演可以根据演员的实际条件修改剧本或者添加某些动作之类的。

    这也是陈可欣导演很得演员们喜欢的重要原因,他喜欢在已经创造完成的条件下通过跟演员的交流丰富角色,这样很多人在看电影的时候,就不会出戏了!

    时间进入到九月底,的拍摄愈发顺利起来。

    经常一天能拍摄七十到八十个镜头。

    上午,要拍摄片头吴景领着民团训练的场面,也就是一群赤果上半身的肌肉男整齐划一打拳的镜头。

    原版的黄飞鸿,李联杰没有显露上半身,大概是因为90年的李联杰上半身的肌肉线条不怎么明显,所以,徐老怪就允许他穿了衣服。

    这段镜头咋一看觉得蛮不错,细看简直漏洞百出,民团的一堆演员大概是跑龙套的,身材稀疏平常也就算了,关键打拳的镜头也有点敷衍,仔细一瞧,好几个龙套压根没有跟上节奏。

    咱们国人可是最重视这玩意的。

    你想想大学军训之后的汇报演出,都会把不合格的首先剔除队列!

    林睿一定要做到尽善尽美。

    所以,这次的片头拍摄,林睿特意找了帝都武术队,也就是李联杰的母校,让他们提供了300人的队伍。

    这伙人职业素养没的说。

    清晨六点,剧组开工。

    必须要赶上红日初升的时刻拍下这一段场景!

    话说徐老怪可真有想法,怎么就想到拍摄这一段呢?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梁启超先生的名句,配合林梓祥那强劲有力的嗓音,直接就把的主题表达了出来!

    后辈之人只能仰望!

    当然,现在这个经典镜头属于林睿独创了!

    真正拍摄的时候,尴尬了。

    今天的日出虽然耀眼,可是压根就没有‘红日’!

    这玩意一旦换了其它颜色的太阳就会显不出其中的蕴意。

    剧组工作人员等着导演的决断。

    “这样吧,咱们先拍,后期让特效补上这一段。”

    林睿从来就不是那种坚定的实景拍摄党,既然客观条件不允许,那就后期用特效合成呗。

    整个剧组为了今天的拍摄都已经筹备了好几天,总不能让大家在灰溜溜的滚回去吧。

    再说了,谁知道哪天的天气适合拍摄这段画面?

    十月十八,《黄飞鸿》剧组迎来了李联杰的杀青戏。

    也就是片尾的那段意味深长的对话。

    扮演提督大人的是何仲华。

    “灯光OK!”

    “摄影就位!”

    “Atin!”

    执行导演照例喊完开始,摄像机对准了站在船头的两个身。

    挺尴尬的,这段表演只能在绿幕下完成了。

    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实景。

    总不能为了一个镜真的打造十几台轮船吧!

    鼓风机小心的吹着两人,造成一种海风轻抚的效果。

    提督眺望远方,言语里颇有些懊恼:“现在佛山搞成这样,我这个提督难辞其咎啊!”

    黄飞鸿宽慰了一句:“能有什么办法呢,如今洋人势威,我们这些中国人只能委曲求全!”..

    提督看了看‘船舱’,眼神有些迷惘:“…黄飞鸿,你说这世界上真的有金山吗?”

    黄飞鸿脸色略带着不屑:“如果有金山,这些洋人为什么还要来我们的港口呢?”

    “也许我们已经站在金山上了!”

    “咔!过!”

    林睿很满意的放下手里的收音耳机。

    真没料到这段表演居然这么顺利。

    本以为至少要NG个两三次呢。

    “好了,联杰杀青了!”

    ……

    李联杰杀青了,并不意味着整个《黄飞鸿》的拍摄结束了。

    还有很多镜头没有拍摄,比方说沙河帮,比方说关嘉慧差点被侮辱的戏份。

    林睿是准备将黄飞鸿拍成系列电影的,所以在宁阳电影制片厂周边,建造了许多佛山在清朝时期的古建筑。

    尽管在大陆人工非常便宜,但这样下去,林睿还是花费了很大的代价,才建造好这些古建筑。

    好在这些古建筑以后拍电影都用得上,并不是奢侈的一次性用品。

    毕竟,不是所有的电影,能让人过去30年,还清晰记得BGM《男儿当自强》,听了瞬间热血澎湃。

    也不是所有的电影,能让观众对里面的角色,如数家珍——

    穿着洋装,笑容迷人的十三姨;

    武功高超、血气方刚,又有少年调皮一面的黄飞鸿;

    胆小,容易退缩的牙擦苏;

    朝廷和洋人中间,里外不是人的官吏;

    .....

    当然,它之所以难以被后来的武侠片超越,当属其各个细节所透露出的浓厚的家国情怀。

    提到武侠片,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爽。

    演员的真功夫,一招一式,拳拳到肉,好不刺激。

    而黄飞鸿系列电影,不光打戏出彩,对应一则短评写的:这片是照着晚清史诗片标准拍的。

    故事或许有杜撰的成分,但当时,确实遍地是梨园。

    伴随着靡靡之音,跟随镜头,我们看到热闹背后,是民不聊生,混乱的世道。

    电影中的严振东,他本是东山武功最牛的大师,奈何生活所迫,他一路逃难到佛山。

    他一心想开辟新的武术事业。

    于是,才想着和当地最厉害的黄飞鸿比武,好出人头地。

    片中,还有一个名叫刘永福的官员,曾对黄飞鸿抱怨一番,这侧面透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和糜烂。

    明明自己的国土都岌岌可危,还要派大量的人马,前往国外的东南角。

    几句台词,爱国情怀显露无疑。

    有人忧国忧民,有人害国害民。

    不少从国外回来的人,欺骗没饭吃,没工作的同胞,说海的那一边,有一座金山,遍地是金子。

    于是,大量的同胞签下卖身契,坐上开往海外的船。

    谁知,等待他们的不是金山,而是地狱。

    男的被充当苦力,女的被逼为女支。

    甚至,有很多人中途就染上病死了,被黑心人贩丢到海里,尸骨无存。

    种种景象,魔幻且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