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农家女种田致富忙 / 第八十一章 八道小菜

第八十一章 八道小菜

    “这会子是春天,做菜时最要紧的就是一个鲜字。山河湖海,各取其鲜。既讲究时令,更讲究调和。府里若是不事宴请之时,不喜铺张,因而食材要精,却不许太贵。”

    余昭、卜秋兰和佟永芬在旁边一边听一边点头,余昭甚至很想拿笔来记录。

    “做菜前先要备好料,除一般炖、煮、焖、㸆等需要慢火的菜外,讲究一个下锅起锅快,不要东西都下锅了,配菜还没备好。需自己盯着,都检查过,即使是手下的小工没备好,责任也在你自己。”

    先做了道火腿煨肉。这阵子天气晴朗,春笋还没上市,便只好先用玉兰片。

    玉兰片是冬笋加了些微精盐煮熟,在箩筐里放火上烘干而成,虽只是小小笋片,也需人日夜看守着火,才叫玉兰片淡黄清脆,味道清香。玉兰片用时需先用水浸五个时辰,且中间需换一两道水,浸好后用文火煮一炷香的时间。

    如皋火腿切成二指宽的方块,冷水滚三次,猪肋骨切成三指长的小节,也用冷水滚上三次。再往瓦罐里加上清冽的山泉水和几两清酒,放上几粒花椒,葱粒,切丁的玉兰片,和泡发的香蕈,慢慢炖上。

    这道菜倒不怎么费事,只是需要的时间长些。

    又取来一只肥母鸡,斩大块留下鸡脯,将鸡脯两侧用刀慢慢刨下,做成鸡肉茸,余鸡去骨熬成高汤放在一旁。

    赵大娘望着余昭这边交代道:“这肉必须得用刨的,若用刀剁,则煮时不成茸而成粒,风味不能溶于粥里,口感也不好。”

    说着取来一口大砂锅,先放入两把洗净的碎米,熬开后命人不停搅拌,加一勺高汤,鸡脯茸全入。又加些细米粉让粥更浓稠,加了些先前切下的火腿碎增加一点咸鲜,待米熬软粥浓稠时,放些许葱姜胡椒碎。

    做完鸡粥,剩下的鸡肉当然不能浪费,便加猪油、茴香下锅,煮到八分熟时捞起,另起一锅用香油慢煎,煎到鸡皮呈现微微褐色时,放入高汤里熬煮,汤汁收浓后,鸡取出片碎,摆盘,上洒芝麻和芫荽,浇上两勺黄豆酱。

    这有鸡有猪了,还缺个鱼,今儿个采购回来的是条白鳊鱼,下面的人已经处理干净腌过了。

    赵大娘拿过鱼来,不满地咋舌:“这鱼色太白,恐肉柴。下回注意了,鳊鱼不可买白身,也不可乌黑,鱼鳞泛青者为佳。不过主人家不许浪费,便只好酒煎了。”

    于是把边鱼下宽油煎过,油里放椒姜,后捞出另放豉油黄酒,盖好盖子以酒焖之。

    余昭边看边口水直流:“就这还是随便吃吃呢。”

    赵大娘得意道:“给你表演个简单的。”

    取来豆腐脑,用井水小心浸洗:“这遍是为了去除豆中腥气,腐脑嫩滑,动作需极轻柔。”

    洗过后放入滚开的鸡高汤,只一烫,便出锅,加上些盐和紫菜即可。

    “简单吧?”

    余昭犹豫着点头。

    “再看我给你做道素烧鹅”

    先将山药削皮,煮制软烂,用做豆腐时上面结的一层腐皮包住。入油小火煎制,加酒、红糖煮一会。到汤汁收浓,色泽亮红时停火出锅。

    这会子蔬菜还不多,因而只有韭菜、茼蒿两样。

    赵大娘原先也不会炒菜,还是余昭教她的,这两样便清炒了上桌。

    这八道菜做好,余昭的小肚子早就圆滚滚了,因为赵大娘一会儿就叫她尝尝一会儿就叫她尝尝。

    余昭:“娘,我听说庖厨若是胸有成竹,不用一直尝菜的呀。”

    赵大娘:“哪个说的?说这话的必不是好厨子。”

    余昭:“为什么?”

    赵大娘:“这每日的菜,因天时都有所不同,若不尝,怎么知道如何调味才是合适的,什么火候才是到位的?”

    余昭:“用看和闻不行吗?”

    赵大娘:“眼睛和鼻子虽然有用,可在做菜上却不如嘴巴。做菜最忌讳的就是不动脑,可若自己都不肯尝尝味道,便是动脑筋,也是些歪脑筋。会做菜的人,做菜时要尝,不会做菜的人,做菜时更要尝。尝了才知道可以添减一分盐,或是可以加减一分火。便是失败了,也可以知道是在哪失败的,而不是闷头做菜,等做成才知道不好吃。”

    赵大娘想了想,又补充道:“当然了,咱们是做饭给人吃,若要尝时,一定要用干净碗筷盛出来,切不可直接上嘴。”

    余昭点头,暗想:难怪赵大娘也好,阳朝其他厨子也好,都这么富态呢?感情都是偷吃,哦不,是研究,出来的。这法子好,我要记着教给我娘和大姑姑去,也叫她们吃胖壮点。

    这边菜一送上桌,赵大娘便着手准备起点心来,因近日菜色味偏素淡,便配了面茶。粗茶略熬,炒黍面加入茶里,加入一大把芝麻,撒上椒盐,一大把奶酥。

    待那边回话说用过饭了,便叫人用粗陶茶碗装着送上去了。

    余昭悄声问她:“相比起前面的菜食来说,这面茶是不是有点糊弄事了?”

    赵大娘吐舌:“不过是饭后的点心,又不是宫里,哪里每天都能做得那么精细。我也会累的好不好?”

    又道:“这点心上主人家从来都是宽容的,何况外头买来的糕啊酥啊,也常比我做得好。若是馋了,我横竖不过跑跑腿,给他们买去便是。”

    见周围手下也偷笑,才正色道:“今儿这面茶也是特特配了前头上的菜色的,前那些焦鸡、酒煎鱼,虽说味道并不重,油却多,若再吃甜的,恐怕腻味。才特做了面茶去,面茶虽做来简单,却自有其味道。且这茶看似容易,容器却不能不用心挑选,若选了那燕翅盏子去,虽华贵,这面茶的粗粝和清爽的趣味却要减三分。”

    余昭适时拍马屁道:“人都道事事兼学问,我先还不觉得,今儿听娘一说,才觉得果然呢。”

    赵大娘虽说不愿意给卜秋兰和佟永芬讲解,却很愿意讲解给余昭听,卜秋兰和佟永芬两人便在旁边点头狂记,因而领悟得也就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