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股民崇祯 / 第22章 收税与造反

第22章 收税与造反

    “广东福建人与南洋来往密切,可能由广东福建官员那边得知的。皇上还说在西班牙人的新大陆,有农作物每年的产量有几千斤一亩。若真有那么高的产量,那么大明现在的粮荒,也就不足为虑了。”

    还有这样的神奇的事儿,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众人说:“或是妄人所言。”

    孙传庭说:“且观之吧,今上招福建总兵郑芝龙,到时自然便知真假。为师世代深受国恩,自当与皇上提出筹粮饷的办法。不论大明未来如何,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师总是要尽忠大明的。你们到时也当帮帮为师。”

    众人站起来,齐齐躬身施礼:“谨遵师尊教诲。”

    “那大家就回吧,为师明天早上还要去户部伴驾巡查。诸生就此别过了。”

    益之说:“恩师,这柳泉居用黄酒泡的药酒叫木瓜北京黄,对风寒腰腿疼有些疗效。恩师坐牢两年,身体大损,拿些药酒回去,平常多泡泡脚。”

    四月三日。锦州城南的松山城。城内城外,到处是士兵。洪承畴带着六万兵驻扎在松山城附近。

    城中,原守将衙门,被临时征用为督师行辕。

    辕门内外,插了很多颜色不同、形式各别的军旗,按照五行方位和二十八宿的神话绣着彩色图案。院门外石阶下,紧靠着左边的大门旁树了一面巨大的、用墨绿贡缎制成的中军坐纛,镶着白绫火焰形的边;旗杆上杏黄缨子有五尺长,上有缨头,满缀珠络为饰;缨头上露出银枪。大纛的中心用红色绣出太极图,八卦围绕,外边是斗、牛、房、心等等星宿。

    大堂名叫白虎堂,台阶下竖两面七尺长的豹尾旗,旗杆头是一把利刃。这是军机重地的标志。

    另外,辕门外还竖立着两行旗,每行五面,相对成偶,杆高一丈三尺,旗方七尺,一律是火焰形杏黄旗边,而旗心是按照五方颜色。每一面旗中心绣一只飞虎,按照所谓五行相生的道理规定颜色,例如代表东方的旗帜是青色,而中间的飞虎则绣为红色,代表南方的则是红旗黄飞虎,如此类推。

    这十面旗帜名叫飞虎旗,是督师行辕的门旗。这一条街道已经断绝士兵通行,连文武官员的马匹也都得离辕门左右十丈以外的地方停下。

    第一次鸣炮后,文武大员陆续进入辕门,在衙门大堂外肃立等候。

    第二次炮响之后,二门内奏起军乐。洪承畴身穿一品文官仙鹤补服,腰系玉带,头戴乌纱帽,在几名心腹幕僚的簇拥下从后堂缓步走出。他在正中间围有红缎的破旧公案后边坐下,两个年轻而仪表堂堂的侍从侍立两旁,一人捧着尚方宝剑,另一人捧着“太子太保蓟辽总督”大印。众幕僚也分列两旁肃立侍候。

    众文武先后进了大门,文官上首武官下首分列左右。文官们着红袍青袍,武官们顶盔贯甲,身背弓箭,腰挎佩刀。大家全都挨个拱手行礼,而后肃然而立。

    武官有东协总兵官曹变蛟,辽东总兵官王廷臣,援剿总兵官白广恩,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大同总兵官王朴,宣府总兵官杨国柱,密云总兵官唐通,山海关总兵官马科。文官有辽东巡抚邱民仰和几个兵备道。

    洪承畴今年不到五十岁,因多年的军旅生涯,明显老相和瘦弱,脸上皱纹很深,下巴的胡子已经有点花白。

    三声炮响。见众人到齐,洪承畴开口:“各位,现在开始军议。今已查明,三月二十四日,锦州城内乱,总兵祖大寿手下鞑官(蒙古人任明朝官)那木气和桑永顺反叛,鞑子趁机攻占外城,又占领东关和城门附近,幸总兵祖大寿带人反攻收复。上月祖大寿来人说粮草只够用一个多月,今已失外城,锦州可还能守得住,你们怎么看?”说完,眼睛看向吴三桂。

    吴三桂今年虚龄三十,眼晴炯炯有神,生有一双大耳垂,鼻子高挺,身材健硕,仪表堂堂。二十多岁就出任总兵,祟祯朝唯有吴三桂和曹变蛟。吴三桂父亲吴襄,曾任锦州总兵,继母是现驻锦州的前锋总兵祖大寿的妹妹,由于这些关系,祖吴两家在辽东军界树大根深。

    吴三桂出列,拱手一礼:“启禀督师,上月锦州城内军士家属趁围城不严,大多潜出,我军又偷运不少粮草入城,锦州粮草都存在内城,今有部分人反叛投敌,更少了吃粮军士,省着点用,末将认为粮食足够用五个月。”

    洪承畴看向众官,见众人无异议。说:“就先按五个月算。大家可有什么办法派人前去锦州城,了解锦州城近况。”

    大家面面相觑,还是吴三桂出列:“如今鞑子济尔哈朗围城很严,营寨离城只有七里地,最近处濠沟离城只有三里地,深沟高垒,四面立营,密不透风。末将多次派精锐试探乘夜偷偷入城,都被发觉。目前还没好办法潜入城中。”

    “本官自三月二十六日到此,目前已集大军六万在松山城,皇上还从京师城头拆了六门红夷大炮来援,目前尚在路途。本官认为,不能让大军无所作为,大家想怎么打好?”

    王朴出列:“禀督师,目前虏在锦州城南乳峰山一带山岭立营扎寨,营垒坚固,占有地利,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破阵入城,不如先把我军营寨和城墙再修得更坚固些,立于不败之地,再图锦州。”

    众总兵纷纷附和。坐在洪承畴旁边的是辽东巡抚邱民仰:“禀督师,从去年至今,我军运粮车队经常在松山杏山塔山之间被袭,粮草多次被劫夺和烧毁。

    前几天运粮队被敌骑突袭,损失民伕4000多人,粮近七千石,护卫兵马五百多人。下官以为,今宜多派精骑护卫粮车,尽量多运粮草到松山大营,为以后大战准备。”

    曹变蛟出列:“禀督师,如今天寒,野外的草还没长出来,运来的马料快吃光了,要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