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股民崇祯 / 第68章 从敌营撤退

第68章 从敌营撤退

    谢四新说:“借国债?南宋末年,朝廷也曾向商人借钱,筹钱去打仗。”

    洪承畴三角眼里目光一闪亮,问:“你的意思是?”

    谢四新说:“下官没有那个意思。下官的意思是,不管朝廷是用什么办法,能筹到钱送到辽东,我们的仗就好打了。”

    皇宫后宛(后世的御花园)。崇祯皇帝和周皇后,袁贵妃,带着太子朱慈烺,皇三子朱慈炯,皇四子朱慈照,坤兴公主朱媺娖,一家人来到后宛,难得地享受良辰美景。

    昨晚回宫后,皇帝与朱经理商量,要怎么处理京营的事情,最终还是觉得,要等筹到钱把勇卫营调到京师以后,再做实质性的处理。

    今天,朱经理来到大明朝第一次休假,所以他想来后宛和景山上去游玩闲逛。崇祯皇帝心中挂念着国债的事情,一早就想去禄米仓那里看一看,不过最后还是达成一致意见:

    皇帝一家先在后苑和万岁山(后世景山)这里游览,同时让东厂的人去打探,看户部那边国债售卖情况如何。用完早膳后(午餐时间)赶去禄米仓。

    园中绿树成荫,花香扑鼻,百花齐放,彩蝶飞舞。一缕缕轻柔的春风像温暖的手掌拂过,带来阵阵暖意。

    一行人漫步在后宛中,欣赏着各式各样的花卉。园中百花盛开,五彩斑斓。花园里的牡丹、芍药、月季等各种花卉都在盛开,散发出阵阵芳香。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在花朵间忙碌地采蜜。

    金鱼池中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荡,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华。

    众人逛过后苑,经承光门,出顺贞门,走出了后苑。穿过横街,就是玄武门了。玄武门是宫城的北门,出了玄武门,走过桥,穿过北上门,走过万岁门,就到了万岁山脚下。

    万岁山脚下,皇帝与后妃、皇子们驻足欣赏着这座山。万岁山是由挖掘出的周边河湖里的泥土堆积而成,形成五座小山峰。山虽不高,但峰峦叠嶂,林木葱郁,给人一种宁静而宜人的感觉。

    一行人来到万岁山百果园。这个果园是皇家专供的水果产地,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果树。

    在果园中,众人看到了桃树、杏树、梨树,这些果树的花朵已经凋谢,结出了小小的果实。这些果实虽然还没有成熟,但已经散发出了淡淡的果香。

    众人来到花园。牡丹花花瓣重重叠叠,如同仙女的裙摆,绚丽多彩。樱花则在枝头绽放出粉嫩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

    在山下游玩了一番之后,皇帝决定登顶万岁山,欣赏一下更远的景色。万岁山山顶是京城内外城的最高点,山势虽然不高,但景色秀丽,视野开阔。

    皇帝对皇后说:“朕要自己爬上山,你的脚不方便爬山,还是乘凤辇吧。”

    年轻的时候,皇帝曾撼于皇后的小脚,不方便行动。而田妃的脚,小时候只是在脚的左右缠了一下,脚更显修长,又不影响和皇帝一起骑马射箭蹴鞠。为此,皇后的心理有了根刺,一直记着呢。

    今天皇帝又提了这茬,虽然皇帝是好意,皇后心理总有点不舒服。今天田妃因病没来,只有她亲生的皇四子来了。皇后决定,不争这口气,于是和袁妃坐上凤辇,跟在皇帝后边上山,皇帝倒好像成了她的跟随。

    于是皇后吩咐抬凤辇的几个大脚宫女:“你们几个慢点,先让皇上上山顶。”于是,一行人分成两队,先后上山。

    众人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沿途欣赏着青松翠柏,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

    崇祯皇帝一行人终于登上山顶,远望太液池。太液池是京城内最大的皇家湖泊,水面宽阔,波光粼粼。

    朱经理一瞧,山顶没有亭子,岛上也没有白塔。不由心理感慨:这要是在后世五一节过来,不得人挤人地热闹非凡,现在,这偌大的湖面,山峦,和南边的金碧辉煌的宫城,都归于皇帝一人。如此悠游林下,独享美景,这皇帝当得才算有点滋味。

    站在山顶,整个京师尽收眼底。远处是连绵起伏的西山山脉,山影青翠曲折,似乎一幅水墨画,近处能看到城墙上红色的高大城楼。城内的皇家建筑,街道,民居,尽收眼底。

    西边的太液池,湖面波光粼粼,水天一色,湖边绿树成荫,如此美景,不由让人心旷神怡。

    山路上,一群太监急匆匆地奔来。是王之心带着一群人过来。

    众人见礼之后,向皇上禀报:“禀皇上,户部那儿的国债,已经收到了官员们五万多两银子。”

    皇帝问:“禄米仓那儿呢?”

    “禄米仓那儿,最近打探的一拨人回说,卖出了几十两银子。”

    皇帝一听,有点急了。于是,下山,奔寿皇殿。

    寿皇殿在景山东北,是供明代皇帝停灵、存放遗像和祭祖之所,也叫“神御殿”。皇帝在此匆匆用过早膳,留下后妃和儿子们,往北出地安门,离开皇城,往东而去。

    周皇后见皇上走远,吩咐身边的管事太监,叫徐高的,“你去户部帮我打听一下,我娘家,田妃袁妃的娘家,各捐了多少钱。打听清楚了,直接回报给我。”

    袁妃一听,谢过皇后。那徐高快跑,去户部打听去了。

    约莫半个多时辰后,徐高回报:“禀皇后娘娘,周皇亲买国债二百两,田皇亲买国债五百两,袁皇亲买国债一百两。”

    周皇后左思右想,觉得她父亲周奎只买二百两,明显不妥当:她父亲一个伯爵买二百两债,田贵妃父亲田弘遇,在五军都督府里寄禄的正一品武官左都督(寄䘵,领俸禄不管事),却买国债五百两,这让自己如何面对皇上和田皇贵妃?皇上是什么性子,自己会不知道?

    于是吩咐徐高:“徐高,你去嘉定伯府,让嘉定伯至少要买六百两银子的国债。就说是我说的。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