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刚中状元,你说我是唐僧他爹 / 第八章 御前论道(求票求收藏!)

第八章 御前论道(求票求收藏!)

    既是朝廷正式举办的法会,那自然不会只是单单的论道。

    自古能人异士颇多,手上没有真东西,只会纸上谈兵可不行。

    若想青史留名,要么干出一番功绩,要么在某方面特别突出,如此才能在那历史的丰碑上留下一笔。

    如今太宗便在龙船之上,史官在旁,就是机会。

    这人间修士也自是不能免俗,皆是为名而来,个个摩拳擦掌,期望能在这场法会上大放光彩。

    而陈萼作为大唐钦点的状元郎,又是圣上亲自下诏要求参加,自然便成为了炼气士们眼中的香饽饽。

    若谁能在文斗论道之上比过他,那岂不是名声大噪?

    至于之后会不会被人记恨……管他呢!

    “陈萼,既然是我大唐状元郎,那就由你先开场,为我朝廷博个头彩。”

    闻言,陈萼躬身颔首,拱手道:

    “遵旨。”

    却见他一身青衫白袍、墨发束冠,不急不慢站上前来,一柄折扇握在胸前轻轻摇曳,左手背后,一副底气十足的模样。

    上台后也不拱手弯腰,不行礼数,淡然道:

    “大唐状元郎,陈萼。”

    “今应陛下诏旨参加水陆法会,邀天下修士能人、佛徒道子,坐而论道。”

    “在此,向诸位讨教。”

    声音不大,却傲气十足。

    倒非陈萼是那高调之人,而是因为李世民刚才派他来开场,那就代表了他的脸面。

    既为九五至尊,那需得给他压尽天下人。

    所以必须高调,让百姓广知李唐强盛。

    且自己这状元郎的含金量才会达到一个高度,能够让李世民彻底相信他的预言。

    而陈萼这一番堪称嚣张的‘讨教’,自然也让不少修士按捺不住,便有一人飞身一跃,拈花飞叶作台阶,足尖轻点便登上高台。

    “在下金宇门,刘二元,向状元郎讨教!”

    看他亦是一身裁剪得体的白衫,飘飘若仙的模样,四周百姓也都是安静下来,个个屏住呼吸,伸头探脑向前看去。

    感觉一上来就是重头戏呀!

    这一场水陆法会,自然是公开公正的,对外宣传的说法便是弘扬国威、传播文化。

    长安的百姓当然不会错过这场盛会,早早就搬来了板凳,吃瓜看戏。

    况且,这论道斗法可是一体的,采用的是守擂制。

    那可是持续好几天!

    也不知道咱这状元郎,能不能守下来?

    人群之中,一身青衣绣裙的殷温娇正颇有些紧张地盯着高台。

    似是感应到了她的目光,那白衣青年微微偏过头来,向她露出一抹笑,眨了眨眼。

    旋即,陈萼抬手,做请状:

    “道友,请上座。”

    待得双方入座,便听陈萼一声轻笑:“请道友出题。”

    那刘二元眉头一皱:

    “既是道友擂主,为何由我来出题?”

    他原以为陈萼已经准备好了几个玄之又玄的问题来把自己难住,也没打算一来就能让对方下台。

    可是他竟然让自己出题……这分明是看不起自己!

    虽然自己是来探底的炮灰,也不能这么踩啊!

    “朋友远道而来,自然希望道友感到宾至如归。”

    好好好,既然你要给我送机会,那就休怪我无情。

    刘二元闻言也不墨迹,当即便道:

    “既如此,客随主便。”

    “早闻状元郎学富五车,想必说文解字已不陌生,也无需什么难解的字,便说这‘色’字如何?”

    “请。”

    两人摆开阵势,便听那刘二元直视着陈萼,道:“道友说请,既然我已出了题,不该是由道友来解么?”

    “哦?”

    陈萼折扇一开,轻摇道:“论道可是这般来论?”

    “当然,自古以来便是这般论道。”

    啪——折扇一收,陈萼微微摇头,一双星眸炯炯有神,回道:

    “若论道仅仅是出题答题之分,那未免没有意思,更没有趣味。”

    “若我说几个争议较大的问题,无人可解,那又如何分个胜负?”

    刘二元皱起眉头,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

    陛下还在看着,你是要坏规矩?

    “敢问道友见解。”

    陈萼闻言一笑,语气轻松:

    “论道论道,自然需得讨论之后,才可分出胜负。”

    “说胜负也不好,毕竟诸位天下道统实则一家,不分彼此,都为天地自然之理,只应有精妙粗劣之分,分的太清,未免伤了和气。”

    “既如此,不若道友先解,我从后再论,最后请陛下和四周百姓一同评分,看看谁的说法更妙,更精,如何?”

    好么,这是要以势压我。

    可眼见李世民颔首,四周围观百姓皆是一片喝彩,刘二元已是被架在火上烤,由不得他了。

    “好!”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一凝。

    四周风声渐起,将他衣袍吹得猎猎,刘二元思索片刻,忽而像是变了一个人般,隐隐间一点佛光毕现,猛然一睁眼。

    听他嗓音清脆,高声道:

    “色之一字,亦可为道。”

    “由浅至深,从外向内,可分为五。”

    “内色缘自身,口、鼻、目、耳、身五根,对应味、嗅、视、听、触五觉,为外色,前者属自身,故为内,后者是环境给予你的感受,故为外。”

    “此为前二色,又有显色之分,通俗的讲,即为外在的颜色。”

    “如太阳初升普照之光,透过云层可为赤,穿过河流可为青。”

    话音未完,已有史官和修士开始奋笔疾书。

    别的暂且不言,这人说话倒是颇有禅意。

    而高台之上,两位国师对视一眼,分明察觉到了不对劲。

    方才气息交际的一瞬,他们分明感受到了有高人来此,也不知是搅局还是如何。

    但这金宇门刘二元所说之理,绝非他本来宗门的东西!

    “表色乃身体之美,为众生体态的表象,是有生灵求偶作舞,亦有武术形态之美,流露于表面的,即为表色。”

    “而形色则顾名思义,即为物体外在,长短方圆,有相即有色。”

    “如此,色之一字分解,由内至外,由浅入深,通透心明,方能无虞。”

    便见那刘二元不知从何处拈来一片花瓣,向着陈萼笑道:

    “道友,可还满意?”