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股民崇祯 / 第124章 启用齐老汉

第124章 启用齐老汉

    皇帝坐在船上,看着两岸的景色缓缓在船舱外掠过,一股不真实的感觉,油然而上心头。自己这是怎么了?竟然中了邪一样,信了朱经理的话,出城了!

    皇帝从来没有出城过。这一次前面是凶还是吉,完全不知道。朱经理也不知道在历史上,鞑子曾经多次从长城突袭进来。

    皇帝想了一会儿心思,对朱经理说:“朱经理,昨天事情太多了,朕竟然忘记了,要跟户部谈,宫中与朝廷税收分成的事情。”

    朱经理说:“今天让王承恩写个旨意,给到户部。今天说比昨天说,效果可能更好。”

    皇帝问:“今天与昨天,有何不同?”

    朱经理:“昨天,你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帝。今天,你已经是一个救民于水火之中的皇帝了。说的话能一样吗?”

    皇帝心中有点怀疑,朱经理该不是又在设计朕?从劝自己负责办饥民的事情开始,一步步地,皇帝感觉自己似乎是落到了一个圈套里面。

    窗外,运河岸上,吴襄正指挥着一队队的军士们行军。皇帝看着吴襄,心中想:朱经理把吴襄提前放在京营,肯定是早就想好了,后面要用吴襄的逃跑经验来逃命。

    皇帝问:“你说这些臣民们,会因为朕这次带人开荒,更加的拥戴朕吗?”

    朱经理道:“那是一定的!只要你心里想着执政为民,一心为了大明的百姓能吃饱饭能安全,拥护你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

    越来越拥戴朕?那以前呢,以前他们都不拥戴朕?他们全都反对朕?

    皇帝心中有些疑虑,他从来没有真正的去想过这个问题。这事真的会发生吗?

    皇帝说:“朕让王承恩进到船舱里来。顺便把昨天没有看完的奏章都拿进来。昨天你急着去睡觉,还有不少的奏章没有处理完呢。”

    朱经理提议:“齐志安齐老汉,就是你赏了锦衣卫穿戴的那个。他会讲蒙古话,家在沈阳,可以把他加到出使的队伍里去。让他去查访一下蒙古和满清的商业情况。”

    齐志安老汉,皇帝对他印象很好。皇帝说:“这个人朕看很不错,可以大用。可惜年纪稍大了一些。”

    王承恩带了一堆奏章进来,皇帝开始办公。

    朱经理说:“王伴伴,齐志安齐老汉,你让东厂的人去把他的家庭仔细查一查。特别是他的儿子是怎么死的,都有谁看见了?是真的死了,还是跑到鞑子那边去了。这个问题一定要查清楚。

    “若是他说的全是真的,他儿子真是被鞑子杀死的,就把他加到出使的队伍里,给他一个锦衣卫百户官身份。”

    王承恩遵旨,出去找王之心布置。

    皇帝说:“朱经理,你未免也太小心了。”

    朱经理说:“小心无大错。这种涉及到间谍的事情,一定要小心。齐老汉要是被某个用间高手派过来,故意拿400两银子买国债,吸引皇帝的注意。我们再派他去当间谍,事情可就糟透了。”

    皇帝说:“好,朱经理你考虑的很仔细。只是齐老汉年龄大了,怕记性不好。他在鞑子那边看到的事情,最好能让他记下来。写好的材料,可得收好了,不能被鞑子搜检出来。”

    朱经理思虑着说:“那可能会要了齐老汉的命。最好有一种墨水,写下来让人家看不见,我们想要看的时候,又能让他复原。”

    皇帝一听,赶紧问,“你知道怎样去造这种墨水吗?”

    朱经理在谍战片里面看到过这种墨水,在化学课上学过,好像记得要用到碘。现在也不知道去哪里找碘,也不知道要怎么去做。他的化学知识早就还给老师了,没剩下多少。

    那只能在古代找化学老师了。中国古代都是道士搞化学研究,火药就是道士们发明的。古代道士有没有可能会制作这种变色药水呢?有了。

    朱经理说:“可以让东厂的人去找五个道士,那种会做法捉鬼的,桃木剑砍下去,符纸上出现鬼血。那种就是先涂了会变色的墨水。让那些道士交代清楚,那变色墨水怎么做?”

    嘉靖皇帝好道,练习长生不老术练了几十年,当然最后没有成功。之后的皇帝,多少都有些祟道。崇祯皇帝也不例外,受家庭影响,喜欢道士,要不然,也不会写出《访道五曲》了。

    崇祯皇帝听了朱经理的话,大感惊讶,问:“朱经理,你是说那种捉鬼法术,全都是障眼法,都是道士先在黄纸上用变色墨水画鬼血,再用法术把它显露出来?”

    朱经理说:“确实是这样的,他不是用法术,是用显影剂,把原来的变色墨水显示出来。所以道士在斩鬼的时候,都要在鬼符上面弄点水,水里面就有显影剂了。”

    皇帝仔细回想一下,道士捉鬼的流程,似乎是这样的。原来道士用桃木剑沾符水,水里面是显影剂。想想皇家几代人,被这些道士给蒙骗惨了。他父皇还是吃了仙丹送命的。真的是这样?朱经理懂这个?

    等王承恩进来,皇帝让王承恩去布置寻访道士的事情,开始正式办公。

    朱经理说:“船上晃来晃去的,王伴伴,你来读奏章摘要。”

    王承恩戴上老花镜,开始一条条读摘要和汇总表。

    皇帝听了一会儿,生气了,说:“这才两天功夫,怎么就有十几个人在奏章上说,朕宫中的宝物堆积如山,朕只要出稍微一点点宝物出来,就够朝廷开销了。

    “去年,朕把宫中的铜器全都融了,做成铜钱,现在还想怎么样?这些人全都盯着朕的家产不放。让他们自己出一点钱,哪怕是买国债,都一个个的叫穷。这些人全都该打!

    “王伴伴,你把这些人的名单全部写一份,让人去看看他们是什么背景,都是谁在背后指使他们的。”

    读完奏章,等王承恩一出去,朱经理说:“等会让王承恩给顺天府写个条子,让菜农汤文琼去顺天府当个吏员。他老家在密云,可以让他回老家,管理饥民开荒。

    “凡是头两天主动买国债的人,个个都是又忠又廉。只要有点本事,咱们都要尽量用。把名单给到顺天府,让他们从中挑选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